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三)省略句

合集下载

文言文特殊句式3

文言文特殊句式3

(二) 意念被动 没有表示被动的介词出现,需要联系 上下文去理解,如: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项脊轩志》 洎牧以谗诛。《六国论》——等到李 牧因为谗言而被杀。 予羁縻(捆,拴)不得还。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 语后置、定语后置)
在现代汉语中,定语一般在中心词 的前面.文言文中定语有时在中心词 的后面,这是为了使中心词突出,或 者为了使句子更流畅顺口。 1. 数量性定语的后置。 数量词作定语往往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如: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鸿 门宴》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2. 定语后置的标志。“者” (译为……的)、“之”
2.“……见……”,“见……于……” 式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 如列传》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 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3“受……于”表被动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H、……非……欤?(……不是……吗?)子非三闾大夫欤? I、顾……哉?(难道……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J、独……哉?(难道……吗?)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哉?
作业
P92第1、2、3题
文言文特殊句式
学习内容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
几类特殊句式: 1 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 被动句 3 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 后置、定语后置) 4 省略句 词性词组为 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 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 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 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 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 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 下几种: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第一部分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

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等。

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一、判断句: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

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

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例如:此则寡人之罪也。

(《勾践灭吴》)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则”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

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

比如:1.用“……,……者也”表判断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2.用“……者,……”表判断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游褒禅山记》)3.用“……,……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项脊轩志》)4.用“……,……”表判断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

如:“鲁迅是绍兴人。

”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

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

“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

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

”(“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

”或“刘备,天下枭雄也。

”(“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

”(“者也”合用)2.“……是……”格式。

“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

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

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

”(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

”《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

”《冯婉贞》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

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

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全部

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全部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九年级下册《公输》一、倒装句1、起于鲁2、宋何罪之有?3、吾既已言之王矣4、胡不见我于王?二、省略句1、知而不争2、然胡不已乎?3、邻有敝舆而欲窃之4、必为有窃疾矣5、于就是见公输盘6、虽杀臣,不能绝也。

7、将以攻宋三、判断句1、此为何若人?2、必为有窃疾矣3、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4、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5、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省略句1、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省略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二、被动句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鱼我所欲也》一、、省略句1、乡为身死而不受2、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3、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二、倒装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2、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三、判断句1、鱼,我所欲也。

2、熊掌,亦我所欲也。

3、生,亦我所欲也。

4、义,亦我所欲也。

《曹刿论战》一、省略句1、对曰:“小惠……”2、问:“何以战”3、必以分人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5、曹刿请见6、又何间焉?7、乃入见8、小惠未徧9、可以一战二、倒装句1、何以战2、战于长勺三、判断句1、夫战,勇气也。

2、忠之属也3、夫大国,难测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倒装句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君美甚3、吾孰与徐公美?4、问之客曰5、又弗如远甚。

6、欲有求于我也7、忌不自信。

8、臣之客欲有求于臣9、皆以美于徐公10、能谤讥于市朝11、皆朝于齐1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二、省略句1、与坐谈,2、孰视之3、暮寝而思之4、于就是入朝见威王5、皆以美于徐公6、问之客曰7、能谤讥于市朝三、判断句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2】格式:中心词+之+定语+者
• • • • • ①马之千里者(《马说》) 译文:“千里马” ②僧之富者不能至(《为学》) 译文:“富有的和尚却不能到达” ③国之孺子之游者(《勾践灭吴》) 译文:“吴国出游的年青人” • ④石之铿然有声者。(《石钟山记》 译文:“发出铿锵声音的石头”
【3】格式:中心语+之+定语
倒装句
所谓倒装,是比照现代汉语习惯说的,与现 代汉语的语序不符合的,我们称之为倒装。
倒装类型: 1、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 3、定语后置 4、状语后置
一、主 谓 倒 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 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①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 译文:“你太不聪明了” ②渺渺兮予怀(《赤壁赋》) 译文:我的情思啊,悠远茫茫。
三、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 若置于谓语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 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 来理解,即翻译时大多数时候要提到 谓语前面去翻译 。
(1)格式:动十以十宾
• • • •
①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张衡传》) 译文:“用篆文山龟鸟兽的形状来装饰(它)”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 (《齐桓晋文之事》) 译文:“把孝敬父母敬重兄弟的事向他们反复 讲述” • ③覆之以掌 《促织》 • 译文:“用手掌覆盖(蟋蟀)”
5、用“……,……也”表判断。判断句中,有时“者” 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 表判断。 如:此余之所得也。// 此帝王之资也。//操虽托名汉相, 其实汉贼也。 6、用 “即”“乃”“则”“皆”“本”“诚”“亦”“素” 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兼加强语气;用“非”表示否定 判断。 •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 ④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⑤臣本布衣。 // 本长安倡女。 • ⑥且相如素贱人。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指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主谓倒置句等七种句式。

