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天津一中高一(下)化学试卷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一中2017—2018-2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模块质量调查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
5 Cu :64 Fe:56
一、选择题(单选)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C 613
B 。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氯化铵的电子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H-Cl —O
2。
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同周期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C 12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 。
Cl -、S 2—
、Mg 2+
、Na +
半径逐渐减小
D. C 1735l 与Cl 1737
得电子能力相同
3.第81号元素符号为Tl,其中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204,下列关于Tl 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81
B.Tl 是非金属元素
C 。
Tl 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Tl 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ⅢA 族
4。
都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 )(烧杯内为NaOH 溶液) A 。
HCl 和CO 2
B 。
NH 3和CH 4
C.SO 2和CO
D.NO 2和NO
5.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均能和木炭反应 B.将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会升高
C.稀硫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S 和N 元素的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
D.因为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铁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6。
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强酸性溶液中:K +
、Fe 2+
Cl - NO 3—
B.在强碱性溶液中:Na + K + SO 42— HCO 3—
C 。
在无色溶液中:NH 4+
K +
SO 42- CO 32-
D 。
在大量Ba 2+
溶液中:NH 4+
Na +
Cl —
OH —
7.下列关于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l—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8。
现有①SO2②Na2CO3③(NH4)2CO3④Al(OH)3四种物质,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 9.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2O2+2H2O═4NaOH+O2↑
D.2NaOH+Cl2═NaCl+NaClO+H2O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B.第IA族元素比第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同周期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11.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
36LO2
(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
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180mL
B.120mL
C.90mL
D.60mL
12. 下列关于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B.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加热浓氨水不会产生氨气
C.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13. 无色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依次经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最终无剩余气体.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CO2、N2D.NO、CO2、N2
14。
下表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b
c d
e
A.元素b位于Ⅵ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元素e的性质最稳定
C.原子半径有d>C>b
D.元素e参与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
15。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正确的是( )
A.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NH3
B.用铜片和稀硝酸制NO
C。
用锌粒和稀硫酸制H2
D。
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O2
16.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Y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Z2+与Y2-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W与X同主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r(Z)>r(W)>r(X)>r(Y)
B.Y分别与Z、W形成的化合物中化学键类型相同
C.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
17。
A、B、C、D、E是同周期元素,A、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碱性,且B比A的碱性强,C、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酸,且C比D的酸性强,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A.E、A、B、D、C B.D、B、C、A、E
C.E、C、D、B、A D.A、B、C、D、E
18。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
Y Z
A.原子半径的大小为:Z>Y>X
B。
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Z<Y
C。
若Y可作半导体材料,则X、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
D。
若Y、Z的核电荷数之和为X的4倍,则X、Z各自形成的氢化物熔沸点:X〈Z
19. 下列曲线表示卤族元素某种性质随核电荷数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A.B.
C.D.
20.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X Y Z W Q
原子半径/pm 160 143 70 66 102
主要化合价+2 +3 +5,—3 -2 +6,-2
A.X、Y元素的金属性: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
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
D.氢化物的沸点H2W>H2Q
二、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21、下列物质与水作用形成的物质能与氯化铵作用形成氨气的是( )
A.二氧化氮B.钠C.硫酸镁D.二氧化硅
22。
下列物质的性质比较,正确的是( )
23. 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8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元素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及族号取消,由左到右改为18列,如碱金属族为第1列,稀有气体元素为第18列.按此规定,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第16、17列都是非金属元素
B.第1列金属元素和第17列元素的单质熔、沸点变化趋势相反
C.只有第2列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
D.在18列元素中,第3列元素种类最多
24。
设N A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L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CO32-的数目为N A
B.28g的乙烯和丙烯中含碳原子数目为N A
C.标准状况下,6。
72LNO2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
1N A
25。
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c>b>a
C.离子半径:C>D>B>A
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
三、填空题
2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请参照元素①—⑥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②、③、⑤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元素④与⑥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27. 根据下列提供的一组物质回答问题:①NH4Cl②MgCl2③H2S④Na2O2⑤MgO⑥Cl2⑦NaOH
⑧CH4⑨NH3⑩CO2
(1)仅含共价键的是;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是.(用序号表示)
(2)离子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是.(用序号表示)
(3)NH4Cl的电子式:;Na2O2的电子式:,H2S的电子式:
28.书写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回答相关问题,能写出离子反应的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
(1)工业合成氨气
(2)铜和稀硝酸
其中硝酸的作用为
(3)氨气的催化氧化
其中那个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4)用离子反应表示如何检验NH 4+
【答案】(1)3N 2+2H 22NH 3
(2)3Cu+8HNO 3==3Cu(NO 3)2+2NO ↑+4H 2O ;氧化作用和酸性作用
(3)4NH 3+5O 2
4NO+6H 2O ;5:4
(4)NH 4+
+OH —
≜NH 3↑+H 2O
29。
19.2g 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收集到NO 、NO 2气体共11。
2L (标况下),反应消耗的硝酸是
,气体体积分别是
.
