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精选3篇)
九年级《乡愁》教学设计(精选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适宜呢?下面是为大家的九年级《》教学设计(精选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学习现代诗的根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多媒体教学)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土的眷恋。
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于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板书)
如果我们能够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了解他所处的社会、时代,那么我们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他的作品。
所以,我们先来简单地了解一下作者。
作者简介(课件)
师:从文章的题目我们得知,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
生:思念家乡
师:那么你看作者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忧郁深沉
师:通过听你觉得读时语速应该是什么样呢?
生:稍慢
师:对,忧郁深沉的感情基调决定了我们的朗读应该是稍慢且舒缓.
师:要读好一首诗,不光要注意感情基调,还要把握什么朗读技巧?
生纷纷:语速,节奏,轻重音
师:第一、二小节语速稍慢,读出回忆。
第三小节沉郁,读出生
离死别的伤痛与失落。
第四小节音调稍稍上扬,读出对祖国的思
念,荡气回肠。
另外,在朗读时,注意重音。
比方在第一小节,那枚小小的邮
票寄托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依恋,在读的时候要重读。
现在老师示
范读一下第一小节。
师:下面几小节请同学们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分小
组来朗读其余几小节。
配乐朗读
师总结:同学们朗读的非常精彩,很投入、很感人,下面我们
来听听名家的朗读。
(课件)
师:我们知道乡愁是一种抽象的情绪,看不到,摸不着,但在余
光中的乡愁里,他把乡愁寄托在详细可感的事物上,那么诗人运用
了什么意象来表现乡愁? (课件)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
生:诗人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来表达不可捉摸的乡愁。
师:同学们答复很正确,作者抓住这四种意象表达了内心的情感,那么作者以什么顺序来组织全诗?
生: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人生的四个阶段)(板书)
师: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都有哪些详细的乡愁?
生1:小时候的我外出求学,与母亲别离,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
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
生2: 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外,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的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生3: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
但
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
诗到这里,感情加重,悲剧气氛更强,让人唏嘘感慨不已。
生4: 而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土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
一句“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又如悲歌吟唱,震撼
读者的心肺。
明确:母子别离、夫妻别离、母子死别、两岸别离(板书)
师:同学们想像、表达都很好, 诗的第四小节,与前三小节已有所不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土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板书)
师:课到这时,我想同学们肯定有话想说,你最想对谁说一句话,说句什么话?
生:我想对台湾同胞说台湾同胞,你们一定会回到祖国的怀抱的
生:我想对余光中说余光中先生,你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说出了我们华夏儿女的心声。
祝愿宝岛台湾
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板书)
师总结:刚刚同学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让老师周身的血液都沸腾
起来。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愿同学们通过本课
的学习,更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在这节课完毕前,让我们的脉搏再次随着乡愁的韵律一起跳跃吧!(课件)
板书设计:
小时候-------邮票--------母子别离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别个人的思乡之情渴望祖国
后来--------坟墓-------母子死别升华早日统一
现在--------海峡-------祖国与大陆别离普遍的爱国之情
乡愁作为人类普遍的一种情结,是诗歌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余光中的《乡愁》便是其中情意深长动人的一曲,因为他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年代由于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泊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
诗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提炼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一组意象,层层推进,生动形象地抒发了乡关之思、故国之恋。
全诗构思精巧,复沓手法以及叠音词的运用更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1. 通过朗读品悟,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2. 通过比拟赏析,引导学生感悟诗歌的意象美。
3.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鉴赏能力,激发学生表达情感的欲望。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去感受诗人的情感。
正确理解和把握诗中的四种意象。
诵读法、讨论法、比拟法。
一、听一听: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间多媒体播放音乐)
导语:同学们,你们从刚刚的音乐中听出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呢?(乡愁)是的,游子思乡、故土难忘,这是人类的普遍情感。
由于政治原因,台湾海峡将台湾与大陆阻隔半个多世纪,台湾人民对大陆故土的思念与日俱增,对两岸和平的渴望日趋强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
(板书课题、作者,多媒体显示全诗)
二、读一读:感受诗味,体会诗的情感美。
⒈ 教师示范朗读。
(多媒体配乐)
⒉ 学生自由朗读,师指导、解疑。
⒊ 学生试读。
⒋师生点评指导。
板书: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园别
⒌ 把握诗歌主题。
⑴设疑:大家读过不少抒写乡愁的诗,与一般乡愁诗相比,这首诗在情感上有什么突出的地方?从哪儿可以看出?这一处该怎样读?
⑵补充资料图片,进一步体会两岸同胞渴望祖国统一的爱国情怀。
⒍深情齐读诗歌。
三.议一议:比拟鉴赏,体会诗的意象美。
1.出示改诗,引导学生比拟、品评。
(多媒体显示)
设疑:⑴乡愁是一种大家都可能曾经体验过可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
读了原诗,你觉得余光中是怎样将乡愁形象地展现出来,
使你对乡愁有了一些详细的感觉?(运用了几种详细的事物来表现)
⑵乡愁怎么是邮票、坟墓?这些事物会使你产生怎样的联想?老师改写的诗有没有这种效果?
2.学生思考、交流、发言。
⒊引导学生理解何谓意象。
明确:诗歌一般是通过创设意象来抒发情感的,创设意象就是借助某一事物,把自己的感情寄托于其上加以表达的写作手法。
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事物上,使说不清道不明的乡愁变得详细可感了,并且能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⒋美读:想象情景,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四.写一写:拓展迁移,体验人生的情感美。
1.请根据以下情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仿照,用详细的事物来抒写乡愁。
①情境:中秋月圆之夜,作为一名住宿生,当你独处寝室,这时,乡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学生自创。
2.学生思考、创作、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这首诗。
2. 仿写诗歌。
板书设计
乡愁(余光中)
母子别邮票
新婚别船票
生死别坟墓
故园别海峡
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进而对诗歌作出正确的评价。
教学难点:
通过品味语言来鉴赏诗歌。
教学过程:
背诵写“乡愁”的古导入。
1,或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2、朗读指导。
语调深沉;语速舒缓;感情真挚
3、分四小组朗读余光中的《乡愁》,学生评点。
4、指名读席幕容的《乡愁》,师生共同评点。
5、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1、找出第一首诗中相同位置的字、词、句,进展归类、品析。
用“美,美在”这一句式把品析的结果说出来。
可能的以下说法:
“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它们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
“”这些叠词美,美在它们增加发的诗意,巧妙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
文章字数相同,构造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
2、师随机点拨,小结。
从语言上来说,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是选择的意象美,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以及“乡愁是……”这一句式表达了音乐美,而“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又充满变化美。
3、品味词句的方法品味席幕容的《乡愁》
4、迁移
综观这两首诗,都不自觉地用了“乡愁是……”这一句式,每一首诗中乡愁是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第二首诗中乡愁是一支清远的笛,是没有年轮的树。
(请学生依照诗作中的“乡愁是……”这一句式也来写一写乡愁,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多句。
)如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乡愁是故土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久久的伫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