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案全册(2019~2020学年度)
第一单元
课题:数一数
教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2. 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
3. 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
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中的困难。
课前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
2.实物投影,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
二、自己探索
1.看图了解图画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
2.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3.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要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
4.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实物操作
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
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
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巩固深化
1. 游戏:火车钻山洞。
讲述:刚才小朋友数数数得可真棒,现在我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玩。
游戏方法:我们分小组进行,两个小朋友手拉手抬起来,围成山洞,请小组后面的几位同学当司机,前面报几,后面接着往下报,如1、2、3,如果说对了,就发出呜呜声,说错了,就“咔嚓”暂停,说对了再通过。
2. 数水果,摘水果。
讲述:秋天来了,树上的果子都熟了,有苹果、香蕉等。
去数数吧,再把数出的
结果告诉小朋友,说说你是怎么数的?说对了就摘个水果送给你的朋友尝一尝吧!
七、总结评价
我们既能去动物园,还能玩游戏,摘水果,开心吗?在这节课里,你学到了哪些本领?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设计:
数一数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课题:比一比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知道怎样作长短、高矮的比较,初步懂得直接比较的思维方法。
3.能准确地应用长短、高矮的基本词语表达出比较的结果。
重点难点:
1.知道长短、高矮的含义。
2.初步懂得直接比较长短、高矮的思维方法。
课前准备:实物、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了解学生对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已有的感性认识。
二、新课导入
1.取出一支吸管,问:这支吸管长还是短?
2.当学生说出答案或争论时,再拿出分别比它短和比它长的两支吸管,引起学生对刚才答案的怀疑,从而导入新课。
3.出示课题,明确目标。
三、新课教学
1.明确比较的要求。
(1)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对单个物件不存在什么比较。
(2)确定什么和什么比较,比较的标准是什么。
(3)比较时,要把两物体的一端对齐,然后再看它们的另一端是否对齐,从而进行比较。
2.指导看图教材第4页(投影):图上有什么?
3.看图找一找比较这些事物的长短或高矮。
(训练学生说出比较的结果:XX比XX长、XX比XX短、XX和XX同样长或XX比XX高、XX比XX矮、XX和XX同样高。
)
4.练习第4页。
(1)看图长的画√,短的画○。
(2)你还能在图上找一找,比一比吗?
5.小结。
比较长短和比较高矮都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才能作比较,单个物件不存在长短、高矮的,比较长短和高矮的方法一样,一定要把一头对齐,才能正确比较出长短和高矮。
6.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实物,分组进行比一比,相互讲出比较的结果。
(教师巡视,对差生进行辅导。
)
四、巩固练习
1.课本第5~7页的“想想做做”。
(老师读题指导看图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并说出理由。
)
2.请联系你身边的事物找一找,比一比。
五、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谈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比一比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课题:分一分
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分类,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初步应用。
2.初步培养学生整理物品的习惯。
重点难点:通过活动,学会按一定的标准和选择标准给事物分类。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授
1.教学“分一分”。
⑴学生独立观察图,想一想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⑵集体交流:说一说商店里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⑶小结:商店里的物品是归类放好的,玩具归一类,学习用品归一类……
2.想想做做。
⑴“想想做做”第1题。
图中画了哪些动物?请小朋友把能在水里生活的动物圈出来,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⑵“想想做做”第2题。
①图中画了哪些交通工具?它们各自在哪里行驶?
②分小组讨论怎么分,每组分别有哪些交通工具,然后集体交流。
③小结:这些交通工具我们根据行驶的地方不同,分为天上飞的,公路上行驶的和水里航行的。
⑶“想想做做”第3题。
同样的一幅画,按形状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也可以按颜色不同分为两类,也就是说,同样的东西按不同的方法来分,分得的结果也不同。
二、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来分一分,分类时可以根据用途、种类、颜色等等标准来分。
同样的东西分的标准不同,分得的结果也就不同。
板书设计:
分一分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课题:认位置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前后的方位。
2.能按上下、前后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初步学会用上下、前后等词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发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3.在分组学习中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
重点难点:认识物体之间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课前准备:书本、尺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观察:小朋友们观察自己宽敞、漂亮的教室,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黑板、讲台、课桌、小朋友等)
设疑: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
2.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一认它们之间的位置。
(板书:认位置)
二、讨论交流,感悟新知
1.出示主题图——教室。
提问:观察主题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教室)教室里有些什么?(各组推荐一名同学说一说)告诉学生图中四个小朋友的姓名。
2.讨论交流。
⑴组内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什么位置?小明在小军的什么位置?