也有人将后面的四种句式归纳统称为倒装句。

之所以将上述七种句式称为特殊句式,是因为这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的句式特点有明显的不同之处,熟悉和了解这些不同于现代汉语的文言句式特点,有助于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

(一)判断句现代汉语中,主要依靠主谓之间的判断动词"是"来构成判断句。

这种判断句的形式在文言中只是极个别的现象,一般都是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 主语后面用"者"表提顿,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例2 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石钟山记》)2. 主语后面没有"者",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也)。

例3 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醉翁亭记》)例4 生,亦我所欲也。

(《鱼我所欲也》)3. 谓语后面连用"者""也"表示判断(……者也)。

例5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毛遂自荐》)例6 是必射雕者也。

(《李将军列传》)4. 用"为""乃""则""即""诚""非""素""皆"来表示判断。

例7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鸿门宴》)例8 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例9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例10 梁父即楚将项燕。

(《史记o项羽本纪》)例11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例12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例13 且相如素贱人(《廉颇蔺相如列传》)5. 直接用名词充当谓语表示判断。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7)、以动词“为”代 “是”表示判断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鸿门宴》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8)、采用否定副词“非” 表否定判断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也……”
(《孟子》)中的“非”也是否定的判断词。
人非生而知之。
求(可使报秦者)人
求 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村中 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村中 (好事者) 少年
(3)数量词作定语,常把定语置于中心语后面
我持 白璧(一双),玉斗(一对)。 《鸿门宴》
(一双)白璧 , (一对) 玉斗
练习:A、马之(千里者。) B、荆州之民(附操者。) C、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D、铸以为金人( 十二)。
译:曹操虽然名义上是汉朝的宰相, 但实际上是汉朝的反贼.
(3)、 “......者,......。”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粟者,民之所种。”
(4)、 “......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此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鸿门宴》 译:樊哙是刘邦的护卫。
文言文四种特殊句式 汇总讲析
保定职教中心财经部:铁建英 2020年3月26日
文言文四种 特殊句式
目录
1 省略句 宾语 2 判断句 前置
定语
3 被动句 后置 4 倒装句 状语
后置
1 省略句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 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 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 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3、陈述句中宾语前置,一般要借助“之” “是”“之为”等字作为提前标志。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A、沛公安在?
B、大王来何操? C、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C
D、籍何以至此?
下列句子句式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
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是寡人之过也 B、燕王拜送于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C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夫晋,何厌之有
下列各项与“何厌之有“句式 不相同的一项是 A
A、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兵革非不坚利也。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四)宾语前置
在现代汉语中,宾语往往位于谓语后边,作为谓语 的施动对象。而在文言文中,在某些条件下,宾语往往提 到谓语之前,呈现宾语前置现象。这样的特殊情况一般有 三种:
1.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例一: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肯顾我) 例二:古之人不余欺也 。(不欺余) 例三:时不我待。 (时不待我)
总 结 :
一、判断句
二、被动句 三、省略句
(一)定语后置 (二)宾语前置 (三)状语后置 (四)主谓倒装
四、倒装句
高考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 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 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 句等。下边我们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 “是”来表示判断的,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 代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古代汉语需要借 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一)用“乃、则、即、皆、必”等副词表示 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兵势所逼迫。
三、省略句
(1)主语的省略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3)动词宾语的省略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初中阶段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种: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

(l)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2)夫战,勇气也。

《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

《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

(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

《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

《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出师表》(6)臣本布衣。

《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

《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

《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

《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

《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

《桃花源记》三、被动句古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属于被动式关系的叙述句叫被动句。

一般有以下几种形式:l.用“为……所……”、“为所”表示被动。

(1)二虫尽为所吞。

《童趣》2.用“为+动词”表示被动。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陈涉世家》(2)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守株待兔》3.用“于”表示被动。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马说》文言文小段翻译练习【丑妇效颦】西施病心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中考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1.判断句:现代汉语的判断句,一般要在主语的谓语之间加判断动词“是”。

古代通常不用“是”来联系,而是采用以下方式表示。

(1)用语气助词来表示判断。

主语后用“者"字提顿,谓语后用“也"帮助判断,构成“……者,……也”式。

有时省去“者",有时省去“也”,有时“者”、“也”都不用。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可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可译为: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人。

环村居者皆猎户。

可译为:村子周围居住的人都是猎户.刘备天下枭雄。

可译为:刘备是天下勇猛的人。

(2)用副词加强判断或构成否定判断。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可译为:应当做皇帝的人是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数之大观也。

