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栽培学花生各论花生生物学基础

合集下载

作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技术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作物栽培技术课程类别:职业技术课总学时:60,其中理论环节学时数:40,实验实践环节学时数:20适用对象:种子专业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先修课程: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作学二、课程简介本课程主要讲授作物栽培学总论,着重作物栽培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制定高产、优质、低耗的栽培技术体系。

各论主要以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棉花、水稻等作物为代表,讲授其播种、育苗与定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技术,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主要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课程性质:作物栽培技术是种子专业专科生的专业必修课之一。

教学目的:通过对作物栽培技术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关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知识点。

要求学生掌握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先进实用的高产优质栽培理论和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单元一作物栽培简介(一)目的与要求了解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了解我国及世界作物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熟悉我国栽培作物的分布状况。

理解作物布局及立体种植的基本原理。

掌握作物的主要种植方式及立体种植技术。

(二)教学内容1.作物及作物栽培的概念与特点2.作物生产现状与展望3.我国栽培作物的分类与分布4.种植制度4.1 作物布局4.2作物的种植方式5.立体种植技术(三)实践环节实验一观察识别常见农作物,并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为理论课,采用板书教学。

本次课在整门课程学习中占据引导学生入门和兴趣培养作用,提请学生给予充分的重视。

单元二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一)目的与要求了解谷类、豆类、薯类、油料及其他特种作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作物栽培学各论-花生-参考答案

作物栽培学各论-花生-参考答案

多数着生在主根 的上部和靠近主根的侧根上,在下 胚轴上亦能形成根瘤菌。花生种子 萌发之后,根瘤菌由幼根皮层
侵入,幼苗主茎生出 4-5 片真叶时,幼根上便形成肉眼可见的圆形根瘤状体。
幼苗期的根瘤菌 与花生是寄生关系,基本不能进行 共生固氮;开花以后,根瘤菌与植 株的关系变成共生关系,
开始为花生提供 氮素;结荚初期是根瘤菌固氮和供 氮的高峰期,生育后期根瘤菌固氮 能力衰减的很快,根瘤破裂,
1.简述花生生产的国民经济意义以及我国的生产概况?
花生是世界范围 内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花生荚果 出仁率等各项指标都比较高,含有 丰富的营养物质,适合人
体吸收消化。有 特殊的香味;是优质的粗饲料。花 生既是人民生活的主要食用油和植 物蛋白质的来源,又是重要的
营养保健食品和优质的饲料。花生在世界范围内种植广泛。
花生蛋白质的形成:
花生品质形成的调控:
8.试述花生的需水需肥规律和合理施肥灌溉技术?
水:

耗水规律:花生 耗水量随产量的提高而提高,花生 播种出苗期耗水较少,但是对土壤 水分要求高,土壤相
对含水量在 70%左右为宜。出苗至开花期为花生最耐旱的时期,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 50-60%。开花至结荚期
耗水最多,尤其 是盛花期。结荚至成熟期又减少。 花生阶段性干旱减产最明显的是开 花至结荚期,其次是结荚
我国花生种植广 泛,除了青海之外,其他省份均由 花生分布。花生抗旱耐瘠、适应性 强、增产潜力大,春夏花
生均培创大面积的高产田。花生又有根瘤菌共生固氮作用,可以补充氮肥的不足,在作物轮作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2.花生四大类型的划分?
普通型
多粒型
龙生型
珍珠豆型
3.连续开花?交替开花?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各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定位本课程为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主要讲授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课堂采用启发式,重点讲授教材的要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栽培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栽培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即掌握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充分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取作物最优品质最佳产量和最高效益的栽培理论与技术。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品质形成的基本规律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措施的原理、效应等理论。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各类主要作物的基本栽培实践技能,了解各类主要作物的研究动态,为学生今后从事具体的农作物新品种栽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能够进行实际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栽培科学研究的能力,通过观察现象探索分析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科学观认识。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绪论【目的要求】1.了解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了解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掌握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了解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

【讲授内容】1.作物栽培学的性质、任务和特点2.作物的起源和分类3.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效益4.作物栽培学的主要科技成就与发展第二章小麦目的要求】1.了解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掌握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掌握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掌握小麦的栽培技术。

讲授内容】1.小麦的生产概况、起源和分类;2.小麦栽培的生物学基础;3.小麦的产量形成与品质;4.小麦的栽培技术;5.北方小麦几种专项栽培技术。

第三章其它麦类作物目的要求】1.掌握大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2.掌握燕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3.掌握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4.掌握小黑麦的生物学基础和栽培技术。

花生栽培技术总结

花生栽培技术总结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花生是油料作物,高效经济作物, 花生属于豆科,落花生属,种子含油率高达50%左右,榨油率40%-43%。

