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高三一轮单元训练金卷 地理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B)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B )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8年10月9日,位于北京延庆区的海坨山(主峰海拔约为2241m ,素有“中国的富士山”之称)开始出现降雪天气,“海坨戴雪”的美景提前上演。

“海坨戴雪”景象通常出现在每年的11月到次年5月。

海坨山山体岩石多为花岗岩,山中多峡谷,山沟、山脚下到处都有河流、泉水。

读海坨山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18年10月“海坨戴雪”景象提前出现的原因是 A .冷空气到来较早 B .山顶水汽蒸发量增大 C .降水量较往年偏少 D .山顶海拔高,气温较低 2.海坨山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的有利条件最可能是 A .垂直自然带谱较完整,风光秀丽 B .山顶的积雪夏季才会融化 C .灌木带面积较大,便于规划路线 D .坡度适当且积雪厚度较大 3.海坨山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岩浆喷出、断裂抬升、风化侵蚀
B .断裂下陷、流水沉积、岩浆侵入
C .岩浆侵入、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D .变质作用、流水沉积、断裂抬升
据英国一份研究指出,若依照目前地球变暖速度推算,等到本世纪结束时,地球温度将再提高4℃。

由于地球缺水加剧,加之空气温度升高,全球蔬菜收成将减少3成以上,直接影响到人类食物来源,甚至造成公共健康问题。

据此并结合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
4.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最重要的原因是
①火山喷发 ②臭氧层空洞扩大 ③化石能源的燃烧 ④森林植被的破坏 ⑤黄赤交角的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⑤ 5.全球气候变暖对乞力马扎罗山的影响是
A .积雪冰川带面积扩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落叶阔叶林带上界上移
D .短期内高寒荒漠带土壤水分减少 6.图中A 处自然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热带稀树草原
C .热带荒漠
D .落叶阔叶林
纳米比亚沙漠濒临大西洋,沿岸海雾浓重。

在海岸附近的浅滩上,栖息着数以万计披着火红羽毛的火烈鸟,使该地区显得生机盎然。

纳米比亚沙漠腹地的辛巴族仍然保存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洗澡,也从不穿上衣,代之以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头发上,被人们称为“红泥人”。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7.关于沿岸海雾浓重、多而不散,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热带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②海洋水汽较多 ③沿岸暖流增湿明显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④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8.该地适合火烈鸟集聚的根本原因是()
A.该地气候温和,适宜火烈鸟越冬
B.丰富的营养物质使鱼类大量繁殖,火烈鸟食物充足
C.地形平坦开阔,为火烈鸟提供广阔的栖息地
D.该地人类活动少,对火烈鸟影响小
9.从适应环境角度,辛巴族人将红土涂抹在身体上的原因不包括
A.该地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红泥可抵御烈日暴晒
B.该地多晴天,昼夜温差大,红泥可以封闭毛孔能抵御夜晚低温
C.该地植被少,红泥颜色与环境相近,能起到隐蔽作用,抵御野兽袭击
D.该地气温高,多蚊虫滋生,红泥防止蚊虫叮咬
800多年前,长白山天池火山曾发生过一次大规模喷发,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坏、掩埋了山体植被,受高空西北风影响,各坡向火山灰沉积厚度不同。

此后山体各坡向植被恢复状况差异明显,目前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

下图为长白山天池周边地形及植被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火山灰沉积厚度最大处在该山
A.南坡 B.西坡 C.东坡 D.北坡
11.北坡岳桦林带以下植被依次是
A.针叶林、常绿阔叶林 B.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C.高山荒漠、针叶林 D.针叶林、针阔混交林
12.研究发现,北坡岳桦林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说明北坡
A.岳桦林带上侵 B.植被演替停止 C.岳桦林带下侵 D.苔原带下侵
石河一般多发育在0℃海拔高度附近,高大山地冻土层发育,其山坡上崩解的巨大块砾顺着湿润的碎屑垫面发生整体运动,大量砾石充填凹槽或沟谷形成石河景观。

