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江门市新会第一中学高三语文月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瑞雪
曾宪涛
年三十儿下午,回母亲那里过年。
出门的时候,天已经阴晦了,车开到半路,便下起雪来。
那雪是飘洒下来的,很细,像盐末,漫天弥漫。
车开进小区,一拐,迎面遇到一个骑小三轮车的老妇,头戴灰旧的毛线帽,腰扎蓝色发白的围裙。
她看见我的车,急忙往路边拐。
我停下车,打开车窗,探出头叫了声,李大。
我们这儿叫大娘都叫大,李大是我家老邻居了。
李大住一楼,无论冬夏她从不待在屋里。
单元门口才是她的活动场所。
路边摆满了她家的锅碗瓢盆,支一个炉子,做饭吃饭全在外面,烧的是捡来的劈柴,墙边堆得满满的,还有几个小板凳,一个别人家丢弃的旧沙发,一把破藤椅,闲来无事的邻居们都爱聚在这里闲聊。
单元门外被李大搞得脏乱差,有人受不了,找社区居委会,在市里卫生检查的时候,居委会就找人把那些破烂拉走了。
不过没多久,又恢复了原样。
李大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时没有工作,后来在丈夫矿上干家属工转正,退休工资也有两千,丈夫三千多,老两口生活还是可以的,却叫儿女给拖累了。
李大两儿两女,按一般人说来,真是儿女双全,幸福美满。
可李大小儿子和小女儿都是两口子双双下岗,丈夫的工资基本上都给了他们。
大儿子已经退休了,有自己的工资,可是离了婚;儿子虽跟着他,但基本上是李大给养着,他只负责自己的吃喝享乐。
李大的孙子也结了婚,还有了儿子,但小两口都没工作,过着过着就过不下去了。
离婚那天,孩子放学后去谁那儿谁都不要,可怜一个人背着书包,坐在路边凉风里呜呜地哭。
有邻居见了告诉李大,李大赶紧过去把重孙儿领回了家。
唯有大女儿让李大省心,在外地,但也只能顾上自己。
李大的丈夫脑梗瘫痪十多年了,除了刮风下雨雪,只要天气晴好,李大每天都把他抱到门外的藤椅上,三顿饭都在外面喂他吃。
除了管着丈夫的吃喝拉撒之外,还要管着孙子重孙,大儿子也常来吃饭。
邻居都说李大真辛苦,可李大不认为苦,一家人有丈夫和她的工资能维持下去,她就很满足。
可去年李大的丈夫去世了,李大哭得死去活来,一会儿怨自己送医院晚了,一会儿怨自己舍不得钱给丈夫治,说自己真傻,有老头子在才有钱在,老头子没了,今后的日子该咋过?!
没有老头子伺候了,李大便弄辆小三轮车,骑着到处捡破烂,小区里的垃圾桶,每天都要被李大翻腾好几回。
天热时垃圾桶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见李大头伸进垃圾桶里,我心里就一阵酸楚,真不知该说什么好。
李大对我说,你妈有福,看您家孩子多好,多孝顺。
我问母亲,李大多大了?母亲说,八十四了,她老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今年该走了,又说她不能走,走了重孙儿怎么办?上学钱谁给?母亲还告诉我,李大的小儿子,小女儿现在好了,不来向她要钱了,孙子也找了事干,凭她两千多块钱,再拾点儿破烂,养活自己和重孙儿不成问题。
雪比先前下得大了,已不是撒而是飘了。
李大头上身上已飘满了雪花。
她眯缝着眼,从车窗里看见是我,叫着我的小名说,回家过年来了?我打开车门,要下车,李大急忙摆手说,甭下来,甭下来,下雪了。
不知为什么,我竟有一种想拂去李大身上雪花的感觉。
我还是下了车,说,李大,下雪了还在外边,还不回家准备过年?李大说,有啥好准备的,就我跟重孙儿在家,他们都不来了,这倒好,省心。
又不无夸耀说,重孙儿在家学习呢,他可认真了,俺就这一个指望了。
老师见了我就夸他,叫俺好好培养,咋培养呢?我怕在家闹动静就出来了,年前都扔旧东西,俺再各处看看。
你快上车回家吧,你妈还等着你过年呢。
你看你身上都是雪了。
李大说着伸手拂我身上的雪。
我眼睛有些潮湿,竟无话可说,只好上了车,冲李大摆摆手叫她先走。
李大骑上三轮从我车旁过去,又回头冲我笑笑,下雪好,老话说,瑞雪兆丰年。
我从车窗注视着骑在三轮上的李大,雪更大了,将她团团围住,远处,近处,天地间!全是雪的世界。
(选自《北方文学)2019年第1期,有删改)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李大的生活过得朴素而节俭,帽子是旧的,沙发是别人丢弃的,烧的柴是捡来的。
B. 李大羡慕“我”妈有福,说明李大其实还盼望自家孩子能常回家,能更孝顺些。
C. 李大对“我”夸耀重孙儿在家认真学习,话里饱含着对重孙儿将来能有出息的指望。
D. 对于对方身上的雪,“我”只是想去拂,而李大是伸手拂去,说明了“我”的虚伪。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采用了顺叙与插叙相结合的记叙顺序,写了“我"回母亲那里过年,见到邻居李大,回忆李大一生坎坷经历的故事。
B.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以叙述为主,中间穿插李大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描写,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C. 李大的邻居嫌弃单元门外脏乱差,居委会找人拉走了破烂这一情节,体现了他们的冷漠和缺乏同情心,表达了对他们的批判。