花生油由80%不饱和脂肪酸和20%饱和脂肪酸组成。

花生种子中还含有23.94%-36.35%蛋白质和9.89%-23.62%的碳水化合物以及无机盐和维生素。

不饱和脂肪酸中,主要是油酸和亚油酸,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亚油酸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降低胆固醇含量,有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等疾病的作用。

花生油淡黄透明、油味芬芳、纯正可口,深受人民欢迎,花生根部有大量的根瘤,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除供花生生长需要外,还有部分与花生根一起留在地下为下茬作物供肥,因此种植花生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

一、花生的生物学基础(一)花生的分类花生在植物分类学上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aceae)、花生属(Arachis)。

目前,世界上栽培花生种质资源约1万余份,我国2000多份。

我国学者孙大容根据花生荚果形状、开花型及其他形状,将我国花生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龙生型和多粒型四大类型。

(二)花生各器官特征1、根的构造和特点花生根系是由主根、侧根和次生侧根组成的圆锥根系。

四列侧根呈十字形排列,根系发达。

主根由种胚中的胚根发育而来,可深达土层2m左右,一般40-50cm,但根系主要分布在土表下0-30cm范围内,一般蔓生型比直立型花生的根深一些。

根上有根毛,主根和侧根均有根瘤。

花生的根由于有次生生长和根颈部易发生不定根的特性,耐旱力较强。

2、根瘤的形成花生是豆科作物,根部长有大量的根瘤,能固定空气中游离态氮,供给植株氮素营养。

一般每hm2花生可固定氮素37.5—75kg,其中2/3左右供给花生生长需要,1/3残留土中。

一般主茎出现4-5片真叶时开始形成根瘤,瘤体直径3-4mm,呈圆形单个着生,以后播及侧根。

在根瘤形成初期,根瘤菌固氮能力很弱,不但不能供给花生氮素营养,还要吸收植株中氮素及碳水化合物,以维持其自身生长和繁殖。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农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种植学》教课纲领课程编号: S1011101合用专业:合用于农学专业课程性质: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六学期总学时:116学时教课时数:理论课学时数100 学时,实验课学时16 学时,实践课学时120 学时一、编写说明1、课程简介本课程为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主要解说作物种植学总论,侧重作物种植的理论基础,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进行合理调控,拟订高产、优良、低耗的种植技术系统。

各论主要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规律及其环境的关系,突出重点兼备全面。

讲堂采纳启迪式,重点解说教材的重点、重点和难点,并介绍作物种植的最新科技动向。

要修业生掌握主要作物高产种植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即掌握在必定的生态条件下,充足利用当地光、热、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和所投入的生产资料,获得作物最优良量、最正确产量和最高效益的种植理论和技术。

2、地位和任务作物种植学是农学门类农学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成就和技术,说明各样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客观规律及其和生活条件的互相关系,综合研究农作物的种植理论和技术举措,实此刻作物高产、稳产、优良、低成本的目的。

3、整体要求经过该课程学习,要修业生初步掌握作物的器官建成,产量、质量形成的基本规律和环境条件的关系及农艺举措的原理、效应等理论,初步具备制定大面积作物生产的技术举措,进行实质技术指导和从事作物种植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课程还设有实验课和田间教课实践课,以加深理解学习实验技术,将理论教课和实践教课相联合,丰富实践经验,为农业生产服务。

4、和其余课程的关系本课程要求在修完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农业化学、土壤学、遗传学、育种学、耕种学等课程后开设此课程。

5、订正的依照本纲领订正主要依照2003 年拟订的本科生教课计划进行。

二、教课纲领内容第一章作物种植学总论1、教课目标:总论详尽论述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营养特征、产量和质量的形成过程,作物种植和农业生态系统的关系,目的使学生认识“作物—环境—举措”三者的辨证关系,全面认识作物种植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使用科学。

花生种植技术学习资料

花生种植技术学习资料

b 、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温度为 25℃— 37℃.
c 、需要吸收相当于种子干重的 50%水分。
d、土壤疏松,水分适宜。
(2)幼苗期。 需 30—32 天,从 50%的种子出苗到 50%的植株第一朵花开放为幼苗期。
生育特点 ;
a、是营养器官发育的重要时期。
b、是侧芽发育成侧枝的高峰期。
c、是根瘤菌发育形成时期。
土壤板结、水分过多或播种过深,易引起种子窒息烂种,影响全苗壮苗。
4、根的生长和根瘤
(1)根的生长:花生属圆锥根系,苗期根系生长较快,出苗时主根长 20—30cm,并
大量发生侧根和次生根。始花期主根可达 50cm以、根瘤的作用: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养分,供花生生长发育的需要。据测
出叶较慢, 5— 8 天长出一片叶; 8—16 叶时出叶又渐加快, 4—6 天长一片叶; 16 叶以
后各叶出土的速度明显变慢, 8—10 天长一片叶。
7、花生的花和开花习性
(1)花与花序:花生的花器由苞叶、花萼、花冠、雄蕊、雌蕊五部分组成。在开
花受精后迅速分裂、伸长,把子房推入土中,这一过程称为下针。
9、荚果的形成
(1)荚果发育过程: 子房膨大到荚果成熟分为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为荚果膨大阶段。
果针入土后 20—30 天荚果可长到最大限度,此时荚果含水量高,含油分很少,无经济
价值。后一阶段为荚果充实阶段。荚果干重迅速增长,含油量显著提高,入土后
50—
60 天,干重增长基本停止。
(2)影响荚果发育的因素:花生开花后能形成饱满荚果只占 10%左右。是因为花生开
(3)开花下针期。需 25—30 天,从 50%植株开花到 50%植株出现鸡头状幼果为花针
期。
生育特点:

作物栽培学(花生的生长特性观察)

作物栽培学(花生的生长特性观察)

花生的生长特性观察(一)花生形态的观察1. 根:为圆锥形根系。

四列侧根在主根上呈十字形排列。

根系发达,主根长度可达2m左右,侧根横向分布范围可达1–1. 5m,在主根及侧根上具有球形根瘤,主要集中在靠近地表的主根及其附近的侧根上。

2. 茎和分枝:胚芽粗大,其长度多随播种深度而异,胚芽的顶芽发育成主茎,子叶叶腋的两个侧芽生长成为长一对侧枝,近乎对生,其余侧枝互生。

主茎一般可着生4-12个侧枝。

主茎及侧枝的叶腋处着生花序或分枝,一般主茎上着接着生的分枝为一级分枝,一级分枝上着生的分枝为二级分枝,二级分枝上着生的分枝为三级分枝。

花生的分枝:蔓生型(或称匍匐型):侧枝几乎贴地生长,仅前端几上翘起,其翘起部分小于匍匐部分,株型指数(第一对枝长度为主茎高度的比)一般大于2或接近2。

半蔓生型:第一对侧枝近基部与地面呈300角,中间向上翘起,翘起部分大于匍匐范围,株型指数1. 5左右。

直立型:第一对侧枝与主茎之间角度小于450(在生长中期观察),株型指数为1. 1-1. 2左右。

3. 叶:花生种子发芽时;子叶半出土或不出土,真叶为羽状复叶,有4片小叶。

复叶由小叶、叶轴、叶柄、叶枕和托叶几个部分组成。

叶枕位于叶柄与托叶相连处,明显膨大,略透明,是控制叶片感夜运动的“关节”。

在小叶片基部也有小叶枕。

小叶片的形状有椭圆形,长椭圆形,倒卵圆形等。

其大小、形状、颜色因类型和品种不同而异。

由于各类型品种的叶形较稳定,故常以叶形作为品种性状的依据之一。

同一植株上不同部位叶片的大小有变化,鉴别叶片时应以中部叶形为准。

着生在花生每一枝条上的第一叶片或第一、二叶片,都属于不完会的变态叶,称为鳞叶或苞叶。

4. 花:总状花序,花序轴伸长或短缩,短的每花序着生1-3朵花,近似簇生,退化分枝上的花序形如着生在主茎上。

花生的侧枝是否各节连续着生花序,是区分品种类型的主要根据之一。

有的类型在侧枝的每一节上都能着生花序,有的类型在侧枝上营养枝与花序交替发生。

花生栽培

花生栽培
其主要特征是交替开花,荚果普通型,果壳厚、网纹浅而粗, 果嘴与龙骨不突出者属于普通型;一般二室,果形大。 普通型花生是我国分布最广、栽培面积最大的类型,是我国 出口花生的主要类型、主要分布在北方花生区和长江流域夏作花 生区。
一、花生的类型
主要依据荚果的形态可以分为五种类型:
(2)龙生型:
我国通称蔓生小粒种。壳较薄、网纹深、果嘴与龙骨突出。 其主要特征是交替开花,荚果曲棍形或驼峰形,每荚3室以上或2 室。在我国种植最早,但由于匍匐生长,分枝多、结果分散,加 之果针入土深,易折断,收刨费工,成熟晚,种植面积已大为减 少。但花生型品种抗旱耐瘠性很强,在薄沙地上产量相当稳定, 所有的地区仍有相当面积种植。
6、较高的医用价值。
花生仁特别是红皮花生的种皮(红衣)含有大量的 凝血脂类,能促进骨髓制造血小板,缩短出血、凝血时 间,有良好的止血作用,已用于生产止血宁针剂、宁血 糖浆、血宁片等,研制了抗血友病药剂。白藜芦醇 、贝 塔植物固醇 、叶酸、锌元素 。
60% 16%
20%
四、花生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侧枝中上部向上直立生长,直立部分大于葡萄的部分,如普通型品种。 ③直立型:株型指数为1.1—1.2,第一对侧枝与主茎形成的角度<45°
如珍珠型、中间型等。
直立型和半蔓型一般通称为丛生型。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二)茎和分枝及其株型
(3)株型 一个品种的株型比较稳定,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丛生型品种 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收刨省工,适于密植、丰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力 大,目前播种面积很广,占绝对优势。 蔓生型品种 结果分散,收刨费适于稀植费工,产量不高,目前种植 面积较小。但蔓生型品种具有抗风、耐旱、耐瘠等优点,稳产性好,如能 实现花生机械化收获取,也有一定发展前途。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花生(各论)

