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化学“学”与“教”的点滴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
JI CHU JIAO YU
关于学前教育专业化学“学”与“教”的点滴思考
宋青平
嵊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浙江省嵊州市 312400)
摘 要: 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需具备过硬的教育水平以及丰富的学识,所以在校期间,开设化学课是十分必要的。
但学前专业的学生成绩一般,基础相对薄弱,怎样才能让学生们学到化学知识呢,笔者从兴趣、目标、内容调整、教学手段这几个方面入手,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化学;兴趣
幼儿教师必须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才能有效开展多方面的教育,能够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化学是科学的一部分,因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必要的。
1 合理选材,培养兴趣
莎士比亚说: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
兴趣对学习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 调动情绪,克服畏难心理
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学考试化学成绩不是很好,入学后一些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认识不大明确,忽视了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一般还停留在考试能及格这个自我要求上。
很多学生内心也想学好化学,但是由于初中毕业时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学好这门课有畏难情绪,为此教师需要注意调动和激发学生热爱环境、能源、材料方面化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要联系生活实际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化学知识。
所以,上好第一节课很关键,把身边的化学引入课堂,了解历史上化学的进化过程,以及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2 以情感人,创建和谐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即营造轻松愉快、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
作为化学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
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多用商讨、对话式,循循善诱。
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感染人。
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间的辩论,也鼓励师生间的辩论,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知识。
1.3 走进生活,引出兴趣话题
比如学金属这个章节之前,先和学生们聊一聊平时接触的一些饰品。
一些比较廉价的,材料一般是普通的合金;银(Ag)饰品根据百分含量不同一般分两种,925银和999银,999银纯度高,但比较软,工艺上会有一些限制,925银纯度低一些,但质地硬一些,制作出的饰品更漂亮;金(Au)饰品种类更加丰富,按纯度可分24K金(纯金)、22K金、18K金、9K金等。
K金饰品的特点硬度较高,颜色丰富,花样更多,可以满足各类人士的需求,选择余地大,而且含金量少、价格相对较低。
此外,各类宝石的不同颜色也是因为里面含有不同的金属离子的缘故。
又比如学前教育的学生大多是女生,对甜食比较感兴趣,甜食中都含有糖类,可以展开话题,什么糖最甜,存在于哪些食物中,另外,告诉学生糖类是储能物质,甜食吃多了,容易发胖。
以前学生们认为,糖类物质都是甜的,那么有没有不甜的糖类呢,从而引出淀粉和纤维素。
再比如酒精,又名乙醇,分子式为CH
3
CH
2
OH,它可以做燃料,还可以制酒类饮料,可以和学生们聊一聊酒类品种,还可以和学生们讨论一下怎样制作葡萄果酒,此外还有很多用途:家里吃完大餐,桌子较油腻,可用倒了酒的抹布擦桌子,油腻一扫光;用酒烧菜,去腥增味。
此外还要了解一下工业酒精和食用酒精的区别,否则误食的话轻则视力受影响,重则生命有危险。
利用这些现象的原理,激发学生对化学产生的浓厚兴趣,并养成在生活中探索化学的习惯。
2 明确目标,“学”中重“教”
化学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文化基础课程。
中职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科学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
就化学学科而言,提出化学素养有助于科学素养的具体化,这是本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这些学生毕业后从事幼儿教育相关工作应必备的文化素养。
学前儿童在接触大自然的过程中,已经养成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会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感兴趣,对未知的领域,他们会有疑虑,会提出问题,其中有很多是需要幼儿教师用化学知识去解答的。
这就需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好化学课程,把日常生活与化学知识联系起来,深入简出地来解答孩子的疑问,同时又进一步激发孩子对探索知识的兴趣。
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认知,产生职业认同感,明确专业知识的学习是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所以,学前教育的学生不仅仅要会“学”,还要会“教”,而“教”才是重点,也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182
基础教育JI CHU JIAO YU
3 调整难度,具针对性
职高化学和普高化学完全不同,普高化学内容全面,难度系数大,不适应职高学生,如果学生学不好,可能会失去信心,所以在内容上难度上深度上,可以做些适当的调整。
3.1 减一减
