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省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广西省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42.0分)
1.新冠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播与复制能力,由于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交流,飞沫传播成
为其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下面关于飞沫、新冠病毒、原子核、分子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 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飞沫
B. 飞沫、原子核、新冠病毒、分子
C. 飞沫、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
D. 原子核、新冠病毒、飞沫
2.电热液体蚊香器是当今流行的环保驱蚊用品.蚊香器通电后其内部的发热部件对驱
蚊液加热,过一会儿,可见其顶部有“白气”飘出,房间里弥漫着驱蚊液的清香,起到驱蚊和灭蚊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
B. “白气”是驱蚊液先液化后汽化产生的
C. 蚊香器工作时是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D. 房间里清香四溢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3.下列关于宇宙的认识,错误的是()
A.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B. 宇宙是无边的、膨胀的
C.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行星之一
D. 宇宙是由大量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的
4.一个文具盒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桌子
B.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一氢气球吊着一个重物以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吊重物的
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重物将()
A. 立即匀速下落
B. 立即加速下落
C. 仍以1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
D. 先上升一段距离再加速下落
6.如图所示,把气球放在钉子板上(钉子十分密集,且钉尖在同一水平面上),再把
木板放在气球上,用钉锤敲打木板,气球不会破裂,主要原因是()
A. 密集的钉尖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气球的压强
B. 密集的钉尖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对气球的压强
C. 密集的钉尖增大了受力面积,从而减小了对气球的压力
D. 密集的钉尖减小了受力面积,从而增大了对气球的压力
7.厨房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抽走油烟的
B. 洗菜盆排水管中的U型“反水弯”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防臭
C. 把塑料吸盘压在厅在光滑的墙壁上是应用了大气压
D. 把菜刀磨得锋利是为了减小压强
8.如图,将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放入装有某种液体的圆柱形容器中,木块静止
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此时液面比放木块前升高4cm,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变化了320Pa(g取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液体的密度是1×103kg/m3
B. 木块的密度为0.8g/cm3
C. 木块受到的浮力是8N
D. 使木块完全浸没需要2N向下的压力
9.如图所示,将鸡蛋浸入容器里的盐水中,鸡蛋所受浮力的施力物体
是()
A. 盐水
B. 鸡蛋
C. 容器
D. 地球
10.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烧杯甲和乙,内盛有密度不同的盐水。

将同一鸡蛋先后放
入其中,当鸡蛋静止时,两个烧杯中液面恰好相平,鸡蛋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甲、乙两杯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分别是m 甲和m乙。

则()
A. p甲=p乙,m甲=m乙
B. .p甲< p乙,m甲>m乙
C. p甲< p乙,m甲=m乙
D. p甲> p乙,m甲> m乙
11.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小球甲和乙,已知它们的密度之比是ρ甲:ρ乙=1:3,现将甲、
乙两球放入盛有足够多水的烧杯中,当甲、乙两球处于静止状态时,水对两球的浮力之比F甲:F乙=3:2,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 甲球受到的浮力与它的重力相等
B. 甲球漂浮,乙球沉底
C. 甲球的密度为0.8×103kg/m3
D. 乙球的密度为1.5×103kg/m3
12.使用下列哪个简单机械,既可省力,又可改变力的方向()
A. 用动滑轮提升重物
B. 用定滑轮提升重物
C. 用羊角榔头拔钉子
D. 用钓鱼竿钓鱼
13.如图所所示的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这表示()
A. 若作用在剪刀的阻力是1N,则动力是0.8N
B.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是1N,则阻力是0.8N
C. 若作用在剪刀的动力做功1J,则有0.8J的功用于剪纸
D. 1s内做了80J的功
14.为估算小明引体向上运动一次的功率,下列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
是()
A. 单杠的高度
B. 身体上升的高度
C. 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D. 小明的质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5.在水平桌面上滑行的木块,水平方向只受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则()
A. 木块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B. 木块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 木块的动能可能减小
D. 木块的机械能一定增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
16.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模型.某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
物态变化为______ 。

17.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______
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______,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______。

如果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又说明了______。

18.某同学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当公交车突然减速时,该同学会向______(选填“前”
或“后”)倾倒,这是由于他具有______。

19.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
则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力F A______F B,杯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p A______p B(选填“>”、“<”或“=”)。

