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嵬(其二)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 嵬 ( 其 二 )
咏史诗鉴赏思路
1、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3、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生平、创作风格。
2、理解把握《马嵬》中的内容、情 感以及作者的态度。
3、分析其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 有《李义山诗集》。
安 史 之 乱
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 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 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 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 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 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 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 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 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 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第一题
1 、首联运用典故,讽刺了唐玄宗 的痴心妄想,也在一方面衬托了他 的悲。“徒闻”、“未卜”、“休” 流露的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定了基 调。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 作用?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第二题
2、对比反衬的手法,烘托了逃难途 中的典型环境,使昔乐今苦、昔安 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第四题
4 、对偶,“六军”与“七夕”是借对 (形式上相对,但内容上不属于一类, 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的巧用,自然流 利,妙趣横生,无穿凿之嫌。 对比,尾联天子的爱情与平常百姓的 对比,发出反问,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 不如普通百姓一样拥有自己的幸福,启 示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 致使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的历史悲剧。
弄清史实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 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 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 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 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 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 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 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 。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 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 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 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 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 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 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 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
3、这首诗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题
倒叙的手法,没有按正常的顺序来 叙写抒情,而是先写了唐玄宗的招 魂之举的荒谬,再追述了马嵬之变 的凄凉,最后才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4、再思考一下,颈联、尾联又有什 么样的写作特色?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小组讨论)
思考下面问题
1 、首联中运用什么手法,玄宗听说杨贵妃在仙 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诺言,有什么用意?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3、这首诗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4 、再思考一下,颈联、尾联又有什么样的写作 特色?
1、首联中运用什么手法,玄宗听 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 夫妇”的诺言,有什么用意?
受“牛党之争”的影响,他的一生 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 、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 涡中的溺水者。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 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 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 咏史之作多是托古讽今的, 《无题》诗描写爱情生活的 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 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 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清 丽,想象丰富,意境朦胧,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 有人认为李商隐诗有用典太 多、意旨隐晦之病。
初读 理解文意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写作背景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 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 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 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 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 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 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 )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 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 。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
咏史诗鉴赏思路
1、悟感情:推敲作者的态度和表达的情感
3、分析技巧:分析作品采用的艺术手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李商隐生平、创作风格。
2、理解把握《马嵬》中的内容、情 感以及作者的态度。
3、分析其艺术手法。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晚唐 诗人。字义山,号玉谿(xī)生, 有《李义山诗集》。
安 史 之 乱
甘露之变
公元835年(唐大和九年),27岁唐文宗不甘为 宦官控制,和李训、郑注策划诛杀宦官。夺回皇 帝丧失的权力。11月21日,唐文宗以观露为名, 将宦官头目仇士良骗至禁卫军的后院欲斩杀,被 仇士良发觉,双方激烈战斗,结果李训、王涯、 贾餗、舒元舆、王璠、郭行余、罗立言、李孝本 、韩约等朝廷重要官员被宦官杀死,其家人也受 到牵连而灭门,在这次事变后受株连被杀的一千 多人。史称"甘露之变"。
链接高考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07年湖北卷)
华清宫 吴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唯此宫中落旋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
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4分)
两首诗都应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2分)第一首诗宫 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血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 成阴,温暖如春。(1分)第二首今昔(或时间):昔日霓裳羽 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1分)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第一题
1 、首联运用典故,讽刺了唐玄宗 的痴心妄想,也在一方面衬托了他 的悲。“徒闻”、“未卜”、“休” 流露的讥讽语气,又为下文定了基 调。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 作用?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第二题
2、对比反衬的手法,烘托了逃难途 中的典型环境,使昔乐今苦、昔安 今危的不同处境和心境跃然纸上。
第四题
4 、对偶,“六军”与“七夕”是借对 (形式上相对,但内容上不属于一类, 往往相去甚远的对语)的巧用,自然流 利,妙趣横生,无穿凿之嫌。 对比,尾联天子的爱情与平常百姓的 对比,发出反问,高高在上的皇帝为何 不如普通百姓一样拥有自己的幸福,启 示世人记取唐玄宗沉迷情色,荒废朝政, 致使国家陷于动乱、人民饱受战乱之苦 的历史悲剧。
弄清史实
公元756年初夏,安禄山 大军逼近长安,继而潼关失 守,长安城岌岌可危。在一 个阴雨连绵的黎明,唐玄宗 携杨贵妃、宰相杨国忠、太 子李亨以及诸皇亲国戚、心 腹宦官,离开当时世界上最 繁华的都市长安,逃往四川 。次日晚行至马嵬驿时,护 驾军士砍杀了祸国殃民的杨 国忠,并要求唐玄宗立即处 决杨贵妃。唐玄宗以怎样的 心情下令缢死杨贵妃,旁人 无法体会,但之后他便让出 了皇位,晚年则在难以消解 的悔恨忧愁中度过,直到死
3、这首诗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第三题
倒叙的手法,没有按正常的顺序来 叙写抒情,而是先写了唐玄宗的招 魂之举的荒谬,再追述了马嵬之变 的凄凉,最后才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一波三折,曲折幽深。
4、再思考一下,颈联、尾联又有什 么样的写作特色?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体悟感情 分析技巧 (小组讨论)
思考下面问题
1 、首联中运用什么手法,玄宗听说杨贵妃在仙 山上还记着“世世为夫妇”的诺言,有什么用意?
2、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样的作用?
3、这首诗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 4 、再思考一下,颈联、尾联又有什么样的写作 特色?
1、首联中运用什么手法,玄宗听 说杨贵妃在仙山上还记着“世世为 夫妇”的诺言,有什么用意?
受“牛党之争”的影响,他的一生 便始终伴随着牛党人的咒骂、诋毁 、中伤,最终他也就成了那政治旋 涡中的溺水者。
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 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 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 咏史之作多是托古讽今的, 《无题》诗描写爱情生活的 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 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 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清 丽,想象丰富,意境朦胧, 风格婉转缠绵,典丽精工。 有人认为李商隐诗有用典太 多、意旨隐晦之病。
初读 理解文意
马嵬(其二)
李商隐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写作背景
李商隐恩师令狐楚仙逝,他送灵回京至 马嵬,远望杂乱的长着灌木丛和荒草,有的 地方露出黄土,给人一种枯败苍凉之感的马 嵬坡,有感而吟《长恨歌》。一边的七师哥 于是激义山道:“驴背上吟诗,颇有情味, 何不以《马嵬》为题,吟咏一首呢?” 李商隐于是吟《马嵬》(其一)(其二 )两首诗,借古讽今,以唐明皇时期马嵬事 件的藩镇之乱讽刺当时甘露之变的宦官专权 。因此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咏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