读“新疆天山地形剖面示意图和天山石河景观图”。

完成下列各题。

13.天山上的石河最可能分布在
A.500米以下B.1500-2000米
C.2500-3000米D.3500-4000米
14.天山石河景观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冻融堆积B.冻融侵蚀
C.流水堆积D.流水侵蚀
15.天山石河景观分布明显的地带主要在
A.南坡沟谷B.北坡沟谷
C.南坡高地D.北坡高地
逐渐走向北极,就会发现树木愈来愈小,愈来愈稀,最后竟完全消失。

这时,矮小的灌木、多年生禾草、地衣、苔藓则占据了优势(如下图),这是北极地区一种极端环境下的生物群落。

据卫星图像显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芬兰一带该生物群落已有局部变成了森林。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生物群落所属自然带为
A.苔原带B.温带草原带
C.冰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7.该生物群落的植物常具大型鲜艳的花并呈杯型,其适应环境的主要功能是
A.收集大气降水B.获取更多光照
C.抵抗冬季寒冷D.吸收地下水分
18.导致该生物群落局部变成森林的原因是
A.人工播种B.降水减少C.气候变暖D.冻土增厚
2011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严重,到5月鄱阳湖水面主体及附近水域面积仅为历史同期多年平均面积的一半;而这一年北方黄河流域降水偏多。

下图为2011年5月鄱阳湖某地干涸形成“大草原”的景象。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图中的“大草原”所处地区的自然带是()
A.热带草原带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温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0.2011年我国北方地区夏季降水量较常年偏多,而南方地区偏少。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使低纬度降水减少,高纬度降水增多
B.影响我国的夏季风势力偏弱,使雨带长时间停留在北方
C.西北太平洋水温异常升高,使南方水汽供给量不足
D.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1.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 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22.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
我国某山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示意图(下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3.该山月平均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出现在
A.1月的山顶B.1月的山麓
C.7月的山顶D.7月的山麓
24.该山位于
A.浙江省B.四川省
C.青海省D.吉林省
25.导致该山1500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晴天多,降水较少
C.山谷风出现频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显著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分)(14分)
下图所示地区位于北西伯利亚低地东部,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沼泽密布。

该地区属极地长寒气候,冬季长达7~8个月,1月平均气温低至-50℃,7月平均气温可以达到14~18℃。

云量大,多阴天,蒸发弱,湿度大,多降雪,年均降水量200-250mm。

冻土层广布,北部为苔原带,南部为森林苔原,并间有灌丛。

该地区候鸟数量众多,被誉为“候鸟天堂”。

(1)分析图示地区沼泽广布的自然原因。

(6分)
(2)说出候鸟在该地区栖息、繁殖的季节,并从气候角度说明理由。

(4分)
(3)分析图示地区能够成为“候鸟天堂”的原因。

(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人参果喜光热,不耐高温,光照不足会延迟成熟;根系发达,并能分泌酸性物质;富含硒、锌等微量元素,口感甜润、皮薄汁多,是国际公认的优质保健水果。

云南石林县石漠化严重,这里的石漠化土地属于成土母质(岩石被风化后形成的疏松风化物,是形成土壤的原始物质),从没有长过庄稼。

这样的石漠土质,却成为最适宜人参果生长的“沃土肥田”,出产的人参果品质好,并且经过三到五年的连续种植后,能够适合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为提高经济效益,当地人参果示范基地采用单枝吊蔓技术种植,即在大棚顶部拉上铁丝,将吊绳绑在铁丝上,另一端绑在植株基部,将植株绕在吊绳上(图a)。

图b为人参果常规种植。

(1)分析石漠土质对人参果品质的有利影响。

(4分)
(2)说明采用单枝吊蔓种植的原因。

(6分)
(3)分析人参果种植对改造当地石漠化土地的作用。

(4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年降水量在300-450 mm之间,90%以上的降水集中于6-9月,且多夜雨,有的地方的夜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谷地的贡嘎县与扎囊县之间的河岸带,在干旱和冬季大风因素影响下,河谷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等沙丘形态随处可见・研究人员发现,沙生植物种群存在随植株大小增大,聚集强度减弱的现象。

这种现象是沙生植物适应环境的表现,为青藏高原河谷风沙化土地人工促进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了参考依据。