⑵组汇报。
板书:国旗在黑板的上面,小明在小军的前面。
⑶讨论:国旗在黑板的上面,还可以怎么说?小明在小军的前面,又可以怎样说?
3.分组讨论。
提问:你还能找出图中哪些物体有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讨论后汇报:地球仪在讲台的上面,讲台在地球仪的下面。
小红在小平的前面,小平在小红的后面。
4.联系教室真实场景,感悟位置关系。
小组学生相互说一说、指一指,教室里的人或物的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
如:——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指出:两物体之间有一定的位置关系,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下面。
如果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前面,那么另一个物体就在这个物体的后面。
5.游戏。
⑴指一指你的前面、后面、上面、下面。
⑵拍手。
上拍拍,下拍拍,前拍拍,后拍拍,你拍拍,我拍拍,上、下、前、后认得准。
三、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后面的小朋友是——。
再让学生转换位置后说一说,坐在你前面的小朋友是——,坐在你后面的小朋友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⑴按照指定的要求,学生独立摆一摆。
⑵小给内相互检查摆得对不对。
⑶小组采取互帮活动,把小朋友摆得不对的地方纠正过来。
3.完成“想想做做”第3、4、5题。
情景1:有几只小动物,看到小朋友能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也高兴地赶来了。
(投
影演示动物图)
小朋友,你能说说这些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讨论后汇报。
情景2:小动物们为了答谢小朋友说出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想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它们家做客,想去的小朋友上来排队。
上来排队的小朋友分别说一说,我前面有几个同学,后面有几个同学?
情景3:(投影演示冰霜)
小朋友,你能根据冰霜里的物品摆放的位置,用“上”和“下”说一句话吗?
情景4:最后,小动物们还邀请小朋友去看电视呢!(投影演示组合家庭影院)你能用今天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关系吗?
小组交流后汇报。
四、总结评价
今天这节课我们又学到哪些本领?
先让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告诉大家。
回家以后,把家里各种物品间的位置关系说给你的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认位置
——在——的前面
——在——的后面
——在——的上面
——在——的下面
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课题:1~5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2~14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数数以及相应的操作活动,初步理解能1~5以内各数的含义,会认、读、写1~5各数,会用这些数表述数量在5以内的物体个数。
2.使学生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有用数进行交流的愿望。
结合教学进行爱学校、爱老师和爱学习的教育。
重点难点:理解1~5每个数的实际含义。
课前准备:小棒、圆片、小方块、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小朋友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数一数“,已经会数出一些物体的个数。
下面先请小朋友们在教室里找一找一些东西,并数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
让学生自由地数一数周围的物体,并进行交流。
说明:生活里经常需要数数,需要把数的结果写下来,这就要认识数。
从这节课起,我们学习认数。
今天学习1~5各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
二、学习认数
1.初步感知1~5各数。
出示例题中的场景图,说明黑板上写对的是“教师节快乐“。
让学生看一看,说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交流知道这是在庆祝教师节。
结合进行爱学校、爱老师、爱学习的教育。
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些什么,各有多少?自己先数一数。
组织交流独立数数的结果。
和学生一起数出图中物体和人的个数。
2.认数、写数。
⑴认识数“1“。
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并说出:图中拉琴的有1人,有1架手风琴,有1块黑板。
要求学生拿出1枝铅笔、1本练习本、伸出1个手指头等。
说明:刚才我们数的人或物都是1个。
1个可以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表示,(拨出1颗珠子)也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板书出“1”)
领学生读“1”。
指导学生用“1”来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写“1”:分析字形,说明写“1”时要写得稍微斜一点,笔画要直,然后带领书空练习;在课本上描“1”,独立写“1”。
描数、写数时,要注意学生的姿势和执笔方法,指导规范地写数。
⑵认识数“2”。
认识了1,接着我们要认识几呢?刚才图里的什么东西数出来是2个?让学生指着图里的花数一数是几盆。
请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出2枝铅笔、2块橡皮、2个文具盒放在一起。
每个小朋友都伸出2个手指头。
提问:刚才数的都是几个?
