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湘教版一轮复习第四章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 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 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3)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 B.水土流失量稳定 C.土壤肥力稳定 D.岳桦结实线稳定
解析 第(1)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 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说明目前长 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近年来新生长出来的树,所以林线附近的岳 桦多为幼树。A项正确。第(2)题,由“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 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20世纪90 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说明生长季稳 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说明北坡冬季升温幅度大,导致林线 快速上升。C项正确。第(3)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继续缓慢升高而降 水稳定,会导致长白山北坡林线继续上升,A项错误。水土流失、土壤肥力 不是影响林线变化的原因,B、C两项错误。岳桦结实线稳定,即岳桦林种 子分布的海拔上限稳定,因而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趋于稳定,D项正确。 答案 (1)A (2)C (3)D
整体性的表现
一个区域的变 化不可避免地 影响到其他地 区
家 园——地球
特别提醒 自然地理要素的演变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除一些突发性的自然灾 害会导致地理环境的急剧改变外,人类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快速变化影 响比较大,如植树造林、围湖造田、重大工程建设等。
思路•典题透析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考向一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规律•深化整合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2.地理要素间的物质与能量交换
构成地理环境的岩石、土壤、大气、水和生物等要素相互联系、相互渗
透、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
循环不断地进行能量交换与物质迁移,推动地理环境的整体发展变化。如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1.成土母质与土壤
(1)岩石
成土母质
土壤。
(2)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 植物矿物养分元素 (氮除外)的
最初来源。
(3)成土母质影响土壤的 物理性状 和化学组成。
2.气候与土壤
影响
具体过程
直接
影响土壤的 水热状况 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 与强度
间接
通过影响 岩石风化过程 、外力地貌形态以及动植物 和微生物的活动等,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 、修复 生态系统 和改善 考向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4题,根据材料得知,区域内冬春季积雪日数减少,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量减少,因此高山冰雪融水减少,A项错误。 遵循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规律,并以此指导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
2.资源综合利用的原因 抓住植被生长季主要在
下表所示。
类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蒸发(植物蒸腾)、水
冷却凝固、风化、
环节
汽输送、降水、下 呼吸作用、光合作 侵蚀、搬运、堆积、
渗、径流(地表径流、用、分解作用
固结成岩、变质作
地下径流)等
用、重熔再生
类型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物质循 环简图
能量
太阳能(蒸发、水汽 太阳能 输送)、重力能(降水、
知识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 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等。 2.整体性的表现 (1)每一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 相互联系 和相互作用。 (2)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 整体 的改变。 (3)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和其他地区的 自然地理环境 都会产生一定的 影响。
3.研究发现古浪地区的积雪深度最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光照 B.植被 C.地形 D.土壤 4.下列能反映近几十年来图示区域地理环境变化的是( ) A.高山冰雪融水增加 B.土地盐碱化威胁加剧 C.春小麦可种植范围缩小 D.旱灾发生的频率逐渐减小
答案 3. C 4. B 解析 第3题,根据图示,南部海拔较高,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光照 较充足。天祝光照最多,故光照不是古浪积雪厚度最大的原因,A项错误。 图示区域植被覆盖最多的是绿洲,气候较温和,积雪较薄;古浪、永昌、天 祝均在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积雪较厚,B项错误。古浪南部海拔高,坡度 陡,陡坡的积雪滑落在山谷堆积,古浪位于山谷,所以积雪深度最厚,C项正 确。土壤状况对积雪深度影响较小,D项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得知,区域 内冬春季积雪日数减少,说明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积雪量减少,因此高 山冰雪融水减少,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蒸发旺盛,土地盐碱 化加剧,B项正确。全球气候变暖,积温升高,适宜种植春小麦的范围扩大,C 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旱灾发生的频率增加,D项错误。
第一部分 自然地理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地理
内容索引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关键能力 整合突破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素养导读 体系构建
考点呈现 1.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2.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核心素养 1.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2.能够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有关地理问题(综合思维) 3.理解气候分布与自然带之间的关系 4.运用地域分异规律分析和判断地理问题(综合思维)
读我国伊犁河谷北部山地
