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课标通用)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13讲 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讲地质构造与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
[考纲解读] 1.山地类型: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2.地质构造:背斜、向斜和断层的特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及其实践意义。

3。

河流地貌:形成和分布特点。

4.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考点一地质构造
1.地质构造
(1)背斜、向斜与断层
地质构造
褶皱
背斜向斜
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

岩层一般向下弯

从岩层的中心部分岩层较中心部分岩层较
①概念: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

②常见地形: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形成泉、湖泊。

[提示]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

例如,下图中A、B、C三处岩石既受力断裂,又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所以A、B、C三处都是断层;而D处岩石虽然断裂但无位移,故不是断层。

2.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1)找矿
①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背斜底部,中间为石油。

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向斜确定钻矿的位置.煤、铁矿等沉积矿往往保留在向斜部位的地下。

(2)找水
①“向斜岩层蓄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如上图所示。

②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如上图所示。

(3)工程建设
①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
②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修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向斜是地下水汇集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开凿隧道宜选择在背斜部位,该结构不仅结实坚固和不容易塌陷,而且无积水.如上图所示。

[深挖高考命题点]
[填空]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

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

(2015·山东卷改编)
地层新老关系地层代号
观测点
坐标
错误! C
(31°38′13″N,117°50′12″
E)
(31°37′54″N,117°50′59
″E)
D
(31°38′10″N,117°50′19
″E)
(31°37′57″N,117°50′52″
E)
S
(31°38′05″N,117°50′32″
E)
(31°38′01″N,
117°50′43″E)
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________。

①②
③④
答案:③解析:根据出露地层“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③项为背斜构造,④项为向斜构造。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山区的地层剖面图。

读图,回答第1题。

1.图示地区碎屑物覆盖下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
A.从①到②由老到新
B.从②到③由老到新
C.①所在的山体因断裂作用形成断块山
D.③所在的山体因顶部坚实抗侵蚀形成背斜山
答案:B 解析:结合岩层分布知,从①到②由新到老,从②到③由老到新。

①③所在的山体因顶部坚实抗侵蚀形成向斜山。

浮来山因山顶岩石类型在东西两侧30千米内绝无仅有,被古人
称为浮来峰、飞来峰,有人用推覆构造来解释其成因.推覆构造是一种岩层位移很大的断层构造,其上盘岩层自远处推移而来,上覆于相对停留在原地的岩块之上。

读推覆构造示意图,回答2~3题。

2.图中岩层按照年龄由新到老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②④①
C.②④③①D.①④③②
3.据材料推断浮来山的形成过程是()
A.外力侵蚀—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
B.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上覆—外力侵蚀
C.水平挤压—断裂下陷—推移上覆—地壳上升
D.推移上覆—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断块抬升
答案:2。

C 3。

B 解析:第2题,首先要结合地质构造图理解新的概念-—推覆构造,然后以黑色岩层为参照岩层进行新老关系推断。

在没有发生水平挤压时,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最上面的②岩层最新,最下面的①岩层最老,黑色岩层之上的④岩层要比黑色岩层之下的③岩层新。

第3题,以地质构造推断,该处岩层先是水平
挤压并发生了断裂,之后左边岩块在相对运动中推移到右边岩块之上,经过漫长时间的外力作用,上覆岩块中破碎的部分被侵蚀掉了,剩下了孤零零的浮来山。

[方法指导]岩层新老关系图的判断
以下五图中A、B、C、D均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若地层呈水平状态,并且从下到上依次由老到新连续排列,
说明在相应地质年代里,地壳稳定,地理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图1)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

(如图2)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如图3)
(4)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上升形成的。

(如图4)
(5)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形成之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晚于围岩形成时代.(如图5)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黑点代表在该地区钻探某页岩层的钻井位置,数据为各钻井处该页岩层的顶部高程。

读图,回答第4题。

4.该图所示构造地貌最有可能是( )
A.背斜山B.向斜山
C.断块山D.向斜谷
答案:B 解析:结合图中等高线数值知,图中地形中间海拔高,周围低,地貌形态为山;根据页岩层顶部的高程分析,同一岩层的中心向下凹,是向斜构造。

结合等高线和岩层弯曲状况综合判断,图示构造地貌为向斜山.
[思维辨析]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区别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回答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
高低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构造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括地质地貌示意图(图1)、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图2)、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图3)等;判断内容主要是根据地质剖面图判读地球内部的圈层构造、背斜和向斜的形态特征、地层形态和发展演变等,或分析并判断该地区的岩石类型及其矿产分布状况等。

图1 地质地貌示意图
图2 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
图3 褶皱和断层构造示意图
1.地质剖面图判读关键与信息
地质剖面图既可以体现静态的结构特征,也可以反映动态的演变过程。

正确判读的关键是明确各种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1)图中①处在垂直方向上表现为岩层自底部到地表由老变新;
②处在水平方向上自中心向左右两侧,岩层由老到新排列。

