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随着农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幼儿园的乡土课程建设逐渐得到关注。
乡土课程
是指在幼儿园教育中,围绕当地农村文化特色,对幼儿进行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
建设乡
土课程可以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增强幼儿的民族意识、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促进幼
儿全面发展。
本文将结合实践,浅谈农村幼儿园乡土课程的建设与探索。
一、了解当地资源,挖掘文化内涵
建设乡土课程的第一步是了解当地资源,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农村地区的自然环境、
民间艺术、传统饮食、民俗文化、乡土历史等都是可以开发的资源。
在课程建设中,可以
选取一个主题,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和探究。
例如,以“水稻”为主题,可以从水稻
的种植、收割、加工、食用等多个方面展开教学,让幼儿了解水稻的产业链和生态价值,
懂得感恩种植者的劳动和付出。
二、完善教学内容,形成课程体系
建设乡土课程必须遵循幼儿发展规律,注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运用。
教师应该根
据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
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
应针对幼儿的兴趣和特点,融入互动游戏、情景模拟等多种教育手段,以活泼有趣的方式
呈现教育内容,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三、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体验
乡土课程的教学重点是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在游戏中领悟乡土文化。
因此,在教学
活动中,可以采用多种创新手段和方法,如实地调研、角色扮演、运动游戏、手工创作等,创设真实的活动场景,让幼儿融入其中,真正体验课程内容,理解文化特点和内涵。
例如,在学习农耕文化时,可以组织幼儿到田间地头观察、体验,让幼儿亲身参与作业活动,学
习种植技能和土地保育知识。
四、注重实践性,强调生活联系
乡土课程建设要让幼儿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内涵。
教学内容要注重实践性,注
重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方面,不仅要让幼儿了解节日的起
源和含义,还要让他们亲手制作节日食品、展示节日文化,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
受。
总之,乡土课程建设旨在通过融入乡土文化,推动幼儿的多元智能发展,培养民族意
识和文化自信心。
幼儿园应该根据当地文化传统和幼儿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乡
土课程,注重实践性和互动体验,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