20.小明用一个玻璃瓶和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橡皮塞自制了图所示的气压
计,并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使瓶内气压______ (选填“大于”
或“小于”)大气压,水沿玻璃管上升到瓶口以上.当他拿着气压计上
楼时,玻璃管内水柱高度将会______ (选填“升”或“降低”),此
现象表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 .
21.橡皮泥捏成小船后可以漂浮在水面,是通过改变它______实现的,潜水艇是靠改变
自身的______来实现上浮和下沉的。

22.如图所示是小明玩蹦蹦杆的情景,蹦蹦杆由地面弹
起,在空中升高的过程中,小明的重力势能______;
在下落后,从杆尖触地到弹簧压缩至最短,弹簧弹性
势能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23.如图所示是一种拉杆式旅行箱的示意图,使用时它相当于一
个______ 力杠杆(选填“省”或“费”).若箱和物共重
120N,动力臂是阻力臂的5倍,则抬起拉杆的力至少为______ N.
24.如图所示是由相同的滑轮组装的滑轮组,甲、乙两人分别用两装置在相等的时间内
将质量相等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滑轮重力小于物重。

若不计空气阻力、摩擦和绳子的重力,则甲、乙拉绳子的速度大小之比是;拉力F甲F乙(选填“y、“<”或者“=”);机械效率η甲η乙(选填“>”、“<”或者“=”)。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25.如图所示物块静止,画出此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示意图。

26.如图所示,用起子开启瓶盖,请画出动力F1的力臂,并作
出阻力F2的示意图。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0分)
27.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1)对比图甲、乙可知: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

(2)在图乙中,固定金属盒的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时,两玻璃管中液面高度差不变,说明了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______。

(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______两图进行对比。

(4)在图丙中保持探头的位置不变,向烧杯中逐渐加入盐,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将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8.以下为小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选填“达到”
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这样调节的目的是______。

(2)小亮实验时的情景如图乙所示,拉力F与杠杆的夹角为θ,多次实验后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拉力F(拉力F始终处于量程内)和夹角θ的关系图像,请你根据图像结合所学知识推测θ=150°时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______N。

(3)完成以上实验后,小亮另找来一根轻质杠杆。

如图丁,实验中,测力计始终与杠杆垂直向上拉,将杠杆缓慢拉至水平位置,此过程测力计示数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9.如图所示,甲是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小车从
斜面上相同的高度h由静止滚下,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动;乙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让大小不同的钢球从斜面上同一高度H由静止滚下,在水平木板上碰到同一位置同一木块后一起滑动。

(1)在甲、乙实验中,都让研究对象(小车或钢球)分别从斜面的同一高度(h
或H)由静止滚下的目的是在同一个实验中使研究对象在水平面开始运动时______相同;
(2)在甲实验中,观察到:小车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滑动的距离不相同。

由此推理: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则小车将做______运动,可说明力是______(选填“维持”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______的关系;
(4)乙实验中木块滑动的距离越长,说明钢球具有的动能越______;
(5)若乙实验中木板表面绝对光滑,则______(选项“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0分)
30.小明用同一实心物体进行了以下的实验。

在实验中,保持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弹
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如图所示。

请根据图中信息,g取10N/kg,求:
(1)这实心物体在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多少N;
(2)某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3。

(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3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将重为100N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
拉到顶端。

已知斜面的长是5m,高是2m,已知该装置的
机械效率为40%,求:
(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2)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0.2米/秒,求拉力F的功率。

七、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2.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度的加快,高层住宅、地铁和机场的大量兴建,使人们经常
要与电梯打交道,如图甲所示是某种升降电梯的简化模型,它由轿厢、配重、电动机、钢丝绳、定滑轮等部件组成,其中轿厢的质量为780kg。

电梯某次搭载一位质量为70kg的乘客上楼,轿厢启动上升的路程与时间关系(s-t)如图乙所示,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与时间关系(P-t)如图丙所示,电动机的工作效率为80%,不计钢丝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求:
(1)当该乘客站立在静止的轿厢内时,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则乘客对轿厢的压强为多少?
(2)电动机的电梯启动上升12s内,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已知电动机对轿厢所做的功等于其P-t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
(3)电梯配重的重力为多少?(提示:电机缆绳的拉力和配重提供的拉力不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它的尺度最大;
新冠病毒是由分子组成,其尺度在100nm左右,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所以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正确的排序是:飞沫、新冠病毒、分子、原子核。

故选:C。

物体由物质组成,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又由夸克构成。

本题考查微观物质的尺度大小,是一道基础题,比较简单。

2.【答案】A
【解析】A、B、“白气”是驱蚊液先汽化,后液化产生的.故A正确,B错误.
C、蚊香器工作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房间里清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3.【答案】A
【解析】解: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中的一个星系,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此项错误;
B、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起源于一次大爆炸,并不断的膨胀,此项正确;
C、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此项正确;
D、银河系就是宇宙的一个星系,此项正确。