说明:2个可以用计数器上的珠子表示。
原来有1颗珠,再添上1颗珠就是2颗珠。
(教师边说边拨珠子)
大家一起看一看,计数器上现在一共拨了几颗珠子?
说明:2盆花、2枝铅笔、2块橡皮、2个文具盒、2个手指头、2颗珠子,都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板书“2”)
嘘声领读“2”。
让学生摆出2根小棒、数出2个圆片,画2个圆圈。
指导学生用“2”说一句话。
指导学生写“2”:分析字形,说明写“2”时要在哪里拐弯,拐弯时要写得流畅一些,然后带领书空练习;在课本上描“2”,独立写“2”。
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指导规范地写数。
⑶用类似的方法认识3、4、5各数,可以适当放开一些。
在指导学生写“3”时,要说明3的字形像两个半圆,开口向左。
在指导学生写“4”“5”时,要说明4的字
形像小旗,5的字形像秤钩,它们都是由两笔写成的;讲清每个数字先写哪一笔,再写哪一笔;还要注意5和3的区别。
⑷让学生按顺序齐读1~5各数。
你能在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的个数在1~5之间吗?找出来数一数并和同学说一说。
指导学生用1~5各数分别说一句话。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看图中有什么,再数一数黄瓜有几根。
说明:有3根黄瓜,就和数“3”连一连。
后面的每种蔬菜你也能数一数,再像这样连一连吗?
让学生完成,再组织交流各是怎样连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先看第一格,上面写的几,下面图了几个圆?
你能看着每一格里上面的数,再在下面凃出几个圆吗?自己涂一涂。
让学生完成后交流涂得对不对。
3. 做“想想做做”第3题。
要求先数一数的个数,再在相应的“日”字格里写数。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数?请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几个数。
从学具合里拿出1~5的数字卡片,按次序摆在桌面上。
再数出1个三角形、2个正方形、3个圆片、4根小棒放在桌面上。
伸出5个手指。
你能回家用1~5这五个数和爸爸、妈妈哥说一句话吗?回去试试看。
2.猜数游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
什么?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造学生心中的美丽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板书设计:
1~5的认识
1 2 3 4 5
教学反思:
课题:几和第几
教学内容:教材第15~16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中加以运用。
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
课前准备:1~5的数字卡片、水彩笔、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
1.出示排队买票图。
(投影)
过渡:动物园一大早就有人来排队买票了,你们看。
出示课件。
2.谈话。
(1)这时有几个人在排队?
(2)请小朋友数一数小明排在第几?小刚排在第几?
(3)排在第1的是谁?原来阿姨排第几?阿姨怎么又排到第一了呢?(进行礼貌教育。
)
(4)小女孩排在第几,她前面有几个人?后面有几个人?
说明:排队的时候我们都从前面数起,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要数第几的时候。
二.进一步感悟新知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左图)。
过渡:小丽买好票来找小明
(1)问:小明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同桌讨论后交流)
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
(2)问:如果小明住在3楼应该出现在哪个阳台?
(3)问:老师想了解哪些同学住的是楼房?你家住几楼?
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过渡:小明、小丽要进动物园要做对点灯笼的游戏才行?你想试一试吗?
(1)老师点灯笼学生回答。
○●○○○问:点的是第几个灯笼?你是怎么数的?
注意数的时候要说清楚是从左边数起还是从右边数起。
○○○●○问:现在点的是第几个灯笼?
○○○●●问:从右边看点了几个灯笼?