B 卷(参加化学等级性考试同学应完成内容)
二、选择题(非定向选择) 30.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 .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的是碱
B .某化合物的熔融状态能导电,该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
C .某化合物的水溶液能导电,该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 .某纯净物在常温下为气体,则组成该物质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
31。
下列关系图中,A 是一种正盐,B 为气态氢化物,C 是单质,F 是强酸.当X 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它反应产物和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当X 是强酸时,A ~F 均含同一种元素,F 可能为H 2SO 4
B .当X 是强碱时,A ~F 均含同一种元素,F 可能为HNO 3
C .B 和Cl 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D .当X 是强酸时,常温下C 为气态单质
32。
某元素的一种同位素X 原子的质量数为A,含N 个中子,它与1
H 原子组成H m X 分子,在a g H m X 分子中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高温高压
催化剂
加热
催化剂
33。
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NH3>SiH4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 如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34。
关于元素周期表,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的分界线附近可以寻找制备半导体材料的元素
B.在过渡元素中可以寻找制备催化剂及耐高温和耐腐蚀的元素
C.在元素周期表的左下角可以寻找制备新型农药材料的元素
D.在地球上元素的分布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有密切关系
三、填空题
35. (1)A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该元素原子的二价阴离子中.核外电子数为,中子数是9的核素表示为
(2)B元素原子的一价阳离子的核外有18个电子,质量数为40.该元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3)A、B形成1:1型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36. 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
(3)QX的电子式为;Q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4)X、Z两元素所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37.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
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请填空:
(1)AB段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原混合酸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3)原混合物中H2SO4物质的量为多少?
38. 随原子序数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用字母x等表示)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图所示.
根据判断出的元素回答问题:
(1)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比较g、h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3)任选上述元素组成一种四原子共价化合物,写出其电子式:.
(4)上述元素可组成盐R:zx4f(gd4)2.向盛有10mL 1mol•L-1R溶液的烧杯中滴加1mol•L-1NaOH溶液,沉淀物质的量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示意图如图:
①写出m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若在R溶液中改加20mL 1。
2mol•L-1Ba(OH)2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为
mol.
39. HNO2是一种弱酸,且不稳定,易分解生成NO和NO2;它能被常见的强氧化剂氧化;在酸性溶液中它也是一种氧化剂,如能把Fe2+氧化成Fe3+.AgNO2是一种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化合物.试回答下列问题:(1)人体正常的血红蛋白含有Fe2+.若误食亚硝酸盐(如NaNO2),则导致血红蛋白中的Fe2+转化为Fe3+而中毒,服用维生素C可解毒.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亚硝酸盐被还原B.维生素C是还原剂
C.维生素C将Fe3+还原为Fe2+D.亚硝酸盐是还原剂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分NaNO2和NaCl的是(填序号).
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 B.分别在两种溶液中滴加甲基橙
C.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来区别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
(3)某同学把新制的氯水加到NaNO2溶液中,观察到氯水褪色,同时生成NaNO3和HCl,请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可以制取FeSO4.若用反应所得的酸性溶液,将Fe2+转化为Fe3+,要求产物纯净,可选用的最佳试剂是(填序号).
a.Cl2b.Fe c.H2O2d.HNO3
(5)若FeSO4和O2的化学计量数比为2:1,试配平下列方程式
FeSO4+ K2O2→K2FeO4+ K2O+ K2SO4+ O2↑
天津一中2017-2018—2高一年级化学学科模块质量调查试卷解析
第Ⅰ卷(选择题)
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 :12 N :14 O:16 Na :23 Cl :35.5 Cu :64 Fe:56
一、选择题(单选)
1.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
B. 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C 613 B 。
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C.氯化铵的电子式:
D.次氯酸的结构式:H —Cl-O
【答案】选A 【解析】A.原子左下角的数字是质子数,左上角为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为7,则质量数为7+6+13,故A 正确
B.镁离子的核电荷数比核外电子数多2个即:
C 。
氯化铵为离子化合物,铵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正确的电子为,故C 错误;
D. 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所以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 —O-Cl ,故D 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原子、结构式、的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化学用语
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区别.
