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爱简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昌区“四抓”推进“五个基本”建设
省、市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召开后,武昌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扎实推进“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抓领导促发展,在统筹全局中谋划推进。

坚持区委领导、各单位一把手负总责、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强“五个基本”建设的宏观领导和具体指导。

成立了全区“五个基本”建设领导小组,区委书记张光清和区长吴志振担任组长。

区委常委会及时传达学习了省、市基层党建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究全区“五个基本”建设方案,并将“五个基本”建设目标纳入全区绩效考核内容。

在全区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部署,又召开全区“五个基本”建设工作会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制发了《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分类制发了《“五个基本”建设工作达标考核实施细则》,为基层党组织提供行动指南。

对全区653个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进行“五个基本”建设的轮训,邀请省、市委组织部有关领导作专题辅导。

二、抓典型作示范,在抓点带面中均衡推进。

注重分层分类培植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进“五个基本”建设在各领域基层党组织中的均衡发展。

按照机关、街道社区、学校、医院、非公党组织等不同类别,建立区级示范点40个,并推荐1个街道、2个社区、1个非公企业作为市级示范点。

根据工作进展,适时分类别召开“五个基本”建设经验交流会、现场会,交流经验,提供借鉴。

广泛运用传统和现代宣传媒介,适时宣传报道“五个基本”建设中涌现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扩大社会知晓面,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五个基本”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抓活动建载体,在创先争优中激励推进。

武昌区各基层党组织紧密联系实际,在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同时,立足岗位创先争优,激发基层党组织、党员参与“五个基本”建设的热情。

在非公企业党组织广泛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开展企业“双比双争”竞赛活动。

在街道社区党组织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服务群众活动,不断深化党员“吴天祥小组”、党员再就业“双带”、在职职工党员进社区等“三大行动”,发挥不同类别党员的作用。

在机关党组织深入推进“和谐社会行动计划”、“基层建设行动计划”、“管理创新年”等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

在学校党组织开展干部作风、教师教风和学生学风“三风”建设,激发教育活力,促进教育和谐,提升教育服务效能。

四、抓绩效重考核,在强化落实中全面推进。

把“五个基本”建设列入全区绩效目标,由区委书记与81个区管班子“一把手”签订党建目标责任书。

各目标承担单位强化目标管理,层层分解目标内容,落实具体责任人,确保目标落实。

区“五个基本”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强检查和督办,制定基层党组织“五个基本”建设进度表,每月汇总通报,督促各单位加快进度。

实行达标项目销号制,对重点达标单位和工作内容,实行项目制,倒排期限,逐一完成销号。

加强工作调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工作调度会,了解情况,查找问题,研究对策。

“三措并举”抓村干部队伍建设
江夏区五里界街工委从以强带弱整顿薄弱村、培养锻炼村后备干部、规范管理村干部等方面着手抓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以强带弱整顿薄弱村。

针对辖区内牛山村连续五年没有村支部书记的情况,街工委将牛山村党支部与邻近党务工作好的罗山村党支部合并,组建联合支部,实行经济分立、党务统筹。

同时,从中心城区、本地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中聘请“能人”,兼任不领取报酬的名誉村主任,帮助管理村务,促进发展。

目前,全街已聘请3名企业“能人”、2名中心城区优秀村支部书记到落后村任名誉主任。

二、实行编外实岗培养村后备干部。

针对辖区内部分村主职干部后继乏人的情况,街工委从各村外出务工经商、复员退伍、回村大中专毕业生等人员中,以个人申报、街道工委组织笔试面试的方式,公开选拔村后备干部。

后备干部录用后,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或村主任助理开展工作,享受村在职副职干部待遇,由街道办事处列入财政预算,提供专项补贴。

