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两侧墙体均为 承重墙,平面定 位轴线应距顶层 墙体内缘120mm。
如果是非承重墙, 平面定位轴线与 顶层墙身内缘重 合。
变形缝外墙与墙垛交界处定位轴线
如两侧墙体均为非 承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应分别与顶层 墙体内缘重合。
变形缝处两侧均为墙体的定位轴线
(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 当变形缝处两侧墙体带联系尺寸时,其平面定位轴线的
1.1.3 按照建筑结构形式进行分类 1.墙承重体系 2.骨架体系 3.内骨架体系 4.空间结构承重
1.1.4 按照承重结构的材料分类
1.砖混结构
用砖墙(或柱)、钢筋混凝土楼板和屋 顶承重构件作为主要承重结构的建筑。
这种结构整体性、耐久性、耐火性均较 好,且取材方便,但自重较大,广泛用于 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小型工业厂 房。
当内墙厚度≥370mm时, 为了便于圈梁或墙内竖向 孔道的通过,往往采用双 轴线形式。
(3)非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布置比较灵活,可按承重 外墙定位轴线的规定定位,还可以使墙身内缘与平面定位 轴线相重合。
(4)变形缝处定位轴线:通常设置双轴线
墙体如果是外承 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距顶层墙身 内缘120mm。
(1)外力作用的影响 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称之为荷载。
荷载按时间变异分类,可分为永久荷 载(如结构自重、土压力)、活荷载 (如人、家具、设备、风、雪、吊车等) 和偶然荷载(如撞击、爆炸、地震等)。
荷载的大小和作用方式决定着构件的 形状、尺度和用料,而构件的选材、尺 寸、形状等又是建筑构造设计的重要依
(2)自然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处于自然界中,经受着日晒、 雨淋、风吹、冰冻、地下水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影响程度随地区、构件所处的 部位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针对所受影 响的性质与程度,对建筑物的相关部位 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防潮、防水、保温、 隔热、防温度变形等。同时在建筑构造 设计中,也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有利 因素。
当底层墙体与顶层 墙体厚度不同时, 平面定位轴线与顶 层外墙内缘距离为 120mm。
(2)承重内墙的定位轴线
如果墙体是非对称 内收,则平面定位 轴线偏分底层墙身。
如果墙体是对称内 收,则平面定位轴 线中分底层墙身。
有时根据建筑空间的要求, 也可以把平面定位轴线设 在距离内墙某一外缘 120mm处。
(3)人为因素的影响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中,也会对建 筑物造成不利的影响,如机械振动、化 学腐蚀、爆炸、火灾、噪声等。
在建筑构造设计时,必须认真分析, 从构造上采取防振、防腐、防火、隔声 等相应的防范措施。
(4)物质技术条件的影响
建筑材料、结构、设备和施工技术是 构成建筑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建筑物 的质量标准和等级的不同,在材料的选 择和构造方式上均有所区别。随着建筑 业的发展,新材料、新结构、新设备和 新的施工方法不断出现,建筑构造的做 法也在改变。
1.6 定位轴线
定位轴线:确定建筑构配件位置及相互关 系的基准线。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需要引 入定位轴线作为确定建筑平面及相关构件 之间位置关系的准绳。
下面以砖混结构为例,介绍定位轴线 划分原则。
1.6.1 墙体的平面定位轴线 (1)承重外墙的定位轴线
当底层墙体与顶层墙 体厚度相同时,平面 定位轴线与外墙内缘 距离为120mm。
第1章 房屋构造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建筑?