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花生(各论)
作 业
1.花生种子由哪几部分组成?胚轴与出苗有什么关系?
2.花生的根瘤是如何形成的?固氮特性如何?
3.花生的分枝习性怎样?蔓生型、直立型和半蔓生型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花生的果针是怎样形成的?下针习性怎样?下针期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反应怎样?
5.花生荚果果形有哪几种?荚果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如何?
6.花生为什么要作畦和起垄种植?花生整地作畦应掌握哪些技术要点?
2.清棵
清棵是为解决花生深播全苗及第一对侧枝被埋在土内而影响结荚所采取的技术措施,清棵比不清棵可增产10%以上。
3.引升子叶节出土
这是近年来使用的新技术。引升子叶节出土则改变了传统的平播垄作栽培。即露地栽培要按播种行的宽窄,做好垄,然后于在垄上播种花生,再覆土成尖形顶的垄,当播种后7~8天,留下子叶上面1厘米厚的薄土,把上面的浮土撤行上堆成高7~8cm的土垄,当花生出苗时,将膜上的土垄撤掉。
3.6.2施肥方法
花生施肥应掌握以有机肥料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基肥为主,追肥为辅;追肥以苗肥为主,花肥、壮果肥为辅;氮、磷、钾、钙配合施用的基本原则。
3.7水分及管理
3.7.1花生的需水规律
花生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同高梁和谷子一样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据测定,花生每合成1克干物质需消耗水分450~500g。
教学进程
(含课堂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辅助手段、
师生互动、
时间分配、
板书设计)
课堂组织与教学法
1.提问:
(1)花生的用途?
(2)花生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2.互动讨论:花生的用途
3.板书:基本概念、专业名词。
授课提纲:
第一节概述
1.1发展花生生产的意义
1.2花生的分布与生产概况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

第五讲  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与特征

花生果针的伸长
花生果针的伸长与入土 1.花序 2.果针
花生荚果发育过程
4.果针入土深度: 珍珠豆型花生入土较浅,约3~5cm; 普通型花生入土较深,约5~7cm; 基部果针入土较深,高节位果针入土较浅。
5.影响果针形成和入土的因素: (1)温度:25~28℃利于开花受精,间接促进了果针
的形成与入土。 (2)空气温度:
我国居第二, 其它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是苏丹,塞内加 尔和美国。美国种植面积居第五位,但总产量 居第三位。
二.中国: 在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中(大豆、油菜、花生和
芝麻),花生面积和总产量均居第三位。 常年种植面积3600多万亩。 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有山东、广东、河南、河北、
广西、辽宁、安徽等。 三.山东:
历时60~70天; 其中,从开花期到结荚期,称为花针阶段
(也称花针期),历时20天左右; 从结荚期到饱果期,称为结荚阶段
(也称为结荚期),历时40~50天; (三)后期:
从饱果期到成熟期,称为后期(又称饱果成 熟阶段或饱果成熟期),历时30~40天。
四.种子萌发与出苗: (一)种子构造:由种皮和胚组成。 1.种皮: 很薄,含有单宁,主要起保护作用。 2.胚: 包括四部分。 (1)胚根:位于种胚下端。 (2)胚芽: 位于两片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两个侧芽组成,
控制花生茎基部空气相对湿度的措施,主要有: ①疏松土壤,散去表墒,特别是雨后浇水后,要及时松
土散墒; ②清棵、起垅,合理密植,增加空气流通; ③控制浇水,保持地表干燥。
(3)果针位置: 植株基部果针,离地面近,入土能力强,易形成荚果; 植株高节位果针,离地面远,入土能力弱,不易形
成荚果。 (4)土壤湿润、疏松,有利于果针入土结实。