D. 本文语言平实质朴,温和地叙述了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的人生经历,真实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
3. 小说多次提到“雪”,请问其作用是什么?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我”还是“李大”?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聆听水墨江南
寅公
①绍兴,除了具有以石文化为特色的青山绿水的自然景观外,还有建筑殿宇散发着古老文化的芳香,更有炎黄英杰的活动遗址分布于街巷郊野。
寻幽专访,无不极富魅力。
许多游人都被这“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醉倒。
②抵达绍兴城外古河道边宽阔的大道时,古老的绍兴城还笼罩在茫茫的晨雾之中。
清晨的绍兴是宁静的。
她的宁静使你的心境也像沐浴在晨雾中的水乡一般细雨微澜。
四月的江南,柳絮飘泻,云雾弥漫,心仪的城池浸润在迷蒙的雨雾当中,就好像是一位在雕檐画梁的纱窗口绾发理丝、整理晨妆的俏丽少女,如梦似幻,轻纱曼妙。
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水墨画般迷离秀美的轮廓,雾里望去,远近一片迷蒙,给人以美妙无际的遐想。
③雨雾应该是水城绍兴的精灵。
四月天正是江南雨雾纷飞的时节。
在静静的清晨,浓浓淡淡的雾雨纱幔一样飘渺。
你伫立在广场的边缘,远处,巍峨雄塔上的飞檐在雾霭里耸立,宝塔山头的丛树在雾海里飘浮;近旁,黄包车清脆的铃声在薄雾里穿行,早茶楼厅堂里透过来的灯火把乳白色的雾霰涂染成一抹橘红——你所看到的,分明是一幅幅素雅但鲜活的水彩画,被雨雾浸染着,描绘着,将水乡古城的早晨渲染得那般静谧、安祥和美丽。
④晌午,绍兴是繁华的。
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徜徉在古城里,你会为步履迅疾的身影所惊诧,为五颜六色的色彩所迷惑,为富丽堂皇的富庶所惊叹,从另一面,你又会感受到这座古老历史名城到处张扬着浓郁的现代商业气息。
作为行者,你当然不会消受到绍兴能给予你的物质财富,反过来你只会是被她消费。
所以我无心也无暇顾及她的现代的繁华与物质的成色,只是醉心于她的水墨般的古朴和优雅。
⑤黑白永远是水乡绍兴无处不在的色彩。
尽管它简朴、素净、淡雅,但我觉得唯此才更能彰显她的华丽与高贵。
端坐在乌篷船里,行进在黑白相间的水道巷陌之间,正午的阳光从黑瓦白墙上映照下来,从道旁巷顶浓密的树荫间穿透下来,彤红的阳光,黢黑的檐瓦,灰白的粉墙,苍翠的绿树,还有外黑内红的乌篷船,黑笠短褂的老艄公,构成一张张画卷在你眼前游移,令你留连忘返。
⑥傍晚,绍兴又是温馨的。
落霞满天,华灯齐放,长廊里的宫灯,小巷里的渔火,用柔和的暖色散发着古城的溫情。
在月圆的夜晚,轻风如丝,月华似水,你会沉浸在忘我的意境中,大有一番“古今光阴疑无异,汉时明月照我衣”的感慨。
⑦音韵当是绍兴摄人心魄的灵魂。
入夜的绍兴是音乐的故园和乐土,不要说耗资数亿、规模宏巨的绍兴大剧院上演的宏篇巨制会让你浩叹,就在最具水城故貌典范的苍桥直街,那金幡招摇的古乐茶坊比比皆是,一间连着一间,仿佛是你走进了一条音乐之街,漫步在一座音乐之城。
那天在“听雨轩”音乐茶楼,一位红衣少女在位于天井里的音乐吧弹奏着古筝曲《春江花月夜》,大红的灯笼挂在天井四周的廊柱上,一蓬茂密的翠竹在井边支离出斑驳的剪影,楼上楼下的茶客大多是当地的爱乐人,不时用好听的音乐般的吴调越腔低声地交谈,无不沉湎在那悠扬婉转沁人心脾的韵律之中了。
⑧绍兴有众多的老屋、胜迹、古桥,散发出古老文化的芳香。
绍兴之旅,其实是一次历史文化之旅。
吴越精深博大的文化积淀,历史悠远,异彩纷呈,诸如建筑、戏曲、雕塑、绘画、园艺,乃至服饰、饮食等等,堪称民族艺术瑰宝,源远流长。
行走在绍兴古城古朴典雅的街头,一处茶舍,一面影壁,一片雕梁,一只画舫,或者一声流韵的越语,一片残破的青瓦,都无不在向你叙说着远去的历史。
走进它,对视它,甚至触摸着它,却又仿佛时光倒流,峰回路转,让你觉得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让你觉得昨天并未走远,古人在与你对话。
古曲在邻家弹拔,橹声在窗外吱呀,一幅幅温润、幽远、宁静的画面将你感动着,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真切,熟悉真切得消弭了时空的距离和情感的陌生,千年的历史燧道让你如同走在故园的长廊一般那样悠然从容,只是此刻内心里一定在涌动着无边的感动。
⑨一个地方靠什么闻名和传世,自有其有形与无形的特色。
绍兴打出的是鲁迅这块无形的金字招牌,鲁迅路则是绍兴繁华鼎盛的十里商埠。
精明的绍兴人在大宗大把地兜售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悄无声息地经营着古老的精神文明,当然回报也是丰厚的,浩瀚的历史文化在传承、弘扬、“运营”之中获取着巨大的财富,让过去即便是孔乙已那种面呈菜色、穷困潦倒的市井小民在今天也能西装革履、步履轩昂地行进在康庄大道。
古轩亭口行色匆匆的人流,咸亨酒店古色古香的佳肴,会让你感慨古老绍兴的变与不变,历史故道的不变与变。
⑩匆匆数日,绍兴已在昨日的余晖里与我作别,但她的轻烟、墨彩、律韵……已经在我倾心地聆听当中化为了永恒的记忆。
⑪水墨江南的绍兴,你何日唤我再来?
(有删改)
5. 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引用“山清水秀之乡,历史文物之邦,名人荟萃之地”一句,简明准确地说明绍兴的特点,揭示出文章的内容。
