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通用1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通用10篇)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直观认识线段,知道它的特征。
(B)使学生能够识别线段并初步学会画线段。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空间的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准备:
人手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把直尺、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认识它吗?它的名字就叫“线段”。
(板书课题:认识线段)
(二)新授
(1)初步感知
1、你觉得线段是怎样的?(生:直直的;一段一段的;弯曲的……)
2、能不能想办法变出一条线段?
生尝试。
老师(展示准备好的毛线):把毛线拉直,就会出现一条线段。
请摸一辈子。
演示:这个直线段叫做线段。
3.同桌合作:一个拉,一个指出这个线段在哪里。
请两生演示。
一个生命试图拉出线段,另一个生命指出两只手的距离就是线段。
演示,问:垂下来的这一段是不是线段?为什么?
4.总结:线段是直的。
(板书:直)
(2)认识端点
1、两头粘上去的叫做线段的什么?(端点)(师把毛线拉直粘在黑板上)
2、一条线段有几个端点?(两个)(板书:有两个端点)
(3)总结概念
现在,小朋友认识线段了吗?线段是怎样的?
让生记线段: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把线段印在自己的脑子里。
(4)找线段
其实,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物体的边都是线段。
小朋友找找看,看谁的小眼睛最亮?生:课桌边、黑板边……(让生用手感知)
(5)折线段
1、指出白纸中哪些边是线段?
2、在白纸中折出一条线段。
(折痕)
3.将线段折叠得比刚才短。
4.折叠这张纸上最长的线段。
(戴上戒指,让冠军说出原因和盖牌方式)
(6)小结
通过刚才的拉、折、指,你认识线段了吗?
(7)画线段
1、生自由画在白纸上,然后反馈评价。
2、指定条件画。
A、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师演示方法:用0刻度尺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3厘米长1厘米的线段。
反馈:要求非常准确。
(严肃工作的思想教育)
3、小结:线段有长有短。
(板书)
(三)巩固
1、找一找,下面那些是线段?(小黑板出示)
2.数数。
下图由几条线段组成。
3、过任意两点,能连起几条线段?
3点能连几条线段?
4点呢,每两点连起来,共有几条线段?(生思考,动笔画。
)
4点位置方向有不同。
思考:
4、比较:看看哪条线段长?
演示:一样长。
(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样的数学知识。
如:穿竖条衣服的人看上去瘦一些,穿横条衣服的人看上去胖一些等)
(四) 总结
这节课,小朋友有哪些收获?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操作活动,观察体会线段产生的全过程。
2.学生将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3、学生能与已有的知识相贯通,会数线段。
会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线段,会使用不同的工具画线段。
4、培养学生初步动手操作能力,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情绪,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感受线段的产生,认识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在实际的操作中体会线段的产生,体会线段与直线的关系,理解线段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教学过程:
一、师生交流,引进新课。
1、小朋友,你们喜欢念儿歌吗?谁愿意念给大家听听?今天老师也带来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听。
喜欢吗?一起大声念念看。
2、仔细观察儿歌里的两行字,你发现了什么?你桌子上的毛线是什么样子的?能把它变直吗?试试看。
(学生操作)
3、师:把线拉直,这两手间的一段在数学上还有个名字呢,你们知道叫什么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板书:认识线段)
二、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5、这是刚才的线段,(课件逐步演示旋转)它变了,现在还是线段吗?为什么?你们发现了什么?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
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
(学生辨别线段)
7、(隐去非线段,留下线段)这些都是线段,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8、师小结过渡.
三、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1、我们的生活中藏着许多线段。
(尺)你们看,这把尺的一边,就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这两端是它的两个端点。
这把尺上还有线段吗?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
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四、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1、生活中的线段太多,我们说也说不完,能不能想个办法把它画下来呢?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来画线段?为什么?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
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
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6、师:我不同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画,在这么多工具中,你最喜欢什么?为什么?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
全班评议、欣赏。
五、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
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
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
4、反馈。
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
(欣赏)
8、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六、总结
今天学到了什么?线段有哪些特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让学生体验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数线段的个数,画线段。
教学重点:
理解线段的特征。
教学难点:
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数线段。
教学准备:
一段线、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
请同学拿出一根线,把它随意摆在桌上,看它是什么样子?如果用手捏住线的两端,向两边一拉,这条线会变得怎样?(教师演示后学生猜)
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提问:这样拉出来的和原来的那根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
谈话: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就是线段。
(线段)
2、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认识线段(板书课题)
请小朋友再捏住线的两端拉紧现在我们手上拿的是一条。
(线段)
手捏住的两端就叫线段的两个端点(板书)
两端之间的这段线是。
(直的)
小结:所以线段必须要有两个端点,并且两端之间的线是直的。
3、线段可以这样表示(老师板书:)
提问:谁来指一指这条线段的端点?有几个端点。
4、小结线段的特点
二、实际应用
1、其实平常学习、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线段:?