07作物栽培学-第七章花生栽培

07作物栽培学-第七章花生栽培

38
花生荚果发育的条件: 1)、黑暗:受精子房在黑暗条件下才能膨大。 果针必须入土才能膨大发育成荚果。 2)、机构刺激:蛭石、土壤等机械刺激是荚果 发育的条件之一。 3)、水分: 4)、氧气:田间持水量60-70%为宜 5)、温度:25-30度 6)、营养:缺钙或其他营养元素时,秕果增多, 甚至产生空荚。
49
花生品质的形成
花生油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 如含油酸65.7-71.6%,含亚油酸1319.2%;含饱和脂肪酸仅13.8-16.8%。
影响花生品质形成的主要因素:品种、 气候环境及栽培条件。
黄曲霉菌产生的黄曲霉素对人畜有强 烈的致癌作用。
50
51
52
“花生喜生茬,换土如上粪”,花生忌连 作,轮作是花生高产稳产的主要措施之 一。
1)株数:决定产量的主导因素,受播种量、 出苗率、成株率的影响
2)单株荚果数的形成:变幅较大,从3-5个/ 株至数十个/株,一般10-20个/株。单株荚果 数主要受第一、二对侧枝发育状况,花芽分化 状况以及受精率和结实率的影响。
48
3)果重的形成 决定果重的因素主要是荚果内种子的 粒数和粒重。 粒重是种子形成和发育过程班干物质 不断积累的结果,与果针入土迟早和 结荚期、饱果期营养的供应有关。
39
花生荚果的不一致性 结荚时间不一致,荚果大小不一致,成熟度不 一致等。
饱果期 营养生长逐渐衰退,是花生生殖器官大量增重 时期。此期所增加的果重一般占总果重的5060%,是花生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上述花生产量构成的三个因素互相联系,互相 制约,它们的形成受许多因素影响。
80

作物栽培学各论-花生栽培

作物栽培学各论-花生栽培
区) Ⅶ.西北花生区(西北内陆花生
区)
其中①②③3个区合计花生面积占全 国的97%,是我国花生主产区。
世界两个大花生产区:
•中国北方大花生区。包括山东、河北和
北京全部,河南、安徽、江苏的淮河以 北地区,山西南部,陕西秦岭以北关中 渭河流域,辽宁辽东半岛和辽西地区。 花生面积约占全国花生的50%-60%,盛 产大花生。
成熟种子中,休眠性强的种子中ABA 抑制物质的含量高,GA含量少,贮藏 过程中ABA逐渐减少,ACC(乙烯前体 物质)和乙烯释放能力逐渐提高,当种 子乙烯释放量达到一定量时,休眠即告 解除。
5.种子萌发 (1)吸胀。 (2)萌动。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叫“露 白”。 (3)发芽。胚根长达3mm即为萌发。 萌发的最低温度为12℃-15℃(,25-37℃ 萌发最快,24-36h即可萌动。种子吸水达 种子重35%-40%始萌动,但萌动后还需 吸水达种子重的4倍才能发芽、出苗。
(2)龙生型。凡果壳较薄、网纹深、果嘴与龙 骨突出者属于龙生型。
(3)多粒型。连续开花亚种内,凡荚果果壳厚, 网纹粗浅,果嘴不突出,每荚3粒者属于多粒型。
(4)珍珠豆型。凡果壳薄,网纹细,一般每荚 2粒者属珍珠豆型。
类型
普通型
龙生型
珍珠豆型
多粒型
开花型 果形 果壳
交替
普通形,大,多二粒荚, 果嘴小至大
开花型分为两种: 1.连续开花型。主茎上能发生生殖枝,在侧枝 各节上均能发生生殖枝。目前生产上多数主茎开花 品种,在一级侧枝第1-2节上发生二级分枝,以后 各节均能连续开花,在这些二级分枝上,基部第12节均能形成花序,亦属于连续开花型品种,均归 为疏枝亚种或连续开花亚种。确定开花型以主茎是 否开花为主要依据。
全世界花生面积2360万hm2,单产 1200kg/hm2左右,总产30000kt。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一、花生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花生的生育期是指花生从出苗到荚果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在花生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分为种子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英期、饱果成熟期五个生育时期。

二、花生的生长和发育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生育期来分,有早熟种(100天以下)、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一160天);以荚果大小来分,有大花生(百仁重80克以上);中粒型(百仁重50—80克);小花生(百仁重50克以下);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又可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龙生型四种类型。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花生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是鉴别品种的重要根据。

花生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胚芽位于两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侧芽组成。

主芽以后发育成主茎,侧芽发育成第一对侧枝。

胚芽的下端为粗壮的胚轴和突出的胚根。

成熟的种子内,主茎已有两片幼小的复叶,其内尚有3—4片小复叶或叶原基;侧芽上可见2片苞叶或l片苞叶和l片真叶,其内也有2—3片叶原基,在其苞叶叶腋内已有l一2个二次芽原基。

