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三大改造》教案 鲁教版
八年级下册《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接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为工业化起步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有力支持,下接第六课《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三大改造作为新中国探索社会主义的重要历程,做出了重大贡献与牺牲。
也因为后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而致使社会主义道路在探索的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这是有着必然联系的。
【学情分析】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填充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
了解并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其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填充小故事辅助提高学生兴趣;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让学生阅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重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导入复习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为何用到类型二字,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大革命是指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一五”计划完成时,我国工业发展迅速,但农业、手工业发展相对缓慢,还保留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
三大改造教案历史范文
三大改造教案历史范文第一章:引言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和意义,掌握三大改造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2. 教学内容:三大改造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内容。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让学生了解农民受地主剥削压迫的状况。
(2)讲解:介绍三大改造的背景、意义和基本内容。
(3)讨论:让学生分析三大改造对农民和我国社会的影响。
(4)总结:强调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掌握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2. 教学内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意义和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讲解:介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农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4)讨论:让学生评价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
(5)总结:强调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第三章: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掌握手工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2. 教学内容: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意义和手工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4. 教学过程:(1)导入: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出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2)讲解:介绍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意义。
(3)案例分析:分析手工业合作社的基本特点。
(4)讨论:让学生评价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效。
(5)总结:强调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意义。
第四章: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 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和意义,掌握公私合营的基本特点。
2. 教学内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过程、意义和公私合营的基本特点。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
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作者:彭滔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2期一、教学目标1.知识(1)了解农业、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形式。
(2)识记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
(3)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
2.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1)用提出问题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的表格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2)适当补充课外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的一项正确的政策。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讲解法、指导法。
2.手段: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课件播放两段视频:(1)老电影《丰收》陈家庄农业生产合作社获得了丰收的画面,问当时农业走什么道路?结果如何?(2)播放电视剧《大宅门》片尾曲,问:电视剧《大宅门》就是以同仁堂为原型的。
北京同仁堂是首批公私合营的示范企业,当时的历史情况如何呢?2.老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土地改革以后农业又进行怎样的改革?为什么?老师要求学生看书本的图,问: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农民取得了丰收,粮食有了保障,说明农民走农业生产合作社的道路是正确的。
3.老师适当解析公私合营的意思,增加学生的理性认识老师:好,我们一直在说公私合营,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营呢?公私合营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就是国家与私人,这里也就是指资本家联合起来经营工商业。
原本都是资本家自己独家经营,现在变成与国家合营了。
新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们国家来说,必须建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以公私合营对我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变革是有好处的。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5篇)
《三大改造》教案(精选5篇)《三大改造》篇1第五课三大改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⑵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⑶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2.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⑴用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⑵适当补充课外材料,训练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分析历史史实的方法;4.情感、态度、价值观:⑴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是我党在过渡时期实行的一项正确的政策;⑵培养学生互相帮助热爱集体的品德;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的精神;二.重点、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⑴农业手工业:建立生产合作社⑵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三.教学方法和手段:1.方法:讲解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2.手段:多媒体四.教学过程1.导入:(上课前写好课题和第一个大标题)(课件)播放电视剧《大宅门》中百草厅公私合营的片段。
(问)大家有没有看过这部电视剧啊?(学生回答)刚刚老师放给大家看的是电视剧《大宅门》中公私合营的一段,现在大家把书打开到第23页中,看有关北京老字号药店同仁堂的介绍。
其实,《大宅门》中的百草厅的真实来源就是同仁堂药店。
老师读)2.公私合营:好,我们一直在说公私合营,那么,到底什么叫公私合营呢?公私合营是针对什么来说的呢?(课件:是我们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
那老师要问了,以前我们学过改造的低级形式,哪位同学能告诉老师啊?(学生回答)(课件:对工业中的计划定货统购包销和商业中的委任经销代销等等)。
(课件:毛泽东在1953.7发表的《关于国家资本主义》一文中写道:“这种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不是普通的资本主义经济,而是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即新式的资本主义经济。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05三大改造(教学设计)
第5课三大改造教学目标1.认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和形式,完成的时间及历史意义;明确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提高理解历史的能力。
2.通过走访当地历史悠久的企业、走访身边经历过社会主义改造的老人,了解农业、手工业及相关企业在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的情况;在搜集资料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掌握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体会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贡献;激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的热情,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志向和信心。
