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药物与临床*115
2.3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喘息、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缓
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3。
表3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d,X±S)
组别缓解的时间
喘息呼吸困难咳痰咳嗽
对照组(”=35) 5.88±1.29 4.55±1.33 5.11±1.03 6.01±1.55治疗组(”=35) 3.44±1.01 2.58±1.02 3.44±1.01 3.58±1.03 t值8.811 6.953 6.8497.725
P值0.0030.0050.0050.004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出现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引起慢性支气管炎的原因较多,如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呼吸道疾病、免疫功能低下及吸入烟雾、粉尘、刺激性气体等。
此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大量聚集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引起炎症反应,使支气管发生水肿、充血,腺体分泌旺盛。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可导致其气道炎症反应加重、肺泡间隔纤维化、支气管平滑肌痉挛,使气管纤维增粗,阻塞气道,进而可加重患者的喘息、咳嗽、咳痰等症状,导致其病情急性发作。
目前,临床上对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主要是进行解痉、平喘、化痰、止咳、抗感染等治疗。
卢真其等[51研究指出,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有效的祛痰药是缓解其临床症状、减轻其气道炎症反应及缩短其病程的关键。
氨溴索是溴己新的活性代谢产物,它是一种黏液溶解药,可促进呼吸道表面活性物质的形成,调节浆液性与黏液性物质的分泌,溶解痰液,进而可促进痰液的排出[61。
a-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分解酶,可将蛋白质的大分子肽链切断,形成小分子量的肽,促进蛋白质变性,分解痰液中的多肽及氨基酸,加快支气管上皮细胞功能的恢复,增强气道纤毛的运动功能,进而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及气道坏死组织的清除。
另外,此药还可促进抗感染药物渗入病灶及炎性因子的消散,发挥抗感染及抗炎的作用[71。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用a-糜蛋白酶联合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病情,减轻其机体的炎症反应。
参考文献
[11詹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5):54-55.
[21张永超.探讨盐酸氨溴索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4):78-79.
[31彭翠兰.布地奈德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32):19-20.
[41郑庆凯.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疗效研究[J].北方药学,2018,15(4):65-66.
[51卢真其,蔡勤聪,王彩华,等.盐酸氨溴索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9):110-111.
[61邹思璐,夏如冰.a-糜蛋白酶雾化吸入与氨溴索静脉给药配合抗菌药物对脑梗死患者伴肺部感染的疗效及其对症状改善的影响[J].抗感染药学,2019,16(9):1631-1633.
[71赵静.糜蛋白酶联合氨溴索对慢性支气管炎患者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2):2447-2449.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对比
黄婷茹
(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贵州贵阳550025)
[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用更昔洛韦眼用擬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
方法:选取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近年
来收治的9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更昔洛韦组(”=45)与阿昔洛韦组(”=45)。
分别采用更昔洛韦眼用擬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对更昔洛韦组患者与阿昔洛韦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更昔洛韦组患者用药
的时间短于阿昔洛韦组患者,P<0.05。
更昔洛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阿昔洛韦组患者,P<0.05。
用药后,更昔洛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阿昔洛韦组患者,P<0.05。
在治疗后的1年内,更昔洛韦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低于阿昔洛韦组患者,P<0.05。
结论:与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相比,用更昔洛韦眼用擬胶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用药的时间,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更昔洛韦眼用擬胶;阿昔洛韦滴眼液;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中图分类号1R772.2[文献标识码1B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erpes simplex virus keratitis。
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性疾病。
此病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 HSV)感染所致[11。
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畏光、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视力下降等,部分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前房积脓、后弹力膜膨出、角膜穿孔、前极白内障、虹膜脱出等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抗病毒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本文主要是比较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诊断标准;存在不
[文章编号12095-7629-(2021)11-0115-03
同程度的畏光、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病历资料完整且其本人(或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
其排除标准是: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合并有其他眼部疾病;治疗中断或中途退出本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更昔洛韦组(”=45)与阿昔洛韦组(”=45)。
在更昔洛韦组中,有男23例(占51.11%),女22例(占48.89%);其年龄为15~58岁,平均年龄为(45.13±5.06)岁;其中,双眼患病的患者有40例(占8&89%),单眼患病的患者有5例(占11.11%);浅层型、深层型及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别有25例(占55.56%)、14例(占31.11%。
和6例(占13.33%)。
在阿昔洛韦组中,有男22例(占48.89%),女23例(占51.11%);其年龄为16~60岁,平均年龄为(46.09±5.12)岁;其中,双眼
作者简介:黄婷茹(1987—。
,女,汉族,贵州贵阳市人,医学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眼科学
116《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药物与临床*
患病的患者有38例(占84.44%),单眼患病的患者有7例(占15.56%);浅层型、深层型及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别有27例(占60%)、13例(占28.89%)和5例(占11.1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a0.05)o