B. 文章写作者“端坐在乌篷船里,行进在黑白相间的水道巷陌之间”,沿途景物五颜六色,仿佛一张张游移的画卷。
C. 文章引用诗句“古今光阴疑无异,汉时明月照我衣”,是由街头所见引起的诗意联想,表现出作者沉浸在
忘我的意境中。
D. 文章写绍兴打出鲁迅这块无形的金字招牌,兜售现代物质文明,获取着巨大的财富,表现出作者对绍兴人的强烈批判。
6.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比喻精妙,比如以“在雕檐画梁的纱窗口绾发理丝、整理晨妆的俏丽少女”来比喻雨雾中的绍兴,写其如梦似幻的特点,可谓形神兼备。
B. 文章写景绘声绘色,写“黄包车清脆的铃声”,“乳白色的雾霰涂染成一抹橘红”,形象优美,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素雅但鲜活的水彩画”。
C. 文章写绍兴为历史文化名城。
最显著的文字特点是大量堆叠同类词语或词组,以此形成繁复恣肆的修辞效果,充分表现了“古老文化的芳香”。
D. 文章是一篇记游散文,作者始终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徜徉在绍兴的街巷水道之间,沉浸在自我的感受之中,语调冷静,叙述客观。
7. 本文对绍兴的称呼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8. 文章②-⑦段行文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赏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
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
《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
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
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
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
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9.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1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
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1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劳而食。
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项羽略地至河上,陈平往归之,从入破秦,赐平爵卿。
项羽之东王彭城也,汉王还定三秦而东,殷王反楚。
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
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镒。
居无何,汉王攻下殷。
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
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渡河,船人见其美丈夫独行,疑其亡将,要中当有金玉宝器,目之,欲杀平。
平恐,乃解表裸而佐刺船。
船人知其无有,乃止。
平遂至修武降汉,因魏无知求见汉王,汉王召入。
是日乃拜平为都尉,使为参乘,典护军。
其明年,淮阴侯破齐,自立为齐王,使使言之汉王。
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封平以户牖乡。
于是与平剖符,世世勿绝,为户牖侯。
平辞曰:“此非臣之功也。
”上曰:“吾用先生谋计,战胜克敌。
非功而何?”平曰:“非魏无知臣安得进?”上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
”乃复赏魏无知。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高帝既出,其计秘,世莫得闻。
孝文帝立,以为太尉勃亲以兵诛吕氏,功多;陈平欲让勃尊位,乃谢病。
孝文帝初立,怪平病,问之。
平曰:“高祖时,勃功不如臣平。
及诛诸吕,臣功亦不如勃。
愿以右丞相让勃。
”
太史公曰:陈丞相平少时,本好黄帝、老子之术。
方其割肉俎上之时,其意固已远矣。
倾侧扰攘楚魏之间,卒归高帝。
常出奇计,救纷纠之难,振国家之患。
及吕后时,事多故矣,然平竟自脱,定宗庙,以荣名终,称贤相,岂不善始善终哉!非知谋孰能当此者乎?