你能说出生活中其他地方有线段?同桌说一说然后交流。
完成想想做做(1)
2、完成想想做做(2)
(1)黑板有4条边,它们都是什么?黑板是什么图形?
(2)拿出长方形纸,摸一摸互相说一说有几条线段围城?然后交流。
(3)数一数下面每个图形是有几条线段围成?(略)
学生相互数一数,指出端点在哪?
三、画线段(想想做做 3、4、5)
1、刚才认识了线段,你能画出一条线段吗?学生自由画。
然后交流,
2、归纳几种画法。
3、给你两点能画出一条什么?(两个点能连成一条线段)
4.把三点连成几条线段可以画出什么图形?
5、4个点呢?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他有什么特点?
还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线段:直的
2个端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4
教学要求:
⒈使学生初步认识线段,感受线段的特征。
⒉使学生学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的线段。
⒊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两根线、三根棍子、直尺、长方形纸等。
教学过程:
一、先让学生猜谜语:
“同学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喜欢”
“今天,我们就来猜一个谜语”
“一根根,一条条,编织衣物少不了。
有时直来有时弯,缝缝补补要用着。
”
提问:“这是什么呢?”
“线。
”
二、揭题:
在我们周围,有各种各样的线。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种——线段。
(板书课题:线段)
三、教学线段的认识
⒈引出线段的概念。
⑴请小朋友将带来的红线放在桌面上。
教师同时在投影仪上放一根弯曲的线。
问:“桌子上的线是什么样的?”
指出投影仪上的线也是弯的。
拿出另一根黑线让学生双手捏着两端拉紧。
问:“怎么样了?”
指出:此时两只手之间的直线是线段。
⒉比较,揭示线段的本质特征
⑴问:“桌子上的线有几个头?手里的线段有几个头?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这两个头又叫“两端”。
⑵问:“它们有什么不同?”线段是直的。
⑶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两根铁丝(一根—形和一根U形),分别用手摸一摸,体验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帮助学生感受由曲变直的过程。
问:“线段是什么样的?”(板书:线段是直的)
⑷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三根小棒。
把它们看作三条线段,按三种位置摆一摆。
讨论:摆的位置有什么不同?长度一样吗?
总结:线段可以是横的、竖的、斜的、长的、短的,但必须是直的。
⒊联系实际举例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边是线段。
请同学们就你所见过的物体举一些例子。
并请他们指一指。
⒋用图形表示线段
课本的一条边就是一条线段,请你摸一摸这条边的两端。
出示投影,请一名学生上来指出课本的一条横边的两端。
我们可以将这条横边用一个图形表示。
(慢慢地抽动课本的投影图,出现 )
图中有两点。
在教科书的背景下思考它们。
这两点分别是什么意思?
指出:这两个点就叫端点。
问:一条线段有多少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⒌回顾小结: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线段的样子。
想想它有哪两个特征?
