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广安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习题及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四川广安人教版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
1.选择题
第1题.战国时期兴起的黄老之学积极倡导法治,以道家哲理为理论基础,吸收儒家注重道德教化的特点和阴阳刑德之说,提出了礼法互补或法教统一的治国理论模式。
据此可知,黄老之学()
A: 结束了百家争鸣局面
B: 迅速成为官方哲学
C: 有利于新儒学的产生
D: 是对诸子思想的荟萃
【答案】C
【解答】结合材料可知,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以道家思想为基础吸纳法家和儒家思想的精粹,形成了礼法互补或法教统一的治国理论模式,这为汉初董仲舒创设新儒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借鉴,C项正确。
ABD说法均不在正确,排除。
故选C。
第2题.《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在群臣见不到始皇帝的情况下,宰相与其他臣子一样,不过是受决事;秦二世时,常居禁中,与(赵)高决诸事,宰相李斯等完全被闲置。
可见,当时宰相()
A: 机构事实上已被君王废除
B: 行政大权被内朝所取代
C: 事权大小取决于皇帝意志
D: 事职责在于保证上传下达
【答案】C
【解答】
第3题.隋唐之际,常交戎夷,通其贸易。
开元定令,载其条目。
后唐复通北戎互市。
此外,高丽、回鹘、黑水诸国,亦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
这一状况反映出当时()A: 民族区域贸易发达
B: 国家政策较为开明
C: 边疆经济空前繁荣
D: 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答案】B
【解答】根据材料常交成夷通其贸易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等信息可知,隋唐之际,民族区域贸易和对外贸易取得重大发展,这反映出当时国家政策较为开明,故B项正确;
材料既反映了民族区域贸易发展的状况,也反映了与高丽等国家的贸易状况。
A项表述不全面,排除;
边疆经济的繁荣和水陆交通的便利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两项。
第4题.汉代太常的职责是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
太常的常同尝,乃依四时奉献时物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之意。
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兼管文化教育,皇陵所在县的行政,也统辖博士和太学。
据此可知,汉代的太常()
A: 延续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
B: 强化了神权和王权的结合
C: 成为了当时级别最高的官职
D: 协调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答案】A
【解答】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太常是汉代九卿之首,管文化教育,是国家的官员,但他又掌管祭祀祖先鬼神,引导天子祭祀让祖先鬼神时时尝新和皇陵所在县的行政,带有皇帝个人服务的色彩,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国事与皇帝家事不分、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故A正确;
太常祭祀的职责不能体现神权和王权相结合的特征,排除B;
太常位列汉朝九卿之首,但汉代最高级别的官员仍是宰相,排除C;
D说法与题干无关,排除。
故选A。
第5题.1912年3月11日,有人发表文章称:中国之纱甚好,偏爱买外国纱;中国之戏甚好,偏爱看外国戏;中国之话甚好,偏爱说外国话;中国之木器甚好,偏爱摆外国家生。
这表明当时()
A: 民族工业不断进步
B: 崇洋之风开始出现
C: 排外思想大行其道
D: 中外文化冲突明显
【答案】D
【解答】材料中的文章说明作者对社会上的部分人群使用外国器物、崇尚外国文化而感到愤怒,这体现传统的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故D项符合题意。
ABC项材料体现不出,排除。
故选D。
第6题.1939年《陕甘宁边区移民垦殖暂行办法》规定:凡移民运输旅费及一切的农事用具,公家斟酌补助;移民在3年内免征一切劳役公粮;保证农民对公有土地的永佃权。
这些举措有利于()
A: 补充劳力,充实经济
B: 吸收流民,稳定政局
C: 团结国人,合作抗战
D: 关心百姓,塑造形象
【答案】A
【解答】根据材料可知是抗日战争时期,当时是国民党执政,不正确
(1)材料主要是对移民星殖的待遇,C没有体现
(2)塑造形象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符合,D错误。
故选:A。
第7题.下图为中国近代前期部分企业的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
A: 洋务运动优先发展军事工业
B: 民用工业规模超过军事工业
C: 政府重商政策推动工业发展
D: 分布受自然和社会因素影响
【答案】D
【解答】根据地图可知,我国的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江(地理分布)通商口岸
(社会因素),故D项正确。
地图不能反映出优先发展军事工业,故A项排除。
地图看不出民用工业和军事工业的规模,排除B项。
当时清政府并没有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图片体现不出C项内容,C项错误。
故选D。
第8题.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要求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应使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好地挂起钩来,企业内部的工资制度应充分体现差别。
