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游览信息大世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游览信息大世界》教案
第一篇:1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游览信息大世界》教案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游览信息大世界》教案
第一课时 20120903 教学目的:
1、感受校园中的信息,游览校园,发现信息。

2、掌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感受信息的存在教学难点: 体会信息的重要性
教具准备: 计算机
教学方法: 实验法、演示、讨论法、练习法
资料准备: 计算机和多媒体广播系统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校园里有很多文字、图片,还有活动、讲座,都在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

你发现了么?
二、学习新课
教师介绍:信息就在我们身边,人们能够看到、听到、感受到信息,能够思考、交流信息。

1、任务探索:校园里还有哪些信息?分组到楼道、操场、图书馆等场所去观察吧。

你找到了哪些方面的信息?
2、学生回答,并教师补充,
3、小体验:体会信息消失后的感受
4、小结:信息无处不在!
三、加油站
多方求证辨别信息真假。

四、知识拓展斑马线的小知识。

五、互相交流
同学们互相交流心得体会,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对信息世界及存在方式有了更客观的认识,信息无处不在!
第二篇: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目录
第一单元时刻在你身边——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1课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3课时)教学目的: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指导意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内容不需要学生完全掌握,只需要了解即可。

(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第2课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信息技术应用(3课时)
教学目的:从更广泛的角度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概念,体验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指导意见:授课的过程中应该紧密与生活结合,切忌空讲。

第3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2课时)
教学目的: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部分的组成及作用。

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基本特征认识计算机,能说出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指导意见:教师指导学生上机练习。

第4课玩“纸牌”游戏——初步认识软件(4课时)教学目的:通过玩“纸牌”游戏,进一步熟悉鼠标的五种操作方法,同时认识到软件和硬件的关系。

指导意见:让学生多上机练习,熟练使用鼠标,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尝试玩“扫雷”游戏。

本单元教学内容比较少,教师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添加适当的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快乐的小画家——画图篇
前续课(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认识
画图窗口、设置画布大小、保存、新建与
打开画图文件。

教学难点: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

指导意见:让学生欣赏计算机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的兴趣第5课渔舟唱晚——“铅笔”和“刷子”
工具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画图”工具栏中的“铅笔”、“刷子”工具。

指导意见:在机房边上机边讲解,学生更易理解。

第6课美丽的鱼——“直线”和“曲线”
工具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使用“直线工具”和“曲
线工具”。

指导意见: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学习总结
第7课缤纷的色彩——“喷枪”工具与颜
色填充的使用(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喷枪工具和颜料盒,会用
喷枪喷出不同的颜色
教学重点:选择不同的颜色
指导意见:多给学生练习的时间,充分发
挥他们的创造力
第8课农家小院——图形工具的使用(1课时)教学目的:学会画矩形、圆角矩形、多边
形、椭圆或圆
教学重点:填充方式
指导意见:让学生在充分动手实践的基础
上自己总结所学知识
三年级上学期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单元时刻在你身边——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课生活的学习中的好帮手——信息技术
一、教学重点认识因特网
在因特网上查找资料
二、教学难点
学会在因特网上查找资料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跟老师在网上“冲冲浪”
观察老师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的过程,记录老师查找资料的结果,比较用计算机查找资料与用其他方式查找资料的区别。

学习心得:要想很快查到有用的资料,你必须明确地“告诉”计算机你需要哪些方面的资料(也就是输入的主题),甚至具体到某个人、某个地方、某个时间或者某件具体的事情。

你输入到计算机里并让它帮你查资料的词叫“关键词”。

知识链接:
1、无处不在,形态各异的信息
我们获得关于某一方面的知识,这种通过文字、图片、声音、动画、影片等方式呈现给我们的消息被称为“信息”(Information)。

信息无处不在,而且,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一刻都离不开信息,信息在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有人把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称为“信息时代”。

要想在信息时代很好地生活、学习,并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掌握搜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本领。

