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秋分为什么要吃螃蟹
俗话说:秋风起,蟹脚痒。
进入秋季,就进入了吃螃蟹的好季节。
农历九月雌蟹最肥美,农历十月雄蟹最肥美。
中秋节吃螃蟹的习俗由来已久,俗话有“西风响蟹脚痒”,说的就是每年立秋之后,螃蟹黄满膏肥,是最佳的品尝时机。
螃蟹的营养丰富,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几倍。
公蟹和母蟹的区别
母螃蟹蟹黄里含有胆固醇,而公螃蟹不含。
对于母蟹而言,蟹黄里面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磷脂、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比较丰富。
在野生的环境中,到了农历九月,母蟹的蟹黄长得最丰满;到了十月,公蟹的蟹膏(蟹油)长得最厚实。
所以,过去吃螃蟹,有“九雌十雄”的说法。
哪些人不宜吃螃蟹
消化道疾病的患者,如腹泻、胃痛、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等;
肾疾病患者,尤其是处于肝炎活动期、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敏体质者,尤其是对海产品过敏者;
伤风感冒的人。
伤风感冒的人体内痰湿重,而螃蟹是生痰生湿的食物,吃蟹会加重体内的痰湿,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为什么秋分要吃蟹
俗话说:秋分食蟹忙。
这是为什么呢?秋天的螃蟹到底有多美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秋分时节,是蟹肉最肥美、也最滋补的时候。
螃蟹属上等名贵水产,肉嫩味美。
不仅如此,螃蟹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其蛋白质含量比猪肉、鱼肉都要高出好几倍,而且含有丰富的钙、磷、铁以及维生素A等营养元素。
2、螃蟹的种类很多,我国蟹的种类就有600种左右,螃蟹可分为淡水和海水两大类。
淡水蟹最有名的属“大闸蟹”,俗称河蟹、毛蟹、清水蟹,一般在9~
10月成熟。
3、市场上常见的梭子蟹、花蟹等都是海水蟹,由于海蟹分布广泛,各地海蟹的成熟季节不同,一般从南到北,3~5月和9~10月为生产旺季,渤海湾辽东半岛4~5月产量较多。
吃蟹要选对季节,蟹成熟的季节,吃起来蟹肥味香;其他季节瘦而无味。
怎么挑优质螃蟹
据行家介绍,精细选蟹要“五看”:
一看蟹壳。
凡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都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
二看肚脐。
肚脐凸出来的,一艘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
三看螯足。
凡螯足上绒毛丛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无绒毛,则体软无。
四看活力。
将螃蟹翻转身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用螫足弹转翻回的,活力强,可保存;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时间不能长。
五看雄雌。
农历九月挑雌蟹,十月选雄蟹,母蟹吃黄、公蟹吃膏。
挑母蟹可以看其圆形肚脐下面有几层,一般有三层就很好吃了,黄满、油多;长到五层,黄就很硬了;挑公蟹,可以看其三角形肚脐上方左右的两块是否发黄,发黄一般就有膏了,如果发白,可能是空壳蟹,没有膏。
吃螃蟹的禁忌
不吃已经死了的螃蟹
螃蟹临死前和死亡后,其体内的组氨酸分解会产生组胺。
组胺是一种对人体有毒的物质,而且螃蟹体内组胺的积累量会随着其死亡时间的延长而增多,毒性也越大。
更重要的是,即使螃蟹熟透了,组胺也不会被破坏。
生螃蟹不能吃
螃蟹中很容易寄生肺吸虫、生吃螃蟹会使肺吸虫也进入人体内。
另外,螃蟹
好食之物,各种病菌和毒素都会积累在其肠胃里,如果生吃容易引起中毒。
内脏没去除干净的螃蟹不能吃
清蒸也好,煎炸也罢,烹饪前,不仅要氢螃蟹刷洗干净,还要把蟹腮、蟹胃以及蟹心等内脏清理干净。
其中蟹腮长在蟹体两侧,成眉毛状条形排列,而蟹胃在蟹体的前半部,蟹腮和蟹胃都含有很多病菌和脏东西。
蟹心则在蟹黄中间,与蟹胃紧紧连着,其味道苦涩,也要清除干净。
七种不宜吃螃蟹的人群
因为螃蟹性寒,并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较高胆固醇,除孕妇外,对于以下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应禁食或少食。
1、凡脾胃虚寒者应不吃或少吃蟹
螃蟹性寒,吃后容易引起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
另外,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最好也不吃螃蟹,因食后易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如果食蟹后引起腹痛和腹泻,可用紫苏15克、生姜5片煎服,以止痛、止泻。
2、心血管病人忌吃螃蟹
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含胆固醇460毫克,冠心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症、高血脂症的患者,食用含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会引致胆固醇增高,加重心血管病的发展,因而应少吃或不吃螃蟹,尤其是蟹黄。
3、有过敏体质的人应忌吃螃蟹
此类人吃了螃蟹后,特异蟹蛋白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壁进入肌体而发生过敏反应,产生大量组织胺等,引起胃肠等平滑肌痉挛、血管性水肿,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还会引起荨麻疹或哮喘。
此外,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疮毒等皮肤疾病的人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使病情恶化。
4、患有伤风感冒、发热的人不宜吃蟹
伤风感冒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高蛋白的螃蟹不易消化吸收,吃后易使感冒难愈或使病情加重。
5、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
肝炎病人由于胃粘膜水肿、胆汁分泌失常、消化机能减退,而蟹肉含有丰富
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致使食物易滞留肠道中,往往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恶心、呕吐,甚至造成肝细胞大量坏死,加剧病情。
6、老年人不宜多食螃蟹
因老年人消化系统脏器“老化”,功能衰退,消化吸收能力差,故食蟹应以品尝为主,不宜多食。
吃时可蘸姜末醋汁,以去其寒气。
此外,幼儿因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所以也不宜多食螃蟹。
7、患有胆道疾病的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不宜螃蟹
胆囊炎、胆结石的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多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吃蟹易使病情复发或转重。
秋分吃螃蟹好不好
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螃蟹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并且多半以优质蛋白为主,而其中还含有氨基酸,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促进伤口愈合、抗感染的功效。
解毒功效
精氨酸能参与体内能量代谢和解毒工作,适量吃蟹可促进肌体能量平衡,对体内毒素起到很好的排泄作用。
预防肿瘤
螃蟹中还含有大量的硒,每100克的螃蟹中硒的含量高达56.7微克。
含硒高的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能起到预防肿瘤、抗癌的功效。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螃蟹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它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
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
每100克螃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
螃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
秋分养生注意事项
1、冷水洗脸适当秋冻防感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
预防风寒。
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2、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流鼻涕、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
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3、秋季早晚温差大。
尤其是清晨温度较低,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
锻炼后,还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防燥宜多吃“辛酸”果蔬
4、秋分时节,饮食上要特别注意预防秋燥。
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
秋分的“燥”是凉燥,白露的“燥”是“温燥”,饮食上要注意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等。
秋天上市的果蔬品种花色多样,像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柿子等,都是调养佳品。
5、秋分时节,还可适当多吃一些辛味、酸味、甘润或具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
特别是白萝卜、胡萝卜。
值得提醒的是,秋分后寒凉气氛日渐浓郁,如果本身脾胃不好、经常腹泻,水果吃多了也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预防秋燥方面,对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一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比如:生梨、芝麻、银耳等。
若出汗较多,还可适量补充一些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准则。
秋分药膳还要善用百合,像百合莲子羹、银耳百合羹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除饮食外,还要记得给皮肤做些保养,以防皮肤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