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位置。

下表示意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位置与特点资料。

(1)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6-9月多夜雨的原因。

(6分)
(2)分析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半固定沙地的形成原因。

(6分)
(3)分析半固定、固定沙地沙生植物种群随植株增大而聚集强度减弱的原因。

(4)在治理半固定沙地时,集聚式种草比分散式种草更加有利,请说明理由。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山顶苔藓矮曲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等在山顶或山脊,受山地特殊环境影响(山顶效应)演化形成的植被类型,也被称为“雾林”。

其树木弯曲变形,低矮且粗壮(图b);枝干或叶片上密被有附生的苔藓植物。

鉴于其生境的独特性和分布的特殊性,近年来备受关注,有关专家呼吁应加强保护。

图a示意我国南方山顶苔藓矮曲林分布。

(1)山顶苔藓矮曲林又被称为“雾林”,试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分)
(2)分析山顶苔藓矮曲林生长缓慢、“矮曲”的原因。

(6分)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B )
第五单元 自然环境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Ⅰ卷(选择题)
1-5 ADCCC 6-10 ABBCC 11-15 DADAB 16-20ABCBD 21-25 CAABD
第Ⅱ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答案】(1)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2分)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2分)地处平原地区,地下水水位高;(2分)地势低平,水流不畅;(2分)在河流封冻和解封的季节易发生凌汛,大量流冰堵塞河道,河水大面积泛滥;(2分)河流分汊众多等。

(2分)(任答3点)
(2)夏季。

(2分)理由:夏季气候温暖,适宜候鸟栖息、繁殖;(2分)夏季气温较高,河湖、沼泽解冻,植物生长速度快,有利于鸟类获取食物。

(2分)
(3)湿地类型多样,湿地面积广,鸟类生存空间大;(2分)河湖众多,各类淡水鱼虾数量多,鸟类食物丰富;(2分)人口密度低,人类活动对候鸟栖息、繁殖的影响小;(2分)环境污染小,环境质量高(或水质好,空气新鲜),有利于候鸟栖息、繁殖。

(2分)(任答2点)
27.【答案】(1)石漠化土地以沙石为主,透气性好(土质疏松,利于扎根生长);(2分)利于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果实有机质积累;(2分)石头风化物提供较多的矿物质,使果实富含微量元素;(2分)土地未经过种植,人为污染少(未受人为污染)。

(2分)(2点即可)
(2)吊蔓种植通风透气,减少病虫害;(2分)减少阴阳面,糖分更多且分布更均匀,口感更好,品质优(果形匀称,着色均匀;(2分)光照均匀,果实光泽度好)【增加光照也可以】;(2分)由于人参果果皮薄,可以减少地表对果实表皮的破坏;(2分)增加生长空间,提高产量。

(2分)(1、3点减少病虫害和减少地表对果实的破坏为必答点)
(3)发达的根系,固定成土母质,减缓水土流失;(2分)根系分泌酸性物质,可加速石头风化,进土壤的形成;(2分)增加土地中的微生物量,也能增土壤有机质。

(2分)(任答2点)
28.【答案】(1)6-9月,受西南季风影响,水汽含量大;(2分)6-9月,白天河谷气温高,水汽蒸发量大;(2分)夜晚谷坡降温快,冷空气下沉到谷底,谷底暖湿空气上升冷却,易成云致雨。

(2分)
(2)河水携带上游大量泥沙在河谷沉积;(2分)距离河道近,枯水季节河床泥沙裸露,风力作用使泥沙在河岸沉积形成流动沙地;(2分)距离河面近,沙地受河流丰水季节水位上涨和降水的双重影响,土壤水分条件好,不易起沙且植被生长快,有较好的固沙作用,形成半固定沙地。

(2分)
29.【答案】(1)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和保湿作用大,空氕湿度大;(2分)地面辐射强,散热快,空气中的水汽易凝结成雾;(2分)山地复杂的地形有利于水汽上升,冷凝成雾(2分)(任答2点)
(2)由于潮湿多雾,日照少;(2分)气温低,热量少;土层浅薄,贫瘠,植物生长缓慢。

(2分)在强烈山风的持续作用下,树木弯曲变形甚至匍匐地面;(2分)冷湿使得植物向上生长受阻(2分)(任答3点)
装订不密

证号 考场 座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