从今年1月份开始,街工委已公开招考了一批后备干部。

共有27人报名,21人参加考试,最终确定录用15人。

目前,这15名干部已到各村任职。

三、规范管理村干部。

一是明确工作职责。

整理编创了新时代《村官谣》,明确村干部在新形势下“做什么”、“怎么做”。

二是规范工作时间。

将全街20个行政村分为两大类,实行职业化的全日制和半职业化的定时工作制管理。

集镇周边六个村,实行全日制,纳入街道干部参照管理;其余14个村实行定时工作制,每周一、三、五为村务办理日。

三是规范工作方式。

在村干部中开展“三访、四必到、五摸清”活动(每月走访村贫困户一次、每半年走访塆组一次、每年走访所有农户一次;坚持群众有问题反映必到场、群众遇到特殊困难必到场、群众产生纠纷必到场、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必到场;摸清群众民生需求、摸清致贫致困的真正原因、摸清群众内心的真实意愿、摸清党群干群关系的真实状况、摸清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意见和要求),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

四是实行“双日”制民主管理。

即每季首月9日的“民主议事日”制度和每双月8日的“民主理财
日”制度。

服务中心建设队伍
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
近年来,武昌区委牢牢把握服务中心、建设队伍这两大任务,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干事创新文化”为引领,提升执行能力
想干事、肯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是机关干部的义务、职责,是最起码的要求。

2005年以来,区委一直大力倡导干事创新文化,加强机关思想政治建设,使干事创新成为机关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成为机关干部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针对机关作风及机关干部中存在的“求太平”、“怕风险”等问题,区委开展了以“进一步解放思想,弘扬创新文化,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敢于创新、敢于负责、敢于碰硬、敢于变通”为总体要求,以“六反对、六提倡”为主要内容的新一轮解放思想大讨论,即反对自满消极、固步自封,提倡勇于进取、敢于“亮剑”;反对本本主义、墨守成规,提倡大胆创新、敢于变通;反对本位主义、各自为政,提倡顾全大局、支持配合;反对“四平八稳”、做“保险官”,提倡敢于冒尖、争创一流;反对空谈、作风飘浮,提倡务实、高效行政;反对以权谋私、吃拿卡要,提倡干净做事、清白做人。

通过专家辅导、联组学习、座谈讨论等形式,上级点、组织提、个人查、群众找等方法,广大机关干部查找了因思想问题僵化保守而“不敢干”、因创新办法不多而“不会干”、因体制机制不优而“不能干”的突出问题,进而深切地认识到,无论是经济规模、综合实力,还是发展速度,武昌区没有资本沾沾自喜;无论是服务理念、工作方法,还是精神状态,武昌区没有理由小富即安,从而自觉把心思用在干工作中,把精力投在抓落实上。

二、以“基层建设行动”为载体,树立服务形象
基层单位是管理社会事务、服务人民群众的前沿,从某种程度上讲,其形象代表着党委和政府的形象。

“门难进、话难听、脸难看、事难办”的官僚主义陋习,不仅群众反映强烈,而且有损形象,贻误发展,必须坚决革除。

区委以14条街道和15个行政部门的108个办事窗口单位为重点,强力推进实施“基层建设行动计划”,以“提高办事效率,提升服务质量,树立良好形象,让人民群众满意”为目标,严格按照“人定岗、岗定责、责定标”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加强街道、基层站、队、所、庭的规范化建设。

如区卫生局建立健全“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一次投诉查实待岗制”等制度,规定下属卫生监督员“十不准”,杜绝“吃拿卡要”等不法行为的发生;区地税局第二税务所实行“AB角配对工作方法”,每两个工作人员为一组,配对式补位服务,提高办事效率,服务对象满意度提升至90%以上;南湖街要求窗口科室做到“人精神、物整洁、话和气、事公道”,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节省办事成本,方便群众、服务企业。

为避免“过场风、作秀风”,区委授权纪委监察局行使督察职能,定期通报基层单位在执法和服务企业群众过程中出现的不作为、乱作为和行政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不优等问题,并开展行风政风第三方评议和巡查暗访,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考核目标,与基层科队站所和街道负责人的评优奖金结合,提高基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基层建设行动计划”稳步推进,收到实效。

