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职业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职业教学效果的探索与实践
分析了职业教育的特点,阐述了提高职业教学有效性的举措,通过基于标准化工作流程的课程教学的实践提出了有效的职业教学改革思路和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对高职院校提高职业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有一定参考价值。
标签:职业教育标准化工作流程教学效果项目组
1 概述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
主要表现在:入学成绩低,基础参差不齐;缺乏上进心、求知欲不强;不能正确使用现代化学习工具和资源;缺少正确的学习态度、方法和动力。
这就导致了教学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的突出矛盾,尽管教师教学非常辛苦和卖力,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种境况急需对教学对象及其认知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对教学目标、内容、方式进行改革,提出适合高职教育对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2 职业教育特点分析
对职业教育而言,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它的价值属性为标准。
例如:某严格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的课堂教学,期间学生的学习效果良好,达到了教学目标。
按传统看法,这堂课是“保质保量”的、“有效”的。
但如果堂课上教授的知识早已是“过去时态”,或者这堂课所教授的知识和能力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或创业)毫无用处,那么这堂课就不应认为是“有效”的。
职业教育是直接服务于社会的职业活动的,课程教学的目标必须面向职业岗位群,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基础课程要体现“多接口性”,为其他专业课程服务;专业课程要有“岗位针对性”,以体现技能和素质综合为主导。
教育产业的最终产品是人才,它所遵循的是育人的一般规律,不能忽视其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的特质。
职业教育中应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启发引导学生喜欢学习、善于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来源本应是职业能力,但职业的时实性因素决定了职业教育的课程和教材是应变的,只有有能力创新的、有能力把握现实职业环境的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有效”的、最根本的保障。
同时,按照岗位职业能力需求引入基于工作过程和业务处理的项目,贯穿到课程体系中非常迫切。
总之,高职教育应树立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观念,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能力和素养;教学内容的改革要对课程目标定位、内容组织实施、教材和资源建设等不同层次开展;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组织形式要从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适应学生认知规律着手。
3 提高职业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职业教学有效性要真正有所突破,就必须从教育理念更新、课程体系重构、实训体系建立、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系统地整体性推进。
3.1 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每个人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个人构建方法。
Cohen和他的CARLA学派特别提出要尊重学习者自己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每一种学习风格,每一种学习策略,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选择(Cohen1998)(胡壮麟)。
要多开设选修课与讲座,为他们个性化学习创造更大的空间。
同时,要注意做到学习
上要求严格,生活上主动关心,为学生成才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针对学生基础和学习能力差异,采用项目组形式进行实践训练,互相帮带,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要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和认知特点,制作一些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建立课程网站,便于学生课后复习巩固,在线讨论,进行自我测评。
3.2 基于标准化工作流程来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技术领域及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考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对应各工序整理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项目相集成,按工作过程加以排列。
在课程内容的排序方面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突破按学科知识体系的逻辑排序,以岗位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参照系,按照对实际的多个职业工作过程归纳抽象整合后的职业工作顺序,排列技能项目,同时安排与技能集成的陈述性知识,开发“工作过程导向课程”。
3.3 以真实项目开展实训
真正的实训教学应以实物实境为最好,不必舍近而求远,舍实而求虚。
实训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掌握岗位操作技能,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
所以在实训教学中的重心应放在学生的实际操作练习上,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而教师的示范操作及对操作要领、注意事项的讲解也非常重要,这是规范学生操作的关键。
但无论怎样不能只是纸上谈兵,光说不练。
如果实训课上主要是教师在那里讲解与示范,而学生只听不练。
学生得不到动手练习的机会,那么就不能达到实训教学的真正目的了。
3.4 结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主体参与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式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培养其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的核心就是让学生以项目组团队方式主体参与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和应用技能,为其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在项目组团队教学模式下,教师应特别注意的是,决不能为了突出学生的活动,而走了另一极端,即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活动,这样既不利于学生问题的解决,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实际上,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由过去的主体地位变成了主导地位,这也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 在《WEB前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本着“以学生为本,面向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教学思路,我院对《WEB前端技术》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改革,具体方案如下:
4.1 根据企业需求确立课程目标
随着INTERNET的不断发展,网页又是用户与信息的交流平台,它的发展也将会更加迅速。
因此企业急需大量会开发网页的技术人员。
为此本课程确立了如下课程教学目标:熟悉网页开发的流程和方法;掌握使用Dreamweaver8和CSS+DIV制作和创作网页的能力;具有根据企业需求制作和创作静态网页能力的思想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