2.根据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同周期元素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
B. C 12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Cl -、S 2-、Mg 2+、Na +半径逐渐减小
D 。
C 1735l 与Cl 1737得电子能力相同 【答案】选D
【解析】A .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对应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减弱,VIIA 中F 的非金属性最强,但F 无正价,且不是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无此规律,故A 错误;
B .12
C 为原子,石墨为单质,二者不互为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 错误;
C .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S 2—、Cl -、K +、Ca 2+
半径逐渐减
小,故C错误;
D.Cl的质子数相同,则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均相同,则得电子能力相同,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为高频考点,把握元素的位置、性质、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第81号元素符号为Tl,其中一种原子的质量数为204,下列关于Tl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
这种原子的中子数为81
B。
Tl是非金属元素
C。
Tl既能与稀硫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Tl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第ⅢA族
【答案】选D
【解析】A.第81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Tl,某一种原子的质量分数为204,则质子数为81,中子数为204-81=123,故A错误;
B.由以上分析可知,T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A族,Al下面的元素,根据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在增强,所以Tl是金属元素,故B错误;
C.根据同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在增强,所以Tl的金属比铝强很多,所以只能与稀硫酸反应,故C错误;
D.由以上分析可知,质子数为81,所以Tl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六周期第ⅢA族,故D正确;【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注意信息和所学知识的结合来解答,明确结构与元素的位置的关系及元素周期律即可解答,难度不大.
4.都能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的一组气体是()(烧杯内为NaOH溶液)
A.HCl和CO2
B.NH3和CH4C。
SO2和CO D。
NO2和NO
【答案】选A
【解析】A、CO2+2NaOH═Na2CO3+H2O,HCl+NaOH═NaCl+H2O,可以使烧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烧瓶内外存在压强差,能形成喷泉,故A正确;
B、氨气和氢氧化钠不反应,但是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能形成喷泉;甲烷不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解,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故B错误;
C、一氧化碳不与NaOH溶液反应,也不溶解,压强不变,不能形成喷泉,故C错误;
D、一氧化氮不能使烧瓶中气体减少,压强变小,不能形成喷泉,故D错误。
【点评】本题是根据习题中形成喷泉的信息来考查学生对于碱的化学性质的认识,应紧扣习题
信息,来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解答.
5。
下列关于硫酸和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加热条件下,浓硫酸和浓硝酸均能和木炭反应
B.将浓硫酸和浓硝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均会升高
C。
稀硫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金属反应时,S和N元素的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
D。
因为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与铁反应,所以常温下二者都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
【答案】选A
【解析】A.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加热条件下都能氧化碳,都能与木炭反应,故A 正确;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硝酸挥发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浓度降低,故B错误;
C.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硫酸盐和氢气,氢离子表现氧化性,硫元素化合价不变,故C错误;D.浓硫酸和浓硝酸具有强的氧化性,常温下,遇到铁发生钝化,阻止反应进行,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盛放,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浓硫酸、浓硝酸的性质,熟悉浓硫酸强氧化性、吸水性,熟悉浓硝酸强氧化性、挥发性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6.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强酸性溶液中:K+、Fe2+ Cl— NO3-B。
在强碱性溶液中:Na+ K+ SO42— HCO3-
C。
在无色溶液中:NH4+ K+ SO42— CO32— D.在大量Ba2+溶液中:NH4+ Na+ Cl- OH-
【答案】选D
【解析】A。
强酸性的溶液中,加上NO3—会氧化Fe2+,故A错误
B。
强碱性溶液中会存在大量的OH—,与HCO3—反应生成CO32—
C. CO32-与NH4+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
D.该溶液中没有相互反应或生成弱电解质的离子,故D正确
【点评】该题考察离子共存的类型,难度不大
7。
下列关于溶液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Cl—
B.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答案】选D
【解析】A.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沉淀可能为AgCl、Ag2CO3、Ag2SO4等,应先加入
硝酸酸化,在加入硝酸银检验,故A错误;
B.检验硫酸根离子,可先加入盐酸,如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检验,否则不能排出生成AgCl
沉淀,故B错误;
C.也可能为Ca2+,如检验钡离子,应加入硫酸钠,再加入硝酸检验,故C错误;
D.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一定为氨气,说明溶液中存在NH4+,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为高频考点,侧重实验操作和实验原理、检验试剂的选
择考查,注意实验方案的操作性、评价性的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8. 现有①SO2②Na2CO3③(NH4)2CO3④Al(OH)3四种物质,其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③④D 【答案】选D
【解析】①SO2是酸性氧化物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不能和盐酸反应,故①错误;
②Na2CO3是盐和盐酸反应,但和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故②错误;
