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 第二单元 习作 多彩的活动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图片展示,明确主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呈现学校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照片。

打开学生记忆闸门,激发学生兴趣,做好情感铺垫。


1.课件呈现学校精彩纷呈的各类活动照片。

观赏图片,交流感受
2.同学们,这些照片瞬间打开了我们记忆的阀门,一幕幕精彩的时刻涌入心间,迸发出无比耀眼的光彩。

今天,我们用笔尖来描绘那难忘的时光,写下满满的回忆和昂扬的激情。

(板书——多彩的活动)
【预设】:
生1:我记得那次文艺汇演,我们演的是农村的妇女,为红军绣鞋垫……
生2:那次拔河比赛时,我们班众志成城,以绝对的优势力压兄弟班级,获得了冠军指名朗读:
师:场面描写就是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

3.我们通过记叙一次多彩的活动,突出活动给人的启迪和教育。

作文的素材往往来源于生
活。

在校园中,我们经常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你参加过哪些活动呢?
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

4.在校园外,你还会参加哪些活动呢?
【预设】
生1:拔河、跳绳比赛、猜谜、集邮知识竞赛等
生2:经常参加一些活动,如书法社的成员春节给交警叔叔送对联、去孤儿院看望孤寡老人、参加“七一”义演、爱心义卖等。

5.小结:看来这篇习作的选材极为广泛(学校、家庭、社会),但要把你最感兴趣、印象和感受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尤其是要把自己在活动中的体会写下来,以突出中心。

学习任务二:析读片段,探得妙法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范文片段,加深对场面描写的认识,为下面的写作做好铺垫。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一种新的写作方法——场面描写。

(板书)
什么叫场面描写呢?(课件出示)
2.本单元的课文在写这些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每篇课文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有什么异同之处,下面请各组进行合作探究。

3.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异同之处。

【方法指导】:
①请朗读课文中点面结合的精彩语段,并分析写法特点。

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4.展示交流,形成共识
【成果预设】:
①敏学组:
a.分角色展读五位壮士顶峰歼敌的战斗场面
b.本文采用由点到面的方法,先写了班长马宝玉痛歼敌人时的语言、动作,接着写五壮士用飞石奋力阻击敌人时的勇敢无畏。

②飞翔组:
a.展读《长征》全诗
b.《长征》全诗采用一面多点的方法对长征历程进行场面描写。

点指五幅“征难图”: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面指红军远征长卷,即诗中所说的“万水千山”。

③智慧组:
a.《开国大典》采用多面一点的方式进行场面描写。

b. 其中“人们群众的表现”这一点贯穿全文。

c.本文按照大典的经过按顺序依次对四个场面进行描写:
会场—典礼—阅兵式—群众游行
d.展读12自然段(阅兵段)
最具特点的是阅兵式,每个受阅方阵就是一个点,按照出场的先后顺序,抓住每个方阵的着装、装备、行进队形等主要特点进行描写。

④睿进组:
a.《灯光》采用以面衬点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

B.展读围歼战打响时的千钧一发之际,郝副营长点燃书的情节: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通过部队借着火光冲锋赢得战斗的这一“面”的描写,突出表现了郝副营长为了战斗胜利勇于献身的崇高精神。

5.总结四篇课文的相同之处,必要时教师点拨:
都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进行场面描写,有整体的概括,有具体的描写,有形有色、有声有情,重点突出,特别是关键情景展现得生动感人,人物形象刻画鲜明,思想情感直入人心。

6.教师点拨,点拨写法:
(1)行文有顺序,把过程写清楚:按事情的发展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注意记叙的顺序。

(2)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一般是详写点,略写“面”。

(3)对“面”要进行概括性描写,顾及全局。

(4)“点”的选择要突出重点,展现特色,对具体人、事、景要有细节的刻画。

特别是对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要写具体。

(5)写出参加活动时的感受和体会,以增强习作感染力,使习作具有内涵和,增强感染力。

学习任务三:拓展强化,巩固认识
(读片段,探写法,得妙计)
1.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片段,想一想:作者是如何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
【片段1】:冼星海同志指挥得那样有气派,姿态优美、大方;动作有节奏、有感情……抗日战争的前线后方,有谁没有听过、没有唱过那种从延安唱出来的歌呢?(选自《歌声》)【片段2】: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几千个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都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

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选自《船夫曲(节选)》)【预设】
生1:第一个片段中冼星海是合唱场面的“点”,到会群众是合唱场面的“面”,作者
运用比喻和想象重点写“面”,这样写既突出了合唱场面的宏大,又烘托了冼星海指挥得娴熟的形象。

生2:第二个片段中指挥是合唱场面的“点”,鼓手、号兵、几千人是合唱场面的“面”,作者通过动作的描写重点写点,这样写突出了指挥在合唱中的重要性,又烘托出鼓手、号兵、几千人的专注。

2.教师小结:同样写场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从不同角度写好点和面,从而做到点面结合。

过渡语:在老舍笔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是无边的绿毯;在宗璞笔下,普通的丁香是万般忧愁的化身;纪伯伦更是化身为花,感受自然带给他的新奇……如果说想象是人类最美的花朵,那么大自然就是人类想象的最好源泉。

古往今来,有无数的作家张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幻想成这大千世界中的某一事物。

学习任务四:下笔作文,创意表达
1.同学们,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描写活动的方法?
2.如果同学们将新收获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一定会妙笔生花。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预作修改。

3.教师随机指导。

4.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议。

提示:指名读文,其余学生倾听,提出意见或是建议。

课堂小结:
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也让我们的身心得到了锻炼,它们能帮助我们成为一个更健全、更有追求的人。

希望大家能够谨记活动带给我们成长上的益处,不断提升自我。

自主作业:
根据评价建议,修改自己的片段。

板书设计:
习作:多彩的活动
按照时间顺序
活动前:时间、地点、环境、人物
活动时:面(整体气氛)、点(主要人物)
活动后:结果、心情、收获等
场面描写确定观察的角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