2、因特网——信息的海洋
老师是从哪里找到这么多资料的呢?其实,通过计算机为我们提供这么多资料的地方叫“因特网”,英文是Internet。

因特网是将全世界数以亿计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构成的全球性的网络,因特网上存储了大量各种各样的信息,任何一个人都可以从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通过联网的计算机来查找资料。

第2课时:
(二)、跟老师一起参加计算机作品
我们已经请老师利用计算机帮助我们查到了很多精彩的文字、精美的图片、五彩缤纷的动画,其至还有一些引人入胜的影片。

其实,这些都是利用计算机软件制作面成的作品。

现在,就跟随老师一起欣赏高年级同学制作的计算机作品吧。

第3课时:
(三)、将惊喜“寄”给远方的朋友
电子邮件:通过联网的计算机可以发送和接收邮件,这种邮件被称为电子邮件(E—mail)。

通常,只需要几分钟甚至几秒钟就可以将一封电子邮件发送到世界各地。

五、总结。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学习到了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从“因特网”上可获取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各种方面的信息。

通过学习同学们体会到在“因特网”上查资料就像在“信息的海洋”里遨游一样痛快酣畅,而且欣赏了用文字处理软件、“画图”软件、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出的作品,也亲身体验了信息技术可以帮我们做很多事情,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的好帮手。

第2课无所不在、神通广大——信息技术应用
(一)、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信息技术
(二)课时安排 3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
1、信息技术就在你身边
其实,信息技术离我们并不遥远,也不神秘,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

(举例子)观察与讨论
找一找:你的学校里、家里、周围的商店里、银行里哪些地方使用了信息技术。

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贴心——体型越来越小,使用越来越方便。

(1)“聪明”的卡片
(2)可以放在口袋里的“计算机”——掌上电脑
2>计算机的功能越来强——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1)计算机的发展史
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的诞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计算机时代。

(2)“电脑”与人脑的较量——计算机会变得比人更聪明吗?
(3)神通广大的机器人——你不愿意干的事、你做不了的事,交给“机器人”去做吧。

第2课时:
3、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鲜活
4、计算机网络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1)“电子地图”——各地信息尽在掌握中
(2)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天气预报网站帮我们更快、更
准确地了解天气情况
(3)网上购物——从在家里“逛商场”
(4)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医生——远程医疗第3课时:
(四)小练习
(五)、总结小结本节课的内容。

教学反思:学习了本课,同学们发现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处处都有信息技术的影子。

观察到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贴心——体型越来越小,使用越来方便。

体验到了计算机的功能越来强——速度越来越快,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信息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鲜活,计算机网络也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第3课认识计算机——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教学内容:认识计算机的组成。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算机是由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组成,知道计算机各个部分的名称及主要用途,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目前,它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你家里有计算机吗?你知道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吗?
二、教学新课:
1、计算机的外观:
从外观上看,计算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和打印机。

看一看,电脑桌上的电脑有几个部分。

教师教学每一部分的名称,学生对照机器进行观察记忆。

2、计算机硬件:
我们把计算机中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称为计算机的硬件。

主机是计算机的核心,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是计算机的心脏,英文缩写CPU,它是计算机的核心
部件。

内存储器是负责存储信息,相当于计算机内部的存储中心。

显示器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能把我们输入计算机的信息及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显示出来。

键盘和鼠标是计算机最常用的输入设备,利用它们可以向计算机输入信息,指挥计算机工作。

打印机也是计算机的一种输出设备,可以把计算机输出的结果打印在纸上。

3、计算机软件:
仅有硬件计算机是无法工作的,还必须要有相应的软件。

计算机软件有很多种。

如同学们玩的游戏软件,帮助我们学习的教学软件……
计算机软件是高科技的知识产品,受法律保护,我们不能随便复制别人的软件作品。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它们共同决定了计算机的工作能力。

三、巩固: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对照计算机说出各部分名称,和各部分的主要用途。

第2课时:
(一)学会鼠标的基本操作,1、握鼠标的基本姿势
手握鼠标,不要太紧,就像把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一样,使鼠标的后半部分恰好在掌下,食指和中指分别轻放在左右按键上,拇指和无名指轻夹两侧。

