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下分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于2003 年10 月19日~22 日在济南召开了全国食管疾病诊断治疗研讨会,制定了反流性食管炎内镜分级:
分级食管黏膜内镜下表现
0 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Ⅰa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 2 处
Ⅰb 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2 处
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并非全周性,融合<75 %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融合≥75 %
必须注明:各病变部位(食管上、中、下段) 和长度;若有狭窄注明狭窄直径和长度;Barrett 食管应注明其长度、有无食管裂孔疝。

2、内科学第七版介绍的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洛杉矶分类:
(1994年第10届洛杉矶国际消化会议制定的RE分类标准,即洛杉矶(Los Angeles, LA)分类,分为A~D Ⅳ级)
A级:一个或一个以上食管粘膜破损,长径小于5mm;
B级:一个或一个以上粘膜破损,长径大于5 rnm,但没有融合性病变;
C级:粘膜破损有融合,但小于75%的食管周径;
D级:粘膜破损融合,至少达到75%的食管周径。

3、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的Savery-Miller分类:
Ⅰ级:一条纵行皱襞上见一处或多处糜烂;
Ⅱ级:多条纵行皱襞上见多处糜烂,但病变未累及食管全周;
Ⅲ级:食管全周都有糜烂;
Ⅳ级:可见食管溃疡、狭窄、缩短或Barrett食管,有的改良方案将Barrett食管单列为Ⅴ级。

分级食管粘膜内镜下表现积分
0级正常(可有组织学改变) 0
Ⅰ级点状或条状发红,糜烂,无融合现象 1
Ⅱ级有条状发红,糜烂,并有融合,但非全周性 2
Ⅲ级病变广泛,发红,糜烂融合呈全周性,或溃疡3
食管鳞状上皮癌
1.概念
食管鳞状上皮癌为发生于食管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日常也简称食管癌,它占食管部癌肿的大多数。

严格来说食管癌还应包括食管腺癌,常发生在Barren食管。

食管壁可分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浆膜层四层。

根据日本食管疾病研究会的定义,病变不超过粘膜下层(包括粘膜层和粘膜下层)者,不论其有无转移,称表浅食管癌,其中无转移者称早期食管癌。

一般来说粘膜癌(M1 , M2, M3)很少发生转移,属早期癌;粘膜下层癌(SM1,SM2,SM3)部分可伴淋巴结转移,伴转移者属表浅癌,无转移者属早期癌(图3一37)。

2.胃镜特点
(1)表浅食管癌分三型:0一I型—隆起型,0一II型—平坦型,0一型—糜烂(溃疡)型,其中0一II 型又分0一IIa型—平坦隆起型,0一IIb型—平坦型,0一IIc型—平坦凹陷型。

1) 0一I型—隆起型:粘膜表面有息肉样或扁平隆起(图3一38a)。

2) 0一II型—平坦型,其中0一IIa型—平坦隆起型:病变基本平坦,仔细看有轻微隆起,高度大约不超过1 mm(图3一38b) ; 0一IIb型—平坦型:仅有粘膜色泽或纹理轻微变化,无隆起、凹陷(图3一38c); 0一IIc型—平坦凹陷型:可见糜烂样浅凹,估计深度不超过粘膜肌层(图3一38d)。

