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中考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
D.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爽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
A.仙人掌,叶片退化成刺,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说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A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蚯蚓在土壤中穴居钻洞能使土壤疏松,蚯蚓排出物还能增加土壤肥力,表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

D.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是因为大树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温度,同时大树遮阴,也能降低温度,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树下氧气较多,因此大树下空气凉爽、湿润、清新好乘凉,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冬天到了,杨树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杨树不适应环境B.松树适应环境
C.它们都适应环境D.它们都不适应环境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柳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详解】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

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因进行蒸腾作用的热量散失,避免因温度过低而冻伤甚至冻死,因此杨树冬天落叶,是植物对冬季寒冷环境的一种适应。

松树的叶细如针,叶的气孔较少,而且气孔深陷表皮下,叶的表面还有一层蜡质保护,因此蒸腾作用非常弱,可以
减少热量散失,适应冬天寒冷的环境。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不同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

3.假设在一个有草、鹿和狼的相对封闭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迅速上升B.保持稳定C.缓慢上升D.先上升,而后下降【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超过则会遭到破坏。

【详解】
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当某种动物被灭杀后,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以致影响该动物所生存的整个生态系统。

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故选:D。

【点睛】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应从维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按照生态系统发展的规律办事。

各种动物在自然界中各自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用辨证的观点来看待动物对人类有利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动物资源。

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着狐、蛇、鹰等多种生物。

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图2中的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1方框中的生物可能是老虎
B.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
C.若人类大量捕杀鹰,短时间内蛇会减少
D.植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图1是该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其中有植物、鼠、昆虫、蛇、狐、食虫鸟和鹰等生物。

图2表示甲、乙、丙各表示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三类生物中的一类,横坐标是生物种类,纵坐标是有机物总量,其中甲表示肉食性动物,乙表示植物,丙表示草食性动物。

【详解】
A. 食物链书写要求之一,是箭头指向捕食者(表示能量流动),因此图1方框中的生物不可能是老虎,A不符合题意。

B.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其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

因此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是生产者(植物),则图2中乙对应的生物类别是植物,B符合题意。

C. 若人类大量捕杀鹰,鹰的数量减少,由于鹰以蛇为食物,因此短时间内蛇会增加,C不符合题意。

D. 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着来自于阳光的能量,制造的有机物不仅提供给植物自身,也是动物的食物来源,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各自的功能,食物链的书写。

5.生态平衡是指( )
A.生产者、消费者的比例是稳定不变的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在数量上是稳定不变的
C.所有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
D.出生和死亡的动植物数量必须是相等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平衡的概念。

解答时可以从生态平衡的概念方面来切入。

【详解】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如草→兔→狐中,草的数量要远大于兔的数量,兔的数量要远大于狐的数量。

狐多了,兔就会少,兔少了,狐也会少,狐少了,兔就会多;同样兔少了,草就会多;草多了,兔就会多,兔多了,草就会少,但最终达到草的数量远大于兔的,兔的数量远大于狐的数量,达到一个动态的平衡。

根据概念可知选项C是正确的。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6.“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写生物圈中哪种因素
A.季节B.水C.生物D.空气
【答案】B
【解析】
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主要描述了水滋润着生物,影响了生物的生活,使生物开始萌发。

因此“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句中描写的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水。

7.“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引起梅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
A.降水B.温度C.光照D.土壤
【答案】B
【解析】
【分析】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详解】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的梅花扑鼻来”,引起梅花开花的非生物因素是温度。

故选:B。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8.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大气圈底部、全部水圈和岩石圈的表面形成生物圈
C.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具有“地球之肺”之称
D.地球上产氧量最多的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自动调节能力,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解答即可。

【详解】
AB.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分和岩石圈的表面,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是生物圈的一部分,故AB错误。

C.森林生态系统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最复杂,自动调节能力最强,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故C正确。

D.海洋生态系统是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所以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每年能够产生三百六十亿吨氧气,占全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9.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小鸡破壳而出B.钟乳石慢慢长大
C.植物落叶D.葵花朵朵向太阳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A.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够繁殖生长发育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钟乳石没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因而“钟乳石在缓慢的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B 符合题意。