三、以“动力机制建设”为保障,激发进取精神
区委不断探索激发队伍干事创业活力的机制,从资源整合、绩效考核、干部评价三个方面进行实践,逐步形成科学考评体系。

一是理顺职能。

制定《关于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进一步优化体制环境,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增强街道职能,完善城市管理体制的意见》,以让权、定责、分利为原则,进一步增强街道区域统筹协调管理的能力,解决部门“看不见”,街道“管不了”的现象,提高行政效率。

二是注重激励。

推行《武昌区绩效管理考核暂行办法》,将考核分为检查组考核、关键业绩指标考核、第三方评估、领导评估等方面,按照先进、良好、达标、不达标进行考核评级,拉开奖励兑现档次;设立工作创新奖,鼓励干部开动脑筋,敢于突破;实行行政奖励经常化,对在重点、难点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记功、嘉奖,真正给干事者以舞台,给干成事者以激励。

三是强化管理。

完善和规范全区公务员季度考核工作,制定《武昌区公务员季度考核办法(试行)》,明确属于“差”等次的情形,将考核等次与季度目标奖挂钩,季度考核等次与年度考核挂钩,做到奖优罚劣。

出台《关于改进完善区管干部年度考核民主测评的意见》,增加“践行干事文化、创新文化”专项测评,增加随机抽取服务对象参加,对专项测评未达标的干部,进行诫勉谈话或改任非领导职务。

探索《武昌区区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试行办法》,建立健全以工作实绩为核心,以量化考核为手段,组织评价、领导评价、群众评价、社会评价和
自我评价有机结合、相互印证的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确立干事导向,激发进取精神。

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抓手
不断提高机关党的建设工作水平
近年来,江岸区委按照“机关党建走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的要求,以创建“服务型机关”为抓手,强化意识,强化效能,强化监督,有力推进了机关党建工作,发挥了机关党建服务大局、服务中心、服务基层和群众的作用。

一、拓展三种途径,强化服务意识
一是在教育培训中强化服务意识。

针对一些机关党员干部宗旨意识淡薄、大局观念、责任观念不强的实际,我们通过交流会、报告会、组织生活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不断强化机关党员的服务意识。

近年来,坚持把群众观、权力观教育作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党务干部培训的重要内容,开展了科学发展大讲坛、建设现代服务型政府研讨、区情讲座、“保增长、解难忧”献一计和以“服务零距离、承诺不超时、办件无投诉”为内容的岗位练兵等活动,让“党和政府满意、群众认可、工作高效”成为机关干部的共同追求。

二是在规范行为中强化服务意识。

针对少数机关工作人员举止不文明、服务不规范的问题,开展了“做文明公仆,创礼仪机关”学习教育活动。

制定了《区直机关工作人员文明礼仪规范》,开展了“机关文明礼仪规范知识竞赛”,组织机关作风建设督察组进行了文明行为大检查,对极个别穿拖鞋上班等不文明行为进行了通报。

现在,挂牌服务、规范服务、文明服务、热情服务已成为机关工作人员的自觉行为。

三是在典型引路中强化服务意识。

近年来,我区机关涌现了一批服务中心、服务基层的先进典型。

如区地税局多年来坚持“把该做的事做到位”的理念,针对纳税人的不同特点和需求,积极推行提醒式服务、辅导式服务、预约式服务、上门式服务,成为全国地税系统的先进典型。

区法院法官章滢创造了“微笑调解法”,产生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被评为全国模范法官。

对这些典型,我们采取经验交流会、座谈会和巡回宣讲等形式,在全区开展了学习宣传活动。

二、开展三项活动,强化服务效能
一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服务发展大局。

围绕区委中心工作和机关建设实际,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开展实践活动。

从2003年开始,相继开展了“我为江岸发展献一策”、“两型机关”创建等活动。

今年,围绕落实“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任务,结合“企业服务年”,开展了“走进企业、走进基层,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