教学重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教学难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上海水泥厂创办于20世纪20年代,设备陈旧,工人劳动条件差。
在当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和剥削制度下,工人的积极性不高,最高的产量还达不到设计能力的90%。
实行公私合营后,经过民主改革和生产改革,改善了管理制度和劳保条件,工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
还是原有的设备,产量却超过设计能力40%。
社会主义改造使国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它是怎样进行的呢?设置疑问,导入本课。
探究新知一、农业合作化(一)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教师活动】我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之一。
经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发展缓慢,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学生活动】理解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教师活动】提问: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回答: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
教学内容:三大改造
教学目标:
1. 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和内容。
2. 掌握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理解三大改造的深层次意义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分组研讨、展示。
教学资源:
教科书、图片、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和重要性。
二、讲授(15分钟)
1. 介绍三大改造的概念和内容。
2. 讲解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三、分组研讨(20分钟)
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析一种改造的实施过程和影响。
2. 汇总各组的研讨结果,进行讨论。
四、展示和总结(10分钟)
请几组学生展示他们的研讨成果,并进行总结。
五、课堂练习(5分钟)
练习题:简述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复习本节课内容。
2. 思考并写下自己对三大改造的看法。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培养了他们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希望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初中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精选教案三篇
初中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精选教案三篇本课位于本单元第二课。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创造性开辟了一条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创举。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初中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精选教案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初中八年级历史《三大改造》精选教案一一、课程标准内容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缺点等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搜集有关三大改造的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实施探究式学习,掌握合作、交流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初步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引导学生认识在过渡时期,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三、教材分析本课位于本单元第二课。
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变革,创造性开辟了一条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转变,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是一个创举。
三大改造是中国历史的重要转折,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四、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养成一定的学习历史的习惯,也有了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他们未接触过政治经济学方面知识,对历史事件的认识比较肤浅,但是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知的、有浓厚兴趣的话题入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重点难点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及意义。
难点: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六、教学资源(1)教育部组织编写: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2月。
(2)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下册》,中国地图出版社,20XX年12月。
(3)郭大钧主编:《中国当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9月。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
初中历史《三大改造》教案课程标准: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了解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意义,掌握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学习三大改造,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过渡时期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教学重点:1. 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意义。
2. 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
教学难点:1. 三大改造的原因和实质。
2. 学生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旧的《人民日报》,引导学生关注报纸上的日期和内容,引发学生对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好奇心。
2. 教师简要介绍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总路线对中国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了解三大改造1. 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三大改造的背景和原因。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即变革生产资料私有制。
三、课堂讨论,分析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意义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及其意义。
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案例分析,深入理解三大改造1. 教师展示几个具体的三大改造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改造过程和效果。
2.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理解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五、总结反思,评价三大改造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三大改造的方式和意义,强调三大改造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分享对三大改造的评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拓展延伸,思考三大改造的启示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三大改造对中国的启示,如如何处理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关系,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等。
初中历史教案设计:三大改造
初中历史教案设计:三大改造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对过去的经验和追求未来的预测的共同体现。
作为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师,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教案设计来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三种值得推广的历史教案设计理念,它们被分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大改造。
第一大改造: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是指,在历史教学中,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并以此为指导,为学生定制他们可以理解的历史故事。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容易地掌握知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准备一些关于某个历史时期的卡片或故事片段,让学生观看并回答一些相关问题。
