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普查工作技术方法和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网普查工作技术方法和程序
【摘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给水管网的发展和正常运行,由于某些历史原因,牡丹江市有一定数量的地下给水管线尚未查明,没有完整的地下管网档案,给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基于这一状况,自来水公司组建了给水管网普查办。
近期我们普查办人员实地普查一个月,通过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析影响普查工作的因素,对制定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时,就更深度的开展管网普查工作及技术方法和程序提出以下论点。
【关键词】管网;普查;方法;程序
1.加强普查人员管理力度,给水管网普查工作全面展开
城市管网的正常运行与否与自来水公司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司领导非常重视,组建了管网普查办,公司老总亲自任组长,戚岩任普查办主任,下设由7个有关部门的基层领导组成成员组,同时组建2个外业普查小组:第一组由高峰立带领普查一次网、第二组由张金友带领普查二次网。
2.给水管网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
给水管网普查是一项复杂、艰巨、难度大、而且技术性很强的工作。
牡市给水管网沿用着一批日伪时期的给水管线,部分街区和道路的管线很密集。
近年来由于对给水二次网的区域性改造,新增管线的材质采用UPVC管,一次网替代二次网,环接门的开启、关闭等。
如何收集管线数据才能够准确地反映给水管网的实际状况与特征,一直是我们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因此,我认为这次普查工作的重点之一是重新建立牡丹江市自来水公司给水管网技术资料档案。
3.给水管线的调查内容
给水管线普查,既是要查明给水管线的平面位置,地面标高、管线的走向、材质、埋设时间及管线的附属设施。
如阀门、消火栓、水表、排泥、排气等。
根据牡市管网现状,结合牡市的实际情况,给水管线的取舍标准定为管径Dn75mm 以上,普查范围为一水厂、二水厂、四水厂的供水泵房出水口至用户水表,管线要联成网状,管线的连接关系必须要查清,中间不能间断。
给水管线点应为管线的特征点,对绘制管线图起到控制作用,一般定为起止点、交叉点、转折点、变径点、分支节点、直线点(200m以内),主干管线上的阀门中心及管线上的附属设施中心,对弯曲管线应定位在圆弧的起止点及中心上。
若管线弯曲不规则或圆弧较大时,应多设测点以确保管线的弯曲特征。
像一水厂至江滨DN400管就属于此种情况。
四、技术方法:
3.1解析法
在市区各级控制点的基础上,采用经纬仪、水准仪,对管线的特征点、节点进行测定,以求得管线的解析坐标,来决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3.2图解法
利用市区比例尺(1:500)基本地形图在实地根据主要地物栓距来确定管线的平面位置。
(1)栓点法:实地先定出管线特征点,然后就近量取地物两个栓距,栓距力求不超出一整尺(50m以内)。
(2)垂距法:在建筑物前,实地量取垂直距和横距来确定管线点的平面位置,用目估垂足,为确保精度,垂距不得超过5m,若5m以上采用此法,可用管线定位仪(寻管仪)定位再测。
以上方法最好同时采用,用解析坐标、高程来表示给水管线的位置,测量精度好,管线资料能独立存在,便于输入微机,在新建或改造地区用此法不受地形现状变化频繁的影响。
管线普查结果可在任意比例尺图上展绘,直接为给水管网的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利用管线普查结果使用测量仪器可在实地准确寻找管线的真实位置。
3.3给水附属设施(闸门井)的普查
对闸门井的普查方法测点定为井盖中心,若管线中心偏离闸门井中心,其偏距大于0.2m时应注明方向和偏距,如长安街东西走向DN150mm管偏北0.25m,井中管线没法直接测定标高时,可量取地面至管顶的相对高程,通过这种方法可间接测定管线点高程。
3.4给水管线普查的具体方法
普查管网首先要了解现有管线资料情况,实地勘察、对照、核实。
无法确定管线位置的应用寻管仪探测定位,并在资料上加以注明,新测管线的特征点、管顶及相应的地面高程均需用附合水准逐点进行联测,并要施测平面坐标。
3.5普查资料的处理及应用,普查办立足于日常工作,循序渐进
管网普查资料要经过专职人员检查校对,按一定方法进行整理汇编,然后交专人归档、绘图。
3.6普查内容包括
管线的平面位置、特征以及管径、埋深、材质、地面标高、坐标等,以牡丹江市区产籍图片号为单位进行整理汇编,按区装订成册。
3.7普查管网图
在1:500地形图的基础上,以管线特征点为依据,把管线普查结果和附属设施按比例展绘在地形图上。
1:500给水管网现状图能及时准确的反映牡丹江现有的给水管线和设施的真实位置,它对管网改造、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均起到了指导和参考作用。
3.8资料调集
充分利用收集整理好的给水管道资料,我们今年从管网处调集了东安区和西安区的全部管网产籍图档案,从用水审批科、二次供水等单位调集二网改造图。
3.9管网的统计、分析
利用管网普查资料可以统计管线长度、管道附属设施及用户情况,在这方面我们制定了《用户给水管道节点普查表》详细记录管网上每一用户节点(进户闸门)至水表的管网情况,闸门井情况制定了《闸门属性普查表》。
3.10计算机管理系统
以上基础数据采集完毕,交由微机操作员进行存储、管理,建立给水数字化管理系统。
4.程序
4.1人员结构及责任的配备
普查办一共有十多人,有经验丰富的管网处师傅,也有具备新知识、新技术的专业技术人员。
普查组根据不同专业对人员进行分工。
外业的调查为内业的完成奠定基础。
外业调查制定了三种表格:《用户给水管道属性调查表》、《闸门属性调查表》、《管网节点属性调查表》,每一属性调查表对应一编号。
编号的制定:以前供水管网设施的编号并不统一,给管网管理带来很大不便。
在这次普查过程中,在设施编号的问题上,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即以产籍号为字头,依次编号。
首先牡丹江分成四个区,编号由区+产籍号+设
施类型+设施序号组成。
每一个设施点都对应唯一的一个编码,且具有直观、容易查询的优点。
为普查的顺利进行和普查成果的统一、保存以及微机数据库的建立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2节点定钉
在普查管网时经常遇到进户支管与主干线的连接点,我们称这个点为节点。
对于节点我们采用钉钢钉、栓点、上表、绘制节点图、测坐标。
4.3管网附属设施的调查
管线普查组首先对整个市区的供水区域进行分析,两个普查组分2片作业。
在调查完一处后,需要填写涉及调查内容的所有表格,并绘制闸门、节点等设施点位的栓点图。
4.4管线的探测
当普查人员对不明管线无法进行普查时,可以采用寻管仪进行实地探测,并将结果绘制上图。
4.5管网附属设施的定位
通过用仪器测得节点、坐标后,需要将每一个节点展绘到CAD数字化图形中,将原来管网图的节点位置进行校正。
4.6在进行普查的同时,供水建设也在快速的发展
为了保证普查结果,要对管网图施行动态管理。
通过公司领导协调,使各管道施工部门与普查办密切配合,保证竣工图的返回及时率。
另外,对返回的竣工图进行校核及时上图,使老管线通过普查变得清楚,新装管线也及时准确地反映到普查成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