所以花生种子实际上已是一株分化相当完全的幼小植株。

花生种子成熟以后,给予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正常发芽,这种特性称为休眠。

种子休眠所需的时间称为休眠期(从花生成熟收获日起至可以发芽时止)。

不同品种的种子,休眠期长短差异很大,一般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休眠期短,在种子收获前如遇土壤湿度大、温度较高时,有的便可在土中发芽;而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休眠期较长。

播前带壳晒种,种子加温处理以及用乙烯利打破种子的休眠,对加速酶的活性,提早种子发芽有较好的作用。

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发育完全的种子,在完成一定时间的休眠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出苗。

发芽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下迅速生长,长到l厘米左右时,胚轴迅速分化向地上伸延,将子叶和胚轴推向地表。

第12-13讲 花生栽培

第12-13讲  花生栽培
• >50cm 表明植株有 旺长趋势,容易倒伏。
4. 叶
• 不完全叶 子叶

磷叶 磷叶为每一枝条的第一片叶。
完全叶 即真叶,由托叶、叶柄、
叶枕、小叶柄和叶片等组成,叶片 多为4片小叶构成的羽状复叶。 主茎中部的小叶形状
可作为鉴别品种的依据。 花生的叶片具有明显的“感夜运 动”。
• 5. 花芽分化 花生花芽分化从出苗前后(连 续开花型品种在成熟种子内)就已开始, 无论开始早晚,花生团棵期是花芽分化的 盛期;团棵期前后分化的花芽受精后都能 形成饱果,开花前形成的花芽只能形成秕 果,开花后再形成的花芽为无效花。
• 有机肥:优质圈肥是花生高产的必需肥料,其用 量可据地力、产量水品而定,一般产﹕肥比为 1﹕1 0。薄地:施肥量<1500kg/亩时,增肥就 增产;肥地:应>5000kg/亩,但>4000kg当年 肥效不显著。
• 施用技术:<200kg时,开沟集中施用, >2000kg时,分层施用,2/3深施、1/3浅施。
序的着生及分布状况划分: • 交替开花型 • 连续开花型
• 交替开花型 主茎上不着生
花序,在第一、二级侧枝的 基部第1~3节,只着生营养 枝,不能着生花序,其后几 节着生花序,以后又有几节 着生营养枝,即在侧枝的节 上分枝和花序交替出现。
• 连续开花型 主茎上能着生
花序,在侧枝的各节上均能 发生花序,但也可能发生营 养枝,分枝和花序出现没有 规律。
• 细长的子房柄与 其尖端的子房合 称为果针。
• 果针伸长入土的 过程称为下针。荚果。荚果一般有种 子1 ~ 4粒,栽培品种多为2粒。荚果经膨大和内 部充实,形成饱满果实;伴随着荚果发育,幼胚 经8个时期的分化形成种子。当大部分荚果籽粒饱 满、果壳变硬、网纹明显、果壳内层变为褐色、 果壳和种皮具有固有颜色时,荚果成熟。

第十章 花 生

第十章 花 生

第十章花生2008-11-22点击: 2352第十章花生第二节花生的生物学特性一、花生的品种类型(一)栽培花生的植物学归属花生属豆科(Leguminosac),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花生属(Arachis)。

花生属中栽培种只有一个,即花生。

花生属染色体基数为10,大多数野生种为二倍体(2n=2x=20),栽培种及少数野生种为双二倍体(2n=4x=4 0)。

(二)栽培花生的亚种和类型花生开花型分为以下两种:1.连续开花型主茎上能发生生殖枝,在侧枝的各节上均能发生生殖枝。

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多数主茎开花的品种,在一级侧枝的第1—2节上发生二级分枝,以后各节均能连续开花,在这些二级分枝上,基部第1~2节均能形成花序,亦属于连续开花型的品种,均归为疏枝亚种或连续开花亚种(subsp.fastigiata)。

确定开花型应以主茎是否开花为主要依据。

2.交替开花型主茎上不着生生殖枝(花序),在第一、二级侧枝的基部第1~3节,只着生营养枝(分枝),不能着生花序(即不能开花)。

其后的几节着生花序,以后又有几节着生营养枝,即在侧枝的节上分枝和花序交替出现。

凡具交替开花型的花生品种即归为密枝亚种或交替开花亚种(subsp.hypoguea)。

三)花生亚种和变种的生物学特点1.亚种间的差异(1)分枝性。

密枝亚种二级枝多,能发生三级以上分枝,单株分枝数量较多(一般10条以上),疏枝亚种二级分枝数少,一般无三级枝,单株分枝数量较少(一般不足1 0条)。

与分枝相应,交替开花亚种单株叶片数亦明显多于连续开花亚种。

(2)生育期。

连续开花亚种始花期和盛花期明显早于交替开花亚种,而且连续开花亚种在始花后各节连续开花。

开花、结果早,且集中,其成热收获期明显早于交替开花亚种。

(3)生理特性。

多数交替开花亚种品种的成熟种子休眠性较强;连续开花亚种的种子休眠期很短或无;交替开花亚种对结果层土壤缺钙和干旱敏感,易出现缺钙症状,而连续开花亚种则不敏感。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

