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格马利翁效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格马利翁效应
引:心理暗示的力量之事例
事例1:一位心情烦躁的富翁住进了海边的一家旅馆,晚上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并且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于是摸着黑,抓起床头柜上的一个东西向着房间窗户砸去,一声玻璃破碎的声响之后,他顿觉海风拂面,于是安然入睡。
第二天早上他一醒就愣住了。
原来昨天晚上他根本就没有砸中窗户,而是把墙上的一面镜子砸碎了。
事例2:一位海产品销售公司的员工在下班时误被公司其他员工反锁在冷藏车里了。
等他发觉时,厂子里已经没有一个人了,他在做了种种想从里面打开冷藏车的尝试均告失败之后,他开始感到越来越冷。
第二天当工友打开冷藏车箱门时,发现他全身发紫被冻死了。
而事实上,这台冷藏车根本就没有制冷。
事例3:一位自杀者,拿着一根铁丝向变压器的高压端伸去,在铁丝与高压线接触的一瞬间,他应声倒地身亡,从死亡现场看,属于典型的触电死亡。
但不巧的是,当天这台变压器正在检修,他所触及的高压线上根本就没有电流。
事例4:一位将被执行死刑者,被带到一间房里,他的一只手臂通过墙上的一个洞被固定在隔壁的另一间房里,行刑者告诉他,你的血将通过一个针头一滴一滴滴到地上的盆里,你最终会因失血过多而死去。
当针头被刺进他胳膊的时候,他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落到盆里的声音,当他感觉自己体内的血液快被放完时,他脸色惨白地死去了。
但事情的真相是,的确有个针头插进了他胳膊上的动脉,但滴到盆里的却是自来水。
结论:人的自我心理暗示能量巨大,它可以让人自我满足,更可以致人死地。
(一)皮格玛利翁效应:
1)远古时候,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利翁喜爱雕塑。
一天,他成功塑造了一个美女的形象,爱不释手,每天以深情的眼光观赏不止。
看着看着,美女竟活了。
2)1968年,两位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一所小学,他们从一至六年级中各选3个班,在学生中进行了一次煞有介事的“发展测验”。
然后,他们以赞美的口吻将有优异发展可能的学生名单通知有关老师,并要求其严格保密,保证试验的正确性。
8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复试,结果名单上的学生成绩有了显著进步,而且情感、性格更为开朗,求知欲望强,敢于发表意见,与教师关系也特别融洽。
实际上,这是心理学家进行的一次期望心理实验。
他们提供的名单纯粹是随便抽取的。
他们通过“权威性的谎言”暗示教师,坚定教师对名单上学生的信心,虽然教师始终把这些名单藏在内心深处,但掩饰不住的热情仍然通过眼神、笑貌、音调滋润着这些学生的心田,
实际上他们扮演了皮格马利翁的角色。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因此变得更加自信,奋发向上的激流在他们的血管中荡漾,于是他们在行动上就不知不觉地更加努力学习,结果就有了飞速的进步。
这个令人赞叹不已的实验,后来被誉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
(二)启示
“皮格玛利翁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
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
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暗示在本质上,是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
自己给自己创造皮格马利翁效应:灰心丧气的时候,给自己鼓劲,春风得意的时候,提醒自己不要忘形。
通用电气的前任CEO杰克·韦尔奇,团队管理的最佳途径并不是通过“肩膀上的杠杠”来实现的,而是致力于确保每个人都知道最紧要的东西是构想,并激励他们完成构想。
韦尔奇说:“给人以自信是到目前为止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
美国玫琳凯公司的总裁玫琳凯也认为:“赞美是激励下属最有效的方式,也是上下沟通中最有效果的手段,因为每位员工都需要赞美,只要你认真寻找就会发现,许多运用赞美的机会就在你面前。
”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鼓励与赞美能使白痴变天才,批评与谩骂会使天才变白痴
一个企业管理层面的最大问题就是将不同文化背景、处于不同经济地位、怀着不同目标的人组合在一起,共谋企业发展。
如何使各类人员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股合力,就是激励艺术要解决的问题。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并非是能时刻都能想出绝妙办法的人,而是能营造出一种家的氛围、激励员工想出绝妙办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