③(NH4)2CO3是弱酸弱碱盐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气,
故③正确;
④Al(OH)3是两性氢氧化物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故④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识记与知识
归纳,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
9。
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和形成的是()
A.NH4Cl≜NH3↑+HCl↑
B.NH3+CO2+H2O═NH4HCO3
C.2Na2O2+2H2O═4NaOH+O2↑
D.2NaOH+Cl2═NaCl+NaClO+H2O
【答案】C
【解析】A.该反应中有离子键的断裂但没有离子键的形成,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没有离子键的断裂但有离子键的形成,故B错误;
C.过氧化钠中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断裂、水中极性键断裂,氢氧化钠中形成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氧气分子中析出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
该反应中没有极性共价键的断裂,故D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本化学键的判断,明确化学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方式是解本题关键,为考试热点,注意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难度不大.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金属的单质中,锂的还原性最强
B.第IA族元素比第II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同周期中,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D.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第三周期元素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
【答案】选C
【解析】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依次增强,所以锂的还原性最弱,故A错误;
B.由元素周期律可知,同周期的IA族元素的金属性比IIA族的元素金属性强,不在同一周期不正确,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其原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故C正确;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此未说明是最高价,故D 错误,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元素周期律的有关知识,要求学生熟练记忆原子半径大小递变规律、金属性与非金属性递变规律等.
11。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3.36LO2(标准状况下)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mol/L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180mL
B.120mL
C.90mL
D.60mL
【答案】选B
【解析】NO2、N2O4、NO的混合气体,与3。
36L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纵观整个过程,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Cu提供电子等于氧气获得的电子,
×4=0.6mol
即Cu提供电子为 3.36L
22.4L/mol
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沉淀为Cu(OH)2,由电荷守恒可知,Cu 提供电子物质的量等于氢氧化铜中氢氧根的物质的量,故n(NaOH)=0。
6mol,故消耗氢氧化=0.12L=120ml
钠溶液体积为:0.6mol
5mol/L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计算,难度中等,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与解题方法技巧,注意利用守恒法进行解答.
12。
下列关于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氨气
B.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加热浓氨水不会产生氨气
C.将两根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玻璃棒靠近时,有白烟产生
D.在实验室中,可用加热氢氧化钙和氯化铵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
【答案】D
【解析】A、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故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故A错误;
B、浓氨水NH3•H2O很易分解为氨气和水,故加热浓氨水时有NH3逸出,故B错误;
C、浓氨水易挥发出NH3,但浓硫酸是不挥发性酸,故两者不接触时,不会在两玻璃棒的中间生成白烟,故C错误;
D、Ca(OH)2和NH4Cl固体加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此反应是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应注意的是氨气易溶于水的氨水,但氨水又易分解,故氨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
13. 无色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mL甲气体依次经过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且最终无剩余气体.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A.NH3、NO2、N2B.NH3、NO、CO2
C.NH3、NO、CO2、N2D.NO、CO2、N2
【答案】选B
【解析】二氧化氮是红棕色的气体,所以一定不存在,甲气体经过足量的浓硫酸,溢出剩余气体80毫升,说明一定有NH3存在且体积为20mL,二氧化碳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一氧化氮无色,与氧气立即反应变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后气体显红棕色,说明有NO、CO2,排水法收集气体,广口瓶被上升的水注满,说明没有N2。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和性质,是一道气体的鉴别题目,注意氨气的碱性、注意二氧化碳和过氧化钠的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4. 下表中,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b位于ⅥA族,有+6、-2两种常见化合价
B.五种元素中,元素e的性质最稳定
C.原子半径有d>C>b
D.元素e参与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
【答案】选D
【解析】a、b、c、d、e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元素,根据元素所在位置,可推知a 为He、b为O、d为Cl、c为P、e为As.
A.元素b为氧,位于ⅥA族,但氧元素没有+6价,故A错误;
B.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五种元素中As的非金属性最弱,其氢化物最不稳定,故B错误;
C.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c>d>b,故C 错误;
D.As位于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形成的化合物可以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侧重对元素周期律的考查,注意掌握微粒半径比较及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比较.
15。
下列制备和收集气体的装置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