花生栽培的基础知识一、花生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花生的生育期是指花生从出苗到荚果成熟所经历的天数。

在花生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分为种子发芽出苗期、幼苗期、开花下针期、结英期、饱果成熟期五个生育时期。

二、花生的生长和发育花生系豆科落花生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花生的品种类型很多,以生育期来分,有早熟种(100天以下)、晚熟种(160天以上)、中熟种(130一160天);以荚果大小来分,有大花生(百仁重80克以上);中粒型(百仁重50—80克);小花生(百仁重50克以下);根据花生的特征特性及经济性状等又可分为普通型、珍珠豆型、多粒型、龙生型四种类型。

(一)种子的发芽和出苗花生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等是鉴别品种的重要根据。

花生种子是由种皮和胚两部分组成。

种皮主要起保护作用。

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

胚芽位于两子叶之间,由主芽和侧芽组成。

主芽以后发育成主茎,侧芽发育成第一对侧枝。

胚芽的下端为粗壮的胚轴和突出的胚根。

成熟的种子内,主茎已有两片幼小的复叶,其内尚有3—4片小复叶或叶原基;侧芽上可见2片苞叶或l片苞叶和 l片真叶,其内也有 2—3片叶原基,在其苞叶叶腋内已有 l一2个二次芽原基。

所以花生种子实际上已是一株分化相当完全的幼小植株。

花生种子成熟以后,给予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也不能正常发芽,这种特性称为休眠。

种子休眠所需的时间称为休眠期 (从花生成熟收获日起至可以发芽时止)。

不同品种的种子,休眠期长短差异很大,一般珍珠豆型和多粒型品种休眠期短,在种子收获前如遇土壤湿度大、温度较高时,有的便可在土中发芽;而普通型和龙生型品种,休眠期较长。

播前带壳晒种,种子加温处理以及用乙烯利打破种子的休眠,对加速酶的活性,提早种子发芽有较好的作用。

种子发芽出苗过程:发育完全的种子,在完成一定时间的休眠以后,在适宜的条件下,就可以发芽出苗。

发芽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下迅速生长,长到l厘米左右时,胚轴迅速分化向地上伸延,将子叶和胚轴推向地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花结果主要集中在第1、2对一次分枝和这两对侧枝上的2、3次 分枝上。他们构成了花生植株的主体,是花生荚果着生的主要部位。 第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三)胚茎(下胚轴)
(1)茎:胚芽生长发育形成主茎,
主茎直立,主茎由15-25个节组
成。主茎高是花生植株考种的一 项重要指标,它是指第一对侧枝 分生处到顶叶节的长度。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三)胚茎(下胚轴)
主茎的高度与品种特性和栽培条件有关,在大
体一致的外界条件下,多粒型的品种主茎最高,在
普通型的品种中,丛生品种显著地高于蔓生品种。 同一品种栽培条件不同主茎高效变化很大,生
产上常把主茎高度做为栽培管理措施直观简易指标。
以目前大面积推广的 丛生型品种为例