这一决议()
A: 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B: 主要针对平均主义分配的部门
C: 体现市场在分配中的基础性作用
D: 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答案】D
【解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开始的,故A项排除。
材料没有体现主要针对平均主义分配的部门,故B项排除。
材料没有明显体现市场作用,故C项排除。
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决议,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宣言书,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故D项正确。
故选D。
第9题.在古罗马,执法官在就职时都要发布告示,提出裁判方针和办案原则,这实际上是形成新的规范,不但在该执法官任期内如此,而且也被继任者因袭和援引。
这表明罗马法()
A: 具有高度随意性
B: 受到贵族控制
C: 追求社会实效性
D: 日益陷入僵化
【答案】C
【解答】执法官在因袭和援引前任告示的同时,也会通过发布告示来形成新的规范,以适应现实形势的变化,这表现出罗马法对实效性的追求,故选C项;
题干没有提及执法官告示的制定过程,无法体现其随意性,故排除A项;
无法判断题干中的执法官是贵族还是平民,故排除B项;
执法官的告示使罗马法不断补充新的规范,并未陷入僵化,故排除D项。
故选C。
第10题.欧盟成立后,随着政治联盟性的加强,它强制性地制定了共同对外政策,力图改变其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
这说明欧盟的成立
A: 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B: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C: 推动了第三世界崛起
D: 加速了多极化的发展
【答案】D
【解答】材料中的政治联盟改变…政治侏儒的形象体现了欧盟追求国际政治地位,这必然推动多极化的发展,故D项正确;
欧盟成立时两极格局已经结束,排除A项;
欧盟作为国际上重要的政治力量,有利于遏制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因而有利于世界局势的稳定,而不是动荡,排除B项;
欧盟国家属于发达国.家,与第三世界崛起无关,排除C项。
第11题.新经济政策实施后,许多优秀的布尔什维克对此不理解,甚至为此痛哭。
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是一种为了继续前进的有限的退却。
列宁所指的退却是()A: 实行余粮收集制缓解饥荒
B: 中小企业全部实行国有化
C: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D: 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答案】C
【解答】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发展商品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了资本主义,这相对于没有私有制、商业和市场的社会主义来说是一种退却,因此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实行余粮收集制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新经济政策;
B选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实行国家资本主义,将部分国有企业以租让制和租借制的形式转让给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并非全部实行国有化;
D选项错误,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的是斯大林模式,不是新经济政策。
故选C。
第12题.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呼吁作家应该面向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主张文学作品所用的题材应该是一般大众能懂的而且懂了就会快乐的那种事物。
这一观点从本质上反映了文艺复兴()
A: .提倡世俗文学
B: 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
C: .批判教会的禁欲主义
D: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地位
【答案】B
【解答】一般没有文化教养的人民大众所用的题材应该是一般大众能懂的而且懂了就会快乐的那种事物表明文艺复兴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产物,故B正确;
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2.论述题
第13题.科技发展影响社会进步,二者相辅相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2004年我国正式开始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今年11月24日4时30分嫦娥五号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12月1日在月球正面着落,实现月球取样后开始进入回家行程。
中国的深空探测工程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奠定坚实的基础。
——央视新闻网
材料二 1896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敲响了祖国危亡的警钟:生物不断在变、不断在进化,这是不可抗拒的规律,社会也是如此。
既然人力可与天争胜而终胜天,只要人治日新、变法图强,国家就可永存,种族就可不坠,此所谓存亡生死,其权仍操之我手!因此,中国变法救亡不仅合理、可能,而且刻不容缓!