(先请一个同学试一下。

再请另外一个同学也试一下)。

2、用鼠标移动光标
在桌面上移动鼠标,您会看到,显示屏上有个箭头也在移动,你把鼠标往左移动,箭头就往左移动;你把鼠标往右移动,箭头就会往右移动;你把箭头往前移动,箭头就会往上移动;你把箭头往后移动,箭头就会往下移动,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通过鼠标来控制显示屏上箭头的位置。

3、鼠标单击动作
用食指快速地按一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请注意观察,你会不会?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

单击左键
4、鼠标双击动作
不要移动鼠标,用食指快速地按两下鼠标左键,马上松开,双击左键。

5、鼠标拖动动作
先移动光标到对准对象,按下左键不要松开,通过移动鼠标将对象移到预定位置,然后松开左键,这样您可以将一个对象由一处移动到另一处。

(二)掌握开、关机的正确方法
教学反思: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这部分内容比较枯燥,但是也很重要,讲课时应做相应的幻灯片或FLASH,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对于开关机的知识,属于原有知识的总结和复习,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第4课玩“纸牌”游戏——初步认识软件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掌握纸牌游戏的玩法,使学生从玩中学计算机知识。

2、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

增强学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使学生熟练掌握鼠标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纸牌的规则。

教学难点:掌握纸牌的规则。

对策:加强操作练习。

教学准备:计算机、网络及辅助教学软件。

课时安排:4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
一、引言导入
我们使用纸牌游戏对鼠标的操作进行练习。

二、新课教学
1、启动纸牌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启动纸牌游戏的操作方法是:
(1)先在“程序管理器”窗口中双击“游戏”组图标,打开游戏
组窗口。

(2)双击“纸牌”程序图标,此时就打开了纸牌游戏窗口。

2、纸牌游戏的规则
师(讲解):开始游戏时,在发牌区有一叠扣着的牌。

暂存区摆着7叠牌,每叠上面有一张翻开的牌。

在窗口目标区中有的四个目标空位。

游戏就是要将所有的牌以花色为区别、从A开始、按从小到大顺序放到这四个目标空位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就需要移动牌和翻开牌。

纸牌可以移动到暂存区的牌上摞起,也可以直接移动到目标位上。

移动到暂存区的牌叠上要求按照从大到小按照顺序、红黑相间的规则接在另一张的下面。

只有以K开始的牌叠可以直接移动到暂存区中的空位上。

当所有翻开的牌无法移动时,可以在发牌区发牌,寻找可以移动的牌。

新发出的牌也可以按规则移动到暂存区或者目标位上。

当所有的牌都按照花色区别、大小顺序移动到四个目标位上时,你就可以看到移纸牌成功的表演了。

3、用鼠标玩纸牌游戏的方法
移动牌:正面朝上的牌通常是可以移动的。

移动时用鼠标拖动牌到需要的位置。

可以将牌移动到另一张牌的下面,也可以将牌移动到目标位上。

翻牌:用鼠标单击要翻开牌的背面。

一张背面朝上的牌就会翻开。

发牌:就能当窗口中所有的牌都已无法移动时,用鼠标单击一下发牌区,可以开始翻牌。

将纸牌快速移动到目标位上:用鼠标双击可以移动到目标位上的牌。

例如:双击A,就可以使A快速移动到目标空位上。

4、重新开始
师(演示):将牌局重新开始的方法是:单击“游戏”窗口菜单条下的“游戏”一栏。

再将鼠标移动,单击“发牌”选项。

纸牌游戏重新开始。

5、退出游戏
师(讲解并演示):通常退出纸牌游戏,有两种方法。

可以用鼠
标双击纸牌窗口的控制按钮,退出游戏。

也可以用鼠标单击纸牌窗口中菜单条的“游戏”栏,将命令选单打开,再选择“退出”命令。

练习:
使用“附件”中的“纸牌”游戏,进行活动。

全课总结
你感觉到你的鼠标使用的更灵活了吗?
四、想一想
1、你熟练了鼠标拖动操作吗?
2、鼠标拖动操作一般用于做什么事?第2课时:
试着玩附件中的红心大战游戏。