1.2方法
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生产厂家:湖北科益药业股份
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406、对更昔洛韦
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用该药滴眼,每只眼每次滴1滴,
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每天滴5次,深层型和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每天均滴6次,连续用药1~3周。
用阿昔洛韦滴眼液(生产厂家:武汉五景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1090、对阿昔洛韦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用该药滴眼,每只眼每次滴1滴,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每天滴8次,深层型和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每天均滴10次,连续用药1~3周。
1.3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的时间、用药后发生
不良反应的情况及用药后1年内其病情的复发率。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两组患者的疗效。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畏光、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基本消失。
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畏光、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明显减轻。
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畏光、流泪、眼痛、眼内异物感、视力下降等症状减轻不明显。
总有效率=(显
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o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r检验,P V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时间
更昔洛韦组患者中浅层型、深层型及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用药的时间均短于阿昔洛韦组患者中不同类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用药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o详见表1o
2.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更昔洛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78%,阿昔洛韦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2.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o详见表2。
2.3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用药后,更昔洛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44%,阿昔洛韦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4.44%,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o详见表3o
2.4对比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在治疗后的1年内,更昔洛韦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2.22%,阿昔洛韦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为15.56%,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v0.05)o详见表4。
表1对比两组患者用药的时间(d,x±s)
组别例数用药的时间
浅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深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组457.33±1.0111.35±1.9013.21±2.20
阿昔洛韦组459.77±1.3414.20±2.0817.19±2.05
r值 3.24 4.41 6.19
P值V0.05V0.05V0.05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例数无效[例(%)]有效[例(%)]显效[例(%)]总有效率[%(例)]
更昔洛韦组451(2.22)12(26.67)32(71.11)97.78(44)
阿昔洛韦组458(17.78)27(60)10(22.22)82.22(37)
X,值 6.0510.1821.61 6.05
P值V0.05V0.05V0.05V0.05
表3对比用药后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组别例数眼部灼烧感、刺激感[例(%)]结膜充血[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例)]
更昔洛韦组451(2.22)1(2.22) 4.44(2)
阿昔洛韦组454(8.89)7(15.56)24.44(11)
X,值 2.22 5.46 6.85
P值A0.05V0.05V0.05
表4对比治疗后1年内两组患者病情的复发率
组别例数浅表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例(%)]深层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例(%0]混合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例(%0]病情的复发率[%(例0]更昔洛韦组451(2.22)0(0)0(0) 2.22(1)
阿昔洛韦组454(8.89)2(4.44)1(2.22)15.56(7)
X,值 2.22 1.78 1.01 3.47
P值A0.05A0.05A0.05V0.05
3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属于非化脓性角膜炎的一种,是由HSV感染所致。
此病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出现严重的并发症,部分患者可因此而失明[21o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本研究所用的阿昔洛韦滴眼液和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均属于抗病毒滴眼液。
阿昔洛韦滴眼液的主要成分是阿昔洛韦,其对I型、n型HSV有效,但对EB病毒和巨细胞病毒的抗病毒效果较弱[31o更昔洛韦眼用凝胶的主要成分是更昔洛韦。
更昔洛韦是一种2'-脱氧鸟嘌吟核苷酸的类似物,具有强效抑制疱疹病毒复制的作用。
在CMV编码(UL97基因)蛋白激酶同系物磷酯的作用下,更昔洛韦可转化成单磷酸盐,再通过细胞激酶进一步磷酸化成二磷酸盐和三磷酸盐,竞争性地抑制病毒DNA聚合酶,终止病毒DNA的延长,进而可达到抗病毒的目的[41。
此外,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不会对患者的眼部造成刺激,且其半固
《当代医药论丛》Contemporary Medical Symposium2021年第19卷第11期•药物与临床*117
体的黏稠状有利于延长药物作用的时间。
尽管患者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后可能出现眼部瘙痒感和刺激感,其此类不良反应持续的时间较短,不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影响。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与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相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该病的效果更好,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缩短其用药的时间,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且用药的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1曹蕾,高明宏,宋丽新.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合并药
物毒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研究[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20,8(3):199-202.
