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谈在美国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谈在美国的研究生学习和生活
前几天收到王宾老师的电子邮件,让我作为研究生写一下在美国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感受。
那我就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个月来在这边的经历。
首先说学习吧。
来美国之前就听到很多前辈说,美国的研究生,尤其是医学院的研究生学习是非常辛苦的。
来到这里才亲身体会到,也许在国内只有高考和考研复习阶段才能跟这边平常的学习强度媲美。
我所在的医学院头一学期就要求学生必修的课程学分达15 分之多,共6门课程,其中有四门是主课,也就是医学院整个医学科学(Medical Scien ce)项目的博士一年级新生都要学习的基础课,分别为细胞与综合生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研究方法,相对于大多数其他学院的每学期只要求六七个学分的标准的确是强度很大。
课程内容涵盖极其广泛,从心血管学到神经学,从蛋白质翻译与胞内运输到转录与翻译水平的调控,从核酸分子结构到酶动力学等等等等。
虽说涵盖的题目广泛,但没有任何一个仅是简单的介绍性内容,内容的层次都很深入,所以这里每一门大课会有几位甚至十几位教授来讲授,他们分别都是在不同领域作研究的,每次上课老师都会给出不少的文献供大家参考,绝大多数此类文献就是经典的论文或者刚发表的前沿论文。
如果不看这些授课老师列出的文献,基本上就理解不了课程的内容。
所以,要想把这些课程都搞明白就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阅读这些文献。
虽说美国的教育以素质教育著称,可美国高等院校的考试是数不胜数,远不是我当初所想象中的那样。
再以我所在的医学院为例,细胞,分子生物,生化这三门大课分别要考三次,即把一学期的课程内容分三个阶段来考,最后取平均成绩作为总成绩,再加上其它几门课的一次性期末考试,基本上是每两周就一次大考,考试的频率之高可见一斑。
所以基本上整个学期都没有休息的机会,全部都是在复习。
所有的考试都没有任何选择题,填空题等题型,全部都是问答题,而且题目相当灵活,即使你很好的理解了老师所讲的内容,但分析思考能力不够,有的题目还是很难回答,因为不少题目都是给你一些现象,然后让你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内在的机理并设计可行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有的课程考试题量还很大,比如细胞学这门课的考试,两个小时的考试中你要答完14道问答题,其中多数都是我刚才所说的那种需要你思考,而不是单纯记忆的题目。
我第一次考这门课的时候,最后三道答题根本没有时间去看,前边答完的题目也不知道对不对,所以第一次考的也很糟糕。
很多学生认为即使不知道确切答案,多写一些也能够得到一些分数,在这里不尽然,我见到过有人为回答一个问题写了整整一篇纸而一分未得但也见到过相同问题回答寥寥数句的人在这题上拿到满分。
所以,老师们关心的是你的答案是不是答到了点子上,而不是你写了多少。
当然,如果你答的还是比较相关的,只是不很准确的话,也会得到一定的分数。
如果你的回答很有逻辑性和合理性,即使不是标准答案也有可能拿满分。
我后来也悟出了诀窍,那就是只回答中心的思想,额外的废话一概不写。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后来的细胞学考试中能答完所有题目,但是也都是将将在收卷的时候答完。
这样做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就是你可以尽量答完所有的题目,但坏处也可能是很危险的,那就是如果一旦你答的不在点子上,就可能一分都拿不到。
我想虽然美国考试颇多,似乎与素质教育不相匹配,但是课程设置和考试内容确实能够极大地提高一个人的科研素质。
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一年级研究生还要选择实验室做rotation,即进入实验室实习,
参与研究项目,而这会占去很大一部分时间,因此如何合理安排学习考试和实验的时间就显得格外重要。
这里的老师跟我讲过一些以往的例子,有的学生因为花太多时间在实