在服务企业方面,全区105名党员领导干部对口联系118家重点企业,召开“企情恳谈会”214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189个,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300余条。

在服务社区方面,100个机关党组织与100个社区结成“对子”,向社区捐赠价值50万余元的款物,共同开展党课教育近100场。

二是开展“效能提速”活动,服务基层。

以电子政务为切入点,在全区机关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效能提速”活动,提高服务效率,取得了较好效果。

如区政务中心开发行政审批业务办理系统的应用功能,实现了行政审批由“集中办公”向“联网办公”、由“串联审批”向“并联审批”、由“分散监管”向“系统监管”的重大转变,使22个窗口实现了效率提速,同时对31个部门176个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精减32项。

区国税局采取建立“江岸国税交流QQ群”、设立导税服务台等措施,解决纳税人“多头跑”和“多次跑”的问题。

区工商分局推行“一降、二放、三减、四改、五支持”措施,方便服务对象办事,受到群众欢迎。

三是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服务群众。

为解决基层和群众的实际困难,我们发挥机关党组织在资金、信息等方面优势,组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制定了“区级领导和区管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34名区级领导每人每年对口联系1个党建联系点、1个重点企业、1个重点项目、1所学校、1个社区,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600个;480余名区管领导干部每人联系一个困难党员和困难群众,每逢七一和元旦、春节开展慰问活动,每年慰问金额达38余万元。

同时,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做好“结对帮扶”工作。

如区总工会筹措帮扶资金200多万元,帮助76户困难职工脱贫解困,帮助31名困难职工子女圆了大学梦,帮助432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媒体进行了报道。

三、采取三项措施,强化服务落实
一是“责任督查”保落实。

围绕关注民生、影响发展的突出问题,从2006年开始,我们在全区公务人员中开展了以“安全、公平、高效”为目标,以整治社会治安环境、消费安全环境、经济发展环境为重点的“责任督查行动”。

在活动中,区级领导开展了“访百家企业”活动,听取企业对区委、区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意见、建设,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组织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风廉政监督员,对职能部门和工作人员作风建设情况进行了“明查暗访”。

根据督查结果,对三位问题比较严重的干部实行了责任追究,对三个执法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

二是“基层评议”促落实。

按照“拟定方案、明确目标、全面动员、重点指导、座谈评议、填表上报”六个环节,每年开展一次“基层评议机关”活动,将各个机关的工作置于基层和群众的监督之下。

聘请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为机关作风监督员,通过走访服务对象、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询问等形式,帮助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务人员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同时实行“基层评议机关”活动与绩效目标考核相结合,将评议结果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是“双十评选”奖落实。

从1991年起,在全区开展以“为基层服务最佳部门”、“最佳人民公仆”为内容的“双十佳”评选活动。

评选活动坚持“人民公仆人民选,选好公仆为人民”的原则,广泛发动基层企事业单位、社区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评选。

到目前为止,共评选出“为基层服务最佳部门”50多个,“最佳人民公仆”50名。

对评选出的“双十佳”,区委、区政府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在全区进行宣传。

围绕企业发展加强党建工作
中国石化集团武汉石化公司党委
武汉石化是中国石化下属的国有特大型企业,原油一次加工能力800万吨/年,在岗职工2935人,其中党员786人,基层党组织39个。

近年来,公司党委始终把推动发展作为永恒的工作主题,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不变的工作重点,把维护职工利益作为根本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强党建工作,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促进企业发展。

一、积极应对挑战,增强党委的政治引领力
近年来,武汉石化的发展经历了“三大难关”。

在困难面前,公司党委切实承担起引领企业发展的政治责任,广泛开展“三心”教育,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针对“关停关”,开展“树信心”教育。

2001年,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武汉石化原油加工量被迫削减,职工中广泛流传工厂要停产的言论,企业遭遇了“关停关”。

党委在逆境中加强引导,牢固树立信心,适时开展了以“树信心、求生存、当主人、作贡献”为主题的“信心工程”,动员广大职工化压力为动力,变难点为亮点,引领企业渡过了难关。