⒍做第63页的想想说说,投影出示。
四、教学线段的画法
学生可以知道线段及其图形,那么如何画呢?请看这个图,学画画。
(投影在前面)
教师小结:画法可以有三种:⒈先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两点;⒉先点上两点,再画直的线;⒊先点上一点,从这点出发用直尺画一条直的线,再点上另一点。
三种方法同学们可以自由选择。
五、巩固练习
⒈练习十八第一题,同学们仿照书上的样子折一折,折好后将自己所折的线段指给其它同学看。
⒉练习十八第四题,(投影出示),先看第一幅图,指导学生数线段(注意指出图形的顶点作为两条线段的共同端点)。
让学生独立计算下列数字。
讨论报告,老师填写答案。
⒊练习十八第五题(投影出示)。
同学们认真观察,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比较方法:先看左边端点有没有对齐,在左端点对齐的情况下,再看哪条线段右边的端点在最右边,端点在最右边的最长。
然后指名回答。
问题:你能比较一下之前用的三根棍子的长度吗?你怎么比较?有更简单的方法吗?(启发学生站起来三根棍子在桌子上等着)
⒋练习十八第六题,同学们在书上独立完成后,投影出示。
六、总结:
我们今天一起学了什么?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留给同学们一个思考题:
判断这个图形是不是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
2.探索、发现和理解三种直线的特征,了解直线、线段、射线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理解三种线的特征,体会直线、线段、射线的区别与联系。
教具、学具准备:
自制课件直尺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说一说
1、师板书:线
2、谈话:这是什么字?说说你平时见过的线。
3、导入:刚才大家谈的很多都是生活中看到的、摸到的线,今天的数学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三种线,这三种线分别叫做直线、线段、射线,同时板书课题:线的认识(直线、线段、射线)
4.想:看到题目你的问题是什么?
活动二:看一看
1、课件出示“看一看”的三幅图。
2、画一画:
(1)教师演示斑马线由一条线代表。
(2)学生试着用线表示:斑马线、射灯发出来的光线、铁轨。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教师及时展示,并相机对比用上直尺和没有用上直尺的同学的作品,适时进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课件演示抽象出来的三种线。
活动三:想一想认一认
1.思考:你觉得这三条线可以叫什么?为什么?
2.认(课件演示三条线的名称,知道端点)。
3、闭眼想象,动手描描。
活动四:说一说
1、独立思考:直线、线段、射线都有什么特征?
2、小组交流。
3、全班反馈。
4.讨论:这三条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5、小组汇报交流。
(教师巡视,选择学生认可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
当学生汇报时没有用表格形式整理,教师可以出示:
名称
共同点
不同点
直线
都是直的
线段和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
没有端点,可无限延长
线段
有两个端点,不可无限延长
射线
只有一个端点,可无限延长
活动五读一读
1.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种线,并要求每个学生识别它们。
2.学生在笔记本上画三条线,同桌识别。
3、提出问题:其实这些图形都有自己的名字,书上16页告诉大家怎样读。
(学生自学课本)
4、同桌相互读一读。
5、提出问题:射线AB和射线BA一样吗?它们有什么不同?
6、教师小结。
活动六闯一闯
1、猜谜语,打一线的名称。
有始有终,无始无终,无始无终。
2、找一找。
你能从中找到线段、射线、直线吗?总结反思。
1、说说收获。
2.老师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直线、线段和射线。
我们的知识与日俱增。
如果说你的成长知识是用我们今天学的那条线来表示的,你喜欢用哪条线?
以生活中的线引出数学中的线,加强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激发学生兴趣。
开门见山引出三种线的名称,直接切入课的主题。
通过提问,帮助学生整理并明确本节课的目标。
通过看一看、画一画,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直线、线段、射线的过程,为进一步体验、对比三种线的特征做基础。
在起名和说原因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三种线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通过课件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三种线的表象。
这个环节重点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交流讨论,汇报整理,进一步理解三种线的特征、联系、区别。
重点引导学生从线的形状、端点个数、延长情况等方面进行汇报,并能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对线的认识。
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交流。
教师在总结时要注意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通过画图和辨认,加强对各线条特征的理解。
自学课本,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拓展练习设计,通过几个成语的出现猜线的名称,沟通学生对语文文字理解和数学概念直观形象的认识。
此练习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三种线之间联系的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线段的活动过程,会描述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2.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
教学具准备
学习工具:每人一根毛线,一张彩纸。
教具:吸管两根(一曲一直)、课件。
教学过程
一、曲直对比,引入新课
1.师:出示两根吸管(一直、一弯)你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
2.师:图上的两组小朋友在玩什么?(一组跳绳、一组拔河)
两组学生手里的绳子有什么区别?
3.师: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弯的)
二、动手操作,认识线段
1.变曲为直,初步认识线段
老师: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曲的毛线弄直吗?(板书:直)试试看。
(2)请生汇报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若出现:A 用手捏住绳子的两头,拉紧绳子。
B只捏住毛线的一端,另一端让毛线自然下垂。
讨论:哪一种作法使毛线更直?
