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应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拔管反应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6-03-24T10:04:18.4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1期供稿作者:许淑珍饶荣王韵[导读]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麻醉时气管拔管反应,有利于维护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医院 361101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气管插管全麻病人麻醉围拔管期的影响。

方法:择期行骨科、外科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B组)和石蜡油组(E组)每组30例,观察并记录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后1、3、5min,SBP、DBP和HR。

记录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呛咳、躁动、屏气及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

结果两组麻醉药物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E组比较各时点B组SBP、DBP降低、HR减慢(P<0.05),呛咳、屏气及躁动、术后咽痛的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

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麻醉时气管拔管反应,有利于维护麻醉苏醒期间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和减少呼吸并发症。

关键词:利多卡因;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拔管反应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外科和骨科手术需要气管插管全麻患者60例。

ASA Ⅰ或Ⅱ级,年龄20-50岁,体重50-65kg,排除既往有肝、肾功能障碍,慢性疼痛、滥用药物和酗酒史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B组)和石蜡油组(E组)每组30例。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不用术前药。

患者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常规监测无创BP、ECG、HR和SPO2,全麻诱导采用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1mg/kg,长托宁0.01 mg/kg,丙泊酚1.5 mg/kg,舒芬太尼5-10ug/kg,维库溴铵0.1-0.15 mg/kg后行气管插管。

术中持续静脉注射丙泊酚4-6 mg/kg/h,及瑞芬太尼0.05-0.2ug/kg/min,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全身麻醉。

术中调节PETCO2在30-40mmHg,缝皮前停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待患者自主呼吸、吞咽呛咳反射肌张力恢复,呼之能够睁眼,充分吸痰后拔除气管导管。

术后第2天随访患者有无咽喉疼痛、声音嘶哑情况。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拔管前、拔管后1、3、5min时患者SBP、DBP、HR、RR。

记录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呛咳、躁动、屏气及术后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等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采用spss11.1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与E组比较,各时点B组SBP、DB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

(表1)两组术毕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时BIS值、清醒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对拔管过程均无记忆,但B组有3例诉咽喉部不适感,明显小于E组的11例(P<0.05)。

3讨论
咽喉部神经丰富,对气管导管的机械刺激反应强烈,容易导致拔管时更容易出现躁动、屏气等呼吸扰乱及循环的剧烈波动。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是油水低溶混合物,涂于气管导管表面,粘附性好,乳膏中含有2.5%利多卡因和2.5%丙胺卡因,通过阻滞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所需的离子流和稳定神经细胞,从而产生局部麻醉作用。

其中丙胺卡因为长效局麻药,表面麻醉长达5-6h,临床和动物研究均表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布气管导管表面在1-3min即可显效,可维持4h左右的麻醉[1]。

本结果表明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组拔管时BP和HR波动明显低于石蜡油组。

拔管时呛咳、屏气、躁动及咽喉疼痛的发生例数了明显低于石蜡油组,分析其作用机制是由于利多卡因具有超强的组织浸润能力Lariani[23]报道,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药物半衰期为6-7h,黏膜用药先刺激局部血管收缩,后引起扩张,且受气囊压迫吸收减慢,从而维持相对稳定的局部有效浓度。

气管内黏膜的麻醉,使产生应激反射的感受器在反射弧的起始点即被阻断。

综上所述,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可显著抑制气管插管全麻的拔管反应。

维护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增加全麻手术麻醉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张国智、王晓、魏新川等,恩纳乳膏气管导管表面涂在气管粘膜表面麻醉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3,23(7),548-590
[2]缪永辉、陈海涛,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作气管插管润滑剂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11),1238
[3]Lariani.GE.CypelD.Gratzl,etal.The efficacy and safecy of EMLA cream for awake.fiberoptic.endotracheal intobation Anesth Analg.2000.91(4):1024-10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