(2)①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②处的岩层表现出中间老两侧新,为背斜构造;③④两处均为断层构造。

(3)②处上覆岩层被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图中②处缺失c、b、a层,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发生沉积作用,或者说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发生沉积作用,或者说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了.
2.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方法
(1)根据地层层序规律确定:沉积岩是受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越新,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

如图1中Ⅲ岩层位置靠下,岩层较老;Ⅰ岩层位置靠上,岩层较新。

(2)根据生物进化规律判断:由于生物进化总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因此保存复杂、高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总比那些保存简单、低级生物化石的岩层新。

(3)根据岩层的接触关系确定: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

如图1中Ⅳ岩层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Ⅲ和Ⅱ.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而这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
变质岩的形成晚于与其相邻的岩浆岩。

(4)根据海底岩石形成和扩张过程判断: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或者说离海沟越近,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早,离海沟越远,形成的地质年代越晚。

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或者海沟。

3.地质构造判断方法
(1)看岩层是否连续,褶皱由连续的褶曲组成。

如图3中的乙、丙为由连续的褶曲组成的褶皱。

(2)看岩层的形态和地貌形态:岩层向上拱起一般为背斜,未侵蚀前常成山岭(如图3中乙);岩层向下弯曲一般为向斜,未侵蚀前常成谷地或盆地(如图3中丙).
(3)看岩层的新老关系:核老翼新为背斜,核新翼老为向斜,这是判断背斜与向斜最可靠的依据.
(4)看岩层是否受力破裂且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即岩块是否有相对上升或下降运动,如图1中Ⅱ处、图3中甲处均为断层。

若只有破裂而无位移,只能称为断裂而不能称为断层。

4.地壳运动性质的判断方法
(1)若出现大面积成层岩石,说明地壳处于下沉运动中。

(2)若上覆岩层发生侵蚀,说明地壳处于上升运动中.
(3)若某个年代的岩层缺失,说明该年代该地区地壳上升没有接受沉积,或者说明该年代地壳下沉形成了沉积岩,后来该地地壳上升,形成的岩层又被侵蚀掉.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岩石或沉积物按形成的早晚排序,正确的是( )
A.花岗岩、砾岩、页岩、沉积物
B.砾岩、页岩、花岗岩、沉积物
C.砾岩、页岩、沉积物、花岗岩
D.沉积物、页岩、砾岩、花岗岩
(2)下列有关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断层北侧的岩层相对上升
B.甲处山谷由地壳断裂下陷而形成
C.乙处为年轻的背斜山
D.丙处易出露泉水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本图名为“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例为各种岩石。

2.信息提取
[答案] (1)B (2)D
考点二河流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1.各河段地貌的类型及成因
2.河谷的发育过程
3.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有洪积—冲积平原、
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洪积—冲积平原:山前
水流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堆积,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各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

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洪(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
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
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
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
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极缓,河流挟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加上海潮顶托,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带来的主要影响是三角洲土壤盐渍化________,三角洲扩展速度________。

(2016·天津卷改编)答案:加剧减慢解析:黄河入海水量减少,海水可能倒灌形成咸潮,入侵海岸地带、加剧三角洲地区土壤盐渍化。

三角洲是河水挟带的泥沙在河口处沉积而成的,黄河入海水量减少,则挟带的泥沙会相应减少,三角洲扩展速度会减慢。

2.[判断]下图为华北某地示意图。

(2015·北京卷改编)
(1)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 )
(2)山前平原受外力侵蚀作用明显。

( )
(3)洪积扇面积差异取决于降水量。

()
(4)渠水通过蒸发环节参与水循环。

()
答案:(1)×(2)×(3)×(4)√
解析:根据图中地表水的流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地区地势特点为西高东低,根据引水渠水流的方向可以判断地势北高南低;山前冲积平原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的,该地地势低平,受外力侵蚀很小;洪积扇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所携带泥沙数量的多少,而不是降水量的多少,且该地为华北地区,降水量差异不大.
3.[填空]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2016·浙江卷改编)
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________.
答案:乙解析:由题干可知,该贵重金属矿产形成于河床沙
中,由图可知,乙处阶地有沙、卵石,且水深较浅,人们可能在此处找到该贵重金属矿物。

身在河边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

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标之地。

某次中雨过后,阿根廷的杰克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

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堤坝的西侧较东侧容易垮塌
B.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的深
D.杰克垂钓时,钓钩最适宜投放于丁处
2.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
A.蓄洪B.排水
C.发电D.灌溉
答案:1。

C 2.B 解析:第1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该河流位于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堤坝的东侧较西侧水更深,侵蚀更严重,容易垮塌;河中的沙洲主要受流水堆积作用;丁处位于凹岸,水流速度快,不易垂钓。

第2题,阿根廷大部分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降水多,建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灌溉。

