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芬兰艺术教育的创新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教育报/2008年/5月/6日/第004版
国际教育
追寻芬兰艺术教育的创新生命力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艺术设计系谢崇桥
芬兰自2001年开始多次摘取了“全球竞争力第一名”桂冠,并在2006至2007年度全球竞争力榜单上获得第二名,这使得芬兰被公认为当前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国家之一。
尽管这与其高效的行政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其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从其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一些理念和做法即可见一斑。
招生:思维潜能比绘画技能重要
艺术设计作为芬兰专业领域的教育,主要在高等教育层次的大学和职业学院里进行。
入学申请资格考试类似于我国的高考,不同的是,芬兰学生通过大学入学申请资格考试比较容易,真正决定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学习的是各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
芬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门槛可不低,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生的平均招生比例连续多年都只有10%左右,高等职业学院的招生比例通常也很少能达到30%。
芬兰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招生入学考试内容不仅考绘画技能和艺术设计方面的理论知识,还要考查学生的思维潜能、创新意识、表达能力等。
按照拉普兰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媒体系主任瑞达·布鲁斯娜教授的说法,大学招生时考查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新意识要比考查绘画技能重要得多。
因为绘画技能比较容易通过练习来提高,它只不过是表达设计思维的手段。
思维潜能和创新意识则需要长期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学生能否做好设计的关键,这个培养过程应该从中小学就开始。
课堂:强调答案不是唯一的
芬兰著名平面设计大师卡里·碧波先生既有在芬兰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的教学经历,也有在中国许多院校授课的经历。
在同卡里·碧波先生的交谈中,我问他对中芬两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看法。
他说,中国学生最令他惊讶的表现是,在面对同一课题时,中国学生竟然会拿出同样或者类似的设计方案!卡里·碧波先生曾经跟这些学生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学生们的回答是“这个答案最好”。
在几乎所有的芬兰艺术设计专业师生的观念中,解决问题的方案绝对不会是唯一的。
不仅在艺术领域是这样,其他领域也常常是这样。
正因为如此,芬兰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般不会被鼓励去模仿别人的作品或者风格。
课堂上,教师也会分析某些前人的作品,但绝对不是把这些作品提供给学生当“范本”。
在芬兰课堂的作业讲评环节,学生要阐明的最重要部分,就是“我自己的方式”。
教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和评论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仅供作者参考。
观摩别人的作品,也是要防止自己和别人想的一样、做的相似。
所以在插图课上,可以看到芬兰学生使出浑身解数,动用各种工具材料来“做”插图,而不是规规矩矩地“画”插图,尽管不很成熟,但都是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试验品”,值得一看。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作,有助于让学生找到自信。
在笔者对芬兰几所学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绝大多数学生期望毕业后自己开公司或做自由设计师,并表现出相当的自信,与对国内相关院校的调查中多数学生选择进入跨国公司形成鲜明对比。
教师:我的作品不值得模仿
芬兰大学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师往往是在这个领域很成功的设计师,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作品值得学生模仿。
他们也不希望学生模仿。
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平面设计系教师艾摩·嘎塔雅玛基说:“我在课堂上展示我的作品,只是给学生一个例子,我一般会对学生强调这些东西只是
反映我自己的想法,甚至有很多还不成熟。
他们可以喜欢,也可以不喜欢。
”说此话者正是芬兰议会大厦的壁画设计者,作为教师,他希望学生有自己的判断能力。
即使在芬兰的中小学,教师的示范作品也不一定得到学生的肯定。
卡里·碧波先生的夫人退休前曾是一位中学教师,她说:“芬兰的高中生敢在课堂上批评教师的作品‘愚蠢’。
尽管教师不爱听这样的评价,但也决不会强迫学生模仿自己的作品。
”
我曾问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一位三年级学生:“在大学所学的课程中,你认为最有意义的课程是什么?”他介绍的不是那些名师名家的课程,也不是重要的专业课,而是一门类似于写生的基础课程。
在那门课程中,教师几乎每节课都带学生上街,用各种视觉表现手段来“记录”自己的感受。
这位学生向我展示了视为珍宝的那本作业,剪贴的树叶、混杂的色彩、形态不清晰的图形、手印、脚印,可谓五花八门。
他告诉我:“老师并没有说‘应该’怎么做,也没有给出什么例子,只管根据自己的想法‘记录’就行。
所以可以很随意地在画面上‘表现’,课程结束后,很多当时并不明确的东西,现在看起来很有意思,经常翻翻,能给我不少启发。
”
学习:重视交流和思维碰撞
尽管艺术创作和设计强调个性、独立,但是芬兰的教授们并不否定交流的作用。
赫尔辛基艺术设计大学塔比奥·瓦帕萨罗向笔者讲过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他的一些学生因为担心同学“偷”自己的创意,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草图拿到课堂上展示。
尽管瓦帕萨罗教授工作繁忙,仍坚持教授本科一年级的课程,想通过自己的“思想工作”,让学生意识到互相学习的重要性,防止这种情况蔓延。
“如果同一个系或同一个专业的教师能一起工作,互相指导对方的学生,会对学生非常有益,”卡里·碧波教授说。
艾摩·嘎塔雅玛基教授则说:“我讲得太多不是什么好事,最重要的是学生互相学习。
”在芬兰几所艺术设计专业院校中,无论在餐厅还是教室,经常能见到老师和学生在一起热烈讨论专业上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