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实体验场景,感受亲身经历过程,促进深度学习发生--以《平均数》一课教学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设真实体验场景,感受亲身经历过程,促进深度学习发生-- 以《平均数》一课教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3-03T14:59:17.154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3月1期作者:曾令芳[导读] 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心灵的感知,学习过程既是可视的,更是“触及心灵”的。

是学生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

课堂上开展真实的比赛,让学生自主自愿参与进来,为思维的发生埋下坚实的根基;基于任务驱动,经历认知过程,项目式合作学习,体验团队合力;学以致用,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创设真实情景,围绕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思辨,拓展教学深度。

曾令芳彭州市九尺小学 611933
【摘要】深度学习重视学生心灵的感知,学习过程既是可视的,更是“触及心灵”的。

是学生高投入、高认知的学习过程。

课堂上开展真实的比赛,让学生自主自愿参与进来,为思维的发生埋下坚实的根基;基于任务驱动,经历认知过程,项目式合作学习,体验团队合力;学以致用,用新知解决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创设真实情景,围绕有挑战性的问题,展开思辨,拓展教学深度。

【关键词】真实体验任务驱动项目式合作学以致用教学深度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3-125-02
深度学习基于学生需要,重视学生心灵的感知,学习过程既是可视的,更是“触及心灵”的,我们应帮助学生构建一种学生需要的学习经历,让课堂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且富有价值。

二十世纪初,在没有多少人怀疑捧读教科书和课堂授课的教学模式时,牛津大学教师科翰向自己发问: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让教育更丰富?这如同学游泳、学脚踏车,因为经验来自亲身体验,就会深刻得终身不忘。

教材分析:《平均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内容。

教材在“数据的表示和分析”单元的最后编排了“平均数”这一课,可以看出平均数与统计知识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为复杂的平均数。

而四年级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会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

本课将渗透 “估算能力、统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

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

一、真实比赛情景,实现认知冲突,体验平均数产生的意义。

书本上的知识跟真实的生活怎么连接起来?真实的情景就是为了打通知识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把它们搭起桥梁。

深刻感受到书上的知识是从生活中来,最后又要运用到生活中去,所学知识是非常有用的。

游戏导入:记忆力大比拼
1.同人数比。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名字叫做:“记忆力大比拼”。

先来看看游戏规则:①屏幕上会出现10个数字,请你迅速依次记住。

②3秒后数字消失,请动笔按顺序写在表格里。

③请学生评委数出正确个数,汇报给老师。

师提醒:3秒是多久?时间很短,我们得把10个数字看完了,再默写下来;好了,哪两个小组愿意来试试(选人数相同的小组)?好,现在是第二组和第五组的比赛现场,请参赛队员拿上笔和草稿本,按顺序站好,评委就是你对应的同学。

其他同学就是裁判员,比赛结束请你迅速做出判断:哪个组获胜了?(出示10个数字3秒消失的课件)
比赛结束,请评委核对答案,按顺序汇报比赛结果。

(师填写表格)好了,现在统计完毕,请问各位裁判员:哪组获胜?你是怎么判断的?
第二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成绩 5 3 6 6 20
第五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成绩8 5 3 6 22
生1:第五组获胜,因为他们的总分要多一些!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教师递上奖品,祝贺第五小组!)
2.不同人数比。

其实,就在刚刚曾老师也记了一下,记对了10个数字,现在我想加入第二小组(输的一方),你们看,总分发生了变化,比赛结果会变吗?
第二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教师5
成绩 5 3 6 6 10 30
第五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成绩8 5 3 6 22
生2:会变,第二组的总分比第五组多了。

生3:不会变,总人数不同,这样比不公平。

师:那怎样比公平?
生4:比它们的平均数
师:那什么是平均数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

这一环节中,教师将数学书中淘气的情景记数更改为真实的学生记数游戏,一是让学生真实经历了一组数据的产生、数据的统计过程、数据的汇总、数据的简单分析等。

这既是学习平均数的大环境,也是思维产生的根基。

二是比赛过程做到了全班参与,各有任务:有的是参赛队员,有的是评委,有的是裁判员。

各司其职,井井有条。

三是真实的比赛过程,不仅场面激烈、生动有趣,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是深度学习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主动的、自觉自愿的进入学习状态。

四是通过人数相同比总数,人数不同比总数就不公平的认知冲突,真切感受到学习平均数的必要性。

二、基于任务驱动,经历认知过程;项目式合作学习,体验团队合力。

项目式学习强调设计思维和核心知识理解,在做事中理解概念,形成思维,引发跨情景的迁移,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学习方式。

师:其实淘气也参加了这样的记数游戏,一起来看小视频《平均数6是怎么来的?》。

视频内容如下:
淘气5次记住数字的结果统计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5 4 7 5 9
笑笑:淘气共玩了5次游戏,每次的成绩都不一样?
妙想:淘气第二次记住4个,最少;第五次记住9个,最多。

师:淘气能记住几个数字呢?
笑笑:我觉得淘气能记住9个数字,因为9最大。

奇思:我觉得淘气能记住5个数字,因为5出现了两次。

智慧老爷爷:同学们,在这次记数游戏中,淘气平均每次记住了6个数字。

1.师:这个6是从哪儿来的呀?独立想一想,然后同桌两人1人画一画,1人算一算,最后同桌或小组内一起说一说6是怎么来的?
2.生展示。

为了便于观察,我把你的想法贴在黑板上,你能够把你的想法用学具摆一摆吗?
你听懂了吗?平均数6是怎么来的?你能概括地说一说吗?
生5:6是把多的移给少的,这样每次记录的数字就一样多了,就是6个。