验室做实验,最后考试成绩很差,院里也不得不取消他的奖学金;还有的学生花了很多
时间复习考试,而忽略了实习,最终学期实习结束向系里做汇报时没有东西可讲,也是
非常不好的事情。
但总的来说,后者比前者稍好些,因为系里的老师一般都很理解一年
级新生的辛苦,不会刻意去为难学生,以至于让他们过不了实习考核。
但是如果你的学
业成绩很差,那就会直接威胁到你的奖学金甚至继续读书的资格,比如在我们系,如果
在头一学年这两个学期的学习中有两门课考到了C,就会被取消所有的奖学金。
如果考到
了D甚至E,那面临的可能是被直接开除的命运。
在这边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语言问题。
很多中国留学生比美国学生更辛苦就是
因为英语毕竟不是母语,美国学生花一个小时看完的东西可能中国留学生要花费三个小
时才能看完,还不一定能完全理解。
而且课上全是英文授课,听力也是一大考验,因此
我看到很多外国留学生用录音机把每堂课的内容录下来回去反复听。
如果赶上不是美国
本土的教授授课的话,比如印度老师,那就更郁闷,有时候甚至一堂课一句话都听不懂。
因此,怎么适应语言环境对多数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来说是个大问题。
也许你会问那
那么多中国留学生当时英语考试都非常好啊,也不行么?在这边我见到很多这样的中国
留学生,托福、GRE都考得极高,但是张嘴不能说,别人说话又听不懂,与人交流都成问题,因此这些语言成绩是无法真实反映一个人的真正的英语能力的。
我想唯一能够帮助
学生快速适应的方法就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美国这边的研究生学习,尤其是头一年是非常辛苦的,我和很多同学每天只
睡五六个小时是常事,尤其是考试前一周,只睡四个小时也不新鲜,如果哪天能睡够7个小时就很不错了。
我一直以为美国学生可能要舒服得多,谁知道一问我们系的几个,基
本上睡觉的时间也跟我们差不多,有的美国学生更夸张,夜里2点睡,早上不到6点就起了。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院系都是如此,据我所知,这边很多文科和一些理科,向教育,工
程等院系一学期就考一两次试,而且必修的课程数目相对较少,因此他们平常的课业就
没有医学院的这么重,但是他们仍会有很多项目要做,他们的表现会做为平时成绩加入
到最终成绩。
这一学期高强度的训练下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打下了很牢固的知识基础。
要是以前
你们问我细胞凋亡和编程性死亡是不是一回事,我可能根本不知道怎么回答,但现在我
可以从学过的知识中告诉你细胞有几种死亡方式,分别有什么特点。
还有个例子,以前
学生物化学时只知道DNA碱基会互相配对,有时候会有错配,蛋白质有亲水的、疏水的以及带电荷的等等,但具体为什么会这样,或者细节是什么,可能脑子里概念很模糊,无
法给出精确的答案。
在这边上生化课的时候,授课教授要求我们要牢记所有碱基和所有
20种基本氨基酸的化学结构,现在再回去看这些问题,只要画出碱基之间氢键结构就可
以一目了然的知道为什么或者错配的问题在哪,画出组成某种蛋白的氨基酸机构,就可
以清楚的知道它为什么亲水,为什么疏水或者为什么带电荷。
而所有这些都会为你将来
的研究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基础。
其次谈一下这边的美国学生和竞争压力。
来之前,坦白讲,美国学生给我的印象是
学习没有中国人好,而且不够勤奋。
其实不是这样,在医学院里面我看到的绝大多数美
国学生都是非常优秀而且很用功,上课的时候,经常看到美国学生提问,不少问题问得
授课老师只能回答:I don't know。
他们经常会组成课外学习小组,共同复习功课。
我
们系的一个美国同学就发起了类似的倡议,因此我们9个免疫系的新生就经常聚在一起复习功课,效率是很高的,而且能够解决很多课上不明白的东西。
当然,这边的美国学生
也是良莠不齐,在我们这一级所有的医学院学生中,每次考试头两三名的和垫底的都是美国学生,非常有趣。
还有一点,美国学生很诚实,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这一点从他们爱问问题上就能看的出来,有时候他们问的问题甚至可以用stupid来形容,但是他们也同样敢问出来。