可译为: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色.(3)以动词“为”代词“是”表示判断。

如,臣以王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可译为:我认为大王攻打宋国。

这是和他们一样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可译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么是夫子呢?判断句子特殊标志,需要记住.2。

被动句:现在被动句常用“被"来表示,文言文常用介词“为"或“于”来表被动,偶尔也用“见”或“被”,而且它们的用法也各不相同.(1)用“为”或“为"、“所”配合表示被动。

如,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可译为:吴广平素很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替他出力。

其印为予群从辈所得。

可译为:他的字模被我的侄子辈得到。

(2)用介词“于”放在动词后,并引出施动者.如,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

可译为:而您被赵王所看重,所以燕王想和您结好.(3)用“见”表示被动,或“见”与“于”配合使用,或“见”与“被”对举使用。

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可译为:秦国的城池恐怕不能得到,白白地被欺骗。

(4)没有任何表示被动词语的被动句。

如,帝感其诚。

可译为:上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樯倾楫摧。

可译为:船上的桅杆被吹倒了,船桨被折断了。

被动句需要仔细琢磨体会.3.省略句: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句子成分的省略,是古今汉语都有的现象,只是文言文省略的情况更加普遍,几乎所有的句子成分都有省略。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比较而言,文言中存在以下几类特殊句式: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2.省略句3.被动句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

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

如:“鲁迅是绍兴人。

”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

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的,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

“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

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

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

”(“者也”双用)“刘备者,天下枭雄。

”或“刘备,天下枭雄也。

”(“者也”单用)“刘备,天下枭雄。

”(“者也”不用)“刘备,天下枭雄者也。

”(“者也”合用)2.“……是……”格式。

“是”在文言中表判断,这种情况比较少。

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

如:“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自言本是京城女。

”《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

”《琵琶行》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赤壁之战》“吾翁即汝翁。

”(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

)《汉书、项籍传》“此则岳阳楼之在观也。

”《岳阳楼记》“吾村十里皆平原。

”《冯婉贞》5.否定判断。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

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

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

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

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

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

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

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

如:(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

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

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

(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2、蒙后省。

如:(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

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

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

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

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谓语的省略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

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

2021中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三)省略句

2021中考语文常见的文言文特殊句式(三)省略句
6、予独爱莲之出(于,从)淤泥而不染,濯(于,在)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
7、各隐(于,在)卷底衣褶中《核舟记》
8、饮食百物皆倍穹(于,比)常时《观潮》
9、急湍甚(于,比)箭。《与朱元思书》
10、寓(于,在)逆旅《送东阳马生序》
11、坐(于,在)潭上《小石潭记》
12、得之(于,在)心而寓之(于,在)酒也《醉翁亭记》
13、独守丞与战(于,在)谯门中《陈涉世家》
14、然足下卜之(于,向)鬼乎《陈涉世家》
15、一厝(于,在)朔东,一厝(于,在)雍南《愚公移山》
(五)省略量词
古汉语中,数词可直接修饰名词,表数量的多少,而省略量词。
1、船头坐三(个)人《核舟记》
2、一(张)桌,一(把)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已《口技》
14、(殿下)诚宜开张圣听《出师表》
15、(吾)由是感激《出师表》
16、(子)胡不见我于王《公输》
17、(此人)必为有窃疾也《公输》
18、(二山)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愚公移山》
(二)省略谓语
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
(三)省略宾语
1、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2、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11、独守丞与(之)战谯门中《陈涉世家》
12、与(之)俱来《隆中对》
13、将以(之)攻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公输》
14、货恶其弃(之)于地也《大道之行也》
(四)省略介词于
1、场主集薪(于,在)其中《狼》
2、吾既已言之(于,对)王矣《公输》
3、驱之(于)别院《童趣》
4、与同人饮(于)楼上《山市》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整理(完美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 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 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 动句、省略句和主谓倒装句、宾语 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 置句等。
一、判断句
(一)采用“……者,……也”的方式 1.“……者,……也”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因果)
(四)现代汉语中常用“被”“受”表示被 动关系,文言文中也有,但很少。比如:
①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②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 人。(《赤壁之战》)
三、省略句
(一)依所省成分划分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 战》)
(《鸿门宴》) 2.中心词(+“之”) +形容词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七、介宾短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多置于谓语之前作状 语,但在文言文中,却常置于谓语之后作补语。 例如: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 谏》)
6.省略兼语 ①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 ②而不及今令有功于国。
(二)依上下文关系划分 1.承前省。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2.蒙后省。如: 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对话省。如: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 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 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 是主动者、实施者。这样的句子,称为被 动句。在文言文中,被动句往往用 “为……所……”和“见……于……”及 其相应的变式结构来表示。

高中语文 高三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高中语文 高三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

