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看合肥城市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城市形象识别系统看合肥城市设计
作者:水源
来源:《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20期
水源
(合肥学院艺术设计系,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本文通过对企业识别系统研究方法的借鉴,建立合肥市城市视觉识别系统,在通过对合肥市城市理念识别、城市行为识别、城市视觉识别的分析后,提出进行合肥市的城市形
象视觉识别系统构建的建议和展望.
关键词:合肥;形象识别;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2)10-0117-02
1 关于城市形象CIS
企业的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是由CI战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逐步
深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组织形象识别系统.是为塑造统一形象而设计的识别系统,它是指将企业经营理念和企业精神文化通过统一的视觉设计加以整合和传达,使大众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
值观,从而创造最佳经营环境的一种经营战略.
受到企业形象设计的成功表现,城市形象借鉴了此系统的研究方法,也简称为CIS
(City Identity System).城市形象是指城市以其自然的地理环境、经济贸易水平、社会安全状况、建筑物的景观、商业、交通、教育等公共设施的完善程度、法律制度、政府治理模式、
历史文化传统以及市民的价值观念、生活质量和行为方式等要素作用与社会公众并使社会公众
形成对某城市认知的印象总和.城市形象包括许多方面,它的建筑、街道、风景名胜、文化教育,建筑艺术以及市民的行为举止、衣装打扮等.
城市形象的结构体系主要由三个系统构成,它们是: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fy System ,MIS)、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VIS)、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fy System ,BIS).
2 合肥城市形象发展现状
2.1 合肥城市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发展现状
城市理念识别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是城市的“大脑”和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城市性质、发展战略和规划、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等.
合肥曾经有个很悲情的比喻——“二个胖子”.这显然是对合肥的地域文化没有一点的了解,合肥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在此汇合而得名.素以“淮右襟喉、江南唇齿”“三国旧地、包拯故里”闻名于世.合肥之名,最早出现在史学家班固《汉书》中,为汉置九江郡隶属县.
合肥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定为:合肥都市圈基本圈层半径为100公里,引领并形成皖中
一体化发展格局,有效地带动全省经济发展.到2020年,合肥市将成为宁郑汉之间最大的区域
经济中心.大力改造核心主城区,并在老城区的东、西南、西、北方向建设四个城市副中心,沿巢湖逐步建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新区.滨湖新区位于合肥主城区东南部,南依巢湖,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核心功能是行政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综合居住新区.
在最新的合肥城市总体规划中,合肥的城市定位被赋予更新的、更广的含义.包括:立足皖中引领全省的中心城市;国际知名的大湖生态宜居城市和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产学研示范区;区域性金融中心;绿荫满城、湖光山色的目的性旅游城市;绿色经济发展先行先试区;长
三角西翼中心城市、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基地;接轨沪宁联动长江的先发城市.
合肥城市精神的提炼最早要追溯到2005年,经过七年炼就,最终确定为“开明开放、求是创新”.这八个字言简意赅、意蕴深远,易懂易记.它成为合肥城市的精神,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时代精神的显现,同时也是对未来的昭示.
综上所述,合肥城市形象的理念识别系统已基本形成,但是未能在当地人民或是更大范
围内的人们心中形成稳固的、鲜明的城市形象.很多人提到合肥还表现的比较茫然.所以,提升
合肥城市形象的核心还是需要加强城市文化的发掘和建设.
2.2 合肥城市形象的行为识别系统发展现状
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是城市的“所作所为”,是对城市做了
什么、正在做什么和将要做什么的基本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如围绕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进行的活动,尤
其是有利于突出城市形象的广告、宣传、博览、体育赛事等让市民甚至更大范围产生识别的活动.城市内部对群体、个体的组织管理、教育以及改善投资软硬环境、生活环境,对环境所提供的优质服务活动等为对内行为识别;对外宣传、广告活动、招商活动、公益性活动、公关活动
等面对城市外部的活动为对外行为识别.
合肥一向被认为是生活节奏不快的宜居城市.根据央视2012年的调查,合肥位列十大幸
福之省会城市的第三位.而幸福感因素包括:收入水平(55.53%)、健康状况(48.91%)、婚姻或感情生活状况(32.09%)、社会保障(28.72%)、人际关系(27.96%)、道德风气
(21.39%)、事业成就感(21.37%)、环境卫生(15.95%)、自身性格(12.72%).
