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曲艺音乐优秀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琴书
民歌产生较早、流传面广,在人民群众中根
北京琴书是产生于北京,流行于天津、河北等地的 治年间,著名演员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
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被誉为“金嗓鼓王”。
大鼓曲种之一。本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 清乾隆时已颇流行,并由当时著名弹
音演唱,伴奏乐器除扬琴外,又增加了一把四胡,
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57年所作。以革命的现实主义 “开篇”是一曲艺名词。
到了汉魏六朝,产生乐府长篇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说唱结合、表现完整故事。
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和 三弦、琵琶为主,也有增加二胡、阮等为陪衬的。
说唱音乐的成晚于民歌,是在民
美丽的深化故事,来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歌颂 本世纪40年代前后,北京通县乐亭
欣赏弹词开篇〈蝶恋花〉
各地区、民族有不同风格。 各地区、民族有不同风格。 曲调与乐亭大鼓近似,被 称为单琴大鼓。 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 美丽的深化故事,来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歌颂 中唐后,内容题材扩大,出现以唱为主民间艺人。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 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并将河
链接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 主题歌,旋律采用京韵大鼓音调素材写成。根据老 舍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四世同堂》以抗日战争时 期沦陷前后北京为背景,通过众多人物间错综复杂 关系,展现人民血泪交织的生活画面,揭露日军血 腥统治、汉奸卑鄙下流。描述人民所受灾难、觉醒 过程和顽强不屈、奋起抗敌精神。 这个唱段,表现人民苦难,歌颂人民不怕牺牲坚强 不屈的精神。旋律激愤、高亢、悲壮。全曲两个乐 段构成。
高中音乐曲艺音乐
又称曲艺音乐,它主要是以说和唱相结合、以唱 为主的艺术表现手段来进行刻画人物、叙述故事 的。
历史悠久,远在战国、汉代已出现文体形式。到了汉魏六朝,产 生乐府长篇叙事诗,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说唱结合、表 现完整故事。中唐后,内容题材扩大,出现以唱为主民间艺人。宋、 元时期,说唱音乐成为城镇居民喜爱的艺术形式。明、清以来,形 成有浓郁民族色彩和地方风格的众多乐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曲艺音乐有了更显著发展。
链接
骆玉笙简介
骆玉笙,1914年生,艺名小彩舞,她9岁拜苏焕亭为师学唱京剧 老生,14岁在南京登台清唱,17岁正式改唱京韵大鼓。1934年 拜鼓王刘宝全的弦师韩永禄为师学唱刘派大鼓曲目。她在几十 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 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 其是带有一种自然悦耳的颤音,创造形成了令人喜爱的“骆派” 京韵大鼓。她长于歌唱,尤以激越、挺拔的“嘎调”最为动人, 被誉为“金嗓鼓王”。骆玉笙代表作《剑阁闻铃》、《伯牙摔 琴》、《红梅阁》等,让听众百听不厌。 骆玉笙演唱了多半个 世纪的《剑阁闻铃》,如今已成为一代绝唱。所录制的唱片, 销售量超过了50万张。为此,骆玉笙于1989年获得了中国唱片 公司颁发的“金唱片”大奖。2002年5月10日因病去世。
大鼓艺人翟青山等,改三弦为扬琴伴奏演唱,唱腔 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
至清末,一些地方小戏是直接由说唱音乐发展形成的。 她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在“刘派”基础上,又集“白派”、“少白派”之长,充分运用和发挥她那甜美的嗓音,宽广的音域,尤
表演:
苏州弹词在体裁上为散文和韵文结合,并以叙事 为主,代言为辅。以“说噱弹唱”为主 要艺术手段, 表演上注意模拟各种类型的人物。唱词基本为七 字句。基本曲调在原有的俞调、马调的基础上, 于近代有很大发展,出现许多流派唱调,乐器以 三弦、琵琶为主,也有增加二胡、阮等为陪衬的。
链接
“开篇”是一曲艺名词。也叫弹词开篇。以苏州 弹词开篇最有名。以前是苏州弹词演员在说书 之前所加唱的与正书无关的短段。它和评话的 开词,即开话之前先念诗、词、曲或韵白的作 用相同。原为艺人定场、试嗓之用。现已发展 为独立的演出形式。有单人的、双人的、多人 的演出形式。
、 说唱音乐至今已有约三百多个 曲种。各地区、民族有不同风格。 可分为“鼓曲”、“弹词”、“道情 (或渔鼓)”、“琴书”、“牌子 曲”、 “走唱”、“杂曲”、“板诵”等几
属于鼓曲类的曲种。主要流行于包括北京、天津 在内的华北及东北地区。它的渊源是清末由河北 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并传入京津地区的木板大 鼓。后木板大鼓发展成京韵大鼓。伴奏乐器在原 来的基础上,加上了三弦、四胡等乐器,并将河 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 与部分唱腔,二十年代是京韵大鼓发展的鼎盛时 期。各种流派繁多,风格各异,几乎与京剧并驾 齐驱。京韵大鼓具有半说半唱的特色,唱中有说, 说中有唱。京韵大鼓的主要伴奏乐器为大三弦与 四胡,有时也有琵琶。演员自击鼓板掌握节奏。
说唱艺术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学与音乐相结合的表演艺术的总称。 治年间,著名演员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
本江世苏纪 省4地0了年方代曲烈前艺后曲,种士北。京为通县革乐亭 命壮烈牺牲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
间方言改为北京的方言,吸收了京剧的发音吐字
京韵大鼓
梅花大鼓
苏州弹词
单弦
返回
单弦
单弦,原为八角鼓中的一种演唱形式,以一人操 三弦自弹自唱而得名。清乾隆、嘉庆年间兴起,1880 年前后旗籍子弟随缘乐(本名司瑞轩)自编曲词在茶馆 里演唱,逐渐形成独立的曲种。嘉庆九年(1804)华广 生编订的《白雪遗音》卷3中《酒鬼》篇,是现存最 早的单弦曲词。单弦曲牌众多,曲调丰富,反映现实 生活。自随缘乐以后,产生了德寿山、全月如、荣剑 尘、常澍田、谢芮芝等名家,推动了单弦艺术的发展。 单弦有两种演出方式:①自弹自唱;②一人站唱,以 八角鼓敲击节拍,另一人操三弦伴奏,原称“双头人”。
形成:
江苏省地方曲艺曲种。苏州弹词,用苏州方言 说唱的弹词。流行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的杭 嘉湖地区。清乾隆时已颇流行,并由当时著名弹 词演员王周士发起,成立了艺人的行会组织光裕 社。嘉庆、道光年间,有陈遇乾、毛草佩、俞秀 山、陆瑞廷(一般为陆士珍)四大名家;咸丰、同 治年间,著名演员有马如飞、赵湘舟、王石泉等, 此后又出现许多有艺术成 就的演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