[21姜礼铭.清热解毒明目汤联合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0,27(4):638-639.[31郑嘉琦,王蕾蕾,俞莹.明目解毒方熏蒸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V-1及角膜CD4、CD14的影响[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20,30(6):386-391.
[41张光红,罗继红,李杜军,等.内球后穴注射大剂量鱼腥草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20,17(9):103-106,110.
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探究
谭红莉
(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重庆408000)
[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近年来
在重庆市涪陵区人民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用蔗糖铁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
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转铁蛋白饱和度、血红蛋白和血清铁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用药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减轻其贫血的症状,改善其红细胞比容、转铁蛋白饱和度等指标,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关键词]左卡尼汀;蔗糖铁注射液;持性血液透析;肾性贫血;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1R692[文献标识码1B
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
终末期肾病患者在长期接受血液透析后会导致其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生成减少,加之其体内毒素的长期蓄积可影响红细胞的代谢,因此易导致其发生肾性贫血[11。
肾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畏寒、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气促、心悸、活动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及智力下降等[21。
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铁剂、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药物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
用铁剂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易导致其出现氧化应激反应[31。
在使用铁剂对肾性贫血患者进行治疗时如何减轻其氧化应激反应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
左卡尼汀是哺乳动物进行能量代谢所必需的天然物质,具有促进脂类代谢、减轻氧化应激反应等作用。
本文主要是探讨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并发肾性贫血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纳入标准是:患有终末期肾病且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对治疗的依从性良好;了解本研究内容,并签署了自愿参与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
其排除标准是:病历资料缺失;对本研究中所用的药物过敏;患有其他类型的贫血。
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80)与对照组(”=80)。
在观察组中,有男48例,女32例;其年龄为38~75岁,平均年龄为(47.85±1.45。
岁;其接受血液透析的平均时间为(27.13±2.05。
个月。
在对照组中,有男47例,女33例;其年龄为39~79岁,平均年龄为(50.70±2.17)岁;其接受血液透析的平均时间为(29.01±1.78。
个月。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
在其发生肾性贫血后,用蔗糖铁注射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在患者透析结束前30min为其静脉注射此药,每次用药[文章编号12095-7629-(2021)11-0117-02
25~125mg,每隔2周用药1次,连续用药5次后适当增加此药的用量,使患者的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20%、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F)的水平>200ng/mL。
用左卡尼汀联合蔗糖铁注射液其用法同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
左卡尼汀的用法是:在完成血液透析治疗后,为其静脉推注1g的此药(溶于20mL的生理盐水中),每隔2周用药1次。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6个月。
1.3疗效判定标准与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评估其疗效[41。
显效:治疗后患者SF的水平基本恢复正常,其畏寒、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气促等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
有效:治疗后患者SF的水平明显改善,其畏寒、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气促等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
无效:治疗后患者SF的水平未得到改善,其畏寒、乏力、嗜睡、食欲不振、肌无力、气促等症状和体征未减轻。
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x100%。
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hematocrit,HCT)、TSA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及SF的水平。
比较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组别例数显效(例)有效(例)无效(例)总有效率[%(例)1观察组804136396.25(77)
对照组8035291680(64)
X’值10.093
P值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