本题选择错误的,故选A。

字典上说:“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

它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

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处在不断的膨胀之中。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又是宇宙的一个星系,宇宙由大量的不同层次的星系构成。

解答本题要了解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宇宙由物质组成,物质处在不停的运动和发展之中。

4.【答案】C
【解析】解:
A、文具盒受到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故A错误;
B、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文具盒对桌面的压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且方向相同,因此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文具盒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文具盒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都作用在文具盒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故C正确;
D、桌子受到的重力与桌子对地面的压力方向相同、受力物体不同、大小不同,不是一对平衡力,故D错误。

故选:C。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一对平衡力应满足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此题考查了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及平衡力的辨别,要仔细对照平衡力的四个条件,难度不大,但较易出错。

5.【答案】D
【解析】解:绳子断开前,重物随气球上升,具有1m/s向上的速度,绳子断开后,物体由于惯性仍会向上运动,又因为物体受到重力作用,其上升的速度逐渐减小,速度减小为0后会向下运动,即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在重力作用下其速度越来越快。

故选:D。

先分析绳子断开前物体的速度,再分析绳子断开后物体的速度和受力情况,结合惯性知识可判断其运动情况。

本题考查了惯性现象、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分析,属于基础题。

6.【答案】A
【解析】解:把吹胀的气球放在钉子板上,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了压强,这个压强没有超过气球承受的最大压强,气球不会破,故A正确。

故选:A。

减小压强的方法: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减小压强;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任何物体都有能承受的最大压强,要保护这个物体时,不要超过这个压强;要损坏这个物体要超过这个压强。

7.【答案】D
【解析】解:A、在液体和气体中,流速越快的地方压强越小;抽油烟机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来排烟的;故A正确;
B、洗手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正确;
C、吸盘内的空气被挤出,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将其压在了墙面上,故C正确;
D、把菜刀磨得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故D错误;故选:D。

(1)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是:流速大压强小,流速小,压强大;
(2)连通器的结构特征是上端开口、底部连通;
(3)吸盘是典型的利用大气压强的例子;
(4)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本题考查气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知识的应用,解答时需要准确区分各物理知识点及其应用,这些知识点中考出现概率很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漂浮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是已知压强的变化可以利用液体压强公式来进行计算深度的变化。

【解答】
A、由题可知p1-p2=ρ液gh1-ρ液gh2=ρ液g(h1-h2)=ρ液g△h=320Pa,
可得液体密度:ρ液==0.8×103kg/m3;故A不正确;
B、木块静止时,有的体积露出液面,
则V排=(1-)V木=V木,
根据漂浮条件可得:
F浮=G木,即:ρ液gV排=ρ木gV木,
所以,ρ木=ρ液=ρ液=×0.8×103kg/m3═0.6g/cm3;故B不正确;
C、木块的体积V木=L3=(10cm)3=1000cm3=1×10-3m3,
木块的重力G木=m木g=ρ木gV木=0.6×103kg/m3×10N/kg×1×10-3m3=6N;
则F浮=G木=6N;故C不正确;
D、木块完全浸没浮力F浮′=ρ液gV木=0.8×103kg/m3×10N/kg×1×10-3m3=8N;
则压力F=F浮-G木=8N-6N=2N;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关键要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属于基础知识。

【解答】
解:浸入盐水中的鸡蛋,会受到盐水对鸡蛋上下表面的压力差,这个压力差就是浮力,故浮力的施力物体是盐水。

故选:A。

【解析】
【分析】
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判断两者所受浮力关系和液体密度关系,再根据p=ρgh判断对杯底的压强关系。

本题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和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一定要掌握物体浮沉情况与密度的关系,同时要搞清不同状态下(漂浮、悬浮)物体所受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

【解答】
(1)由图可知,鸡蛋在甲、乙两杯中分别处于悬浮和漂浮状态,
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同一只鸡蛋在两杯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鸡蛋的重力,
因为F浮=G排=m排g,浮力相同,
所以鸡蛋排开盐水的质量相同;
(2)因为ρ液>ρ物时物体漂浮,ρ液=ρ物时物体悬浮,
所以乙杯中盐水的密度大于甲杯中盐水的密度,
因为p=ρgh,且两杯中液面相平,
所以乙杯底压强大于甲杯底压强。

