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功能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功能服务
本文主要论述了农家书屋是作为传播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驿站.通过农家书屋深入分析了在建立和普及科技兴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结合对农家书屋的藏书建设、人员管理和服务进行了有益探讨,并对农家书屋的今后发展做了积极探讨。
标签:农家书屋藏书管理工作职责服务功能
农家书屋建设是传播科技信息的阵地,是农民增长知识的良师益友,是建立新型农村发展的原动力量。
只有将農家书屋建设好、利用好,才能更有效的调动农民建设文明家园的良好愿望。
从当前的农家书屋建设来看,一是缺乏应有的活动场所和服务阵地。
二是管理者缺乏必要的图书管理经验。
三是图书的服务功能还远不能达到农民的愿望。
为此,建设好农家书屋、服务与农民是当今农村最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农家书屋存在的问题
1.图书陈旧
从笔者调查中发现,现有乡镇图书总藏书量在3000册左右,而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在300-500册左右。
从乡镇图书的类型来看,小说占据了整个图书的78%,杂志占11%,信息科技类图书只占7%,其它类图书占4%。
从农家书屋藏书来看,小说占67%,报刊、杂志占16%,图画占10%,信息科技类图书只占7%。
这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从图书更新的角度来看,70、80年代的图书占80%以上,新的图书更换步伐缓慢,远远不能适合新型农民的读书需求。
二是实用性的农、副、工业技术书籍更少。
这也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乡镇图书的匮乏已被时代所抛弃。
二是图书的作用正在逐步消失。
2.管理杂乱
一位有图书阅历、懂图书的管理者,是图书借阅第一责任人,也是农家子弟传阅图书的良师益友。
目前,从农家书屋管理人员来看,多数是留守在家的大娘和闲杂人员在经营和管理。
他们既没有上岗培训,也没有应有的资质,更谈不上专业人员的指导。
而且有的农家书屋和小百货放在一起经营。
还有的农家书屋关门谢客,形同虚设,完全没有发挥农家书屋的应有作用。
进而形成了农家书屋只是摆设,无法传阅的两难境地。
3.服务滞后
读书是丰富农民增长信息含量和科学种植的课外老师。
从乡镇服务水平来看,已不是过去送书下乡的热闹场景,更谈不上下乡指导。
而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这种图书功能正在吞噬。
从农家书屋自身建设和水平来看,只是应付和检查,远
远顾及不到农民对知识的渴望,更谈不上服务与民。
有一位农家子弟,想在农闲的时候种植蘑菇,苦于在农家书屋找不到相关的书籍,只能跑到30里路的县城购买。
一些养殖业的图书在农家书屋甚至看不到书的影子,归其原因是农民靠的是经验而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科技兴农在农家书屋就成为了一纸空文。
二、做好农家书屋的对策
要提高读者服务质量,必须搞好藏书建设。
藏书建设是增进服务加强农民掌握知识的基础,是履行图书教育和普及科技文化的工具,是图书为读者服务的重要手段和基本条件。
1.发展藏书质量,增强服务能力
农家书屋的藏书量与图书结构的合理性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只有抓住了农家书屋的藏书建设,才能有效的增强为读者服务的功能。
尤其要适合农民需求的藏书,在多种经营大发展的时代,不少专业户在借阅有关书籍和资料时,就要必备与之相关联的书籍。
比喻:养殖方面的养兔、养鸡、养鹅、养蟹、养鱼、养羊、养猪等书籍。
另外,还必须采购和收藏与之乡镇企业生产所需的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电子、电工、电脑、化工、机械、纺织等方面的图书,尽量满足各类专业户和企业青工的需求。
在采购和收藏过程中,一方面要要根据当地实际,深入企业和农村倾听百姓的声音。
听取群众的意见,征询购书要求,做到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让每本书发挥作用。
同时还要注意报刊上书讯,通过邮寄、预定的办法来不断补充实用性较强的科技图书,以扩大对藏书的拥有量和实用性。
同时要加快对电子、影像等图书的建设,跟上时代的脚步。
2.调整藏书结构,增强合作能力
各类藏书要结构合理,是丰富农家书屋的重要来源。
单靠农家书屋本身的力量远不能满足读书者的需求。
为此,农家书屋要主动与镇科协、镇农、副、工等部门联合起来,发挥各自优势,以点带面,全方位的搞好科技普及和科技服务工作。
主要在两个方面来丰富藏书结构和质量。
首先,要建立与上级图书馆和农家书屋的沟通渠道和资源共享渠道,建立镇内正常的传阅体系,定时实行图书交互传阅制度。
