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第4课时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时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教学内容
教科书P93例6及“做一做”,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6~8*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会读、写几分之几的分数,能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并能进行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理解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明确目标
课件出示教科书P93例6。
指名学生用分数表示出涂色部分,并说一说这两个分数的各部分名称。
师:你知道这两个分数谁大谁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怎样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二、比较同分母分数大小
1.出示2
5
和
3
5。
师:这两个分数哪个大?你是怎样想的?
(1)让学生拿出长方形纸涂一涂,借助直观操作说明比较结果。
(2)小组内相互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从2
5
和
3
5
里面各包含几个
1
5
来考虑。
若学生没有想到,可提示学生结合
分数的含义来比一比。
预设2:把两张相同的长方形纸各平均分成5份,一张把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另一张把其中【教学提示】
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问题。
如果学生拿出两张不同大小的纸分别涂色表示
2
5和
3
5,然后比较涂色部分,可以及时利用课堂生成进行辨析,加深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的3份涂上颜色,比较涂色部分的大小。
(3)同桌之间结合分数的含义再相互说一说。
小结:2
5
<
3
5。
(板书)
2.出示6
6
和
5
6。
(1)先让学生独立比较,然后和同桌说说是怎样比的。
(2)全班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用相同大小的圆形纸分别涂色表示出这两个分数,再比较大小,最后得
出6
6
>
5
6。
预设2:
6
6
是6个
1
6
,
5
6
是5个
1
6
,所以
6
6
>
5
6。
预设3:整体与部分比较来说明结果。
平均分成6份,左边都取走,比右边只取其中的5份要
多,所以6
6
>
5
6。
师:通过多种思路的比较,我们都可以得到6
6
>
5
6。
(板书)
师:当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板书)你能举例说一说还有哪些分数等于1吗?
(3)同桌之间再次说一说各自是怎么比较的。
3.初步概括。
师:通过两组分数的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指导全班交流,引导归纳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小结: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母相同,表示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每份一样多,分子越大表示取的份数越多,分数就越大。
4.归纳方法。
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全班交流总结目前所学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子为1时,分母越大,分数反而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反而越大。
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折纸、涂色来学习几分之几分数的大小比较方法,降低了难度,更有助于学生对分数的形象感知,丰富了表象。
同时也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相等时,就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为后面学习“1减几分之几”做准备。
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识
1.完成教科书P93下面“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交流。
师:分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样比较的?
引导学生说清楚写分数的依据,表达比较大小的方法。
2.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做法。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学情预设】预设1:结合图形说一说。
◎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学生表达时出现思路不清晰,或者表达很复杂的情况。
可以进一步提示结合分数含义说一说,几分之几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
第一小题: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平均分成9份,5
9
占了其中的5份,而
4
9
只占了其中的4份,
5份比4份要多,所以5
9
>
4
9。
第二小题:把正五边形平均分,1
5
是5份中的1份,
1
2
是2份中的1份,图中涂色部分就可以
明显看出2份中的1份更多,所以1
5
<
1
2。
预设2:结合分数的含义说一说。
第一小题:5
9
是把“1”平均分成9份,取其中的5份。
4
9
也是把“1”平均分成9份,但只取其中
的4份。
所以5
9
>
4
9。
第二小题:1
5
是把“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
1
2
是把“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
都是取1份,但是平均分的份数越多,那么1份就越小,所以1
5
<
1
2。
预设3:结合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说一说。
第一小题: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所以5
9
>
4
9。
第二小题:分子为1的分数比较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就越小,所以1
5
<
1
2。
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小结。
小结:比较分数的大小时,首先我们要明确分数表示的意义,然后根据意义总结出比较大小的方法,最后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时就更便捷了。
3.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7题。
师:你能从图中读出哪些分数?
【学情预设】爸爸吃这块月饼的3
8
,妈妈吃这块月饼的
2
8
,小朋友吃这块月饼的
1
8。
师:剩下的是这块月饼的几分之几?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情预设】预设1:根据图形分析。
盘中还剩下2块,所以还剩下这块月饼的28。
预设2:通过计算得到。
这块月饼平均分成了8块,爸爸吃3块,妈妈吃2块,小朋友吃1块,
所以剩下8-3-2-1=2(块),也就是这块月饼的2
8。
师:你能比较这三个分数的大小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学生发言时教师注意提醒:比较大小时,说一说比较大小的方法。
4.完成教科书P95“练习二十”第8*题。
师:这些都不是平均分的,能不能用分数表示呢?
学生独立思考,想好之后,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学生会直接数格子,不注意是否平均分。
教师可追问:“不是平均分,能用分数表示吗?”启发学生:“移一移,变换一下,会不会就平均分了呢?”
预设2:发现可以把这些涂色部分通过平移或旋转的方法转化成整齐的图案。
逐题分析,集体讲解。
教师及时总结:同一幅图,可以用不同的分数表示,观察的角度不同,会有不同的结果。
移一◎教学笔记【教学提示】
通过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思路,也让其他学生体会比较大小的方法与分数的含义之间的联系。
所有的解答方法都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
只有理解原理,才能更好地灵活运用。
【教学提示】
通过平移、旋转等变换重新组合,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移,变换一下也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引导学生对本节知识回顾整理,加深对几分之几的分数的认识和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方法的理解。
四、全课总结,升华新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比较大小
2 5<
3
5
6
6
>
5
6
分子与分母相同时,取的份数与分的份数同样多,就是1。
分母相同时,分子越大,分数就越大;分子越小,分数就越小。
▶教学反思
比较几分之几的大小时,让学生借助直观的图示观察、比较,通过直观地数一数有几个几分之一比较出分数的大小,加深了学生对分数的理解。
同时本课时还涉及了分子和分母相同时,分数的大小等于1。
让学生在涂一涂、画一画的过程中感受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下节课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在方法的总结上也有进步。
这节课同时还回顾了分子为1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形成对比,更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但是在后面的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每次的对比要仔细分析,对比较大小的方法感觉不够清晰时,可以回顾分数的含义后再来比较。
▶作业设计
对应课时作业P59第二、四题。
二、看图写分数,再比较每组分数的大小。
四、王奶奶家的花圃的
3
10
种了月季,
7
10
种了郁金香。
哪种花种得多?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