二是针对“突破关”,开展“树决心”教育。

2004年,市委提出了原油加工量突破400万吨的要求(2003年为304万吨)。

这在为公司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干部职工感到困难、犹豫不决,企业面临着“突破关”。

党委在机遇中解放思想,牢固树立决心,坚定地提出了“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勇破400万”的号召,并积极深入到各基层单位开展调研,打通了生产中的32个“瓶颈”,实现了武汉石化加工量403万吨的历史性突破。

三是针对“亏损关”,开展“树责任心”教育。

2008年,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长时间严重倒挂。

在这种情况下,多炼一吨油就意味着多亏损2000~2500元,企业遇到了“亏损关”。

为了保证湖北省和武汉地区的油品供应及价格稳定,公司党委在困难中把握方向,牢固树立责任心,千方百计促进和保证满负荷生产,优先增产成品油,在高峰时,企业亏损一度达到36亿元,为缓解成品油市场的紧张局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切实履行了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

二、夯实基层基础,增强党组织的推动发展力
公司党委坚持重心下移,始终把党建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一线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上,围绕公司生产经营目标,着力打造“两大活动”品牌,十八年来常抓不懈、常抓常新。

坚持开展“党支部流动红旗竞赛活动”不间断,不断强化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在活动中注重“四个坚持”:即坚持每年结合企业重点工作调整活动内容,坚持每季度评比表彰,坚持每季度讲评活动情况,坚持每年对支部书记的工作绩效考核兑现。

各基层支部结合自身的实际开展一系列的主题实践活动,以支部任务的完成,来保证公司总体目标的实现。

比如气加车间支部结合清洁生产的要求,组织开展了“降本增效”的主题实践活动,每年可降低公司蒸汽使用量30000吨,降低综合能耗约3千克标煤/吨。

坚持开展“党员岗位创优竞赛活动”不放松,不断强化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将爱岗敬业、完成任务、联系群众、专业学习和表率作用等指标具体落实到每个党员的身上,逐步实现“思想觉悟优于群众、业务技能优于群众、工作业绩优于群众”的“三优”要求。

同时,每两年组织召开一次党员实绩发布会,发现和挖掘党员在生产经营中的先进事迹,先后树立了“安全的保护神”丁三运、“设备堵漏大王”纪方奇等一批先进典型,在这些党员的引领下,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2007年以来,先后评选出季度、年度先进党员368名,先进支部16个,在企业中弘扬了新风正气。

三、凝聚队伍力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企业发展的进程中,公司党委切实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不断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人才强企,深层次打造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大力实施“五个一批”人才工程(一批优秀管理人才、一批优秀经营人才、一批优秀技术人才、一批优秀班组长、一批优秀工人技师),通过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专题讲座与知识普及相结合,外出培训与企业培养相结合,近几年来,共培训各类人员5000余人次;轮岗锻炼管理干部、专业技术人员近百人。

根据80万吨乙烯项目的进展,党委还初步探索建立了公司的“58284”重点人才
库,力争用3~5年的时间培养50名重点管理人才,80名重点专业技术人才,20名重点经营人才,80名重点操作人才,40名重点班组长。

通过开展“五个一批”人才工程,公司人才队伍的结构渐趋合理,培养的各类人才正挑起工厂建设发展的大梁。

2、凝心聚力,多途径搭建上下沟通的“连心桥”。

通过搭建职工合理化建议网络平台,完善职工谈心谈话制度、领导下访制度等10余项干部联系群众制度,构筑上下沟通交流的“绿色通道”。

同时,将“严细实恒”的管理理念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形成了“艰苦奋斗、争创一流”的企业精神,“创造价值、提炼人生”的共同价值观,并以“一网(企业文化网站)、一墙(企业文化墙)、一屏(大型电视屏)、一册(企业文化手册)”为载体,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理念入脑入心宣传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用文化凝聚职工队伍。