——改编自严复的维新思想
材料三在进化论问世之后,斯宾塞提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生存竞争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该观点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规律搬到社会学的研究中来,公开主张国家、民族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公然将以强凌弱的强权主义宣称为社会伦理,成为殖民主义者对外扩张的理论武器。
其结果只能是把人类兽性化,是人类社会的颓败,而不是真正的进步。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教师教学用书》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19世纪以来科技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字左右)
【答案】论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
论述:社会进化论是激励弱小国家和民族奋发图强的理论武器,也为近代西方殖民者美化侵略、推行强权主义提供了理论依据;核技术的拥有有利于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平利用核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但核技术也带来核恐怖等负面影响;网络技术加快经济全球化步伐,提高工作效率,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思维方式,但也带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青少年沉迷网络的负面影响。
总之,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我们要正确利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科技的积极方面,抵制消极方面。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明确归纳中心论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论述方面,结合所学知识,充分表述其积极、消极影响。
言之有理即可。
3.材料分析题
第14题.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李卫,雍正时期名臣,颇得皇帝信任。
任户部郎中时,一位亲王指使下属在收缴地方税银时为自己私设小金库,李卫多次谏阻无效后在户部走廊上放置一个柜子,上面写着某王盈余,让这位亲王不敢再多收。
李卫堂弟李怀谨、李信枝缺少管教,放纵乡里,李卫要求家乡县衙将二人押至杭州,以家法惩处了二人。
康熙末年,盐务废弛,最严重的当数云南,雍正初年,李卫出任云南盐驿道,他不畏艰险,通过实地考察,查实积弊,八个月后,云南盐政由原来的亏空变成盈余三万余两。
浙江温州、台州接壤临海之处有一个玉环岛,土质肥沃,潮水漫过的淤地又可煎盐。
前任闽浙总督出于安全考虑,禁止百姓垦种,但民众迫于生计而屡禁不止。
李卫到任后,经细致考察,认为岛上有良田十余万亩,且地形险峻,足可以防海盗,遂上书雍正帝;与其禁止,不如招百姓来此地垦田、捕鱼、煎盐,政府派遣官吏上岛管理以防御海盗,管理开支由岛上税赋收入支出。
雍正帝看后,赞赏李卫不愧封疆之任。
——摘编自王亚娟《模范督抚李卫为官的实和能》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卫为官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卫为官的影响。
【答案】
(1)特点:不惧权贵,不徇私情;勇于任事,敢于担当;顺应时势,善于决策。
(2)影响:有利于官场清廉风气的养成;增加了当时政府的财政收入;有利于缓和当时社会的矛盾。
【解答】
(1)本小题的特点结合材料……让这位亲王不敢再多收……以家法惩处了二人以及对于李卫在云南、闽浙的事迹可以进行作答。
(2)本小题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第15题.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严复较早将周召共和与贵族共和相连,夫所谓主治者,或独具全权之君主;或数贤监国,如古之共和;或合通国民权,如今日之民主。
在其后翻译的《孟德斯鸠法意》中,他将贤政归于公治之下,是为贵族共和。
——李爱军《中国古代共和观念考辨》
材料二: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一系列演说中,反复称我们有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并在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此缘于清政府之昏庸无道所以断难行其君主立宪政体,故非实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家不可也。
——郭辉《孙中山的共和政制构想及其特征》
材料三:麦迪逊提出,共和政体的定义应当是: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的期间进行管理。
——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如何理解材料共和的含义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对共和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在政治上为共和作了哪些努力?
(3)运用所学的有关美国宪法的内容,解读麦迪逊关于共和政体的定义。
【答案】
(1)材料中共和是指古代有贤臣辅助式的君主专制称为共和,后来称少数有才能人的统治,叫贵族共和。
(2)孙中山认为共和就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
努力: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维护民主,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的斗争。
(3)美国宪法规定众议员由人民直接选举,参议员由人民间接选出,美国总统由人民间接选举等,这些体现共和政体下主权在民原则。
【解答】
(1)根据夫所谓主治者,或独具全权之君主;或数贤监国,如古之共和;或合通国民权,如今日之民主将‘贤政’归于公治之下,是为贵族共和等可以看出,共和是指古代有贤臣辅助式的君主专制称为共和,后来称少数有才能人的统治,叫贵族共和。
(2)关于孙中山对共和的理解,从我们有必要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并在‘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等可知,孙中山认为共和就是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翻清朝政府,建立民国。
为此,他发动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进行维护民主,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的斗争。
(3)根据它从大部分人民那里直接、间接地得到一切权力,并由某些自愿任职的人在一定时期内或者在其忠实履行职责的期间进行管理并结合所学美国共和体制的相关知识进行解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