C.植物落叶,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不符合题意。

D.葵花朵朵向太阳,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0.下列生物中,能产生种子的是()
A.银杏 B.葫芦藓 C.铁线蕨 D.海带
【答案】A
【解析】
【分析】
种子植物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产生种子,用种子繁殖后代,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孢子植物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

【详解】
银杏是裸子植物,因此能产生种子,A正确;葫芦藓是苔藓植物,铁线蕨是蕨类植物,海
带是藻类植物。

因此三者都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BCD错误。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区分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

11.在下图所示植物的生殖方式中,属于无性生殖的是
A.a b c B.a c d C.a b d D.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无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详解】
试题分析: a是嫁接, c是扦插,d是压条,都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b种子繁殖,种子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形成的,因此属于有性生殖。

【考点定位】
本题考查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容易题,属于理解层次。

12.“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对这一自然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桃树的品种不同B.光照影响了桃花的盛开
C.温度影响了桃花的盛开D.山寺空气稀薄,影响了桃树的盛开
【答案】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

【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非生物因素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环境影响生物的生长开花等,海拔每升高1千米气温下降6℃左右,因此山上的温度比山下低,山上的桃花比山下的开的晚。

才有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自然现象,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温度。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3.在生态平衡的状态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会()
A.迅速增加B.逐渐减少C.保持不变D.相对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生态平衡的概念。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详解】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这种现象叫做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平衡,相对稳定,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

故选:D。

【点睛】
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

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4.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具有分裂能力的()
A.输导组织B.分生组织C.营养组织D.保护组织
【答案】B
【解析】
【分析】
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分生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

【详解】
输导组织:主要由导管和筛管组成,具有输送物质的功能,如根、茎、叶等处有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也有运输有机物的筛管,A不符合题意;
分生组织: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构成。

其细胞的特点是:细胞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的细胞,再由这些细胞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位于叶芽的生长点、根尖的分生区和茎的形成层。

掐去植物枝条的顶端,这根枝条不能继续往上生长,是因为破坏了分生组织,B符合题意;
营养组织: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都含有大量的营养组织,细胞壁薄,液泡较大,有储藏营养物质的功能;含有叶绿体的营养组织还能进行光合作用(例:番茄果肉),C不符合题意;
保护组织: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例:洋葱鳞片叶表面),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植物的组织类型、结构、分布和功能。

15.如图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示意图,据此食物链的书写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⑤→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
【分析】
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详解】
图中①绿色植物是生产者,②虫、③鸟都是消费者,④是分解者,⑤太阳是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④和非生物部分⑤,因此食物链的描述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B.春雨绵绵C.阳光灿烂D.绿草如茵
【答案】D
【解析】
【分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D符合题意。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7.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B.潮涨潮退C.花开花谢D.春去秋来
【答案】C
【解析】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花开花谢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春去秋来都是自然现象,可见,选项C符合题意。

18.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生物圈
【答案】D
【解析】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所有生态系统,即海洋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等,因此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

故选D
【学科网考点定位】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名师点睛】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9.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往往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主要原因是豆科植物具有的特点是()
A.根瘤中有能够固氮的根瘤菌B.种子易获得
C.生长不需要无机盐D.比较耐干旱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详解】
根瘤菌生活在豆科植物的根部,它为植物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被植物利用;而根瘤菌生活所需要的有机物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储存的有机物,因此它们都不能独立生活。

故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定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植物能够吸收的含氮物质的根瘤菌与植物共生。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个池塘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B.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C.一片农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生态系统
D.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构成了最大的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分析】
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

据此可以解答。

【详解】
A. 一个池塘,既包括了这个池塘所在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A正确。

B. 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成分,没有非生物成分,不属于生态系统,B错误。

C. 一片农田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农田中的所有生物(农作物、杂草、动物、细菌、真菌)和农田中的水分、土壤、温度、空气以及生存空间等。

因此一片农田中的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生态系统,C正确。

D.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有属于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