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完璧归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璧归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第一课时的内容,加强读说练习。

2.学习“完璧归赵”,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美好品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完璧归赵”的挂图。

2.课文录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提出新问题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将相和》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

2.课文题目为《将相和》,既然有“和”,就说明他们曾经“不和”,为什么“不和”呢?

(1)指名读第16自然段,明白廉颇认为蔺相如就凭一张嘴做了比他还大的官,他不服气。

(2)讨论:“嘴”指什么?廉颇为什么看不起蔺相如?

(廉颇看不起蔺相如,认为他只是靠嘴巴说,没有其他本领。)

3.推出研究问题:蔺相如是不是只凭一张嘴,没有其他能耐呢?

(1)蔺相如帮赵王解决了许多难题,“完璧归赵”(出示挂图)这个故事就

是一个例子。

(2)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看看赵王面临着怎样的难题。

二深入阅读,研讨材料

1.学习第2、3自然段。

(1)听第2、3自然段的录音,说一说赵王遇上了什么麻烦事。(秦王知道赵王得了个无价之宝——和氏璧,就写信说愿意拿十五座城换这块璧。)

(2)“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立即召集大臣来商议。”赵王为什么如此着急?(大家说秦王不过想把和氏璧骗到手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3)到底要不要把和氏璧送去呢?送了会怎样?不送又会怎样呢?用自己的话说说赵王为什么而着急。

(赵王深深地知道秦国并无诚意以城换璧,如果如信上所说把和氏璧送去给秦王,秦王当然不会如约地交付城池,赵王就只能白白吃亏,让秦王轻易地占到便宜;如果不按照秦王的话做,又怕秦王会以此为借口,发兵进攻,到时候遭殃的就是赵国。)

2.学习第4~7自然段。

(1)正当群臣无策,赵王左右为难之时,有人向他推荐了勇敢机智的蔺相如。听第4~7自然段的录音。

(2)我们来看看机智勇敢的蔺相如是怎样给赵王出主意的。(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

(3)我们以前学过的文章一般通过哪些方面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呢?

(人物的语言、动作。)

在这段话里,从蔺相如的语言、动作中能体现出他的勇敢机智吗?

抓住重点词品一品,说说原因。

(4)学生汇报,老师点拨。

①“蔺相如想了一会儿”,他在想什么呢?是在想到底要不要去吗?(蔺相如想的并不是去不去,而是在想如何既能保住和氏璧,又不给秦王发兵进攻制造机会。)

②他“愿意”在国家危难之时挺身而出,表现了他的勇敢。

③蔺相如把两种情况都考虑到了,说明他深谋远虑,考虑周全。

④句式训练:用“如果……就……;如果……一定……”说一句话。

(5)朗读指导:蔺相如把问题考虑得非常透彻,连对策都想好了,真可谓是胸有成竹。怎样才能把这几句读好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学习第8、9自然段。

(1)赵王和大臣们没有别的办法,只好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板书:进宫献宝。)秦王喜欢这件宝物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喜欢。从“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可以看出来。)

(2)看来,这和氏璧的确是个价值连城的宝贝,连见多识广的秦王也爱不释手。可他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是因为他太专注于欣赏宝物了吗?这种情况蔺相如料到了吗?

(3)其实,蔺相如看到秦王“果然”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就知道秦王并无诚意,但蔺相如要想全身而退,必有一番恶斗。那么,蔺相如到底是

怎么和秦王斗智斗勇的呢?

(4)总结学法,自学第8、9自然段。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第6自然段的方法,先听课文录音,再找人物的语言、动作,然后抓关键词句,最后悟思想品质,自学课文第8、9自然段,和同学讨论讨论,谈谈你们的发现。

①听第8、9自然段的录音。

②组内自学第8、9自然段。

4.学生反馈,老师点拨。

(1)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①这块和氏璧是稀世珍宝,真的有“小毛病”吗?蔺相如这么说是为了什么?

(板书:设计取回。)

②朗读训练:蔺相如设计从秦王手中取回和氏璧,该怎么说秦王才会相信呢?(指名读,齐读。)

③秦王听蔺相如这么一说,果然中计,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一连串的动词“捧、退、靠、站”,充分体现了蔺相如的机智敏捷。

(2)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撞碎在这柱子上!”

①理解“理直气壮”。

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秦王理屈,而蔺相如已经看清了秦王贪

婪的真面目,所以能理直气壮地揭穿骗局。)

当蔺相如对秦王说这番话的时候,除了“理直气壮”之外,还包含了怎样的情绪呢?(怒气冲冲、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②朗读训练:“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指名读,分组赛读,齐读。)

③“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往柱子上撞。”这时,蔺相如是不是真的要撞?为什么?(蔺相如捧璧撞柱是假,逼秦王就范是真。因为秦王对和氏璧爱不释手,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和氏璧被撞碎,这也是蔺相如的机智之处。)

④果然,秦王中计。(引读: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3)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肯交出来。

①句式训练:这是一个间接转述句,我们一起来把它改成直接引用的话。(学生齐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我才肯交出来。”)

②蔺相如要秦王举行“隆重的典礼”,目的是什么?(第一,造声势,让其他五国都知道秦王欲向赵国交城换璧。第二,拖时间,好派人把和氏璧及时安全地送回赵国。)

(4) 蔺相如知道秦王丝毫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一回到宾馆,就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