生6:这个6是一次一次“平”出来的。

3.师:最后都变成一样多的了。

就像这里有一条无形的水平线。

(师画虚线)
师总结:像这样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让每次记住的个数相同,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你还有其他计算平均数的方法吗?
4.我把你的方法写在黑板上,有人看懂他的做法了吗?(5+4+7+5+9)÷5=6(个)。

(4+4+7+9)这是在算什么?那这个5是什么意思?6呢?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求和平均法”。

在这一环节中,首先以核心问题:“平均数6是怎么来的”为导向,带着问题看视频,了解多数孩子心中的想法,思考平均数6的来源。

通过任务驱动,达到边看视频,边思考,既节约课堂时间,又真实有效地启发思考。

然后让孩子们将自己地思考展示出来:画一画或算一算,目标明确,操作性强,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最后同桌或小组交流,通过思维的碰撞,发现自己方法或语言表达的不足,及时在小组内修正、完善自己的认知。

既达到了学生课堂交流的欲望,拓展自己的认知范围;也促进学生掌握交流的技巧,逐渐体验团队的分工合作、自由表达、主动交流、知识辨析、达到统一的快乐,以及合力完成项目而取得成功的自信感。

三、学以致用,用新知解决的问题,体验平均数的实用价值。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你能用刚才积累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来判断现在这两个人数不同的小组,究竟哪个组获胜了呢?
第二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教师5
成绩 5 3 6 6 10 30
第五组
姓名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成绩8 5 3 6 22
生7:我是用移多补少的办法,但是第五组还剩2个不知道给谁了?
生8:我是用计算的办法:
第二组平均每个人刚好记住6个数字,第五组平均每个人记住5个多数字,不足6个,应该是第二组获胜。

生9:我发现一组数据比较多的时候用求和平均法来计算,比较简便。

师:看来我的加入影响了最后的结果,你觉得平均数是怎样的一个人?
师:对,平均数它公平、公正、善变、敏感,它常常不在我们的原始数据中,但是如果我们把数据“移多补少”后,总会感觉到有一条隐形的水平线。

平均数它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经历了用刚刚学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课前不能解决的问题,实实在在体验到平均数的用处,同时感受到学习数学是有用的,它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四、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体验平均数的范围,拓展教学深度。

用挑战性问题的形式将学习者卷入真实的任务情景中,通过有趣、复杂、综合的问题驱动,展开合作、探究、互动、分享的学习过程。

挑战性问题的创设是深度学习的必要支撑,是吸引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和深度思考的关键要素。

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你遇见过平均数吗?
生10:上次我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是82.5分。

师:你觉得这个平均数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生10:先把所有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我们班的总人数得来的…
2.小组平均身高。

(出示本班学生中高矮差距较大的4个人图片)
①.师:你觉得他们的平均身高大概在哪里呢?估一估。

来,上真人!
师:谁愿意来比一比这条隐形的水平线大概在什么位置?(拿出准备的绳子)
生11:绳子在第二个同学肩膀那里。

你们同意吗?
师:那我采访一下其中的两位代表:在这四个人里面,你的身高?(最矮)观察一下,你与平均身高相比较?
生12:我在小组中最矮,我比平均身高矮。

生13:我在小组中最高,我比平均身高高。

师:平均身高可能在这里吗?(低于平均身高很多);那可能在这里吗?(高于平均身高很多)那你想一想平均身高应该在什么范围?教师绳子上下摆动。

(见示意图一)
(比最高的矮,比最矮的高)同时板书:最小的数<平均数<最大的数
②.师:现在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邀请一个同学(最矮)加入这个小组,现在是5个人了,平均身高会变吗?猜一猜怎么变?为什么?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生14; 新来的同学很矮,他比平均身高矮了很多,大家需要拿出一部分来填平,那么平均身高应该会稍微变矮一些。

(见示意图二)生15:新来的同学很高,把他高出来的部分,平均分给其他四个人,那么平均身高应该会稍微变高一些。

(见示意图三)
师:如果又要加入一个同学,又要保证平均身高不能变,有没有办法?
生16:不可能,只要有一点点变化,身高总数就会变化,平均身高也就会变化。

生17:应该有可能,一切皆有可能。

生18:如果来的人身高和平均身高一模一样,那么平均身高就不会变。

(见示意图四)
师小结:平均数真是一个善变、敏感的人啊。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了4个高矮不一的同学照片,引发这个组的平均身高大概是多少的问题?学生通过现场“移多补少”的数学方法,估计出4个人的平均身高,并用一根绳子来代表平均身高,恰当而形象;但教师并未止步于此,接着追问:“如果邀请一个同学(最矮)加入这个小组,现在是5个人了,平均身高会变吗?等等,向学生抛出一个又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生生、师生的思辨中深刻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创设真实体验场景,感受亲身经历过程,奠定思维发生的根基。

通过问题引领式、任务驱动式学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创造主动思考的条件,在项目合作式、互动分享式学习中交流展示、补充质疑,让学生在对比调整中形成自主思维,在总结归纳、巩固创新中实现思维的飞跃,经历个人自悟—对比他悟—交流同悟的过程,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共识性的深度学习课堂理念。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吴正宪:《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4页
2.陈薇、黄洁、孙丹:《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例谈学习历程案中的“驱动问题”》《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9年第Z1期,第12—15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