3) 0一Ⅲ型—糜烂(溃疡)型:镜下可见凹陷性病变,深度比0一II C型深,估计超过粘膜肌层(图3一38e)。

表浅食管癌特别是平坦型需借助卢戈碘染色和甲苯胺蓝染色来确定。

特别是卢戈碘被认为是诊断早期食管癌不可缺少的方法。

正常食管上皮细胞内含糖原,可和碘发生反应,使食管上皮染成茶褐色,因糖原含量不同,着色深浅也不同。

上皮炎症、糜烂、疤痕等染色不良,癌上皮不着色,且大多为5 mm以上不规则的明显不染带(图3-39)。

甲苯胺蓝对正常食管上皮不染色,癌上皮可染成青紫色(图3一40)。

(2)进展期食管癌:肿瘤浸润超过粘膜下层者称进展期食管癌,进展期食管癌可呈肿块型、溃疡型.、弥漫浸润型等多种形态(图3一41)。

3.鉴别诊断
表浅癌需与炎症、息肉等鉴别,溃疡型癌需与其他疾病引起的溃疡如药物性食管炎的溃疡、结核溃疡、克罗恩病溃疡等鉴别,病理检查是关键。

1996年日本门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学会制定了一个记载标准。

食管静脉曲张的记载标准
1.部位
Ls 食管静脉曲张达上段食管
Lm 食管静脉曲张达中段食管
Li 食管静脉曲张局限于下段食管
Lg 胃静脉瘤。

细分为Lg一c,Lg一f
Lg一c 和贲门连接的静脉瘤
Lg一f 和贲门不连的孤立性静脉瘤
2.形态
F0 无静脉曲张
F1 直线形细的曲张静脉
F2 串珠状中等曲张静脉
F3 结节状或瘤状曲张静脉
3.基本色调
Cw 白色静脉曲张
Cb 蓝色静脉曲张
4.红色征
RC(一) 完全无发红
RC(+) 可见局限少数
RC(++) (+)和(+++)之间
RC(+++) 可见全周性多数
5.出血所见
出血中喷射性出血、渗血
出血后红色血栓、白色血栓
6.粘膜所见
E 糜烂
UI 溃疡
S 瘫痕
注:所谓红色征指红蚯状(RWM )、血肿样斑(HCS)、樱桃红斑(CRS )三种表现。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和治疗规范试行方案
(中华消化内镜学会2000年3月1日至3日在昆明通过)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记录及分级标准
一、食管静脉曲张(esophagealvarices,EV)
(一)记录方法
1.形态(Form,F)
F0:EV已消失(作为治疗后的描述)
F1: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
F2:EV呈蛇形迂曲隆起
F3: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
附记:如EV不同形态同时存在,应选择最重的记录。

2.基本色调(color,C)
(1)白色静脉曲张(whitevarices,CW)
(2)蓝色静脉曲张(bluevarices,Cb)
3.红色征(redcolorsign,RC)
(1)无红色征RC(-)
(2)有红色征RC(+):表现为红斑,红色条纹,血泡样。

4.部位(location,L)
EV最重的部位,以其与门齿的距离分为:
食管下段(locusinferior,Li);
食管中段(locusmedialis,Lm);
食管上段(locussuperior,Ls)。

附记:伴发食管炎(esophagitis,E)有/无(+/-)粘膜糜烂。

(二)EV内镜分级(grade,G)
标准按照EV的形态及出血的危险程度分轻、中、重3级
分级(度) EV形态(F) EV红色征(RC)
轻度(GⅠ) EV呈直线形或略有迂曲(F1) 无
中度(GⅡ) EV呈F1 有
EV呈蛇形迂曲隆起(F2) 无
重度(GⅢ) EV呈F2 有
EV呈F2EV呈串珠状、结节状或瘤状(F3) 无或有
二、胃静脉曲张(gastricvarices,GV)记录方法:
胃底静脉曲张的部位(Lg)。

1、胃贲门部的静脉曲张(gastriccardia,Lg-C)。

2、离开胃贲门部孤立(瘤样)静脉曲张(gastricfundus,Lg-f)。

附记:(1)有糜烂E(+),无糜烂E(-);
(2)RC:有RC(+),无RC(-);
(3)Lg(+)→(-):指GV经内镜治疗后消失;Lg:E(+)→E(-)表明有效;RC(+)→RC(-)表明有效;
(4)红色血栓有/无;白色血栓有/无。

其中不完全型大肠化生一般认为与肠型胃癌关系较密切。

根据胆汁反流程度不同可分三度。

I度胆汁反流:胃粘膜有少量胆汁浸渍,或储留液呈淡黄色;
Ⅱ度胆汁反流:胃粘膜有较多胆汁浸渍,或潴留液呈深黄色;
Ⅲ度胆汁反流大量深黄、深绿色的潴留液,或大量黄色泡沫从幽门口溢出。

溃疡的时相分期
A1期溃疡底覆有厚苔,周围粘膜水肿,无再生上皮,无粘膜皱装集中,溃疡面有出血或露出血管。

A2期溃疡周围粘膜水肿减轻,溃疡边缘变明显,边缘有炎症引起的红晕。

H1期溃疡稍缩小,白苔变薄,溃疡缘出现再生上皮,有轻度粘膜皱璧集中征。

H2期溃疡缩小,可见再生上皮呈栅状发红,伴明显粘膜皱璧集中征。

S1期溃疡愈合,完全被再生上皮覆盖,白苔消失,残存发红的胃小区,又称红色瘫痕期。

S2期溃疡完全修复,发红消退,粘膜皱璧集中征减轻,也称白色瘫痕期。

表4一3活动期溃疡与溃疡癌的鉴别
活动期溃疡BorrmannⅡ型癌
溃疡底均匀白苔,平坦,底比胃粘膜面深苔不均一,有凹凸,有时底有部分高
出粘膜面
边缘平整柔软边缘不整,僵硬,易出血
周堤周边因水肿可稍高,呈缓坡状周边明显高出,有时呈蜂腰状
胃癌
1.概念胃癌是上皮性恶性肿瘤。

根据癌的浸润深度,可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图4-60)。

早期胃癌指癌浸润未超过粘膜下层者,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胃癌即使有淋巴结转移,一般范围也较小,外科有充分廓清手术的可能。