1、建筑 通常认为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2、建筑物 供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居住以及从事生
产和各 种文化活动的房屋称为建筑物。
3、构筑物 水池、水塔、支架、烟囱等间接为人们提
供服务的 设施称为构筑物。
建筑物
按使用 性质分
按建筑结构 形式分
按层数或 总高分
4. 几种尺寸及其相互关系
为保证设计、生产、施工各阶段建筑 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与协 调,必须明确标志尺寸、构造尺寸、实 际尺寸的定义及其相互关系(图1.1)。
标志尺寸 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 之间的距离(跨度、柱距、层高等)以 及建筑制品、建筑构配件、组合件、有 关设备位置界限之间的尺寸。标志尺寸 必须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对 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作了如下规定:
一级:使用年限为100年以上,适用于重 要的建筑和高层建筑。
二级:使用年限为50~100年,适用于一般性的 建筑。
三级:使用年限为25~50年,适用于次要的建 筑。
四级:使用年限为15年以下,适用于临时性或 简易建筑。
1.4.2按照建筑的重要性和规模分为六级
1.3.2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 2.确保结构安全 3.适应建筑工业化和建筑施工的需要 4.注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5.注重美观
1.4 民用建筑的等级划分
1.4.1按照建筑的耐久年限分为四级 建筑物耐久等级的指标是主体结构的使
用年限。使用年限的长短主要根据建筑物 的重要性和质量标准确定。
(1)基本模数 基本模数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的
基本尺度的单位,用符号M表示,1M=
(2)导出模数
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
扩大模数为基本模数的整数倍,以3M (300mm)、6M(600mm)、12M (1200mm)、15M(1500mm)、30M (3000mm)和60M(6000mm)表示。
11) 使用面积:指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 用房间的净面积。
12) 交通面积:指走道、楼梯间等交通联 系设施的净面积。
13) 结构面积: 指墙体、柱子所占的面积。
1.3 建筑构造及其影响因素
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 以及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 的学科。
建筑物各部位的材料选择、结构形式 和构造做法的确定都必须充分考虑各种 因素对建筑物的影响,遵循“功能适用、 安全耐久、经济合理、技术先进、切实 可行、注意美观”的原则,采取相应的 构造方案和措施,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质
建筑按其重要性、规模大小、使用要求 的不同,分为特级、1级、2级、3级、4级、 5级这六个等级
1.4.3按照建筑的防火性能分为四级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衡量建筑物耐火程 度的标准,是根据组成建筑物构件的燃烧 性能和耐火极限确定的。
我国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 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两级;其
燃烧性能是指组成建筑物的主要构件 在明火或高温作用下燃烧与否及燃烧的 难易程度。分为非燃烧体、难燃烧体和 燃烧体。
非燃烧体是指用非燃烧材料做成的建 筑构件。
难燃烧体是指用难燃烧材料做成的建 筑构件,或用燃烧材料制作,而用非燃 烧材料做保护层的建筑构件。
燃烧体是指用容易燃烧的材料做成的
1.5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
1.5.1 建筑标准化
1.5.2建筑模数协调 1. 建筑模数是建筑设计中选定的标准尺寸单
位。它是建筑物、建筑构配件、建筑制品
1.2.6门窗
补充:专业名词
1) 横向:指建筑物的宽度方向。
2) 纵向:指建筑物的长度方向。
3) 横向轴线:沿建筑物宽度方向设置的轴
线。用以确
定 墙体、 柱、梁、基
础的位置。其编号方法采用阿拉伯 数字注
写在轴线圆内。
4) 纵向轴线:沿建筑物长度方向设置的轴 线。用以确定 墙体、柱、梁、 基础的位置。 其编号方法采用汉语拼 音字母注写在轴线
在这类结构中,水平承重体系可采用 桁架、悬索、网架、拱、薄壳等结构形 式,多用于体育馆、大型火车站、航空 港等公共建筑。
1.1.5 按建筑的规模和数量分
(1)大量性建筑 主要指建筑规模不大,但建造数量多,
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如住宅、
(2)大型性建筑 主要指建造于大中城市的体量大而数
量少的公共建筑,如大型体育馆、火车 站等。
(6)高低层分界处的墙体定位轴线:
