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 舞台灯光第二课时教案 鄂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舞台灯光第二课时教案鄂教版
教学内容:通过实验进步认识光。
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
说说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灯光是什么颜色的?舞台上的光又是什么颜色的呢?舞台上的灯光是怎么变换出那么多颜色的?
二、.学生实验.
1、用彩色的纸和手电筒制造彩色的光。
2、将两种或几种不同颜色的光叠加在一起,仔细观察,又会出现什么有趣的现象?
3、记录现象。
这部分教学活动,教师完全可以只提供学生材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实验。
这里没有特别需要强调的科学知识,只是需要学生对对色光和它的混合进行初步的了解,而学生是有能力完成的。
教师可以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实验更加完善,甚至可能引起学生更多的发现。
三、活动:设计一美丽的舞台.
1、请你做一名灯光设计师,将我们的舞台,布置得五彩缤纷,想一想还可以使用哪些方法?
2、学生活动,展示、记录。
四、实际运用.
(放映图片)十字路口的红绿灯;警车上的警灯;楼房周围、街道树上缠绕的彩灯;灯火通明的商场、工厂。
说说这些灯光有什么作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彩色的光?
五、学生讨论、汇报。
22、反射光
教学目标:
探究: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知识:制作潜望镜,了解光的反射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过对光的反射的实验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观察光发生反射的现象,初步了解光反射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制作潜望镜。
教学方法:
实验与操作。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镜子。
2.学生准备:镜子、长方体纸盒、两块镜片、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说说光是怎样传播的?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光的知识?巩固旧的知识,引发新的学习内容。
二、将太阳光反射到指定的位置.
1、老师在一面外墙上设置了一些“靶子”,请你想办法,使用手里的镜子,将太阳打“靶子”上。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
用镜子反射阳光是学生很熟悉的游戏了。
通过打“靶子“将太阳光反射到固定的位置上,使学生知道平面镜子可以反射太阳光,随着平面镜的移动,反射的太阳的光线也可以改变。
三、使反射的太阳光的光斑更亮.
1、要想使反射到墙上的太阳光的斑更亮,你有什么办法?应该怎么做?
2、学生设计方案、实验。
先由学生提出应该具体怎样操作,他会意识到这个任务一个人是不容易完成的,在具体实验过程中会更加珍惜合作的机会,体会合作的愉快,享受合作的成果。
四、将阳光“请”进教室.
1、想办法将阳光照射在教室里的墙上,看看哪个组的方法好。
2、学生活动。
3、说说你是怎么做的?通过玩镜子,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观察活动,学生已经对光的反射现象有了初步的感受和体会。
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他他说出具体的科学通理,只要能将实验现象进行描述就可以了。
五、制作潜望镜.
1、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光的反射?谁知道潜望镜是做什么用的?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造的?它的构造可能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
3、简单介绍潜望镜和制作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
附送:
2019-2020年四年级科学下册航海家的发现1教学反思青岛版
今天学习《航海家的发现》。
学习过程中,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老师,航海家如果一直向一个方向走的话,那样不就走出地球去了吗?
是呀!那为什么没有走出去呢?什么原因呢?
当我把问题抛给学生后,课堂气氛立刻热闹起来。
明白的,不明白的都要说说自己的理解。
有的学生直接否认,那是不可能的;有的学生谈到了地球引力;有的学生这样来说:就像我们蒙着眼睛走路,走的过程中,自然就转弯了,而我们没有意识到……
给学生机会,他们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在圆的上下左右各画一个人(用线来表示),然后并画了一条外切线。
结合学生的经验提问:人站在地球的不同地点,那么他会感觉哪是上,哪是下呢?
在问题提出后,学生便又一次争论开了,这次是在认识了地球上的“上、下”后展开的。
人在地球上走的过程中,由于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是感觉到头上是上,脚下是下,那样虽然感觉是在沿直线运动,其实路线已经发生了偏折,但人们是意识不到的。
在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后,我又介绍了古时候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学生笑过后,更加深了对地球的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地球引力是一种相互吸引力后,一位学生说:老师,我知道人为什么会摔倒了。
人在摔倒的时候,重心发生了变化,地球在吸引我们,我们也在吸引地球。
学生忍不住到黑板上画了起来。
这样一来,如果不能控制好重心的话,那样地球和人在相互吸引中自然就摔倒了。
虽然他还没有理解这种相互吸引力是相等的,但是相对的,却可以感觉到他已经对地球引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接下来,再让学生观察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了解地球引力的方向。
学生在理解了地球引力的方向后,立刻开始解释:为什么我们抛出去的物体总要落到地面上?
当我们给物体的力量减弱的时候,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物体自然还要下落。
地球引力对于学生来说了解的已经很多,但它仍然在很多方面存在着抽象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更好的去理解。
当然,在学生理解中,可以多让他们去争论,去体验。
小学教育资料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5 页共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