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六年级上册-6 商鞅南门立木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鞅南门立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授课人:安岳县周礼镇中心小学蔡勇教学目标
1.品析文中关键语句,深入理解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2.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3.初步建立法制观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关键语句,深入理解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教学难点
认识言而有信、说到做到和赏罚分明、严格执法的重要。
教学准备 PPT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商鞅变法的故事吗?你对商鞅有哪些了解呢?
政治家、思想家,法家著名代表人物。
专研依法治国,为秦孝公变法治国图强。
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大规模的推行了两次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
十年之后,秦国富强。
秦孝公死后,被车裂而死。
二、复习生字、新词。
1.生字、新词
鞅孝葫础
商鞅孝顺葫芦基础
2.理解词语
真心实意——真实的心意。
冥思苦想——冥,深。
深沉地思考。
惹是生非——惹是非。
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喜笑颜开——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嘟囔——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
郑重——严肃认真。
3.读读写写
孝顺葫芦基础商鞅
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颜开
真心实意诚信守法七嘴八舌
议论纷纷胆小怕事惹是生非
自讨苦吃言而有信立木取信
三、听示范朗读,谈谈对课题的理解,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1.理解课题 ,“商鞅南门立木”在文中指的是:
商鞅派人在都城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并挂出告示下令能把大木柱扛到北门者,朝廷奖赏他十两黄金,后来还加到五十两。
2.商鞅南门立木,悬赏扛木者是为了什么?
商鞅南门立木是为了证明自己诚实守信,从而取得老百姓对朝廷的信任,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基础。
3.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的是我国战国时期的改革家商鞅为了在全国建立起一种诚信守法的良好社会风尚,从根本上保证变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门立木取信的故事,显示了他变法的决心和意志。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试着将课文可以分为那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商鞅受权变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商鞅“南门立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五、细品文章
1.在当时,商鞅要在秦国实行变法,面临着哪些困难呢?
2.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
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
(1)小伙子为什么会这样说话呢?从这段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小伙子的语言动作表示了同样也对商鞅表示怀疑,但是愿意以身试法,对他所说的话进行验证。
(2)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了赏金而高兴么?
小伙子“喜笑颜开”不仅仅是因为他得到了黄澄澄的赏金,还因为他亲眼亲身体会到了商鞅及朝廷的言而有信,说话算数、有效而高兴。
3.商鞅南门立木有什么影响和作用?
4.通过学习课文,你觉得商鞅是个什么样的人?
六、拓展学习
(一)类文阅读
曾子杀猪
孔子有个学生叫曾子。
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儿子哭闹着要跟去,妻子就哄他说:“你在家等我,回来给你杀猪炖肉吃”。
孩子信以为真。
妻子回来,见曾子正磨刀霍霍准备杀猪,赶忙阻拦说;“你怎么,你真的要杀猪给他吃?我原是哄他的”。
曾子认真地说:“对小孩子怎么能欺骗呢?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影响,我们说了不算数,孩子以后就不会听我们的话了”。
他果真把猪杀了。
曾子言传身以身作则教,为后世传颂。
(二)你对“言而有信、说到做到”是怎样理解的,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写下来。
板书设计:主持变法
商鞅南门立木立木取信言而有信说到做到
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