(2)老师提要求学生涂色。
左边第4个,左边4个。
右边第4个,右边4个。
问:这里的第4个和4个意思一样吗?
(3)书上练习。
过渡:大家都想来点灯笼,下面我们打开书一起来涂一涂。
从左边起点4个灯笼?(●●●●○)指名上黑板涂色
从左边起点第4个灯笼?(○○○●○)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几和第几。
(板书:几和第几)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右图)
过渡:来到动物园,小红和小明首先看到了猴子捞月亮的表演。
问:同学们看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说:老师将这个问题交给小组讨论,每组选个同学汇报你们讨论出的答案)
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2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4只。
问:猴子能捞起月亮来吗?为什么?让我们来看一看。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动物园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
(1)问:上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问:下山的动物有几只?谁第一?谁第二?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问:4号车前面有几辆车?是哪些车?
问:5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4号车前面是几号车?后面又是几号车?
问:除了这几个问题外,你还想到什么考考大家?
(小组讨论)
交流:1号车前面是5号车;5号车前面是2号车;1号车后面是4号车和3号车;前3名的是2号、5号、1号车;最后一名是3号车……
追问:刚才说的是前3名和第3名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
6. 了解“你知道吗?”。
三、总结评价
通过今天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
板书设计:
几和第几
练习设计:
小兰小红小华
一共有()小朋友,从左数小华排第()个,小红排第()个。
教学反思:
课题:0 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7~1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
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
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重点难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
课前准备:小袋子、几只千纸鹤、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拿出一只小袋子,里面装有几只千纸鹤。
请学生猜一猜,袋子里装有几只千纸鹤。
(告诉学生“不超过5”,请学生理解“不超过5”的含义)学生猜测;教师根据学生猜测,贴出数字卡片,提示学生继续猜测。
拿出一只,在学生面前示意一下,并指一下黑板上的数字,让学生跟读。
2.这时候盒子里没有千纸鹤了,指名学生回答(盒子里是否有千纸鹤)。
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没有”在数字王国里怎么表示,引出今天的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认识0)
二、数字0的写法
1.出示课件,教师读数字好朋友“0”的自我介绍。
让学生伸出食指,一起边念儿歌边写0.提问0像什么。
(溜溜一个圆,从上往下写,从左往右弯,写完像鸭蛋。
)2.翻开书16页,找到田字格,用铅笔将红色虚线的0描写一遍。
(提问在书写0是应该注意什么)
三、数字0的含义教学
(一)数字0表示没有
1.出示课件“小白兔采蘑菇”。
(1)第一个小白兔采了几个蘑菇?可以用哪个数来表示?(板书:3)
(2)第2、3只小白兔呢?分别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板书:(2、1)
(3)第4只小白兔采到蘑菇了吗?(一个也没有)
老师说明:第4只小白兔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我们就用“0”来表示。
(板书:0)领读:“0”,0和2、1一样,也是一个数。
2.地里原来有几个萝卜?小白兔拔走了几个?地里的萝卜还有吗?(没有)
老师说明:没有了也可以用“0”来表示。
3.今天我们认识了“0”,在什么时候要用“0”来表示?