教师可以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了解更多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并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历史研究项目,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二大改造:跨学科教学跨学科教学是指将多个有关联的学科融合在一起,共同讨论某个话题,以达到深入探究问题的目的。
历史学科和其它学科如语言、社会学等的相互关联性很高,因此在教案设计中加入跨学科元素,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学科中的含义和价值。
举个例子,在探究文化差异时,我们可以与语言学科合作,让学生学习不同地区的方言和口音;在探究某个历史时期的经济状况时,我们可以与社会学科合作,让学生进行社会贫富分析。
这种跨学科教学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融合能力和全面理解问题的能力。
第三大改造:开放式教学开放式教学是指将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选择学习内容、思考问题和掌握知识。
这种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他们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历史事件进行探究。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确定自己的学习内容,比如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影片、音乐和历史文献等用于学习参考。
2.5.5 三大改造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课本中的资料,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分析,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有利于开启学生思维
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教师采取了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相互提高。
合
作
探
究
展
示
交
流
1.我的问题:(经过上面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探讨)
8.某班开展了以“一场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53~1956年)”为主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A、解放西藏B、土地改革C、三大改造D、一五计划
二、思维拓展题
某校学生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他们得出结论。请你完成“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二、预习课文,填出正确答案,并记忆
1、三大改造是指、、
2、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主要原因是
3、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备注:
开门见山,以一连串的问题形式引入新课,使学生带着疑惑进入课堂,积极性高
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激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
教学重点
三大改造的形式
教学难点
三大改造的实质
教
学
过
程
预
习
导
航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
2.5.10 三大改造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下)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农村土地改革后的情况和在农村走集体化道路的必要性;掌握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和意义。
掌握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②综合分析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对比三大改造方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按照“知、疑、学、解、创”教学模式,让学生走进历史,通过整合走出历史,达到学习历史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让学生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改变,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同时认识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并在过渡中,我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是实行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
2.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言:(了解学生知道多少有关三大改造以及农村方面的有关知识;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发展域,即了解这段知识的方法、途径、以及和老师沟通的方式等,所谓“知”。
)师:同学们,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国家开始致力于发展经济,我们知道现在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可是你们知道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是什么时候在中国确立的?又是怎样确立的呢?生:(可能会摇头)师:在这里我可以先告诉大家,国家是通过三大改造的方式来完成的。
板书:三大改造师:请问同学们,那你们知道国家是改造哪三方面问题么?生: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师:既然知道是这三方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国家是怎样进行改造的呢?如何把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变成公有制?生:不知道。
师:好,那今天我们就具体学习有关这方面的知识。
(上面的过程,通过设疑,教师知道学生对三大改造的知识了解很少,同时这方面知识很难,学生更是不容易切入主题,所以需要老师的引导。
)讲授新课:师:(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同学们,既然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是通过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来完成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那么对于这些内容,你有什么想要知道的?请说出来,让我们共同探讨。
初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三大改造 (1)》教学设计
第5课 三大改造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三大改造的方式。
教学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对农业的需要。
为此土地改革后,中国共产党及时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农业合作化的优越性,促使农民踊跃参加合作社,走社会主义道路。
上图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景,看他们面带笑容,足见当时人们的热情。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段充满激情的历史。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农业、手工业合作化1.教师讲述:什么是三大改造。
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一)改造农业的原因2.读下面材料,分析讨论:我们党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3.史料解读:材料一:农村土地改革后,农村出现的情况:土地买卖。
土改后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中有人重病,或无力耕作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1952年山西省对49村农民调查,在被出卖的718公顷土地中,1949年的占3.95%,1950年占30.99%,1951年占51.15%,1952年占13.91%。
1953年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典型调查,出卖土地的农户占农村总农户的1.29%,出卖土地面积占农村土地总面积的0.22%。
材料二:经过土地改革,广大农民得到了土地,农村生产力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了,但农民绝大多数还是靠人畜经营……正因如此,今天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有许多困难的条件限制了它,约束了它。
——邓子恢《在全国第一次农村工作会议上的总结报告》4.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结合材料和教材第23页第一段分析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提示: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所以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八年级历史教案)三大改造的学案
三大改造的教案
八年级历史教学设计
【课标转述】
知道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达成是社会主
义制度在我国成立的标记。
【学习目标】
1、经过阅读课本可以说出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由、方法和结果,找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必需性和方法。
2、知道三大改造达成的时间,经过和同学商讨理解并说出三大改造的意
义。
3、理解三大改造在历史背景下拥有的踊跃意义 ,同时用历史辩证主义思想思虑问题 ,理解其不足之处。
【学习流程】
活动一 :阅读课本 ,独立达成以下问题 :
1、阅读课本写出推行农业合作化的原由。
2、为了实现农业合作化 ,国家采纳了什么方法 ?结果怎样 ?
3、农业合作化运动 ,推进了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的社会主义改造。
年,百分之
4、公私合营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是。
在改造过程中 ,国家对资本家据有的生产资料推行,即
,这类赎买政策实现了,是。
活动二 :经过和同学议论 ,合作研究下边的问题。
研究一 :三大改造指的是对哪三个行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国家分别采纳了举措?什么时候改造进入热潮 ?
研究二 :三大改造什么时候基本达成?有什么历史意义和弊端?