图示区域植被覆盖最多的是绿洲,气候较温和,积雪较薄;古浪、永昌、天祝均在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积雪较厚,B项错误。
图示区域植被覆盖最多的是绿洲,气候较温和,积雪较薄;古浪、永昌、天祝均在山地,植被覆盖率较低,积雪较厚,B项错误。
二、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
合理利用
、修复
和改善

相互影响
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
解析 第1题,根据横轴的植被类型判断海拔,纵轴表示有机碳含量,图中土壤有机碳含量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山地海拔升高而增加。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配合
环境质量 配合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长白山岳桦林分布及生长状况等材料为载体, 通过考查岳桦林分布、气候变化对岳桦林生长的影响等,培养了学生的综 合思维。同时使学生认知长白山植被的分布与生长状况。 【思路导引】第(1)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20世纪90年代以 来……林线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以及题干中“目前”,两者之间时间相 差不长→林线附近为幼树。第(2)题,长白山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季风 气候,夏季高温,但冬季比较寒冷。气候变暖,对 冬 季气温影响更大。抓 住植被生长季主要在 夏季 。第(3)题,解答本题关键在于抓住岳桦林是 以种子繁殖的树种。根据材料,岳桦结实线位置基本稳定。
径流)
化学能 地球内部热能、太
热能
阳能、重力能
类型 意义
水循环
生物循环
岩石圈物质循环
①使水体不断更新,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 平衡;②缓解不同纬 度间热量收支不平 衡的矛盾;③海陆间 联系的主要纽带,不 断塑造地表形态
①形成了丰富的矿 ①促进自然界物质 产资源;②改变了 和化学元素的迁移 运动及能量的流动、 地表形态,塑造了
【素养解读】本组题以我国长江口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图为载体,主 要考查等值线变式图的判读、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及变化的原因, 体现了对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考查。
【思路导引】1.图示信息:由长江口向外海(自西向东),浮游植物密度由 10~50增加至1 000~5 000→密度是 递增 的。 2.材料信息:(1)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夏季长江 水量大→入海径流量大→河口处径流的稀释作用→水体中营养盐 类 少 。但夏季河流携带泥沙能力 强 ,沉积泥沙 多 ,泥沙中营养 盐类物质多。由长江口自西向东纬度相同,太阳辐射差异 小 。该地区 洋流呈南北向,东西向无变化。(2)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 正相关。冬季正午太阳高度 小 ,水温 低 →浮游植物总数 减少 。 冬季,河流径流量 小 ,携带泥沙沉积在更靠近河口的区域→密度高值区 向 陆地 方向移动。
3.生物与土壤 (1)生物是土壤 有机物质 的来源。 (2)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 活跃 的因素。 (3)土壤 肥力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4.地形与土壤 地形主要通过对 物质、能量 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三、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资源综合利用
1.认识整体性的意义
(3)运用水循环的原理分析伏尔加河注入对里海的影响。
题组•训练突破
(2020安徽滁州定远育才学校模拟)海水透明度表示的是海水的能见度,数 值越大,透明度越高。下图示意某海域8月海水透明度等值线(单位:米)分 布。读图,完成1~2题。
1.甲海域东北部海水等透明度线较西南部密集的主要原因是东北部海域 () A.海岸线更曲折 B.污染物排放更多 C.海域水深更深 D.海底坡度更缓 2.此季节该海域海水透明度达到一年中的最高值,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气候 B.海陆位置 C.洋流 D.大陆轮廓

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草甸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主要原因是( )
年来该地区冬春季积雪日数呈显著
③受流水
差异的影响→金在某河段富集→形成沙金。
单项资源 (3)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当地和其他地区的
(3)土壤
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关联。
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第(2)题,由“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可知,岳桦结实线与生长季长短有关。
【典例】 (2017全国Ⅲ卷,7~9)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 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 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 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 (2)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 (3)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考向二 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规律•深化整合
地理环境整体性表现的案例分析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
意义
自然地理环境 具有统一的演 化过程,保证了 自然地理要素 之间的协调
整体性的表现
举例说明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危害
地理要素的变 化会“牵一发而 动全身”
意义
遵循自然地 理环境的整 体性规律,并 以此指导人 们的生产、 生活实践
答案 1. C 2. A 解析 第1题,甲所在海域东北部海水等透明度线密集,说明海底坡度陡,深度 变化大,透明度变化也就大。C项正确。第2题,夏季风力小,表层海水热,底 层海水冷,海水不易搅动,海水流速慢,泥沙易沉积,海水透明度好。海陆位 置、大陆轮廓、洋流不随季节变化而变化,A项正确。
(2020四川绵阳南山中学模拟)下图示意河西走廊东部气象观测点分布,其 中民勤地区处于沙漠戈壁干旱地区,凉州地区处于绿洲区,永昌地区和古浪 地区处于山区,天祝地区处于祁连山 高寒山区。通过气象观测点研究发 现,古浪地区气象观测点冬春季积雪 深度最大。受气温变化影响,近几十 年来该地区冬春季积雪日数呈显著 减少的趋势。据此完成3~4题。
各种自然景观;③ 转化;②联系自然地
实现了地区之间、 理环境中的有机界 圈层之间的能量交 和无机界
换与物质迁移
思路•典题透析
【典例】 (2020全国Ⅰ卷,9~11)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 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 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 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 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 B.中龄结实树 C.老树 D.各树龄组混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