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习作指导课《细节描写》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观察对象的状态。 也可以观察不同时间、空间和角度所见
的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等等。慢慢学会抓 住事物细微的特征,写出真实的细节描写, 文章内容也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
二、细节描写方法指导(人物描写)
(1)用恰当贴切的语言突出人物的特征。 学生写人时通常运用语言描写,可是千
人一面,不能让读者马上将“此人”和 “他人”区分开来,不会运用恰当的语言 展现人物个性。
(2)调动多种感官感受观察对象的状态。
例:观察班级讲台上的花,可以从视觉、听觉、 嗅觉等角度去观察花的质地、气味、色彩、纹 路、花蕾开放的整个过程。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 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 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 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 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 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 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当我们刚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食堂,突然耳边传 来小胖惊奇的叫声:“扬州炒饭?”只见他一面加快 了脚步,一面不停地催促着前面的同学,嚷道:“扬 州炒饭,快点快点——”好不容易轮到他了,他恨不 得把一颗脑袋全伸进窗口,嘴里大声重复着:“多盛 点,多盛点……”
修改后的语言变得非常简洁,辅之不同的标点符 号,生动地表现了小胖的惊奇、急不可耐和垂涎欲滴。
这位学生加入的“好嘞”“小心烫”真切地表现出 老婆婆对于顾客的热情和关心。特别将“放”改成“码” 字,意境全出:“码”是“整齐地堆放”,这说明老奶 奶时刻将烤好的红薯排列得井然有序,可见对这份工作 十分的积极、用心。显然,“放”就完全传递不出这么 多的深意。经过精心打磨后的细节描写更加典型,展现 人物鲜活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地深化了文章主旨。
细节描写 ——真实、生动、典型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 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 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 好的细节描写,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增 强真实性和生动性,同时又能很好地表现 人物思想性格,凸显文章主旨。
一、准确捕捉事物的细微特征
(1)采用对比的方法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突出其各 自的特点。
若能运用电影中的特写镜头将动作拉长、 放大,可以将笼统的动作细化,使人物更加立 体,也能增强内容的生动性。
只见小胖一手拿着筷子,一手拿着餐盘,接连不 断地把炒饭往嘴巴里扒拉,突然,他身子一挺,眼 珠一翻——噎住了。不得已腾出一只手,重重地捶 着胸口,嘴里发出一阵阵的呻吟声,有几位女生早 已给他盛来了一碗汤,可他根本没时间腾出手,便 像老鹅般伸长了脖子,嘴巴撅成“O”形,“呼噜呼 噜”,一碗汤已被吸走了大半……
在反复练习中学会运用恰当贴切的语言表现人物性 格的细节描写方法,使人物形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
(2)通过细化动作,将过程延长。
许多学生的动作描写看似细致实则笼统, 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终于吃到“扬州炒饭”了,只见小胖一手拿 着筷子,一手拿着餐盘,使劲把餐盘中的米饭 往嘴巴里塞,米粒撒得到处都是。由于吃得太 急,小胖噎住了,便使劲拍着胸口。有几位女 生给他盛了一碗汤,可他根本没时间腾出手, 便用嘴巴直接去喝汤……
例:“我班小胖特别贪吃,尤其喜欢吃扬州 炒饭”。学生描写“小胖食堂用餐”片断, 学生的描写一般如下:
生A:刚走进食堂,耳边便传来小胖惊奇的 叫声:“今天吃扬州炒饭啊!”
生B:只见小胖急切地催促道:“前面排队 的同学快点走啊!”
生C:小胖挤到窗口,嘴里大声嚷道:“阿 姨,麻烦你给我多盛点炒饭。”
学生的描写表虽现出了小胖的贪吃,但 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经过一个拐角,一个卖红薯的老婆婆出现在 我的眼前,她佝偻着腰,头发花白,皮肤暗黄, 经过烈日的煎熬与风霜的洗礼,她的额头、嘴角 都烙着深深的皱纹。一阵香气飘过,我不由地咽 了咽口水,跑上前去:“给我来一个!”老婆婆 麻利地称好红薯,用餐巾纸包好,微笑着伸手递 给我。然后,她又顺手把剩下的红薯小心的放好。
牛刀小试
• 赵大爷跑进小院:“孩儿他妈,快来看,儿子来 信了——”
• 请对这句话进行“添枝加叶”的细致描写,淋漓 尽致地表现赵大爷兴奋喜悦的心情。
• 赵大爷一手拎着锄头,一手高举着信,气喘吁吁 地跑进小院:“孩儿他妈,快来看,儿子来信 了——”笑容洋溢在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他扔 下锄头,把另一只沾满泥土的手在破袄上使劲蹭 了几下,把信从刚才那只手上转到这只刚蹭过的 手上,又把刚才拿信的手在袄上蹭了蹭,用衣袖 抹了一下汗,把信摩挲平,笑嘻嘻等着老伴。
• 刻画了老婆婆的苍老,以及生活奔波的艰辛和不 易。但人物形象还不够典型,主旨稍显肤浅。
经过一个拐角,一个卖红薯的老婆婆出现在我的眼 前,她佝偻着腰,头发花白,皮肤暗黄,经过烈日的煎 熬与风霜的洗礼,她的额头、嘴角都烙着深深的皱纹。 一阵香气飘过,我不由地咽了咽口水,跑上前去:“给 我来一个!” “好嘞!”老婆婆爽朗地答应着,麻利 地称好红薯,用餐巾纸包好,一边伸手递给我,一边好 心的提醒道:“小心烫!”。然后,她又顺手把剩下的 红薯小心翼翼地一个个码好。
显然,这段文字中的“扒 拉”“挺”“翻”“捶”“腾”“伸”“撅”“吸”等 具体动作一一展开,仿佛让人看到了小胖吃饭的生动场 面。
三、围绕文章主旨精心打磨细节
• 细节描写不仅要真实、生动,而且还要典型。 典型的细节描写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字词句,能够 以小见大地反映人的思想性格、社会风貌。例如 有这样一段描写:
例:每次写下雨,总是“电闪雷鸣““倾盆大雨”, 显然是没有经过细致观察,随便套用夏季特有的气 候特征。
1、冬天一过,细细密密的便蒸起一股股热
浪,空气中充满了泥土的腥味。 3、一阵秋风夹着雨点,立刻扑进来,打在脸上,冰凉
冰凉的。” 这些对四季雨的细节描写各具特色且非常真实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