活动三 :本课知识构造总结
【检测反应】
1.以下不属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农业改造
B.手工业改造。
(八年级历史教案)三大改造教案2
三大改造教课设计2八年级历史教课设计教课目的基础知识了解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三大改造的实质、意义和弊端掌握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创建性政策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联系理解三大改造在当时推进了我国的社会发展,快速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过渡,我国此后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概括剖析三大改造的原由和必需性感情态度价值观爱党感情在过渡期间中,我党创建性地开拓了一条合适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唯物史观土改消灭了地主阶级,公私合营后的财产阶级也多已成为白手起家的劳动者,中国几千年来的盘剥历史已经基本结束教课要点三大改造的形式教课难点三大改造的实质教课过程导入新课复习发问:1 [要修业生依据《填图册》第7页的表格回答]“一五”计划达成时,我国工农业生产之间有什么差异?(工业发展快速,农业发展相对迟缓。
)2为何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工业的发展起点高,一开始就能采纳先进的科技和设施,因此速度快;而农业还保存着各家“自扫门前雪”的小农生产方式,所以发展迟缓。
)承前启后,教师解说:农业生产能够为工业生产供给原料和生活物质保障,如何改造落伍的小农经济,成立先进的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要点。
组织学生学习和研究新课农业、手工业合作化为何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家一户经营的小农生产方式,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农产品知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采纳什么方式进行改造?(把分别的农民组织起来,指引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饶的社会主义道路。
农民入社时,把个人的土地、耕牛等主要生产资料集中到合作社里一致经营或使用,提升了效率和产量。
)3第21页两幅插图反应了什么样的历史现象?(农民看到合作化的优胜性,积极参加合作社,全国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热潮。
)教师过渡解说:与小农经济很相像的手工业,在农业合作化的推进下,也形成了合作化热潮。
到1956年,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主要生产资料从个人全部变为集体全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达成了。
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word教案(3)
《三大改造》教案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的基本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二、课程标准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教学目标:1.掌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以及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2.了解三大改造的结果和缺点。
3.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4.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学习重点、难点重点: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和实质。
难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
五、教学流程设计说明(一)复习提问:1.一五计划的时间、任务、成就。
2.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颁布形式、性质。
温故知新,查缺补漏(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1949年建国后我们国家成为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生:社会主义国家。
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中国是如何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呢?生:摇头师:我来告诉大家,1953年开始国家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三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那么这三大改造是如何进行的呢,取得了哪些成绩,它的完成对当时的中国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三大改造》。
(板书)三大改造(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3页至25页的内容,找到自学指导上五个问题的答案。
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出示自学指导)1、首先明确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2、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遇到了什么新的经济状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危害?如何去解决?3、阅读课文思考对手工业进行改造的方式和结果;4、阅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政策及这种政策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23页至25页的内容,找到自学指导上五个问题的答案。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出示自学指导)
1、首先明确三大改造指的是什么
2、阅读课文第一段思考:土地改革后我国农村遇到了什么新的经济状况?对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危害?如何去解决?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2、三 Nhomakorabea改造的实质是
A.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B.个体手工业联合成集体合作社
C.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
D.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革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成果:( )年底占全国农民总数96.3%约1.18亿 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4.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 )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
政策:________
(五)巩固总结
师:现在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节课的内容,把这几个问题再明确一下。
(出示问题)
1.时间:
2.内容:
3.形式:
4.性质:
5.意义:
6.不足:
(六)课堂练习
师:现在我们来做几个练习题,检查一下同学们的掌握情况。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三大改造》教案
一、本课教材地位分析:
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伟大创举,它的基本完成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三大改造的完成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二、课程标准
通过学习三大改造,使学生认识到三大改造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深刻社会变革。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式,以及对资本
(出示问题)
1.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
2.历史意义
3.存在的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进行点拨和归纳。)
师:随着三大改造任务的完成,农民已由个体农民转变为合作化的农民,资产阶级已处在消灭掉过程中,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已经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已基本解决,几千年来剥削的历史已基本结束。所以说,三大改造是一场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深刻变革,这同时也是三大改造的性质,或者说是实质。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做练习题,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1949年建国后我们国家成为了一个什么性质的国家?
生:社会主义国家。
师:我们知道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中国是如何从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呢?
生:摇头
师:我来告诉大家,1953年开始国家实行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过三年的时间逐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那么这三大改造是如何进行的呢,取得了哪些成绩,它的完成对当时的中国有着怎样深远的影响,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三大改造》。
五、教学流程
设计说明
(一)复习提问:
1.一五计划的时间、任务、成就。
2.第一部宪法颁布的时间、颁布形式、性质。
温故知新,查缺补漏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结合自学指导阅读课本,合作探究了解三大改造和结果。
说明:此环节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并通过详细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三大改造的形式和意义。
说明:此环节要求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做个总结和巩固,及时查缺补漏。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题的课堂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是( )
A、解放西藏
B、土地改革
C、一五计划
D、三大改造
六、课后作业:
1.完成助学
2.预习第六课
七、板书设计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容量不大,但是涉及到政治经济学和我国社会性质的转变,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些困难。对于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教师应当通过对三大改造内容的分析,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其性质和意义。同时,通过回顾历史,对比分析我国社会性质。
3、阅读课文思考对手工业进行改造的方式和结果;
4、阅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找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形式、政策及这种政策的意义。
5、理解三大改造的意义并指出改造过程中有哪些不足
(四)自学检测
1.三大改造中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2.三大改造的起止时间_______
3.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果:________
(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同时,向他们讲解填空的内容,并结合历史图片补充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
师:经过轰轰烈烈的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那么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到底对我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现在让我们来讨论下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是
A.引导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
B.没收官僚资本
C.实行赎买政策
D.实行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5、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
①基本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②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③已经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创造性政策。
2.了解三大改造的结果和缺点。
3.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实质和意义。
4.认识三大改造的完成使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四、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容和形式。
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意义和实质。
难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