相反,一学期下来所有中国学生在所有课上问的问题的总合也屈指可数,当然语言可能是个问题,但我想更大的问题在于面子问题,我虽然敢于在课上问一些问题,但比其美国学生来提出的问题还是少,而且我也承认有时候害怕问出的问题太没水平遭人笑话。
美国学生对人生的积极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
他们很多都乐于迎接挑战,不甘于平
庸地生活,至少我所遇到的美国同学都是如此。
我们系今年的博士一年级新生中有四个美国学生,只有一个是本科毕业后直接来读博士的,另外三个都是工作了几年又回来继续学业的,而且这三个人都已经有孩子了,其中一个已经是五个孩子的父亲。
我曾经问过他们为什么放弃了原来待遇都很优厚的工作而选择返回学校读书这件苦差事和相对微薄的奖学金,得到的回答是他们想多学些知识,并且多接受些挑战,他们不想一直过一成不变的生活。
这使我受益良多,他们这些比我大不少的人都能够如此积极地面对生活,接受挑战,我正当精力旺盛的青年时期,肯定更没有问题。
这里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
就像上面刚提到的,我们的学业表现直接和我们的奖学
金挂钩,一旦表现不佳,就面临着自费甚至开除的危险,所以大家都不敢掉以轻心。
但即使这样,有的学生还是没能够在这种竞争中生存下来,有不少同学由于顶不住高强度的学习,纷纷退掉了部分课程,这就意味着他们要在来年重新修这些课程,而且他们将和下一年的新生再竞争,如果还是表现不佳,那就非常危险。
我印象里,刚开学时,所有科目头一次考试时,教室里学生坐的满满的,到后来几次考试时,人数就越来越少。
但是,除了个别的,多数中国留学生在这边学习都不会太差。
一旦你成功的过了头一学年,后面几年的生活就会相对轻松一些,因为后面几年全部是在做研究。
除了上面讲述的关于学习的事情外,在这边学习还有一个较好的优势是有很多的机
会可以扩展你的知识层面。
院里和系里经常会邀请一些其他学校的教授来做演讲,因此可以借此机会了解他们做的研究,有机会和他们共进午餐并交谈,兴许这些人将来就会对你未来的研究生涯有所帮助。
说了这么多东西,似乎给还未前来但已有意向到美国留学的同学添加了许多心理压
力。
那我就在最后说一些能让你们放松和开心的东西--美国的生活。
在美国,如果你能
拿到全奖和学费全免的话,生活基本上就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如果节省的话,每年还可以存下不少钱。
如果是在医学院的话,全奖金额还会比其他学院的学生高很多,因此你可以租住条件不错的房子,很多人第二年就买了汽车,当然多数是二手的。
这边还有一个好处是经常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聚会,像系里面或者院里面组织的,你不但能够免费尝到非常棒的美国糕点,饮料,还可以认识很多朋友。
学校的许多设施对学生都是免费的,比如健身馆,游泳馆,篮球馆等。
如果学校很大的话,校车也是往来穿梭不断,在校内会有很多站点停靠,一二十分钟就有一趟,也是免费的。
学校里面各个院系都会定期邀请一些教授或者名流来做演讲,你都可以去旁听,而且绝大多数此类演讲都提供免费食品糕点以及饮料,你可以边吃边听。
爱吃冰激淋、皮萨和喝咖啡的人到这边可有福了,像哈根达斯、必胜客还有Starbucks这种在国内属于奢侈品的东西在这边只能算是大众消费品,非常便宜。
这边的数码类产品比如笔记本电脑,mp3播放器,数码相机等等还有各种名牌服饰也是比国内便宜很多,因此很多同学假期回国时都会给亲戚朋友带一
堆这种东西。
这边的自然环境都很好,即使像在芝加哥这种大都市,只要不是阴天就肯定是碧蓝的天空。
而且都非常干净,放假的时候就可以和同学朋友开车到处去游玩。
在美国看病可是一笔极大的花销,但是注册时学校会帮我们上人身保险,这样这些花销就都可以由保险来支付。
我刚来到这边就有一次因为过敏去医院急诊室看了次病,只是打了一针,结果账单寄到家里让我大吃一惊(这里是先看病后付钱),诊疗费和医生出诊
费总共800多美金,不过这些钱都是由保险覆盖。
所以不管有什么小病都可以去看医生,不用担心费用的问题。
是不是生活比较滋润呢?但不要忘记,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勤奋学习和良好表现的基础上的。
能做到顶尖当然最好,做不到顶尖,只要能保持在中上游也没有太大问题,是不是可以放松些了?
以上是我在这边的一些感受和经历。
既然是个人感受,就难免有失偏颇和客观,希
望老师们和同学们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