3、关心关爱,全方位构筑干群互信的“直通车”。

积极为职工群众办实事,解难事。

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用于提高职工餐贴补助、改善职工乘车条件和工作环境、进行生活区环境整治。

坚持“真困难、真帮助”,努力做到“不让一个职工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不让一个职工子女因家庭困难而上不起学,不让一个职工家庭因困难而看不起病”。

积极构筑保障体系,将在岗、离退休职工以及改制企业职工全部纳入社会基本医疗保险、重症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的四重体系之中,形成了企业帮扶、职工捐助、社会保险相交叉的保障网络。

通过把企业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竞争力和发展动力,近年来,武汉石化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原油加工量由500万吨/年扩大到800万吨/年,实现了加工能力的大跨越;二是随着80万吨乙烯项目的开工奠基,实现了炼化一体化的大跨越。

在发展前景不断向好的形势下,公司上下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呈现人心稳、队伍稳、企业稳的良好态势。

今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实现利润8.4亿元,上缴税金25亿元。

今年以来,汉南区认真落实省市有关党建工作精神,紧紧围绕各项工作目标,狠抓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

1、逐步加强目标管理工作。

为确保今年组织工作各项任务的完成,各单位进一步强化目标管理,注重将党建目标纳入到各自总体目标之中,与基层单位层层签订责任状,并将各项目标内容逐一细化、量化,大大增强了目标考核的可操作性。

各农场、街、镇党委在总结过去经验基础上,将支部的各项工作量化细化,实行百分制管理,采取“90分为基本分,超1奖100,差1罚100”的奖惩办法,重新制定《支部目标管理责任书》,分别和各支部主要负责人工资直接挂钩,较好地调动了支部工作积极性。

2、不断加大党员教育培训力度。

结合在党员中深入开展“实践‘三个代表’,全面建设小康”主题教育活动,不断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

纱帽街举办了村干部培训班、优秀年轻后备干部培训班、机关干部普通话培训班;农科所、乌金农场、东城垸农场开展了党内法规知识竞赛活动;汉南农场完善干部考学激励机制,为检验学习效果,对全场副科级以上干部进行了一次理论测试,并将测试结果载入个人档案,作为今后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之一。

银莲湖农场组织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江夏、洪山区等先进地区参观考察,邓南镇水三村党支部“七一”前组织全体党员外出参观,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3、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新机制。

全区基层党委针对新形势下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积极探索党员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

汉南农场为加强下岗、流动党员管理,组织力量用一个月时间开展了下岗、流动党员普查,掌握了166名下岗、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并发放了流动党员证,重新划分到三个党支部管理。

该场还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统一的评议标准,从党性觉悟、组织纪律、缴纳党费、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生活作风、完成各项任务、国家集体观念、群众威信、遵纪守法、计划生育等十个方面,对全场235名在职党员进行了民主评议,对评议不合格的5名党员依据《党章》严肃处理。

纱帽街在村干部中推行“上考下评”制度,首次对全街52名村级干部进行考核,对1名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

武汉市以目标管理为抓手推动基层党建工作落实
近年来,武汉市高度重视基层党建工作,把基层党建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目标管理,狠抓工作落实,着力解决基层党建与经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实现了基层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的转变。

一、明晰工作思路,科学制定目标
为谋划好全市基层党建工作,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委组织部分别召开不同层次、不同范围的座谈会、调研会和务虚会达10多次,广泛听取意见。

今年春节期间,市委书记陈训秋与市委组织部领导一起到基层单位调研,了解基层党建方面的情况。

在全面把握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和总结提升近年来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市委组织部明确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工作目标。

即:着力实施“一二三工程”,扎实开展“两项主题活动”,重点落实“三个重点目标”,整体推进基层党建工作。

“一二三工程”是:在农村实施村党组织书记“领头雁”计划。

用5年时间,重点建设山东、江苏、华中农大等6个市内外培训示范基地,市、区两级规范培训2000名村党组织书记;培养2000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干部;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