文言特殊句式之“省略句”【高考考点】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是高考语文试题特殊句式中一个重要的考点,主要涉及文言字词理解及句式翻译。

省略句的应用,形式多样,需要结合语境进行具体分析。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省略句不熟悉、不理解,必然会造成理解困难和翻译错误。

省略句这一大考点的考查类型有两类,一类是理解文言词语;一类是翻译文言句子。

考试频率为必考。

【知识建构】【问题解决】问题一:什么是省略句?请谈谈你对它们的理解。

省略句:省略是为了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的一种语法修辞手段。

问题二:省略句的句式特点(补充完整句子并总结特征)第一组:(苏子)举酒属客。

(《赤壁赋》) 译:苏轼举起酒杯劝人喝酒。

于是(苏子)饮酒乐甚。

(《赤壁赋》) 译:这时候苏轼喝着酒,快乐极了。

(苏子和客)相与枕藉乎舟中。

(《赤壁赋》)译:苏轼和客人互相在船上靠着垫着睡着了。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廉颇)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沛公)坐须臾。

(《鸿门宴》) 译:沛公坐了一会儿。

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译:刘邦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回到军营里,你再进去。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今日之事)甚急。

” (《鸿门宴》)译:樊哙问:“今天的事情怎么样?”张良说:“(今天的事情)很危急!”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之意)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亭记》)译: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问:“(您)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我)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曹刿问鲁庄公:“凭什么作战”,鲁庄公回答说:“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把它分给别人.”省略句形式它们的特征是:省略主语。

第二组: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译:第一次击鼓,士兵的士气很旺盛,再次击鼓士气渐渐衰弱,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枯竭了。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

文言文-特殊句式

文言文-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①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 吾属今为之虏矣! ②宾语前置句 不然,籍何以至此(以何) 客何为者(为何) 沛公安在(在安) 大王来何操(操何)
六、指出下列语句中的特殊句式
• • • • • • • • • • 1.此天子气也 2.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3.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4.亚父者,范增也 5.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6.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 8.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 9.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10.此亡秦之续耳
23.若属皆且为所虏 24.吾属今为之虏矣 25.为击破沛公军 26.加彘肩上 27.孰与君少长 28.何辞为

• • • • • •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5.秦王购之金千斤 6.欲与俱 7.皆陈殿下
• • • • • • • •
三、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4、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二)、省略句 1、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 省略介词“以” ) 2、以(之)试(于)人( 省略宾语“之”省略“以” ) 3、待吾客与 ( 之 ) 俱 ( 往 ) ( 省略介词宾语和谓语 ) 4、(燕王)恐惧不敢自陈(省略主语)
(三)、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为”表被动)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见”表被动)
(四)、倒装句
1、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介词结构、数量词作定语 后置 ) 2、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词结构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词结构后置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三)省略句
.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中的几种特殊句式; 2、掌握文言句式的特征及判断技巧; 3、在句子翻译中处理好文言句式;
.
一、考点分析: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 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 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 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 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 句、倒装(变式)句、省略句四种, 另外,古汉语的疑问句和固定句式也 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
练习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 ,(草木)尽死;(蛇)以啮人,(人)无御之者。 2、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梁惠王)曰:“不可,(五十步)直不百步耳,是亦 走也。”(孟子)曰:“王如知此,(王)则无望民之多 于邻国也。”
.
练习4: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沛公军(于)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樊将军,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邑万家。
4、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 果如成言。
句式特点四:省略介词(主要“于”“以”两
词)。 .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2、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5、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6、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 可。”
.
(三)省略句:
文言文中成分省略的现象非 常普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
练习1: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 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 2、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3、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句式特点二:省略谓语。
.
练习3: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①尉剑挺,广起,夺而杀之。 ②屠惧,投以骨。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①竖子不足与谋。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③相如闻,不肯与会。
.
练习3: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①尉剑挺,广起,夺(剑)而杀之。 ②屠惧,投(之)以骨。 ③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 事。
句式特点一:
省略主语
1、承前省; 2、蒙后省;
3、对话省 .。
练习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而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
.
练习2: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 三(鼓)而竭。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老臣今者殊不欲食,乃自强步,日(步)三四 里。
.
补出下列句子的省略成分
1、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2、于是秦王不怿,为(之)一击缶。 3、扶苏以数谏故,上使(之)外将兵。 4、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之)议也。 5、收天下之兵,聚之(于)咸阳。 6、齐威王欲将孙膑,孙膑谢曰:“刑余之人不可 (将)。”
.
2、①竖子不足与(之)谋。
②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
③相如闻,不肯与(之)会。
句式特点三: 省略宾语。1、省略动词宾语; 2、省略介词宾语。
.
练习4:翻译下列句子,体会省略特点
1、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2、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3、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 邑万家。 4、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 ,果如成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