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期末复习——改革专题(共21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展
复习两大改革的知识点
名 时间 主 背景 目 内容
作用
性
称
要
的
质
人
物
商 鞅 变 法
北
公元 前
356 年
秦孝公商鞅 、生力平高秦后 产水提,落
富 确立县制;废除旧贵 国 族的特权。废除井田 强 制,允许土地自由买 兵 卖;鼓励耕织。奖励
军功。
增强秦的
实力;确
立了封建 封
统治
建
性
魏 孝 文 帝 改 革
达
D.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5.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改革是中国 发展最大的红利。”在商鞅变法在,直 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是( )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鼓励耕织。 C.奖励军功。 D.确立县制。
(三)改革中体现了商鞅和孝文帝的什 么精神?
• 1.商鞅变法曾遭到代表奴隶主旧势力的贵族们极 力反对,商鞅在进行变法前夕曾与他们进行了一 场激烈的辩论,并且“立木为信”坚决变法。北 魏时一位皇帝决心把都城迁到洛阳,但迁都的决 定遭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反对,于是他假装南征坚 决改革。
• 2.商鞅变法损害了旧贵族利益,秦孝公死后,商 鞅遭诬陷。商鞅起兵反抗,兵败被车裂。
• 思考: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体现了商 鞅和孝文帝的什么精神品质? 说明了任何改革都会遇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要用策略达到目的。
体现了他们敢于破旧立新、坚忍不拔的毅力、 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
1、秦国落后 生产力发展
商鞅变法
秦国强大
2、少数民族内迁
北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融合趋势增强 促进民族融合
(二)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 改革
• 同:1.都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2、都促进政 权的封建化。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 和阻碍。4、结果都取得了成功,为国家统 一创造了条件。
• 异:1、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 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孝文帝改革是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2、侧重点 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北魏孝文 帝改革侧重于大力推行学习汉族文化风俗。
——北宋欧阳修
• (2)据材料二,魏主是谁?除材料外,此次 改革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北魏孝文帝 说汉语,穿汉服,与汉族联姻
•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 分析以上两次改革对今天我国改革开放有 什么启示?
坚持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 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 神财富。
改革
商鞅变法 北魏孝文帝改革
目标要求
• 1、识记商鞅变法的史实和北魏孝文帝改革 的措施。
• 2、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理解概述北 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
• 3、比较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异同。 • 4.认识并学习商鞅和孝文帝的精神。
身(免除徭役)。
——《史记
商君列传》
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数年之 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
——《通典食货》
•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改革?材料反映了 此次改革的哪些措施?
商鞅变 鼓励耕织;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法。
材料二:(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 (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 而文之。
二.材料分析题
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商业)不禁 ,则技巧之人(手工业者)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游荡 求食的人增多)。
——《商君书·外内》 (1)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君”是谁?他认为农民贫困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怎 样的措施?(3分)
(四)讨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历 史上 都起过重大作用,而改革开放30多年来, 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变得不断强大, 由此,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改革开放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与时俱 进,坚持改革开放,国家才能富强;我们 要学习改革家顺应趋势,勇于改革,不断 创新的精神。
评
请说说本节课的收 获与不足
孝 文 帝
民族 巩 融合 固 趋增势强,统 治
迁都洛阳;推行 汉化政策
矛盾
质
促进民族交 融,增强北 魏实力,推 进封建化进 程。
点 (一 ) 建构思维导图
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
秦朝建立
(公元前221年)
北魏统一北方 (439年)
北魏迁都洛阳 (494年)
北方民族大交融
(一 ) 建构思维导图
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
宅中原。”
——《魏书·任城王传》
(3)据材料三,孝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为什么 他要这样做?
迁都洛阳;洛阳是古都,汉文化高,有利 于政权的封建化。
• 2.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 的兴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
• A.商汤改革
B.管仲改革
• C.商鞅变法 D.孝文帝改革
• 4.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风 貌,感概地说:“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 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 仪盛行,人才济济,难以言传”。出现这 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 B.南方人口大量北迁 C.北方地区经济发
商鞅;重视商业;鼓励耕织
材料二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 论,不得为属籍(宗室谱籍)。——《史记·商君列传》
(2)据材料二,商君在秦国采取了哪一项变法措施? 该措施对秦国有何影响?
奖励军功; 使秦军的战斗力提高。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
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
测
ຫໍສະໝຸດ Baidu
• 一、选择题:
• 1、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既是原因又是结
果的是( )
• A.迁都洛阳
B.军队战斗力提高
• C社会矛盾激化 D.北方民族大融合
• 2.商鞅变法中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有直接 影响的是( )
• A.确立县制
B.鼓励耕织
•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3、在古代史上提倡使用汉语,穿汉服,用汉 姓等措施的一次著名改革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