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中国地理综合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考地理三轮冲刺---中国地理综合仿真模拟训练(解析版)
三轮冲刺---中国地理综合仿真模拟训练
一、选择题
读我国某区域≥10℃积温等值线分布图(下图)(单位:℃),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积温()
A.相差的范围是2019℃--3000℃
B.相差的最大值是4300℃
C.甲地的积温可能是6600℃
D.乙地的积温可能是1800℃
2、图中东部地区等值线数值的变化规律,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 B.太阳辐射
C.距海洋远近 D.人类活动
【答案】1、C 2、B
【解析】
1、根据等值线的读数原则,甲地的积温值在6000°C到7000°C之间,乙地的积温值在2000°C到3000°C之间,C正确,D错误;两地积温的差值在3000°C到5000°C之间,A、B错误。

2、东部等值线与纬线大致平行,随纬度增加而递减,说明受太阳辐射影响。

某湖泊(水库)呈树枝型,流域面积约10000km2,水面积达500km2。

下左图阴影部分表示正常湖区轮廓线,虚线表示某次持续降雨后的湖区轮廓线;下右图为7月份水库对周围降水的影响比较示意图。

读图,
区的黄土地
D.湟水谷地是该地区的重要农业区,主导因素是光照充足
6、有关右图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持续增加是草场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B.人均草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
C.草甸草原区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实施轮流打草、轮牧,提高草场载畜量
D.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
【答案】5、B 6、D
【解析】
6.右图地区,表示不同系统区人口数量多少差异,不能表示人口持续增加,A错。

图示内容是不同系统的人均草场面积数值,不表示先增加后减少,B错。

草甸草原区人均草场面积大,可持续发展方向是实施轮牧,控制草场载畜量,C错。

荒漠草原区耕地面积最小,D对。

考点:读图能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耕地占补平衡是新《土地管理法》确定的一项耕地保护的基本制度,下图是我国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年限的空间分异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可平衡年限较短的省级行政单位包括()
A.陕黔鄂B.滇渝闽C.黔川鄂D.皖赣桂
8.新疆可平衡年限较长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耕地占土地总面积比重大B.现有耕地的利用率低
C.地广人稀,后备土地资源较为丰富D.西部大开发的实施
【答案】7、B 8、C
【解析】
读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9、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年太阳辐射量②7月均温③地势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10、②曲线在b处数值很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高,气温低 B.云量多,反射强
C.距海近,水汽多 D.纬度低,对流旺
11、我国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答案】9.C 10、B 11、D
【解析】
11、外流区属于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的影响,河水补给类型为雨水,汛期在夏季;而内流区为非季风气候区,河流补给类型为高山冰雪融水,温度越高,融雪量越大,汛期也在夏汛。

所以选D。

二、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徐霞客游记》是一部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记述了徐霞客在旅行中的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了卓有价值的贡献。

图15为徐霞客西行路线示意图。

(1)从徐霞客西行路线中选择一项世界遗产,说出该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突出的游览价值。

(2)“世界那么大,你该去看看”。

请从徐霞客西行路线所经地区中选择目的地,为你所在的学校设计一条5日地理实践考察线路。

要求:旅游主题明确,旅游活动安排合理,有地理特色。

【答案】
(1)武夷山: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或丽江古城:人文旅游资源;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
或桂林: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科学价值。

【解析】
13、下图中湖泊为所在区域第一大咸水湖。

湖西部的阿拉山口是全国著名的风口,全年8级以上大风达165天,最大风速55m/s,多集中
在4-6月。

20世纪50年代前,该湖有博尔塔拉河、精河、四棵树河、奎屯河等河流汇入,面积约1200平方千米。

近代由于人为活动的加剧,目前该湖仅受博尔塔拉河、精河和部分地下水补给,面积变化于500-600平方千米之间。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3-5月入湖径流量较小,占全年径流量的14.8%,但相应时期的湖泊面积却较大,而6-9月为入湖径流量最大时期,占全年径流量的64.6%,但相应时期的湖面面积最小。

试分析其原因。

(2)分析近些年来该湖湖面面积变化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3)有人建议该湖泊周围应大力建设盐场。

请为该观点说明理由。

【答案】
(1)3-5月:每年的12月至次年3月为该湖的封冻期,此间湖面温度较低,并被冰雪覆盖,湖面蒸发量相对要小得多,河流中上游地区基本不引水;随着3月份开始解冻,湖面面积不断增大,因此3-5月湖面面积较大。