(一个物体也没有和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
(二)数字0表示起点
1.拿出直尺,找“0“的位置。
想一想,我们也有一样文具,静静地躺在我们的铅笔盒里,它上面也有数字是从0开始排起的。
你们知道是谁吗,看谁先找出来。
2.提问,尺子是用来干什么的?你在尺子上发现了哪些数字,读一读它们。
3.师:观察尺子左边的0,(点击课件0)猜猜看,这个0也是表示没有吗?(生思考,自由发言)想想看,尺子上的刻度是从哪里开始的?(生:从0开始的)对,从0开始,我们就可以说,0表示的是起点。
(板书:起点)
师:观察尺子,从0这个起点开始,越往右走,数字越大,离起点0也就越来越远。
你还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可以用0表示起点吗?(几生举例)
出示生活中用0表示起点的图片,学生欣赏。
(①.起跑图;②.立定跳远图)
四、神奇的0——扩展0的认识
小结本堂课中所学的数字“0”的含义。
(请学生小结)
师:生活中的0很神奇,当0和其他数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0的意义也不一样了。
(教师先把0和一张数字卡片拼在一起,展示神奇的“0”)
五、巩固练习
独立完成“想想做做”1~4,集体订正。
六、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还能见到它?并试着想想它在此处表示什么意思?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进一步学习“0”。
板书设计:
0的认识
3、2、0
0表示:一个也没有或起点的意思。
教学反思:
课题:认识等于、小于、大于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比较物体个数的具体过程,认识符号“=”“>”“<”及其含义,能用符号或词语描述所认识的数的大小。
2.使学生在比较物体多少的过程中,感受一一对应的策略和思想,体验和理解比较物体多少的基本方法,初步建立“同样多”“多”“少”等概念,培养观察、比较、判断和推理的初步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来自与生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理解符号“=”“>”“<”的含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两个学文具盒,里面各有5枝铅笔;学生每人准备小棒、圆片、三角形的学具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两个文具盒,说明里面装的都是铅笔。
提问:你知道哪个文具盒的铅笔数多吗?为什么不能知道?
说明:要知道哪个文具盒里的铅笔枝数多,就要数一数每个文具盒里面各有几枝,
比一比哪个盒里多一些,哪个盒里少一些,这就要用到比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较数的大小。
2.呈现“森林运动会”的画面。
告诉学生,横幅上的字是“森林运动会”。
你知道图里的小动物是来做什么的吗?
这些小动物都来参加“森林运动会”,那么你想从这里知道些什么呢?
当学生提出想了解小动物只数等问题时,进一步启发:你还能知道哪些小动物的只数多,哪些小动物的只数少吗?你想比较哪两种动物的只数?
按照大家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学习。
二、比较大小
1. 认识“同样多”和“=”。
(1)小动物们首先要进行的是拔河比赛,参加拔河比赛必须两队人数要相等。
小朋友想一想哪两个队可以参加拔河比赛?(生提出比赛队伍,可简单说说理由,引出“同样多”)
(2)我们一起来验证小兔队和小猴的的队员是否同样多。
用小兔头饰和小猴头饰摆一摆,说一说,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
(3)指出:像这样,小白兔和小猴的只数同样多,我们就说小白兔的只数和小猴的只数相等,可以用“=”连接起来,写成4=4。
(板书)
(4)介绍“=”。
“=”叫做等号,表示两边的数同样多,读作“等于”。
学生读并观察“=”的样子。
学生汇报:两横一样长,粗细一样。
指导学生写“=”。
(师板书,生书空。
)
(5)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3个○,让学生对着○摆△,要求△和○同样多,指名到投影仪上摆,其余学生自己摆。
问:△有多余吗?○有多余吗?
△和○都没有多余的,说明△和○同样多,我们也可以用“=”来表示。
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试一试?
(6)比较铅笔的多少。
现在比一比两个铅笔盒里的铅笔枝数,看看结果怎样。
老师数铅笔,小朋友用小棒代替铅笔摆一摆。
先数一个盒里的铅笔,边数边让学生用小棒摆在第一排,共5枝,摆5根小棒。
再数另一个盒里的铅笔,边数边让学生用小棒摆在第二排,共5枝,摆5根小棒。
现在自己比一比,两个铅笔盒里的铅笔数可以怎样说?
你能写式子表示吗?自己写一写。
交流写的式子,说说为什么可以写成5 = 5。
读一读 5 = 5。
2. 认识“多”“少”和“>”“<”。
(1)对比了小白兔队和小猴队,我们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再来比比其它的队,好吗?(生回答,师选两个队。
)
(2)以小松鼠(5)——小熊(3)比赛为例,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指一名板演。
(3)师边演示边问:一一对应下来,你发现了什么?(生回答)
(4)指出:小松鼠的只数比小熊的多,也就是5比3大,可以写成“5>3”;反过来也就是3比5小,可以写成“3<5”。
(5)引导观察并指导书写“>”“<”。
“>”:大口朝前大于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