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06 赏析动词的表达效果(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 赏析动词的表达效果
考点解读
自古以来,人们津津乐道的是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中的“敲”字,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是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等等。

古代的诗人们通过选择、锤炼而后使用这些动词所描绘出来的画面,既不是静态的写生,也不是呆板的叙述,而是呼之欲出、生机勃勃、具体可感的形象,这样就给读者留下鲜明、具体、生动的印象。

同样,一篇现代文章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或吸引他们读下去,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文章把人物和事物写“活了”。

如何写“活”?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动词的妙用。

白纸黑字缺乏色彩,而文中的人物和事物“活”起来,会动了,能动了,无疑就具有了吸引力。

捕捉人物和事物具有动感的动作和状态,选用准确恰当的动词,无疑是文章表达生动形象且富有表现力的关键。

赏析动词表达效果是中考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常考考点。

常见考查方式:①结合语境品味文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②从画线句子中找出动词并联系上下文赏析。

课文解剖
例1:鲁迅《孔乙己》(部编版九下)“思考探究”三:
联系上下文,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分别传达出孔乙己怎样的境况?)
答案示例:“排”字有摆的意思(本义),活画出孔乙己摆阔气、炫耀的
神气(语境义),却从深层揭示出他的穷酸本相(作用)。

“摸”字有从袋里往外掏出的意思(语境义),孔乙己被打断腿后生活更苦,只能“摸出四文大钱”,与前文“排”字对照,鲜明地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作用)。

例2:体会下列句中加点动词的表达效果。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茅盾《白杨礼赞》(部编版八上)答案示例:“扑”与“奔驰”呼应,写出了景物迎面而来的情景,形象而准确。

静态的黄土高原“扑”入视野,这是乘车者的实感,准确地表现了“奔驰”的汽车速度之快。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扑入”视野,也反映了黄土高原的辽阔平坦,一望无际,无遮无碍,为下文写白杨树开拓了广阔天地。

技巧解密
一、如何赏析动词的表达效果:
①结合具体人物形象。

在刻画人物形象的文章中,要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去把握动词的作用。

如鲁迅《社戏》(部编版八下)片段:“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点”“磕”“退后”“上前”“架”等这些极其传神的动词,详细地描写了小伙伴们开船时的动作程序以及合作划船的情状,表现了小伙伴们驾船动作的熟练、敏捷和去看社戏时的急切、兴奋心情。

②结合文章主题思想。

赏析动词运用的表达效果,要考虑动词与文章中心的关系,看是否体现了文章的主旨。

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部编版七上)片段:“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等一系列动词,准确生动地描绘出了捕鸟的全过程,体现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情,同时表达了“我”对百草园的喜爱、留恋之情。

③结合作者思想感情。

好的文章总是有感而发,赏析词语时,要考虑词语所浸润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朱自清《春》(部编版七上)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写到春草发芽时用了一个“钻”字,此词不仅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而且还把小草顽皮可爱的情状也写了出来,更把作者面对春天来临时的兴奋心情巧妙表达了出来。

二、答题模式:
①运用“××”等一系列动词,形象逼真(或生动传神)展现了……过程,表现(表达、体现)了……(感情、思想)。

②“××”这个动词,生动传神(形象逼真)地表现(写出了)……(事物/人)的……特征,突出了……感情。

真题解析
【2021年湖北襄阳】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孩子的饭兜
赵汀生
①在北京城区,许多小学的学生,每天上学除了背上书包,还得带个饭兜;
提包样方砖样,形状不一;灰的黑的粉的,颜色各异。

说是饭兜,其实是餐具兜,
里面并无饭,通常是一个分成若干个格子的饭盒、一个汤碗、一个匙筷盒、一块
小桌垫。

有的会将水壶也放里边。

②孩子大多由父母或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接送,饭兜自然一概由他们拎着。

早上快到校门口时,孩子说到了,把饭兜给我吧。

提兜的总是说,不急不急。

待走到校门口的家长止步线前,才将饭兜递过去:“你自己拎了啊,兜里有水,可别忘了喝。

”而后,微笑着目送孩子走进校门。

有的还会走到围墙边,踮起脚尖,
透过栅栏的空隙往里看,
直到那个背着双肩书包、拎着饭兜的身影消失在视线里。

③下午放学时,校门前早站满了人。

一看到自家孩子的班级走出来,忙挤.过
人群,疾步
..将饭兜夺.过来:“中午吃什么?好吃不?吃饱没..到孩子面前,倏地
有?……”有个小女孩,上学由父母接送,住在学校附近的爷爷,每天放学时总在校门口候着,不论晴天雨天,不论刮风下雪,不论严寒酷暑,雷打不动,只为一件事——把孙女的饭兜接过来,拿回自己家将餐具清洗干净。