因此此种分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分类也具一定实用性。

2.胃镜特点根据胃癌镜下形态,1999年日本胃癌学会提出分为六型:0型—表浅型,1型—隆起型,2型—溃疡型,3型—溃疡浸润型,4型—弥漫浸润型,5型—不能分类型。

上述0型相当于以前的早期胃癌,1 -- 5型就是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型。

目前仍较常使用早期胃癌分型这一提法,本书中也沿用早期胃癌分型而未用表浅胃癌这一名称。

(1)早期胃癌分型(0型):
1)0-I型—隆起型:可见明显的瘤状隆起(图4一61a)。

2) 0-Ⅱ型—表浅型:未见明显的隆起和凹陷。

又可细分为0一Ⅱa型—表浅隆起型:病变表浅,有低的隆起,隆起高度不超过正常粘膜的两倍(图4一61b);0一IIb型—平坦型:未见超过正常粘膜的隆起或凹陷病变(图4-61c);0一IIc型—表浅凹陷型:仅见糜烂或粘膜浅凹(图4一61d) 。

3) 0一Ⅲ型—凹陷型:可见明显的凹陷病变(图4一61e)。

(2)进展期胃癌的Borrmann分型:
1型—隆起型:病变显示明显的隆起,与周围粘膜境界清楚(图4一62a, b);
2型—溃疡型:形成溃疡,周边有堤包围,堤与周围粘膜境界较清楚,(图4一62c,d);
3型—溃疡浸润型:形成溃疡,包围溃疡的堤与周围粘膜境界不清(图4一62e,f) ;
4型—弥漫浸润型:形成明显的溃疡,无周堤,病灶与周围粘膜境界不清,胃壁肥厚、硬化(图4一62g,h)。

也有将进展期胃癌不能归入上述四型者定为5型。

常用色素用量及副作用
名称用量副作用
靛胭脂0.1%一0.2%水溶液10一30ml 有时粪便着色
美蓝0. 2%一o. 5%水溶液10-20 ml 尿着色,恶心,膀胱刺激征甲苯胺蓝1%一2%水溶液10 ml 恶心、膀胱刺激征
卢戈碘 1.5%一3%水溶液10-20ml 胸骨后疼痛,恶心,腐蚀衣服刚果红0.3%刚果红一0.2 mol碳酸氯钠20-30ml 粪便着色
酚红0.5mol尿素0.05%-0.1%酚红10-20ml 无
1.慢性糜烂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也极为常见,新的分型把以往的平坦糜烂及隆起糜烂性胃炎统一为慢性糜烂性胃炎,符合临床特点,为科学。

(1)诊断指标:糜烂(黏膜破损浅,周围黏膜平坦或隆起),隆起疣状糜烂(顶部略凹或呈脐窝状),糜烂面覆盖陈旧出血点或黑褐色血痂。

(2)分级:Ⅰ级,糜烂为单发点状或片状,单隆起糜烂。

Ⅱ级,多发局部≤5个点状、片状、隆起糜烂。

Ⅲ级,多发广泛≥6个点状、片状、隆起糜烂或融合或地图形和斑片状,成排或成族分布的隆起糜烂。

内镜糜烂与病理上糜烂诊断相关。

另外,
2.慢性浅表性胃炎指不伴有黏膜萎缩性改变,胃黏膜层以淋巴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的慢性胃炎,是慢性胃炎最多的类型。

(1)诊断指标:红斑(与周围黏膜比较,有明显发红)。

(2)分级:Ⅰ级,分散点状或间断线状红斑。

Ⅱ级,密集斑点或连续线状红斑。

Ⅲ级,点片状、条纹状或广泛融合大片状红斑。

3.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

1978年WHO即将CAG列为胃癌的癌前状态,在其基础上伴发的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和(或)中、重度异型增生,则被认为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因此,对CAG的正确诊断极为重要。

(1)诊断指标:黏膜萎缩(黏膜呈颗粒状、皱襞变平、血管透见,可有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2)分级:Ⅰ级,细颗粒,血管部分透见。

单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Ⅱ级,中等颗粒,血管连续均匀透见。

多发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Ⅲ级,粗大颗粒。

皱襞消失,血管达表层。

弥漫灰色肠上皮化生结节。

4出血性胃炎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多为酗酒,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肾上腺皮质激素、中药及应激状态下出现的胃黏膜内的出血。

胃黏膜的损害常于24~48 h短期内修复如常,故笔者认为出血性胃炎应归属急性胃黏膜病变,不应归于慢性胃炎范畴,此点提出以供同道们参考。

(1)诊断指标:黏膜内出血,黏膜内点状、片状出血、不隆起的红色、暗红色出血斑点(伴或不伴渗血,新鲜或陈旧)。

(2)分级:Ⅰ级,局部,单个或少数出血灶。

Ⅱ级,多部位,点状、片状出血灶。

Ⅲ级,弥漫的出血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