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美术家眼中的自己——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总课时编号: 02
课时: 1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材剖析: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内容主要办理的是美术家的自我认可和社会的关系,艺术
家经过自画像来表现自我的认可和尊敬。

教材供给的作品能够分为三组,第一组是初期的一些自画像,这一期间艺术家的社会地位还很低,因此画家用神或贵族的形象来表现自己。

第二组作品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系列自画像,经过不一样期间的作品表现了他一世的变化。

第三组作品是表现的处于创作或生活场景中的画家。

不论是哪一种表现都反应了艺术家们的自我尊敬意识,是对人性的一种追求。

因此要指引学生认识美术家在不一样历史期间和社会环境下的处境和自我意识。

从艺术家的人生里意会到自我意识的价值和意义。

教课目的:
1、知识与技术:
指引学生认识艺术家是如安在美术作品中表现自我的,并能经过学习让学生为自己画一幅自画像。

2、过程与方法:
从对艺术家的工作和生活的想像下手,联合详细作品剖析和解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加深学生对自我与社会关系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表现。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联合艺术家的自我认可和表现方法,让学生也进行自我认识和评论。

教课要点:
研究画家(凡高、丢勒、伦勃朗)在自画像上表达的感情、想法。

教课难点:
自画像如何成为作者心里的一种独白。

教课准备:
教师:教材、电子图片、多媒体教课设施
学生:教材、绘画工具和资料
教课过程
环节师生活动设计企图课前准备1、拥有时代特色的代表性人物拍照作品
2、收集学生的一些个性署名(代号、小图像等)
导入
板书课题试试练习赏识组图导入:师生对于大头贴的问答,
师:我们能够说画家经过作品记录着他人的‘喜、怒、哀、乐’,展现着他人的人生,那么他们自己的人生又经过什么传达给自己或观众呢
生:他们能够画‘自画像’。

板书: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二)解说新课
第一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P60,几分钟的时间让大家阅读下新课内容,而后边讲课边请同学思虑回答下列问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只有现代人懂得爱美么自然不是。

大家请赏识古拉斯科岩画(前15000,法国),及古埃及壁画(前 1400),可见我们太古的先人们就已经拥有作为画家的自我表现本能了。

以与他们‘当面’对话的时机。

下边请大家对照赏识一组东西方名画家的自画像集锦,我们将从三个不一样的方面差别认识自画像里的美术家。

赏识组图:
1. 自我认可与角色定位
①力争‘回归正道’的丢勒( 1471--1528,德国)与中世纪基督像;
‘自画像之父’,欧洲第一位为自己的面貌和身份所吸引
的画家。

师: a.请问三幅画面哪幅是画家
b.解说相像原由,阐释画家画面定位。

个人定位:自比‘神的化身’,力争回归正道,坚持画家的
尊严。

②勇于‘别开生面’的金农(1687--1763,清)
图片展现师:请同学赏析金农自画像分析原由。

个人定位:不趋时流,不干声誉。

2.场景中的自我
有这样一批画家,他们擅长把自己表此刻特定的场景中,用
四周的人事物来烘托自己,以此来突显自己的存在。

这里
图片展现我们节选了三位拥有代表性的中西方美术家,他们分别是:
①贵族画家‘委拉斯贵兹’(17 世纪、西班牙)
师:简介
师:请一位同学找一找《宫娥》现场有几人( 11 人)请同学
们记着这位画家的一大特色:擅长利用镜子来丰富和拓宽画面
空间层次,以及办理复杂的人物场景关系,这是画家的独到之
处。

②永久背对观众的维米尔(17 世纪、荷兰)
师:这位画家是哪个国家的
a.大家请看看屏幕上‘维米尔’的两副场景画作品,有什么
相像之处
b.经过这个场景我们都认识到一些什么画祖传达的信息呢
地图——在当时的欧洲,印刷技术远远没有当今发达,当时
拥有一副地图即是财产的象征。