第3课时:
试着玩附件中的空当接龙游戏。

第4课时:
试着玩附件中的扫雷。

教学反思:
这部分的内容学生比较喜欢,在玩中学,在玩游戏中锻炼了学生的鼠标操作能力。

共计4课时,把WINDOWS98自带的4个小游戏都试着玩一玩。

第二单元快乐的小画家——画图篇
前续课(1课时)
教学目的:学会启动和退出“画图”、认识画图窗口、设置画布大小、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

教学难点:保存、新建与打开画图文件。

指导意见:让学生欣赏计算机画图作品,激发学生对本部分内容学习的兴趣教学目的和要求:
(1)学会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

(2)认识Windows 98“画图”窗口的组成。

(3)初步认识绘图工具箱。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为庆祝“六一”国际儿童节,学校举办了计算机绘画比赛,小明参加了这次比赛。

瞧!下面就是小明画的一幅图画。

(演示图画)图上画了些什么呀?用计算机画图的软件有很多,小明使用的是Windows 98里的“画图”程序。

我们今天就来认识这个“画图”程序。

出示课题:认识“画图”(板书)
二、新授
你们知道怎样来启动这个程序吗?下面请同学们看老师是怎样操作的? 1.启动“画图”程序
步骤:在启动Windows 98后,单击“开始”按钮,鼠标指针依次指向“程序(P)” “附件”,单击“画图”命令。

(师演示)这时屏幕上就出现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生操作:启动“画图”程序(师巡视)2.认识“画图”窗口
“画图”窗口除了有标题栏、菜单栏、状态栏外,还有一些特有的组成部分。

(1)画图区
在这个窗口中,有一大块空白区域,这就是用来画画的地方,我们把它叫做“画图区”。

(2)工具箱
画画当然需要很多工具,在画图区的左边有一个工具箱,里面有橡皮、铅笔、喷枪、直线等16种绘图工具,这么多工具怎样来记呢?不要着急,把鼠标移到其中一个工具按钮上,停留几秒钟,你会发现什么?(出现此按钮的提示)而且形象化的按钮本身也能帮助记忆。

那么我们怎样来选择这些工具呢?下面老师就以“直线”工具为例。

方法:单击工具箱中的“直线”工具按钮,“直线”工具按钮立即凹下去,这表示已经选定了“直线”工具,使用它就可以到画图区去画直线了。

[试一试] 认识工具箱中的不同工具,并试着分别选定工具箱中的“多边形”、“喷枪”、“矩形”工具。

(学生操作)(3)工具状态选择器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选定不同的工具时,在工具箱的底部分别出现了不同的选择,我们把它叫做“工具状态选择器”。

它是用来确定所选定的工具的类型、大小、范围的。

(师演示)(4)颜料盒一幅好的图画当然少不了色彩,你们知道选择颜色的地方吗?(在画图区的下面)我们把它称为颜料盒。

使用时只需把鼠标指针移到你要选用的颜色上,单击就可以了。

3.退出“画图”程序
如果我不想画画了,那怎样来退出这个“画图”程序呢?
方法:单击“文件(F)”菜单,出现下拉菜单后,找到“退出(X)”命令,单击它。

(师演示)如果还没有保存画好或修改过的图形,则在退出“画图”程序时,屏幕上会出现一个对话框。

这时,如果单击“是(Y)”按钮,则保存图形后再退出;如果单击“否(N)”按钮,则不保存图形就退出;如果单击“取消”按钮,则不退出“画图”程序。

[练一练] 练习启动和退出“画图”程序。

教师巡视。

[读一读] 请同学们把书上的“读一读”看一下,看完以后告诉老师,你知道了什么? 4.练习
(1)说说启动“画图”程序的方法。

(2)说说工具箱中有些什么工具。

三、小结
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画图”程序,学会了怎样进入与正常退出Windows 98的“画图”窗口,以后我们再来进一步学习“画图”程序的使用。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学习画图软件的第一节课,以展示作品为主,激发学生的兴趣。

