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第15期339
教学管理
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张新涛 王媛媛
漯河市郾城区龙塔街道东街小学,河南漯河市462000
教师应对于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使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应用中去。

在小学中段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生这一年龄段在阅读方面还具有特殊性,独立的阅读能力还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应对这一年龄段的阅读素养进行全面的建设,从而为今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小学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教师应根据本班的教学进度和学习情况,来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

一、尽可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根据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特点,只有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就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且积极主动的进入到学习模式,进而使学习效果得到大幅度地提升。

小学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启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方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生的课本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通过课题组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

所以教材中的课文就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但是,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可以设计出与课文内容相结合的情境模式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通过情景教学中进入到课本学习中去,从而能够体会自然和人文的完美结合,通过深入的阅读学习,从而提升学生们的现实情感,和有效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效率[1]。

例如:在讲授《飞向蓝天的恐龙》这一课时,文中的作者就是运用了沉浸式的情景教学模式,从而取得了成功的教育教学成果,也丰富了学生文化知识素养。

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或是书籍,先了解和恐龙相关的信息,对一些恐龙有些具体性的认识和了解。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应将现代化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可以查找一些有关恐龙的图片和视频,供学生们观看,从而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上课过程中能够精神充沛集中注意力,通过全新的情景教学模式,使学生们更加了解生活在数亿年前的恐龙具有哪方面的特征和特点。

在此基础上,也有效的达到了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重视教师的引用
(一)在小学中段的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情况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小学生这一年龄段的基本还不具备独立阅读能力,还处于迷茫期不知道读什么和怎么阅读。

在这个阶段学校应将阅读教学重点,放到先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还不能像高年级学生一样,让他们完全的进行自主阅读。

所以应重视教师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引导的作用,从而帮助学生能够有效掌握阅读的基础方法,能够为学生的阅读路程奠定坚定的基础[2]。

例如:在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选择适合小学生年龄段的读物。

像是《格林童话》、《夏洛的网》、《城南旧事》等,文中的故事都很适合小学生阅读,文中的文字也都是简单易懂的,并且书中的每个故事的篇幅也不是太长,有童趣而且小学生能够读懂。

所以,培养小学生阅读可以参照这样的标准去选择适合的书籍。

(二)师生间应增强合作交流。

随着我国颁布的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素养。

那么,就可以尽量多给学生组织一些教学活动,以便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能够在这一阶段接触到人际交往,和团结合作等方面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进行问题讨论时,可以让学生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先自行试着理解意思。

课堂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一段时间,让学生们阅读将要学习的课文,之后让学生先试着理解和感受文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在学生积极发言时,教师应做到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看法,使学生们在阅读学习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三、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小学生在日常的合作和交流中,势必会存在一些疑难问题,但是毕竟小学生的年龄还小思想上还不够成熟,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那么,教师就应该及时的引导学生解决难题,学生们遇到的大多数问题常常都是课文中的难点,所以教师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并且不能是以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答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如可以采取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引导、随机提问等多种方式,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学生遇事过程,从而让学生能够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在结合课文,查找出导致疑难的具体原因,进而使难点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遇到难题应按照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顺序,这样一来经过教师的引导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3]。

四、适当增加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学会在进入小学中段时期后,就可以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能够有效的提升他们的语言积累,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如果只是靠课堂上的阅读时间,那么就完全没有办法实现这一目标了。

所以应该有计划和目的地引导学生增多课外阅读量[4]。

(一)只有对一件事情有着兴趣,对于课外阅读的教学方面,教师应该多关注小学中段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兴趣转变成积极性,所以学生的兴趣调动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在脱离教师监管的情形中,能够保证学生有效地去读书籍增加阅读量,并不能只依靠家长监督。

推荐书目上教师可以想一些办法, 尽可能地多向学生推荐他们感兴趣的书籍,如童话故事、科学百科等书籍。

像是一些成人化的书籍,根本提不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烦躁和厌烦的心理,从而降低学生的阅读量。

(二)教师可以组织将课外阅读,和校内活动两者相结合,如组织一些和阅读内容有关的知识比赛,可以以讲故事、诗歌朗诵、情景剧等形式展开活动,使学生在阅读方面能够得到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根据本班的实际学情实施阅读教学,然后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提高阅读教学实施的效率,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时起慧.浅谈提高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知识文库,2019,(19):84-84.
[2]易先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11):111-112.
[3]刘长林.浅谈小学中高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山海经:教育前沿,2020(6):135-135.
[4]李荣君.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9,(6):37-37.
摘 要:小学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占有着比较重要的作用。

那么教师在进行小学中段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时,就应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使学生喜欢上阅读学习。

并且选择适合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正确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式。

学生不断的拓展课外阅读,使学生的阅读量增多,从而也能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