但是,合肥仍旧具有当下城市的通病.比如政府公信力不够公开、透明;政府效能建设还比较滞后,办事效率还不够高;文化产业的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高,市民还比较少的能接触到
大型、优质的文化活动;市民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随地吐痰、乱闯红灯等现象还是时常发生;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需要;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均衡分布等等.这些民生问题都有待政府进一步解决.期待政府能更加完善合肥城市形象的行为识别系统.
2.3 合肥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发展现状
视觉识别系统是将城市的基本理念转化成系统化的视觉传达形式,塑造为一种静态形象
与动态形象相结合的适应城市理念需要的城市外观.包括市徽、市花、市旗、吉祥物、城市别称、公共指示系统、交通标志、富有特色的旅游点、建筑、绿地等.需要把城市理念、城市精神等通过标语、口号、图案、色彩等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们对城市产生系统化的良好印象.
合肥目前城市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建立的还不够完善.以下表作为统计.
由此可见,合肥的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建设缺失的还比较多,有待完善.
3 合肥城市形象视觉系统建设
3.1 城市标志
合肥从未在政府层面上征集过城市标志.此次合肥城市标志的设计也旨在抛砖引玉,作为参考.
市徽的设计以合肥市的市花广玉兰为主要设计元素,经组合形成六片花瓣的造型,代表
合肥的区域又两中心四县组成.而市徽的负形是拼音字母“F”,具有明确的识别性,市徽的色
彩以蓝绿色为主,采用渐变的形式,自然、清新,喻意合肥“绿色园林城市”的美誉.市徽的设计形式感强,动静结合,象征合肥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将内涵融于形式之中.
3.2 城市空间布局
凯文·林奇在其《城市的印象》一书中明确指出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由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组成.各城市的明确识别性和特色景观都是由这几个要素的变化所形成的.因此,在城市的总体规划时期就要对合肥市的城市空间布局有意识的针对上述要素进行特色处理,形成特色的城市景观.
城市道路是城市骨架,道路的布局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根据城市道路的功能来分,城市道路可分为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根据各种道路的特点,合肥市应整合这些城市道路景观,形成整体印象,同时又体现特色.所谓整体印象可以靠连接城市各方向的快速路和主干道的整体规划设计来体现.现在合肥市的主要道路注重的是交通功能而基本忽略了其他视觉和塑造城市景观的功能.同时,在次干道和支路上体现特色设计,比如特色的林荫道、特色的小吃街等,满足人们市井生活的同时有些许记忆可追寻.
城市边沿主要是指那些不作为道路的线性要素,比如河岸、路堑等.作为合肥市的资深市民,努力回忆关于合肥城的水和岸,还是很困难的.打造合肥城市特色的沿河、滨湖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城市区域指城市中等或较大的部分,它应该是由街道或者河流等天然边界划分的各城市
功能区.怎样体现各区域的功能、气质、特点而又不失整体感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挑战.区域中
的广场、建筑群等都是很好的实现城市特色气质的载体.
城市节点和城市标志物最能成为城市的形象标志,它通常是一些典型的雕塑或者广场、
公园等城市中的点设计.建议以后合肥城市的标杆能更加多元,更加宏观层次进行整体规划整合,带来新的气息.
3.3 城市色彩
对于城市色彩,西方发达国家开展得较早,并获得不少成功经验,使得城市面貌改观,
形成独特的色彩特征,并城市色彩目前在国内还是一个较新的研究课题,但近些年来也越来越
多的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合肥城市名称的由来是两条淝水的交汇,称为合肥;未来对合肥城市的规划之一是沿巢
湖的生态型、现代化的滨湖城市.由此得出蓝色势必成为合肥城市的基调色.合肥地处江淮之间,传统建筑色彩既有徽州的粉墙黛瓦又有青砖青瓦的青堂瓦舍,色彩以灰、白色为主,近现代的
建筑以浅灰、白色为主,由此得出中性灰势必成为合肥城市的主色调之一.合肥是首批中国园林城市,对于未来的城市定位延续了绿色宜居的理念,由此得出绿色势必成为合肥城市的主色调
之一.综上,合肥城市的主色调可以采用灰、白、蓝、绿等中性温和的色调.
4 结语
城市形象识别系统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合肥城市设计的应用还不是
很完善,此方法为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共同实现把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和谐、优美的良好愿望.
参考文献:
〔1〕[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芦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3〕郭青.济南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硕士论文,2009.
〔4〕童欢.武汉城市形象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