次日早上,爷爷又准时守候在校门口,笑眯眯地将饭兜交给孙女,便和孙女说上两句话。

有人问小女孩,爷爷是为了给你洗餐具还是为了每天能见见你?小女孩笑答,我觉得都有吧。

④清洗饭兜里的餐具,是家长每天必做的功课。

用流动水仔细清洗,尔后逐件摊开,北京气候干燥,很快就能晾干,收起时见不到一丁点水珠或湿痕。

装餐具时先将饭盒置于兜底,再放上汤碗、匙筷盒,继而放入折叠整齐的小桌垫以及水壶——上午要喝水,中午用餐时先要铺好小垫,将饭兜里的东西摆放规整,能方便孩子取用。

家长清洗时根据饭盒中的残渣,可以大致推测午餐的菜品,或荤
或素,或油腻或清淡,或大米或西食,并以此为参考,按照营养均衡搭配,补齐
短板的原则,为孩子做出下一顿饭菜。

⑤都说北京大爷善侃,户外石桌上打牌,公园里遛鸟,三五个凑在一块儿,京腔京调,坦率直白,风趣幽默,聊国家大事、皇城轶事、街坊传闻,也有侃家事的时候。

而侃家事时又总是离不开饭兜这个话题。

⑥想起改革开放前我在农村中学走读,每天早上出门时将用一片旧布包起来的二三两大米、一小玻璃瓶咸菜、一双竹筷塞进书包。

走十几里路到校后先进厨房,小心地将大米倒入小饭钵,置于蒸笼里,然后才进教室自习。

走读生们的菜装得并不很密实,菜汁渗进书包布料,于是常有腐败的酸臭味弥漫在教室里。

偶有同学带的菜是酒糟腌萝卜或猪油兑酱油,香味阵阵,馋得大家直咽口水。

那时书包也是饭兜,家长顾不上装饭菜、餐具的家什有何讲究,他们关心的只是如何省下点大米,保障走读的孩子午餐能吃上米饭而不是地瓜土豆之类,如何争取在孩子带的咸菜里下点菜籽油。

⑦此时的北京,正是人间四月天,在“一树一树的花开”“新鲜初放芽的绿”的丽景中,看着,听着、想着关于孩子饭兜的种种,心中不禁涌动着情感的波澜,“是爱,是暖”,是感恩,是希冀。

(选文有改动)【问题】请揣摩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下午放学时,校门前早站满了人。

一看到自家孩子的班级走出来,忙挤.过人
群,疾步
..将饭兜夺.过来:“中午吃什么?好吃不?吃饱没..到孩子面前,倏地
有?……”
【解析】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这段话写的是家长接孩子放学时的动作描写和
语言描写。

加点词主要是动作描写,“挤”“疾步”写出找到孩子的急切;“倏地”意思是“极快地、迅速地”,“夺”,这两个词一是形容词一是动词,写出家长怕孩子累,急忙抢过饭兜,以及关心孩子中午吃的什么,有没有吃饱。

人物动作是情感的外化,这一系列加点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长关心孩子午餐是否吃好的迫切心情,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情感真挚。

【答案】这一系列加点的动词(或“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家长关心孩子午餐是否吃好的迫切心情,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情感真挚。

实战解题
【2021年湖南益阳】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油果子
①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我不禁脱口叫道:“哇,油果子!”这是再熟悉不过的香味,却也是久违了的香味。

它弥漫在空气中像调皮的精灵,一下把我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小山村。

②那是奶奶居住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也是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很多快乐的小山村。

不说春日里追逐蜂蝶的欣喜,夏日里白天钓虾夜晚纳凉听故事的惬意;也不说秋日里野果酸酸甜甜的美味,冬日里在雪地追踪鸟兽足迹的兴奋。

单这小小的油果子,就曾带给我无限欢乐。

③农历腊月二十五左右,小山村的农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磨豆腐,炸油果。

这时,整个山村,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飘荡着悠悠的菜油香。

我们小孩子家嘴馋鼻子尖,这几日,可是要大饱口福。

哪家今天磨豆腐、炸油果,我们就会循着香味聚集到哪家,有时一天就跑好几家。

虽然家家生活还不够富裕,但只要甜甜地叫一声“爷爷奶奶”或者“伯伯婶婶”,不用我们再说其他话,迎接我们的
准保是刚出锅的大碗油果子,冒着青烟儿,热乎乎的,香喷喷的。

我们一窝蜂地
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
..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
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

性急的等不及过早塞.进了嘴里,烫得直呼气也舍不得
...吐出来……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还要急急慌慌地结伴往下一家赶。