堤坝低矮的原因主要是便于排水。

3.(2017·北京东城区统检)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太行山脉的地理意义.
(2)分析黄河对图示地区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

答案:(1)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线.(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地区,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使地表千沟万壑(沟壑纵横);黄河流出黄土高原后,地势变得平缓,流速变慢,以搬运、
沉积作用为主,形成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势比较平缓)。

解析:第(1)题,太行山是我国重要的界山,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是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平原与高原的分界线、山西和河北的省界线。

第(2)题,黄河对图示区域地表形态塑造的作用:一是对黄土高原地表的侵蚀作用,二是对华北平原形成的沉积作用.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
1.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的类型
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问题一般有三种: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述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

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

2.侵蚀地貌和沉积地貌成因类题目成因的答题思路
分析外力作用地貌的成因,其答题思路为:
续表
[例](2013·山东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
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

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图1 图2
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名师指导解题]
[答案] 冲积扇(洪积扇)。

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考点三我国的地形与地势
1.我国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山脉
(1)特征错误!
(2)主要山脉
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秦岭、南岭
东北—西南走
向c大兴安岭—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

g祁连山、阿尔泰山南北走向h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i喜马拉雅山
2。

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地理特征
我国主要地形区都是相对独立的地形单元,在不同的自然地理特征影响下,往往形成不同的人文地理特征,可利用图表对其对比分析如下:
(1)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A):世界最高;平均海拔4 000米以上;多高大山脉;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主要分布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和湟水谷地;人口稀少。

内蒙古高原(B):海拔一般在1 000米左右;地面坦荡;自东向西由草原、荒漠草原到荒漠;草原畜牧业;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的灌溉农业著名.
黄土高原(C):世界最广的黄土分布区;水土流失严重、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以谷子为主的旱作农业;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开发。

云贵高原(D):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从2 000米降到1 000米;地面崎岖,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坝子"为农业区,交通落后制约经济发展;旅游资源丰富;少数民族分布广。

(2)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E):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内部有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是世界最大的流动沙漠。

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棉花和葡萄等;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准噶尔盆地(F):内部平坦,多沙漠和戈壁。

绿洲农业,种植春小麦、甜菜;人口和城市沿盆地边缘呈环状
分布;油气资源丰富。

柴达木盆地(G):平均海拔3 000米左右,内陆高原盆地;多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矿产资源开发,青藏铁路沿线将要崛起的经济区.
四川盆地(H):低山丘陵起伏,海拔在500米左右;只有成都平原较为平坦;紫色土广布;农业较发达,成都平原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城市密集。

(3)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I):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海拔大多在200米以下,地势坦荡;肥沃的黑土;多沼泽地;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华北平原(J):海拔多在50米以下,地势平坦,又称黄淮海平原。

全国重要的商品棉、油生产基地;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中低产田的改良。

长江中下游平原(K):东西狭长,海拔低,河湖密布。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基地,“鱼米之乡”,长江沿岸经济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挖高考命题点]
1.[问答]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地不同海拔、不同坡度的
乡村聚落数量统计图。

(2014·广东卷改编)
图1
图2
(1)据图推知,描述符合该地乡村聚落数量空间分布的特点。

(2)推测该地最有可能位于我国哪一个大的地形区内?
答案:(1)读图可知,该地乡村聚落集中分布在海拔1 550~1 700 m和坡度10°~15°的区域。

(2)根据该聚落主要分布在1 250 m以上的地区,说明位于高原上,所以最有可能是黄土高原。

2.[填空]读图,据图示信息可以推断1月平均气温高的城市是甲.(2012·课标卷改编)
图中甲、乙两城市分别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汉水谷地黄淮平原解析: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分布的影响.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城市大致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乙城市大致位于我国东部黄淮平原一带。

两地纬度大致相当,但由于秦岭阻挡,冬季风对甲城市影响较小,故1月平均气温甲城市高于乙城市.
(2017·绍兴一中月考)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著名山脉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四个小黑点为中国领土四至点(最东、最西、最北、最南).读图,回答第1题。

1.我国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大致经过山脉()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A 解析:我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的分界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

(2017·北京市西城二模)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2~3题.
2.图中河段( )
A.①河位于②河东侧
B.流经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
C.①河落差大于②河
D.适宜大力开发航运和旅游
3.该区域( )
A.地壳厚度不大,岩浆活动频繁
B.冰川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强烈
C.旅游资源丰富,距客源市场近
D.山河相间,板块挤压作用形成
答案:2.C 3.D 解析:第2题,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②地经度大于①地,说明②地在东;根据该地经纬度可知为青藏高原东南部,属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根据不同纬度①河以及②河河床的海拔变化可知,①河落差大于②河;该地地势起伏较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快,不适宜开发航运。

第3题,从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海拔高,地壳厚度大;该地地势起伏大,水流速度快,流水沉积作用不显著;旅游资源丰富,但距客源市场远;山河相间,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作用所形成。

提醒完成课时作业(十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