主茎高度>60cm,表明水肥过大,营养生长过旺;或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体过大,
光照不足,主茎生长过高,出现旺长,应适当加以控制,喷矮壮素,
多效唑等。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④ 影响根瘤菌生长发育的因素 氧气:根瘤菌为好氧性细菌,因此需结构疏松的土 壤,深耕整地、中耕松土。 温度:18-28。
水分:60%。
pH:5.5-7.2。
营养元素:根瘤生长和固氮需P.M0元素。N过 多,尤其硝态N过多,对根瘤固氮有抑制作用,但 在花生长初期,适量供N肥,可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对后期固氮有促进作用。
小粒种(<50g)。
直立型、半蔓型、蔓生型。
(二)花生的茎与分枝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一)种子及其萌发
1、种子的构造 ◆ 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珠被→种皮
◆ 种子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 内外种皮颜色不同以区别品种
2、种子的休眠性
◆ 概念:成熟的种子在适宜条件下仍不能萌发的特性 ◆ 原因:种皮障碍、休眠物质 ◆ 意义:有利有弊 ◆ 控制:延长休眠、打破休眠(乙烯利打破休眠
密枝亚种
多毛变种
疏枝变种
疏枝亚种 普通变种
瓦棱西亚型
西班牙型
多粒型
珍珠豆型
三、花生的类型 普通型 龙生型 珍珠豆型 多粒型
龙生型 珍珠豆型 普通型 多粒型
亚种
主茎花枝
交替开花亚种
主茎无花
连续开花亚种
主茎有花
分枝系统
普通型 变种
交替开花
龙生型 分枝长,常 有第四次分 枝 密而长 曲棍形 3 普通型 分枝短,侧 枝多、有第 三次分枝 不明显 茧 形 2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二)根与根瘤 1、根系
直根系,入土深度可达 2m,一般40-50cm。 花生根瘤多数生长在主根 上部和接近主根的侧根上 。直径约1-3cm,比大豆 稍小。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二)根与根瘤
2、根瘤
花生出苗后,根系分泌一 种对土壤根瘤菌有吸引力的半 乳糖、糖醛酸和苹果酸等物质, 吸引根瘤菌聚集到根毛附近, 从根毛的尖端侵入内部,根皮 层的细胞因受根瘤菌分泌物的 刺激而加速分裂,当幼苗主茎 4~5片真叶时,幼根上便逐步 形成肉眼可见的根瘤,根瘤菌 在根瘤内生活繁殖。
马来酰胺诱发种子发芽)
3、种子发芽及其要求的条件 (1) 发芽过程:吸胀→露白→长根→长芽 (2)发芽所需的条件 ◆ 水分:萌发需自重一半的水,出苗需4倍的水 ◆ 氧气:因其脂肪含量高,故需氧多,RQ为0.7(呼吸 商) ◆ 温度:小花生12 ℃ 、大者15 ℃ ,37最快℃ 、
40 ℃受阻、45 ℃以上不发芽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③ 根瘤菌与花生的营养关系 幼苗期,根瘤形成初期,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很弱, 不但不能供给花生氮素营养,还需吸收极系的营养来 维持它的生命,因此花生幼苗期根瘤菌与花生是“寄 生”关系。
开花初期,随着花生植株生长,根瘤菌的固氮能力增 强,至始花后已能为花生供应较高的氮素营养,此时 根瘤菌与花生成为“共生”关系。
作物栽培学技术
花生栽培学技术第二章 花生生物学基础
第二章
一、花生的类型
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花生属于豆科蝶形花亚科花生属草本植物 ◆ 近100个种,已定名23个种,
其中只有一个栽培种,余者 通称野生种。
◆ 栽培种为我们所研究
(一)栽培种的分类
亚 种 变 种 密枝变种 植物学类型 弗吉尼亚型 秘鲁型 荚果性状 普通型 龙生型

主茎高度 40-50cm表明生长良好。 主茎高度<30cm,表明生长不良,应该加强肥水管理促进营养体 的发育。
二 花生各器官的特征特性
(四)茎 (2)分枝:种子发芽出土后3~5天,主茎上有一片真叶 (第三片真叶发出时)展开时,着生在两片子叶叶腋内的 两个侧芽发育,长成第一、第二两条呈对生状态的分枝,
称为“每一对侧枝”。
当出苗后15~20天,主茎第5、6片真叶展开时,从 第1、2片真叶叶腋里分别长出第3、4条分枝,由于主茎第 1、2片真叶互生节很短,第3、4条分枝分化后就象对生的 一样,因此习惯称为第二对侧枝。 第一、二对侧枝出现的时期,称花生的团棵期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二)茎和分枝及其株型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⑤ 生产上指导意义

花生氮素来源的60%来自自身的根瘤固氮; 而且固氮高峰是在开花盛期~结果初期;


根瘤菌的供氮与施氮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氯化铵和硝酸会明显抑制花生根瘤菌固氮。
施肥原则: ① 适量适期追施氮肥。氮素化肥以一次性基施为宜。 ② 适宜于花生的氮素化肥种类为硫酸铵,尿素、碳 铵。 ③ 注意苗P、Mo肥的施用。
二、花生的器官建成
③ 根瘤菌与花生的营养关系 开花盛期,至花生开花盛期结荚初期,根瘤菌 固氮能力最强,是为花生提供氮素最多的时期。据测 定,花生有50—80%的氮素是根瘤菌供给的。
生育后期,根瘤破裂,根瘤菌重新回到土壤中 过“腐生”生活。
这时根瘤遗留在土壤中的氮素每亩1-3.5kg, 相当于硫酸铵等标准氮肥5-17.5kg,我们所说“花 生能肥田”就是这个道理。
珍珠豆型
连续开花 龙生型
珍珠豆型 分枝多,常 有第二次分 枝 不明显 葫芦形 2 多粒型 分枝少,第 二次分枝很 少 不明显 串珠形 ≥3
多粒型
分枝习性
茎枝茸毛 荚果形状 荚果种子数
(一)四大类型的特点
普通型
龙生型
珍珠豆型
多粒型
一、花生的类型
目前,生产上或科研上一般习惯地按熟性的早晚和种子 的大小和株型,将花生品种分为: 早熟种(<130天); 中熟种130—160天; 晚熟种(>160天) 大粒种(百仁重>80g); 中粒种(50-80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