难度较大的内容,可以做些删减,如物质的量,在普高,这章内容相当重要,可以说撑起了整个高中化学的计算,要学透彻的话,难度比较大,对职高学生来说,是完全没必要的,而且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学化学的目标不是高考,而是幼儿园的小朋友,所以笔者认为这一章节的学习要求可以降一降,只要学生能基本理解这一概念,能利用公式做一些简单的基本的题就可以了。
以此类推,有些难点内容都可以适当做些删减。
3.2 加一加
此外,有些内容可以做些添加。
普高的学习侧重于化学性质和化工应用,对于生活常识只是稍稍涉及,但对于学前教育的学生来说,了解生活常识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糖类和蛋白质,以前,看到糖类和蛋白质,首先想到这是营养物质,存在于食物中,但其实,我们穿的衣服很多也是由糖类和蛋白质制成的,如棉质衣物,是由棉花做的,主要成分就是纤维素,毛料、丝质衣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让学生们辨一辨身上穿的衣服分别是什么材质。
这类跟生活相关的知识正是幼儿园小朋友在探索科学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所以我们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必须有针对性。
4 找准方式,提高动力
4.1 传统与现代结合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是关键。
传统的黑板模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但教学效率不高,而且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一些不够形象的内容,学生空间想象能力有限,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借助多媒体来进一步拓展课堂内容,促进课堂延伸,进行直观形象教学,增进教学内容,加宽学习视野,并有效弥补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的问题。
多媒体的另一大特点是变抽象为具象。
课堂上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性问题,此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抽象问题具象化,以图片、视频等方式来展示问题,既让学生听明白,又让学生看明白。
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整合,两者有机协调,提高教学效率。
4.2 规律与信心并存
有些学生成绩差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在学习中长期经历失败而形成了厌学的心态,甚至有的学生有了破罐破摔的想法,所以在教学中要积极为学生创造各种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哪怕是个简单的问题,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以成功的快乐改变学生的自卑心态,形成学习的动力。
如有机化学这块内容,对中职学生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初中科学涉及较少,同学们对此几乎没什么基础,特别是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看上去相对比较复杂,学生们难免会有畏难心理,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这时,作为老师,除了引用生活话题勾起学生的兴趣外,还要引导学生学会找有机化学的规律,重点理解官能团的概念:官能团,是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有机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官能团上,官能团对有机物的性质起决定作用。
所以,拥有相同官能团的物质,看上去结构差别较大,但其实它们的化学性质是相似的,同样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时候,也是如此,除了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有变化,其他结构是不变的。
找准规律,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有机化学并不困难,从而增加学习的信心。
此外,学前专业的化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要服务于专业,让每个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明确所学知识在专业中的重要性,能使他们在今后从事的职业有所认识,增强学习动力。
为了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找一些与化学有关的推理案件,让学生当一当侦探。
如案件《谁偷了钻石》中,珠宝商太太收藏了一颗美丽的钻石,很多人慕名而来,有一天,A、B、C三位绅士来拜访太太,一番高谈阔论之后,太太很高兴地拿出珠宝箱,向他们展示了里面的钻石,随后合上箱子,用一张涂满浆糊的白色封条封好,随后继续相关话题。
言谈间,太太发现三人的右手指都有点小毛病,A的拇指曾被毒虫咬过,涂的是碘酒,B的拇指则被划破,擦了红药水,C的食指稍有发炎,涂了紫药水。
言谈中,三位绅士都曾先后外出小便。
后来,太太去检查箱内的钻石,却发现已不翼而飞,封条上留下了蓝色痕迹,那么三位绅士中谁是小偷呢?这道侦探题考验的是淀粉遇碘变成蓝色的知识,所以答案很快出来了,就是A。
为了找出嫌疑人,学生们会努力翻看学过的知识,并加以应用,所以这种方式既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积累。
联系生活,面向专业,是我们学前教育学生在学习中的重中之重。
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真正服务学生。
师生共同努力,为社会主义新时代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幼儿教师。
参考文献:
[1] 宁静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现状调查及分析报告.当代
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
[2] 楼婷婷.科学教学中生活元素的挖掘与应用.丽水学院学报,
2012.
[3] 肖海.浅谈职业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做法.科学大众(科学
教育),2011.
[4] 施爱华.走向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8.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