6-9月:农田灌溉大量引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入湖径流主要靠地下水补给,补给量少;气温高,蒸发旺盛,因此6-9月湖面面积较小。

(2)湖面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大风天数增多;湖床裸露,增加了新沙源,沙尘暴天气多发;周围区域温差增大等。

(3)咸水湖,盐度高,面积大,盐田分布面积广;湖边地势平缓,易挖掘盐田;地处内陆,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风力强,有助于蒸发;市场需求量大;可以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解析】
较小。

第(2)题,该区域位于中国西北地区。

区域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是水源。

湖泊是湿地,不仅可以供水,还可以起到调蓄周边气候等作用。

湖面面积的缩小导致周围地区更加干旱,蒸发加剧,荒漠化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减少,大风天数增多;湖床裸露,增加了新沙源,沙尘暴天气多发;周围区域温差增大等。

第(3)题,大力建设盐场是基于湖泊周边的盐田分布广、挖掘条件好;采盐天气条件优越;而盐业可以带来丰厚的市场效益。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南省,常住人口9400多万。

“传统农业大省”正快步实现农业现代化,由“中国粮仓”变为“国人厨房”、“世界餐桌”。

河南夏粮总产量达到313亿千克,位列我国17个粮食主产省首位,郑州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同时,在中央提出实现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以后,郑州市成为中原地区最大的综合工业城市,是中国重要的有色冶金工业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大客车生产基地、煤炭工业基地、建筑和耐火材料基地以及纺织工业基地。

下图为河南省简图。

(1)读图描述河南省的地势特征。

简述在地形因素影响下,河南省
城市和铁路的分布特征。

(2)云台山红石峡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

上右图为红石峡景区景观图(岩石主要为浅海相红色砂岩),推测形成该景观的主要地质作用过程。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

(4)试分析郑州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
(1)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城市数量少、密度小,铁路网稀疏;东部平原地区城市数量多、密度大,铁路网密集。

(2)在浅海环境接受沉积,形成红色砂岩(沉积岩);经地壳运动发生隆起抬升(地壳上升);再经流水侵蚀、切割形成该景观。

(3)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气候条件优越;平原广阔,耕地面积大;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政府大力支持。

(4)郑州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郑州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郑州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解析】
第(2)题,地质作用形成主要从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角度分析。


石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外力作用以流水作用为主。

浅海相红色砂岩属于沉积岩,主要为外力沉积作用形成的。

由于后经侵蚀,所以经过地壳运动发生抬升(低处沉积,高处侵蚀)。

所以该地貌形成的过程为,先沉积形成砂岩,然后地壳运动,抬升,受外力侵蚀形成峡谷。

第(3)题,河南省发展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方面描述,河南省主要位于淮河以北,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南部只有很小部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发展粮食生产。

由图示等高线来看,东部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原面积广大,耕地面积大。

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劳动力与国家政策方面考虑。

读材料“常住人口9400多万”说明劳动力资源丰富;“郑州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说明国家政策支持。

第(4)题,郑州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主要结合工业区位因素考虑。

从粮食来源、粮食消费、交通运输等角度进行分析。

从粮食来源看:郑州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从消费市场来看:郑州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从交通运输看:郑州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另外,郑州是河南省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15、【环境保护】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黑黝黝的污水像原油一样粘稠,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扑鼻而来,绵延数公里后才逐渐消散。

在连续呕吐了3次、戴上两个口罩后,才感
觉稍微好一点。

即使如此,恶臭仍刺得人不停流泪,在水塘附近停留了约10分钟,头疼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

”这是记者在采访腾格里沙漠腹地时所遇到的场景。

我国西部地区有众多沙漠,有些以化工企业为主的工业园就建在沙漠腹地,已经对独特的沙漠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

分析化工企业造成的沙漠污染难以修复的原因。

【答案】
污染物下渗,造成地下水污染,内陆沙漠水循环缓慢,难以稀释扩散;粘附在沙土中,造成土壤污染,危及脆弱的沙漠植被,沙漠扩张;污染物进入大气,就形成大气污染,化工产品短时间难以挥发掉;沙漠吞噬掩埋,难以查明污染整体情况。

【解析】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