故选C。

11.【答案】C
【解析】解:
两球的质量相等,由ρ=可得,两个实心小球的体积之比为:===,
若两球在水中都漂浮,则浮力之比为F甲:F乙=G甲:G乙=m甲:m乙=1:1,与实际不符;若两球在水中都全部浸没,则F甲:F乙=ρ水gV甲:ρ水gV乙=V甲:V乙=3:1,与实际不符;这样只能是一个漂浮、另一个浸没,因甲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所以,甲球漂浮,则甲球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乙球浸没在水中,故A正确;
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F甲:F乙=G甲:F乙=ρ甲V甲g:ρ水V乙g=ρ甲V甲:ρ水V乙=3:2,
所以ρ甲=××ρ水=××1.0×103kg/m3=0.5×103kg/m3,故C错误;
已知ρ甲:ρ乙=1:3,则ρ乙=3ρ甲=3×0.5×103kg/m3=1.5×103kg/m3,故D正确;
由ρ乙>ρ水可知,乙球沉底,故B正确。

故选:C。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体积的掌握和运用,关键是分析两个物体在水中的状态,这是本题的重点也是难点。

12.【答案】C
【解析】
【分析】
不同机械的优缺点都不一样:省力机械费距离,费力机械省距离,定滑轮可以改变方向,而动滑轮则不能改变方向,斜面、杠杆既可以改变力的大小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机械特点的熟悉情况,知道常见机械的优点,力争会用、巧用|. 【解答】
解:A.单独的动滑轮只能省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不符合题意;
B.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不符合题意;
C.用羊角榔头在拔钉子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符合题意;
D.用钓鱼竿在钓鱼的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答案】C
【解析】解:
AB、剪刀可以看做是一个杠杆,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知,要比较动力或阻力大小,必须知道动力臂和阻力臂,A、B选项都错误;
C、利用剪刀的目的是剪纸,所以剪纸做的功是有用功,由机械效率为80%知,如果动力做功1J,有0.8J是用于剪纸,C选项正确;
D、剪刀剪纸过程中所做的有用功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剪刀1s内所做的功,D选项错误。

故选:C。

(1)在使用机械时,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机械效率;(2)剪刀剪纸机械效率为80%表示:在剪纸过程中,有80%的功用来剪纸,20%克服摩擦是额外功。

在解决机械效率问题时,先要明确使用机械要完成的任务(一般是克服重力或摩擦)--确定有用功。

14.【答案】A
【解析】解:做引体向上的功率P==,所以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明的质量、身体上升的高度、小明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故选:A。

(1)做引体向上运动就是克服自身重力做的功,人在重力方向上上升的高度约等于手臂长;
(2)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G和手臂长L的乘积,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t,即P==。

本题考查了功率的测量实验,关键是明白实验的原理即P==。

15.【答案】AC
【解析】解:AB、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说明都朝向同一方向,那么,物体一定受到的是不平衡的力的作用,因此,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正确,B错误;
CD、木块一定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而另一个力与它方向相同,因此,两个力都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

那么,物体的速度肯定会越来越小,动能减小,机械能不可能增加,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两个三要素相同的力,一定不是一对平衡力,因为平衡力的方向应该是相反的。

物体在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也一定会发生改变;
滑行的木块一定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的。

如果物体还受到的另一个力跟摩擦力方向相同,那也一定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此题中一定要特别注意“平衡力”与“三要素相同的两个力”的区别,搞清它们的方向
关系非常关键;机械能包括动能与势能,在势能不变的情况下,动能的变化实际是就是机械能的变化。

16.【答案】凝固
【解析】解:观察图示,图乙中分子排列紧密有规则,是固态;图丙中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是气态;图甲中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间隙比图乙大,比图丙的小,没有规则,是液态;
物质由图甲的状态变为图乙的状态,也就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凝固。

(1)固态物质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液态物质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排列不规则;气态物质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

本题考查了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的排列特点及物态变化的判断,判断物态变化需要牢固掌握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先看物体是什么状态,再分析是由什么状态形成的即可。

17.【答案】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析】解:把红墨水滴入一杯冷水里,不搅动,一段时间后水全变红了,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同时也表明分子间有空隙。

红墨水滴入一杯热水中,水很快就变红了,这说明扩散现象加快,可得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运动;空隙;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度越快;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18.【答案】前惯性
【解析】解:当公交车突然减速时,某同学的下半身随车一起速度减小而停止,而乘客的上半身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状态继续向前运动,所以乘客身体要向前倾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