由此可知画家生活富裕
背影——再看背对观众的画家,给观众感觉很神奇,仅望其
项背。

③ 宋徽宗,赵佶——专业的书画家,业余的皇帝。

一世大福大贵,大起大落。

不想从政,热爱书画。

图片展现自画像《听琴图》——道士妆扮,文人儒家形象,与世无争。

(神往悠闲田园生活,盼望心里的安静)
《宋徽宗像》——画臣所绘。

庄严帝王像,从仰望的角度出
发,突出天子形象,帝王之威。

究竟哪一个形象才是真切的赵佶
图片展现据统计,世界美术史上留下自画像最多的三位画家分别是:
A. 16 世纪德国丢勒;
B. 17 世纪荷兰伦勃朗;
C. 19—— 20 世纪荷兰凡高
下边,我们将透过伦勃朗的自画像走近他传奇的一世:
3.浓缩的人生:他最真切的人生刻画在他的自画像上边。

图片赏识①伦勃朗( 1606—— 1669 荷兰)
简介伦勃朗
大家请先看到他拥有代表性的三个期间自画像,透过画面可
以用一句话来形容伦勃朗的一世:风范青年——成功壮年
《夜巡》——衰颓老年
学生认识风范青年
a.莱立期间(1625—— 1631):自画像采纳激烈的明暗对照,
用光芒塑造形体,画面层次丰富,富裕戏剧性;
成功壮年
b.阿姆斯特丹期间( 1631—— 1640):25 岁后走开莱顿到达
阿姆斯特丹,成为当地最闻名的肖像画家。

肖像风格拥有戏
剧性,感感人心,其神话和宗教题材作品求过于供。

c.艺术创作成熟期( 1640—— 1648):个人生活的不幸和折图片对应欣磨,使他更深刻的去察看社会和理解社会,艺术创作也进入
赏一个深入阶段。

(赏识《夜巡》)
d.衰颓老年( 1648—— 1669)
大家请赏识伦勃朗的自画像组图——他的人生画卷。

他真的用黑暗绘成了光明。

②凡高——几近崩溃的精神世界。

凡高,最闻名的画家,最
惨剧的画家;生前最落魄,死后最荣华的画家。

(三)讲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学到了自画像的哪些知识
总结① 自画像是美术家对自我认可与角色定位的表现方式之
一。

② 美术家不一样期间的自画像能反应出美术家的一世。

③ 场景反应出美术家的社会地位。

“艺术源于生活,但却高于生活。


(四)讲堂评论:
请同学们议论下,在认识到一幅自画像能包括这么多要素后,
你们的自画像的表现是否是会更为个性实足,意义丰富呢
请同学评论自己最先对自画像的认识,和经过这堂课的学习
后对自画像的认识的变化。

学习如何从各样要素,各个方面去
表现自己自画像要表达的内容。

(五)课后拓展:
1、学生依据本堂课所思虑好自己自画像的构想,联合三庭
五眼,绘画方式等从前学过的知识,为自己作一幅有个性的
自画像。

自画像题目能够是《过去的我》,《此刻的我》,
《将来的我》或《想象中的我》等。

学生练习教师提出作业要求:
①画一幅线描为主的自画像。

②不求形似,只需传神。

③构图饱满,线条流利。

作品展现2、学生着手作画体验教师巡回指导,鼓舞。

重申不要太注
重形似。

3、每小组介绍出一位画得最好的代表在展现台上展现作品,
并介绍创作企图。

总结(六)、教师最后总结
本节课我们赏识了林林总总的美术家自画像,只管我们对此中的某些作品仍是没法所有读懂,但这些名家们的自画
像无疑都是美术史上的佳作,给赏识者带来乐趣与思虑。


然不只是是美术家,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权益表现我们自
己的形象。

大家在画自画像时也体验到这样的乐趣,可是不
论我们用什么方式展现自我,大家要记着取悦自己的同时千
万不要损害他人。

板书设计
美术家眼中的自己
——自画像中的自我表现
一、自我认可与角色定位
①力争‘回归正道’的丢勒
②勇于‘别开生面’的金农
二、场景中的自我
① 贵族画家‘委拉斯贵兹’、
② 永久背对观众的维米尔
③ 宋徽宗,赵佶
三、浓缩的人生
① 伦勃朗
②凡高
课后反省:
本课中的很多内容不可以单靠学生察看画面而得出结论,因此指引学生赏识作品的过程中需要适合的解说,或许早先设计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察看画面时有相对明确的方向。

自然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也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踊跃性,鼓舞他们查找资料,勇敢想象和发布自己的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