当高低层分界处不设变形缝时,应按 高层部分承重外墙定位轴线处理,平 面定位轴线应距墙体内缘120 mm处, 并于底层定位轴线重合。 当高低层分界处设变形缝时,应按变 形缝处墙体平面定位处理。
(7)框架结构定位轴线:建筑底层为框架结构时,框架 结构的定位轴线应与上部砖混结构平面定位轴线一致。
5) 开间:两条横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
6) 进深:两条纵向定位轴线之间距离
7) 层高:指层间高度。即地面——楼面或 楼面——楼面 的高度。
8) 净高:指房间的净空高度。即地面至结 构层下表 面吊 顶下皮的高度。
9) 总高度:指室外地坪至檐口顶部的总高 度。
10) 建筑面积:单位为m2。指建筑物外包 尺寸的乘积再乘 以层数。它由使用面积、 交通面积和结构面积组成。
这类结构整体性、刚度和柔性均好, 自重较轻,工业化施工程度高,施工受 季节影响小,但耗钢量大,耐火性差, 施工难度大,主要用于超高层建筑、特 大跨度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
4. 钢、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建筑
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组成竖向承重体系, 用钢结构组成水平承重体系的大空间结 构建筑,其横向可跨越30m以上的空间。
1.2.2墙体和柱
墙体是建筑物的承重和维护构件,墙体 具有承重要求时,他承受屋顶和楼板层传 来的荷载,并把它们传递给基础。外墙具 有维护作用,应具备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 对室内侵袭的能力。
1.2.4楼地面
楼板层是楼房建筑中的水平承重构件,同 时还兼有在竖向划分建筑内部空间功能。
1.2.5楼梯
楼梯是房屋建筑中联系上下各层的垂直交 通设施平时供人们交通使用,在特殊情况 下供人们紧急疏散。
构造尺寸 是生产、制造建筑构配件、 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等的设计尺寸, 一般情况下,构造尺寸为标志尺寸减去 缝隙或加上支承尺寸。
实际尺寸 是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 件、建筑制品等生产制作后的实有尺寸, 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之间的差数应符合 建筑公差的规定。
图10.1 几种尺寸间的关系
(a)构件标志尺寸大于构造尺寸;(b)构件标志尺寸小于构造尺寸
Baidu Nhomakorabea
按承重结构 材料分
民 工 农 墙 骨 内 空 住 公共 超 砖 钢筋 钢
用 业 业 承 架 骨 间 宅 建筑 高 混 混凝 结
建 建 建 重 承 架 结 建 及综 层 结 土结 构
筑 筑 筑 体 重 承 构 筑 合性 建 构 构
系
重承
建筑 筑
重
民用建筑
居住建筑
公共建筑
▪ 工业建筑是指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各类建筑.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的
建筑。 ①全框架结构建筑 ②内框架结构建筑 ③底层框架结构建筑 ④全剪力墙结构建筑 ⑤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横向框架梁 纵向联系梁
框架结构房屋的结构组成
楼板 楼板 楼板 基础梁 独立基础
3. 钢结构建筑
主要承重构件全部采用钢材制作,外 围护墙和分隔内墙用轻质块材、板材的 建筑。
1.2 民用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
屋顶:建筑物顶部 的围护和承重构件。
墙体和柱:建筑物 的承重与围护构件。
楼地层:建筑中 的水平承重构件。
基础:建筑物下 部承重构件。
门窗:均属于 非承重构件。
楼梯:楼房建筑 中的垂直交通设
施。
1.2.1 基础
基础是建筑物最下部的承重构件,承担 建筑的全部荷载,并把这些荷载有效的传 给地基。
1.6.2 墙体的竖向定位轴线
(1)砖墙楼(地)面定位轴线: (2)屋面竖向定位轴线:
分模数为整数除基本模数,以M/10 (10mm)、M/5(20mm)和M/2 (50mm)表示。
(3)模数数列及其应用
模数数列是以基本模数、扩大模数、 分模数为基础扩展的数值系统,其扩展 幅度和数值见表1-4 (详见P13)。
模数数列根据建筑空间的具体情况拥 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建筑物中的所有尺 寸,除特殊情况外,一般都应符合模数 数列的规定。
▪ 农业建筑是指农牧业生产和加工用的建筑. 以上为按使用性质分类
1.1.2 按建筑的层数或总高度分
(1)住宅建筑 1~3层为低层建筑; 4~6层为多层建筑; 7~9层为中高层建筑; 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
(2)公共建筑 建筑物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建筑
(不包括高度超过24m的单层建筑), 建筑物高度不超过24m者为非高层建筑。
划分与上述原则相同。
墙体如果是外承 重墙,平面定位 轴线距顶层墙身 内缘120mm。
如果是非承重 墙,平面定位 轴线与顶层墙 身内缘重合。
按承重外墙处理
按非承重外墙处理
(5)带壁柱外墙的墙体平面定位轴线 : 应与墙体内缘相重合或距墙体内缘120mm 。
定位轴线与墙身内缘重合
定位轴线与距墙体内缘
1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