④奶奶家每年炸的油果子总要比别家多,散发出的香味自然也就浓,家门口聚集的孩子当然也最多。

在奶奶“小心油点溅到烫着”的关照声中,我们早已围在灶边。

一小篮方方正正的豆腐块倒入油锅,一股白色雾气在“刺啦”的声响里腾空而起,迅速弥漫整个灶间,吓得我们不由得往后退了退。

回过神来,我们这群孩子,就又在这混合着浓烈菜油香味的迷蒙雾气里拍手欢呼起来。

等到雾气略略散去一些,就能依稀看见白白的油果子在油锅里不停地翻滚冒着泡泡,伴随着“滋滋”的声响而慢慢变成了金黄,于是,我们又你挤我、我挤你地大声向奶奶叫道:“我要四个,我要四个。

”“他要四个,我要五个。


⑤我们就这样互不相让地嚷嚷着,叽叽喳喳争个不停。

奶奶呢,总是乐呵呵地说:“好,好,别急,先每人五个,尽饱吃,行了吧?”
⑥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的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

空气中渗满了油果子的香味,我们一边使劲呼吸着,一边急急地提醒奶奶:“好了,奶奶,油果子好了。

”奶奶用捞勺把油果子又翻了几个身,才盛起来分给我们每人五六个。

我们欢喜地捧着金边镶花的小瓷碗,蹲在大门口的石阶上,嘻嘻哈哈吃上半天,满手满嘴都是油腻腻的菜油……
⑦回城读书后,极少有机会再回小山村。

童年的玩伴,谋面的更少,现在可能已大多不认识了,唯有这油果子的香味,还是如此熟悉。

(作者张洪超,有删改)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中心事件。

2.阅读文章,要关注标题。

《背影》《乡愁》《枣儿》等课文标题的作用都十分突出。

本文以“油果子”为题,“油果子”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3.分析文章第③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分析下面两句话在写法上的相同之处及其作用。

①那最先下油锅的豆腐块,在我们的注视下,终于一个接一个的浮出了油面,渐渐地由方变圆,快乐地翻滚着变成了金黄色的油果子。

②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获得怎样的写作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

(2~4题已涉及的方面除外)
【答案】
1.本文回忆了童年时“我”在小山村吃油果子的经历。

2.“油果子”是文章线索,蕴含着作者对童年、故乡、奶奶的怀念,对故乡淳朴乡情的赞美之情,点明文章主旨。

3.示例:“挤”“争”“塞”是动词,通过对小伙伴们的动作描写,写出他们争抢油果子的热闹情景和吃油果子时的迫切。

“使劲”“舍不得”写出小伙伴
吃油果子的急切心情和对油果子的喜爱。

这些词语生动地写出童年吃油果子的快乐生活,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之情。

4.这两句都运用了拟人写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第①句生动地写出炸油果子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欣喜、期盼之情;第②句生动地表达了作者面对国家衰亡、亲人离别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

5.示例:本文以“油果子”为线索,回忆了童年时与小伙伴们吃油果子的经历,表达了对童年、故乡的怀念之情。

我获得的启示是:紧紧围绕线索来写,能使文章结构清晰,中心突出,易于读者理解。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事件的能力。

此类题通常可用“人+事+结果”的模式作答。

本文主要人物是“我”,事件是童年时在小山村吃油果子。

可据此用一句话概括。

2.本题考查标题的作用。

标题通常有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点明主旨、设置悬念吸引阅读兴趣等作用。

本文围绕“我”吃油果子的经历来写,“油果子”就是文章线索。

由“它弥漫在空气中像调皮的精灵,一下把我带回到那难以忘怀的小山村”“单这小小的油果子,就曾带给我无限欢乐”“奶奶用捞勺把油果子又翻了几个身,才盛起来分给我们每人五六个”等语句可知,油果子蕴含着作者对童年、故乡、奶奶的怀念之情,“这时,整个山村,无论走到哪里,空气中都飘荡着悠悠的菜油香。

我们小孩子家嘴馋鼻子尖,这几日,可是要大饱口福”流露出对故乡淳朴乡情的赞美,点明了文章主旨。

3.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挤”“争”是动词,写出小伙伴们争抢油果子的热闹情景。

“使劲”表程度,可见小伙伴们想吃油果子的急切心情。

“塞”
是动词,写出吃油果子时迫切,可见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

“舍不得”也表现出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

这些词语,表面写出小伙伴们对油果子的喜爱,实则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

可据此作答。

4.本题考查对写作方法的掌握。

第①句,“快乐地翻滚着”把豆腐块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写出炸油果子时的情景,流露出作者的欣喜、期盼之情。

第②句,“花溅泪”“鸟惊心”运用了拟人手法,把作者当时面对国家衰亡的无奈感慨和亲人离别的绵绵愁绪借用花的溅泪、鸟的惊心表现出来。

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可结合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该语句表达的情感作答。

5.本题考查写作启示。

此题答案具有开放性,言之有理即可。

可从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谈自己获得的启示,如:“我们一窝蜂地挤着,争着,一手拈上一个后,就退到旁边使劲对着油果子吹气,急切地等待热气稍散就赶紧塞进嘴里”一句描写生动细致,我获得的启示是写作时应细致观察,充分运用人物描写,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感染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