(3)老师: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部分就是线段。
(板书:线段)
观察同桌手中的毛线,哪一段是线段?互相指一指。
(4)教师示范:学生手持的羊毛两端,数学上称为线段的端点。
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端点)
(5)老师:你认为线段的特点是什么?(直线,两个端点)
2.实物感知,强化线段特征
过渡:生活中有没有一些物体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的情况存在呢?
(1)师示范:拿起一把直尺,摸一摸直尺的边,你有什么感觉?
双手握住两边的边缘是什么感觉?
小结:直尺的边是直的,也有两个端点,我们就可以把这条边看作是一条线段。
(2)老师:你还能在课本和黑板上找到一条有两个端点的直边吗?
总结:尺子、课本、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作是一条线段。
(3)师:线段具有哪些特点?(直、有两个端点)
3.根据特征,自建线段模型
(1)师:你能根据感受到的线段的特点,把它画在纸上吗?试一试。
(2)课堂交流:你是怎么画线段的?你为什么画成这样?
部分作品实物展台下展示对比,让学生根据线段特点进行判断。
(4)老师及时演示了画线。
老师:线段可以用这样的图形来表示。
请用尺子画一条线段。
(5)依据线段模型练习。
P45第1题说一说下面哪些是线段?
师:为什么是线段(不是线段)?
三、联系应用,拓展认识
1.P45第2 题哪些物体的边可以看作线段?
展示校园环境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哪些物体可以视为线段。
根据学生的报告,该软件还在物体的一侧呈现一条线段。
2. P45第3题下面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1)让学生指出一个图形的水平和垂直线段的顶点,让学生感受共同点。
(2)老师:三角形由三条线段围成,四边形由四条线段围成,五边形由五条线段围成。
你发现了什么?
3. P45第4题
(1)用长方形纸任意折一下,观察折痕,你发现什么?(CAI演示,折痕就是一条线段)
(2)请学生折一条比垂直折痕长的线段,短的线段。
(对不能直观看出长或短的线段,引导学生比较)
4.P45第5题
(1) CAI出现两个点,师:你能以这两点为端点画出线段吗?你能画几条线段?
(2) CAI出现三个点,并同时出现题目。
师:每两点之间画一条线段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画出来是什么图形?
(3)学生自主练习,实体展台展示,集体点评。
5.P45第6题
(1)猜猜你能画出多少条线段?画一幅画。
(2)实物展台展出学生不同的作品,进行评价。
6.全课总结:
今天和你交流收获了什么?你对自己最满意的是什么?
7.课外作业:请你向爸爸、妈妈说一说哪些物体的边是线段?
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线段》教学课件篇7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己观察和感受线段,体验线段的两个特点:直和可测。
2、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学会量线段、画线段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生学习如何测量和绘制线段。
教学用具:
刻度尺,各种弯的、直的实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绳子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英勇的消防员叔叔为了抢救国家、人民的生
生命财产都在和时间赛跑,刻不容缓。
他们每次接到任务,为什么不走楼梯,而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更快)为什么滑下铁管比走楼梯还快?
师: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观察体验,探究新知
1、感知线段的直
师:请拿出袋里的东西看一看、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老师:如果我们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接触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可以把一端看成一个点,把另一端看成一个点。
我们称这两点为端点。
就像一本书的边缘和一根直的吸管,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老师:请根据练习纸上自己的想法把这两点联系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测量课本第一页线段的长度,并谈论测量方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们用尺子量了一下,发现这两条线段一样长。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
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
另外,同样出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试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如何画。
让几个学生演示如何画线段。
我们来评价一下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让方法好的同学再演示一遍,边画边说。
老师展示3厘米多的断尺。
让学生讨论:如何用这把破尺子画一条3厘米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老师:音阶有不同的标记方法。
只要掌握了画图方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想吧。
这是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线图。
你认为哪条路最短?
老师:你明白为什么消防员叔叔接到任务后不走楼梯,而是马上顺着铁管滑下去了吗?
生活中应用这个原理的例子很多。
能说说吗?
四、总结
老师:你从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课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