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课三自”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0 0 8 /6


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与道德学习是学生学习
的三种基本类型,前两者用以形成学生的能力系
统,解决学生“懂不懂”、“会不会”的问题,主要让
学生学会做事;后者用以形成学生的品德系统,
解决学生“信不信”的问题,主要让学生学会做
人。

道德学习是对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的一种学
习行为,它由道德认知学习、道德情感学习和道
德行为学习三个部分构成,它是个体品德建构的
社会化过程。

学生道德自主学习能力要在活动中培养。


们通过创设教育情境或借助教育影响调动学生
参与道德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教育者提供
的价值环境或影响下通过讨论问题、分析个案、
实践调查等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道德认知,进而
深化情感体验,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形成较稳固
的价值情感,最终内化为个体道德素养并外化为
个体道德行为。

这一过程是学生道德自探、自悟、
自得的学习过程,它以学生的“体验”为核心。


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三课三自”途径来培养学
生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一、在学科课程中培养自主意识
学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德育工
作的重要途径。

我们提出“点燃激情”和“点燃智
慧”并重,着力引导学生将学习的激情和思考的
主动性由知识、技能学习向行为品德养成发散。

为此,我们在实践中强调:第一,授课形式强调
“让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
生。

第二,第二课堂训练讲究“生成”。

课堂教学活
动是学生自主道德学习的主阵地,教师在确立
课堂教学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必须认真
确立情感目标或道德目标。

教师必须习惯于问
题的延伸,一切能引发德性生成的机会都要进
行拓展。

第三,教学过程讲求“探究”。

鼓励、褒扬
探究的行为,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
动创造的能力。

第四,时间安排突出“自主”。


师要解放思想,释放学生学业的压力,安排学生
自主支配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拥有自探、自悟、
自得的时空。

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我们最关注的是点燃
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

人是靠精神支撑的,
李阳的“疯狂英语”让学生“疯狂”地开口讲英语,
“疯狂”地学英语。

他们起步的训练就是点燃激情
的训练,让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勇敢地说“讲英
语——
—我能行”。

在学科课程中,我们借鉴“疯狂
英语”的理念,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包括课堂环
境的布置、教师语言的激励、活动过程的优化等
等,点燃学生内在积极向上的学习激情,让学生
以自己的学习目标为方向,激发学习动力,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超越。

二、在生活课程中锻炼自理能力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资源不断整
合,办学规模稳步扩大,初中学生寄宿在校的
很多。

十二、三岁的孩子,从“衣来伸手,饭来张
口”的生活转入相对独立的生活,有一个适应
的过程。

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学校管理的重要内
在“三课三自”中
培养学生的道德自主学习能力*
丁佐林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农村初中学生自主道德学习能力培养的实践与研究”研究成果。

36
2
008/6月

容,也是宝贵的德育资源。

在实践中,我们遵循“引导”和“放手”的思路,帮助学生锻炼生活自理能力。

1.日常生活的自我照顾能力。

在学生进校的最初阶段,我们安排生活老师协同班主任在起、居、洗、漱、吃、睡等方面给予学生详细的指导。

等引导期一过,我们就渐渐“放手”,让学生逐步做到学会进餐、学会休息、学会健康生活、学会关爱他人,做一个自理、合群、利他的文明人。

2.适时调控的自我计划能力。

学校与家庭联合,通过班主任、生活老师以及家长的合作教育,帮助学生增强对时间、零花钱、学习等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特别注重培养对课后作业与特长爱好活动的计划调控能力。

学校要求家长在规定探望的时间之外,尽量不要事无巨细地关心孩子的生活,以便利用学生独立在校的契机,为学生提供自我计划的锻炼机会。

3.情绪情感的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年龄小,学习生活在相对独立的环境中,
情绪的不稳定、波
动性大是正常的。

为此,我们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及跟踪调查等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以抓住重点,提高学生情绪情感的自我调控能力。

我校将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命名为“知心小屋”,除安排教师进行兼职心理辅导外,还邀请相关专家和学生“零距离”接触,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纠正学生的心理偏差,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

三、在活动课程中培养自立能力
一个人具有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不仅对社会有好处,而且对自身的和谐发展也有利。

人有了自立的意识和能力,便比较容易适应社会,把握机遇,发展自我。

为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能力,我们逐步形成了六大系列的活动课程。

1.常规教育与评比活动。

一日常规检查与每月进行的“文明班级”、“先进班级”和“文明宿舍”评比结合起来,及时公布评比结果,反馈评比情况,使班主任能够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2.每周一次的升旗活动。

升旗活动实行班级竞争制,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

升旗仪式的程序主要是升旗班级介绍、旗手介绍、升旗班班主任或学生作国旗下讲话。

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活动。

如:新生入学仪式和进校日的军训活动,每年一度的“爱心助残”活动,清明节祭扫烈士墓,母亲节的感恩活动,“五四”青年节、教师节组织学生征文比赛,国庆节组织文艺演出等等。

4.学校自定的“四大节日”活动。

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和艺术节,是我校素质教育的重头戏。

读书节有“诗歌散文朗诵大赛”、“创意书签大赛”、“好书推荐会”、“手抄报展”、“主题征文”等十多项活动;体育节有田径运动会、篮排球比赛、跳绳踢毽子比赛、师生400米接力赛、趣味运动会等;艺术节有绘画、书法、手工、合唱等多种展览、展演或比赛;科技节有学校邀请的专家作的科技报告会,也有学
生自己主讲的科技报告会,
还有小制作小发明
比赛、植物标本展览、航模比赛等等。

5.社会实践教育活动。

如组织学生实践交通协警工作,到敬老院进行慰问演出,到特殊教育学校开展“爱心传递”活动,到武警中队、烈士陵园等德育基地举行团队活动。

学生走出了校园,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体验社会价值情感,调整自身的价值判断标准,完善自身的道德行为,生成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6.第二课堂活动。

针对寄宿生在校时间较多的实际情况,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如百家讲坛、文学社、广播站、趣味英语、小小法律事务所、爱鸟协会、合唱团、民乐队、舞蹈班等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主要是学生自主设计、策划和管理的,
在活动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协
调、交流沟通、实践制作、展示表现等各种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培养了学生的自立意识和能力。

为了保证各项活动的有效开展,各班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
建立了高效能的自我管理机制,
成立了形式多样的管理部门,如学习部、体育部、卫生部、就餐管理部、宿舍管理部、升旗部、第二课堂管理部等等。

各部门学生干部一律竞争上岗,班级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班级管理工作及时、高效,德育活动正常、有序。

学生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中培养了做人的尊严感、道德感、责任感,调动了积极向上的激情,极大地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丁佐林,如皋市实验初中,226500)

长论坛
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