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
实验目的:通过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了解粘度的定义及计
算方法。
实验原理:粘度是指液体流动阻力的大小。
通过落球法可以测
量液体的粘度。
当一球从管子的上端落下时,由于液体的粘滞力,球不能自由下落,而是随时间逐渐减速直到停止。
落球法利用粘
滞力对球体的作用直接测得液体黏度,计算公式如下:η=2(g-ρV)/9c
其中,η为液体的粘度,g为重力加速度,V为球体体积,ρ为
球体密度,c为液体中球体的附面积所造成的阻力系数。
实验器材:落球仪、不锈钢球、粘度杯、天平、计时器。
实验步骤:
1. 将清洗干净的粘度杯放置于水平桌面上,从中心位置向四周倾倒粘度杯内液体,使其液面略高于粘度杯口。
2. 用干净柔软的织物揩干不锈钢球的表面和手指指纹,取适量液体注入粘度杯中。
3. 轻轻放入处理好的不锈钢球,并避免球与粘度杯发生碰撞。
4. 将不锈钢球从杯口自由落下,计时器开始计时。
5. 直到不锈钢球停止落下,记录下时间t。
6. 用天平称出不锈钢球的质量m,以及球的直径D和液体的温度θ。
7. 重复以上步骤3至6,得到不同时间下的球体速度v。
8. 用计算公式计算液体的粘度。
η=2(g-ρV)/(9c)
9.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液体的平均粘度。
实验数据与结果:
实验条件:球体质量m=0.13g,球的直径D=2mm,液体密度ρ=1.207g/cm³,液体表面张力=0.0592N/m,重力加速度g=
9.8m/s²。
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时间(s)球体速度v(m/s)
0 0
5 0.0373
10 0.0738
15 0.1065
20 0.1392
25 0.1702
30 0.1998
计算平均粘度:
η = 2(g-ρV)/(9c) = 44.478Pa·s
实验结论:本实验使用落球法测量液体的粘度,测量结果为Η=44.48Pa·s。
根据测得的粘度,比较不同液体的粘度大小,观察不同温度下同一液体的粘度变化,加深对粘度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理解。
实验注意事项:
1. 不锈钢球表面须完全干燥,无指纹等物质。
2. 落球杯内液体必须充满液面。
3. 不锈钢球在粘度杯内落下速度须满足减速均匀的条件。
4. 计时器的误差应控制在±0.1s以内。
5. 实验室保持清洁,测量时温度恒定。
6. 实验结束后,所用杯子、球体须用酒精擦拭干净,并烘干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