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课三自”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8 /6
月
号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道德学习是学生学习
的三种基本类型,前两者用以形成学生的能力系
统,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主要让
学生学会做事;后者用以形成学生的品德系统,
解决学生“信不信”的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做
人。
道德学习是对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学
习行为,它由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学习和道
德行为学习三个部分构成,它是个体品德建构的
社会化过程。
学生道德自主学习能力要在活动中培养。
我
们通过创设教育情境或借助教育影响调动学生
参与道德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者提供
的价值环境或影响下通过讨论问题、分析个案、
实践调查等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道德认知,进而
深化情感体验,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较稳固
的价值情感,最终内化为个体道德素养并外化为
个体道德行为。
这一过程是学生道德自探、自悟、
自得的学习过程,它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
在
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三课三自”途径来培养学
生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学科课程中培养自主意识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德育工
作的重要途径。
我们提出“点燃激情”和“点燃智
慧”并重,着力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激情和思考的
主动性由知识、技能学习向行为品德养成发散。
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强调:第一,授课形式强调
“让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
生。
第二,第二课堂训练讲究“生成”。
课堂教学活
动是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确立
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必须认真
确立情感目标或道德目标。
教师必须习惯于问
题的延伸,一切能引发德性生成的机会都要进
行拓展。
第三,教学过程讲求“探究”。
鼓励、褒扬
探究的行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
动创造的能力。
第四,时间安排突出“自主”。
教
师要解放思想,释放学生学业的压力,安排学生
自主支配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拥有自探、自悟、
自得的时空。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最关注的是点燃
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
人是靠精神支撑的,
李阳的“疯狂英语”让学生“疯狂”地开口讲英语,
“疯狂”地学英语。
他们起步的训练就是点燃激情
的训练,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勇敢地说“讲英
语——
—我能行”。
在学科课程中,我们借鉴“疯狂
英语”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包括课堂环
境的布置、教师语言的激励、活动过程的优化等
等,点燃学生内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让学生
以自己的学习目标为方向,激发学习动力,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二、在生活课程中锻炼自理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资源不断整
合,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初中学生寄宿在校的
很多。
十二、三岁的孩子,从“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生活转入相对独立的生活,有一个适应
的过程。
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
在“三课三自”中
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丁佐林
校
长
论
坛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主道德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36
2
008/6月
号
容,也是宝贵的德育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遵循“引导”和“放手”的思路,帮助学生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1.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顾能力。
在学生进校的最初阶段,我们安排生活老师协同班主任在起、居、洗、漱、吃、睡等方面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
等引导期一过,我们就渐渐“放手”,让学生逐步做到学会进餐、学会休息、学会健康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自理、合群、利他的文明人。
2.适时调控的自我计划能力。
学校与家庭联合,通过班主任、生活老师以及家长的合作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对时间、零花钱、学习等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对课后作业与特长爱好活动的计划调控能力。
学校要求家长在规定探望的时间之外,尽量不要事无巨细地关心孩子的生活,以便利用学生独立在校的契机,为学生提供自我计划的锻炼机会。
3.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
情绪的不稳定、波
动性大是正常的。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及跟踪调查等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抓住重点,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我校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命名为“知心小屋”,除安排教师进行兼职心理辅导外,还邀请相关专家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三、在活动课程中培养自立能力
一个人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对社会有好处,而且对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有利。
人有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便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发展自我。
为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能力,我们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的活动课程。
1.常规教育与评比活动。
一日常规检查与每月进行的“文明班级”、“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结合起来,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反馈评比情况,使班主任能够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
升旗活动实行班级竞争制,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
升旗仪式的程序主要是升旗班级介绍、旗手介绍、升旗班班主任或学生作国旗下讲话。
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新生入学仪式和进校日的军训活动,每年一度的“爱心助残”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母亲节的感恩活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4.学校自定的“四大节日”活动。
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艺术节,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头戏。
读书节有“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创意书签大赛”、“好书推荐会”、“手抄报展”、“主题征文”等十多项活动;体育节有田径运动会、篮排球比赛、跳绳踢毽子比赛、师生400米接力赛、趣味运动会等;艺术节有绘画、书法、手工、合唱等多种展览、展演或比赛;科技节有学校邀请的专家作的科技报告会,也有学
生自己主讲的科技报告会,
还有小制作小发明
比赛、植物标本展览、航模比赛等等。
5.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实践交通协警工作,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到武警中队、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
学生走出了校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社会价值情感,调整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完善自身的道德行为,生成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6.第二课堂活动。
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较多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百家讲坛、文学社、广播站、趣味英语、小小法律事务所、爱鸟协会、合唱团、民乐队、舞蹈班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和管理的,
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
调、交流沟通、实践制作、展示表现等各种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为了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各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建立了高效能的自我管理机制,
成立了形式多样的管理部门,如学习部、体育部、卫生部、就餐管理部、宿舍管理部、升旗部、第二课堂管理部等等。
各部门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班级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德育活动正常、有序。
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培养了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调动了积极向上的激情,极大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丁佐林,如皋市实验初中,226500)
校
长论坛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