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诊疗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诊疗规范
【操作方法】
1、体位:侧卧位(下肢手术患侧向下),脊背部靠近手术台边缘,并与地面垂直,头前屈并垫高枕、背屈、双手抱膝。
2、定位:髂后上棘最高点连线与脊柱相交为第4腰椎棘突或4~5腰椎间隙,常用穿刺点:腰3~4或腰2~3间隙。
儿童选择腰3~4或腰4~5椎间。
【穿刺方法】
1、直入法:穿刺间隙中点作局麻,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9号蛛网膜下穿刺针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棘上、棘间韧带后换双手进针,继续前行遇黄韧带阻力感增加,一旦阻力消失表示进入硬膜外腔,穿过硬脊膜及蛛网膜有第2次减压感,抽出针芯有脑脊液流出即可证实进入蛛网膜下腔。
2、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0.5cm。
穿刺针倾斜15°向中线方向刺入,其余操作同直入法。
【局麻药剂量与浓度】
布比卡因:剂量8~12mg,最大量<20mg,浓度为0.5%~0.75%。
【调节平面】
注射后嘱病人轻缓翻身仰卧,单侧下肢手术可让病人向患侧卧3~5分钟后翻身仰卧,检查感觉改变与消失区,并适当调整体位,在5~10分钟内按手术要求调整平面;鞍麻时可取坐位穿刺注药,或穿刺注药后让病人慢慢坐立,使麻醉平面局部限于会阴部。
【适应证和禁忌证】
1、适应证:脐以下手术,尤其是下腹部及下肢手术。
2、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休克、颅高压、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恶异质、脑膜炎、穿刺部位感染及脊柱畸形。
(2)相对禁忌证:老年、儿童、心脏病、高血压。
【并发症及处理】
1、低血压:
(1)原因:
1)交感神经阻滞,血管扩张及血容量相对不足。
2)牵拉内脏引起迷走神经反射,致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
(2)处理:
1)吸氧、加速补液。
2)麻黄素10mg静脉注射或20~30mg肌肉注射。
3)内脏牵拉反应者给阿托品0.5~1mg静脉或肌肉注射,及应用其他镇静药等。
2、呼吸抑制:
(1)原因:麻醉平面超过胸4则引起肋间麻痹,超过颈4则引起膈肌麻痹,全脊麻时肋间肌与膈肌同时麻痹,呼吸停止。
(2)处理:鼻氧吸入,必要时面罩供氧,全脊麻应立即气管内插管,人工呼吸,同时维持循环。
3、恶心呕吐:
(1)原因:低血压,内脏牵拉反射。
(2)处理:给氧气、纠正低血压、内脏牵拉反应者给镇静剂及阿托品0.5~1mg静脉或肌肉注射并暂停牵拉。
4、腰麻后头痛:手术后1~3日内发生,以前额、顶、枕部为甚,抬头、坐、直立位时加剧。
(1)原因:脑脊液从硬膜穿刺孔漏出致颅内压降低,脑组织下沉,脑膜及血管受牵拉所致。
(2)预防:用25~26G细针及穿刺时尽量减少硬膜损伤,手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以上,手术前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处理:继续平卧休息,相对超量补液,饮水,给镇静、镇痛药、静脉滴注维生素C,必要时硬膜外腔注射生理盐水20~30ml、中药或针灸治疗等。
硬膜外腔阻滞麻醉
穿刺方法:
(1)直入法:于穿刺中点作局麻并探明方向,用9号针开皮,左手拇指固定皮肤,右手持硬膜外穿刺针(18G),经皮肤及皮下组织后改双手持针,缓慢前行,经棘上棘间韧带后进黄韧带,有坚韧感,取出针芯,接2ml针筒(内有生理盐水1ml及小气泡)试探,阻力大,气泡压缩变形,证实针尖位于黄韧带,按需要将穿刺针斜面转向头部或尾部,然后边试阻力边进针,每次进针2mm左右,至针尖阻力消失有“落空”感,或有明显“突破”感,注盐水无阻力,证明针尖已到达硬膜外腔。
硬膜外穿刺中,应特别注意突破黄韧带的感觉。
(2)侧入法:穿刺点离中线0.5cm,穿刺针倾斜15°,向中线方向刺入,经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达黄韧带,其余操作见直入法。
(3)硬膜外间隙的确定:
1)穿刺突破黄韧带后阻力突然消失或“落空”感、“突破”感。
2)负压现象(悬滴法或玻管法)。
3)注液注气通畅。
4)无脑脊液流出。
5)置硬膜外管通畅。
6)试验剂量有效等。
(4)硬膜外腔置管: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用导管测量进针深度并插入导管,然后右手顶住导管,左手退针,硬膜外腔留置导管3~4cm,妥善固定导管后用手掌按住背部导管嘱病人翻身仰卧。
导管插入困难者,先在导管内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如再不能插入,应将导管和针一起退出重新穿刺,不能直接退导管,以免导管切断。
7、注药方法:先开放静脉,在血压、心电监测下给予试验剂量:1%~2%利多卡因4~5ml(小儿、老年及全身情况较差者减量),密切观察病人,排除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的可能,5~10分钟后测试平面,如出现明显的节段性感觉减退或消失,证实导管位于硬膜外腔,根据试验量后出现平面、病人情况及手术需要给予追加剂量(每次注药前应回抽
确认无血液或脑脊液),直至达到手术麻醉要求。
给药时强调回抽确认和试验剂量。
【剂量与浓度】
1、利多卡因:常用浓度1%~2%,成人1次最大量400mg,起效为5~12分钟,维持45~90分钟。
2、布比卡因:常用浓度0.5%~0.75%,4~10分钟起效。
3、罗哌卡因:常用浓度0.5%~1%,总量150~200mg,起效需10~20分钟。
4、局麻醉药加肾上腺素:浓度1/20万,即20ml药液加0.1%肾上腺素0.1ml。
5、混合液常用配伍:1%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加1/20万的肾上腺素。
6、高位硬膜:利多卡因浓度不超过1.5%。
【并发症】
1、全脊麻:麻醉药误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发生呼吸抑制,血压骤降,往往发生呼吸心跳骤停。
(1)预防:严格执行操作常规,注药前回抽无液体,试验量不超过4~5ml(一次脊麻最大量),穿刺前准备急救用具。
(2)处理:立即面罩供氧,气管插管,人工呼吸,并维持循环,详见心肺复苏。
2、局麻药误入血管:出现不同程度的局麻药毒性反应,应注意病人的主诉及注药后反应,预防及处理方法见局麻药毒性反应。
3、低血压、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同脊麻并发症。
有条件时,年老、体弱或有脱水病人,注药前先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测定CVP,如CVP低于正常,应补充容量,然后注药,可预防或减少低血压的发生率。
4、硬膜外腔血肿:穿刺损伤引起,临床表现为术后截瘫,预后决定于早期手术减压,穿刺或连硬外导管插入后出现全血,应谨慎施行或放弃硬膜外腔阻滞。
5、神经损伤:穿刺不当引起,病人当即诉放射性疼痛,术后有相应神经分布区域麻木或运动障碍,需经数周或数月
方能恢复。
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需加强随访,应用营养神经药物,针灸和理疗等综合疗法。
五、腰硬联合麻醉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目的是各取所长,既有腰麻起效快、阻滞效果好的优点,又可硬膜外置管实施长时间麻醉及术后镇痛。
麻醉方法:先行硬膜外穿成功后,再用长的脊麻针,经硬膜外针内直接穿刺、蛛网膜下腔注药,退出脊麻针、置入硬膜外导管备用。
成功的标志和用药与脊麻醉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