并简单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

第5课渔舟唱晚——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内容:学习“画图”软件中“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启动“画图”软件;
2、使学生学会“铅笔”和“刷子”工具的使用;
3、学会设置画纸的大小,颜色的选取。

教学重点:工具的选取和使用。

教学方法:演示讲解。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启动“画图”软件。

二、选择“画纸”大小。

打开“画图”软件时,窗口的绘图区就是一张画纸,默认的颜色是白色。

画纸的大小可以放大或缩小。

当鼠标指针放在画纸边上的蓝色控制点上时,指针变成了双箭头形,这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纸就会变大或变小。

三、用“铅笔”工具画小帆船。

①选择“铅笔”工具:单击工具箱中的“铅笔”工具②选择颜色:单击颜料盒中的某种颜色。

③画小帆船:像平时用铅笔在纸上画画一样,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屏幕上就会按照拖动的轨迹划出小帆船。

四、用“刷子”工具画水波纹
①选择刷子工具:单击工具箱中的“刷子”工具。

②选择颜色:单击颜料盒中的蓝色。

③画水波纹: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画出水波纹,如图所示。

五、课堂练习
请同学们完成整幅画的创作工作。

如果你有新的创意,可以自由大胆的发挥,做出一幅与众不同的“渔舟唱晚”。

提示:
①、用“铅笔”或“刷子”工具画较长的线条时,鼠标不要拖动过快。

②、如果画得不满意,可以在松开鼠标左键之前,单击鼠标右键就可以取消线条。

六、保存作品
第一步:执行“文件”菜单中的“保存”命令,出现“另存为”对话框。

第二步:在“另存为”对话框中,单击“保存在”下拉列表框右侧的下拉按钮,在列表中双击选定自己的个人文件夹。

第三步:在“文件命”框中输入“渔舟唱晚”,如图所示。

第四步:单击“保存”按钮。

课后反思:
铅笔和刷子工具都比较简单,而且画出来的图画比较清晰,整洁,聊聊几笔就勾画出一幅《渔舟唱晚》,学生的兴趣很浓。

第6课美丽的鱼——“直线”和“曲线”工具的使用
小船悠悠
教学目的:
学会使用“直线工具”和“曲线工具”。

指导意见:
让学生亲自动手去试,有可能的话让他们自己学习总结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每当耳边响起这首动听的歌曲时,我就有种荡舟湖上的冲动。

下面,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鼠标,在《画图》程序中实现这个愿望吧!
1.画船体。

打开《画图》程序,使用曲线工具和直线工具画出船体,如图1所示。

为了让上面的两条曲线弯曲的角度一样,可以先画好一条,然后再复制一条。

2.画船舱。

使用曲线工具在船体的上方画两条曲线,然后使用直线工具画一条直线,把两条曲线的顶端连起来,再使用橡皮工具擦去多余的线条,如图2所示。

3.画甲板和舱底。

使用直线工具在船体上画一些直线,使它们看起来像是甲板和舱底的样子,如图3所示。

4.画船帆。

船帆由桅杆、帆布和一些绳索组成。

先使用直线工具画出桅杆和横杆,要用粗一些的线条,然后使用曲线工具画出帆布和绳索,如图4所示。

5.着色。

使用橡皮工具擦去多余的部分,然后使用用颜色填充工具给小船的各部分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这样小船就画好了,如图5所示。

为了让画面更美观,我们可以再复制出一只小船,将其缩小后摆放在合适的位置,然后画出湖水、远山、花草等背景,如图6所示。

同学们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哦,看谁画得更漂亮!
好了,让我们一起划着这只小船,尽情地畅游在美丽的湖光山色中吧!
课后反思:
看到美丽的湖光山色,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曲线工具的使用是一个难点,一节课的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有点仓促,能够完成一幅简单的图画就不错了,大部分学生还顾不上修饰图画就下课了。

所以,这幅样品图就只起到了提高兴趣的作用。

如果示范给学生画这幅图,太占用时间了,这个矛盾导致这节课不是很成功。

我想把这课改为两课时,可能会好一些的。

第一课时,画船;第二课时,画山和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