镇图书馆要定时走访和指导农家书屋的藏书管理,不断补充图书的更新和置换,对农民喜闻乐见的图书要及时购置,一时无法解决的,要根据所掌握的镇内图书现状进行补充和调换,及时满足农民的借阅需求。
这样既能保障图书的传阅功能,又满足了农民足不出村就能阅读到喜欢的图书。
其次,农家书屋之间要建立互通有无渠道,实行每周图书交叉置换,进一步丰富农家书屋藏书结构,形成立体的藏书网络。
3.建立全民藏书,增强互助能力
农家书屋说白了就是老百姓的书屋,老百姓的书屋就要有老百姓来建立和维护。
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现如今好多家庭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极为关心和爱护,从小就购买很多小儿图书和玩物,待孩子的逐步成长,其购买书和灌输知识
的愿望就极为强烈。
随着孩儿的逐步成长,其过时的书籍就会搁置不用,有的甚至当废纸变卖和当引火使用。
为了利用好这部分图书,就要建立废旧图书购买渠道和赠阅渠道,来进一步丰富农家书屋的藏书量和价值利用。
首先,要建立对废旧图书的再回收,将有特色的图书进行收购,并给与一定的经济补偿,使价有所值,值而用之。
不仅可以减少费用支出,还填补了图书的年代气味。
其次,要建立馈赠渠道,建立馈赠明细,并在借阅图书的扉页上写明捐赠者的姓名,这样对阅读也是一种感怀和敬仰,同时也增强了对借阅者捐赠图书的愿望。
再次,就是每年举办一至两次的图书交流会、学科演讲会、读书成果展览会等,提高农家书屋的生存能力和影响。
三、认真履职,不断提高图书管理者的工作职责
作为图书管工作者首先要树立以用为主的开放办书屋的思想,使农家书屋形成布局合理,环境优雅,能时刻保证让农民在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充分利用书刊资料,查阅自己想要的知识和书刊。
图书管理者要接受图书管理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使图书管理者能提供良好的服务才是图书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为此,要做好“三人”。
1.做好借阅第一人
对每天来借阅图书的读者要热情接待,做好登记,做到书目相符。
对读者需求的业务科技图书和历史人物书籍以及图画杂志等书籍,能够了如指掌,并在第一时间里让农民兄弟看到所需要的图书和种类。
尤其是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计算机程序查找到所需书籍,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做好借阅有心人
在图书的管理过程中,要将每本书的前言和序语通读一遍,并了解其每本书的大概,做好向读者推荐,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掌握书籍的精华和阅读的兴趣。
同时,要利用农民集中活动和赶集的机会随时发布图书信息,并做好对新进图书的介绍和推荐工作,进一步调动读者的读书热情。
3.做好借阅当家人
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爱好,向不同的读者介绍不同的书籍和图书。
比如年长者喜欢读历史书籍、养生和古文;中年者喜欢读报刊、杂志和养殖;青年者喜欢读科技、军事和电子;年幼者喜欢读图画、儿歌和诗词。
对此,就要虚心听取不同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实地调查,及时改进借阅思路,扩大借阅层面,成为书屋为农家的知识阵地。
四、敢于担责,增强服务功能
农家书屋的建设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支柱,可以说农民的素质与图书密不可分,评价农民的知识高低,其农家书屋就是一个标志。
为此,建立和完善农家书屋就要担负起教育人和培养人的责任;就要担负起农民致富和发展的责任;就要担负起改变农民现状和素质低下的责任。
首先,各级政府要将农家书屋作为农村
知识普及的主战场来抓,要充分认识农家书屋管理的工作的重要性,肩负任务的艰巨性以及向现代化发展的方向,来加快农家书屋的建设,要敢于担责。
其次,农家书屋要将企业发展和推广科技知识作为主战场,不仅要送科技到企业、到农户,更要做好科技的普及和引领,成为企业和农户掌握知识的第二课堂,要敢于担责。
再次,要将农家书屋变成农民自学成才和掌握一技之长的主战场,现代农民,尤其是留守在家的农民,知识水平一般不高,遇到问题和疑惑,很少使用图书资料来解疑答难。
但他们渴望掌握现代新知识、新技术,使之成为新型农民。
为此,影像和图书就成为农民自学成才的好老师、好帮手,更要敢于担责。
农家书屋的建设和服务必须符合农民的特点和需求,只有将农家书屋建设好、生存好、服務好,才是农家书屋的立足之地,才能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市场对人才素质的新要求,才能使农民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