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技术实验(New)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软件学院)
编号___ 编译技术实验
课程名称:编译技术实验实验总学时:30
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Techniques for Compiler Construction 实验学分:4(包括理论课)
课程编号:面对专业:软件工程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实验,巩固和加深理解所学过的理论知识,训练实验技能,树立工程实际观点和严谨的科学作风,使之能独立地进行实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练掌握编译理论和方法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设计、编写、调试、运行一个较完整的编译程序(至少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翻译),进一步加深对编译程序结构和编译工作过程的理解和把握,具有设计、实现、分析和维护编译系统等大中型软件方面的初步能力。
二.原理与课程介绍
编译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为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
内容包括编译系统的结构、工作流程及编译程序各组成部分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技术。
尽管“编译程序”是特指将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低级语言的软件,但编译程序构造的基本原理和技术也广泛应用于一般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编译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课程。
其特点是概念多、较抽象,算法多且实现技术较复杂,难于理解,需要大量的上机实践。
四.考核办法
1. 实验成绩: 占总成绩20%。
2. 检查实验操作;
3. 检查实验报告和程序。
五.教科书与参考书
(一)教科书
张素琴,吕映芝等:“编译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二)参考书:
[1]陈火旺,刘春林等:“程序设计语言编译原理(第3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年。
[2]金成植:“编译程序构造原理和实现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3]蒋立源,康慕宁:“编译原理(第2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