(节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改) 1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B.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C.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D. 其明年/以护军中尉从攻反者韩王信于代/卒至平城/为匈奴所围/七日不得食/高帝用陈平奇计/使单于阏氏/围以得开/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三秦,项羽将陕西的关中一带一分为三,分封给原秦朝的三位降将,因以称之。
B. 河,秦汉前,“河”专指黄河,“江”专指长江;两者以外河流通常称“川”“水”。
C. 参乘,古代乘车,尊者在左,警卫在中,车夫在右陪坐,称“参乘”或“车右”。
D. 剖符,封建帝王封赏有功者时,将符节剖分为二,君臣各执一半,以作为凭证。
1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陈平跟随项羽,也曾得到垂青。
他跟随项羽攻破秦国,项羽赐给他卿一级的爵位,平定殷王反叛后,项羽派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并赏给他黄金二十镒。
B. 陈平逃离项营,遇险机智自保。
他横渡黄河时,看到船夫想要对他图谋不轨,就解开衣服赤身露体地帮助船夫撑船,这样船夫知道他身上无钱才没有下手。
C. 陈平知恩图报,荣贵不忘故人。
刘邦封他为户牖侯,他辞谢说若没有魏无知,自己就不能入朝为官,于是就将封爵让给了魏无知,皇帝为此称赞了他。
D. 陈平富有智谋,处事谦虚谨慎。
孝文帝时,他认为太尉周勃在诛灭吕氏宗族的事情上功劳居多,于是托病引退,想把右丞相的尊位让给周勃。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2)汉王大怒而骂,陈平蹑汉王,汉王亦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思家
郑板桥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
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
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
更红
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
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
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
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16.下列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使用色彩词“绿”“红”描绘意象,画面色彩明丽,营造了轻松愉悦的意境。
B.词人“想到扬州梦我”有“庄生梦蝶”之趣,主体客体行为对调让情感更加强烈。
C.词人写与朋友吟诗畅饮,不写其名,只用“某某”“个个”指代,口语化而又典雅。
D.全词语言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尾句“将毋左”暗暗透露出词人对仕宦生活的厌倦。
17.本词的题目是“思家”,诗人是如何表达思念家乡的情感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气息。
(2)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两句借风、猿、飞鸟等意象写出秋天的景象。
(3)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两句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9.下面是芦河大桥施工现场的禁行通告,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够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禁行通告
芦河大桥修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现已超过使用期限,桥梁基础结构及桥面破损厉害。
按照市政府安排,要在2019年5月25日至2020年4月8日将旧桥拆掉重建,届时将对桥梁进行全封闭施工,施工期间不许任何车辆和行人通行,请过往车辆及市民绕行。
本次施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原谅。
特此通告。
芦河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
2019年4月25日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20.下列诗句中,与下图的情境最吻合的一-项是( )
A. 帘外缺月挂疏桐,漏断更深人初静。
B. 齿颊清香人散后,一钩淡月天如水。
C.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D. 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四、写作(6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