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同步测试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易错同步测试含答案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碳
2.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
③物理性质相似,硬度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
3.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遭遇森林火灾,应迅速顺风逃生
B.室内用煤炉取暖,应防止煤气中毒
C.家中煤气泄露,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久未开启的菜窖,不可冒然进入
4.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是石墨电刷,它没有体现出石墨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B.还原性C.滑腻感D.稳定性
5.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
A.液氧和氧气B.CO和CO2C.金刚石和石墨D.冰和干冰
6.吸烟有害身体健康,香烟的烟气中含有几百种有毒物质,其中易与人体血红蛋白相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A.CO2 B.N2 C.O2 D.CO
7.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质的是()
A.钢B.液氧C.金刚石D.C70
8.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极易溶于水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它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实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臭氧B.干冰与冰C.银和水银D.水与双氧水10.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叫做同素异形体。
下列各组物质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
A.冰和干冰B.CO和CO₂C.镁条和镁粉D.氧气和臭氧11.属于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石墨和金刚石
C.水和双氧水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12.下列物质或方式中的“碳”,主要不是针对碳单质的是
A.碳素墨水B.打印碳粉C.低碳生活D.石墨碳棒
13.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
A.岩石B.金刚石C.石墨D.铁14.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中正确的是()
A.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
B.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可在煤炉上放一大壶水
C.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紧密堆积,减少和氧气的授触面积
D.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
15.有关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图示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6.C60的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由C60构成
B.C60这种物质由碳原子直接构成
C.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
17.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黑色固体B.都具有导电性
C.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D.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
18.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9.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CO与C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C.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
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酸雨”
20.下列生活经验中,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提倡节能减排
B.利用干冰汽化时吸热降温,常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人造云雾
C.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先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防止中毒
D.二氧化碳能用作灭火剂,是因为其密度比空气大,且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冰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冷藏保鲜
B.N2、NO、NO2等含氮物质均为空气污染物
C.明矾溶于水的胶状物可吸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
D.废旧电池的分类回收有利于保护环境
2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铅笔芯的主要成分石墨很硬
B.金刚石、石墨和C60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导致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差异很大
C.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就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D.在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时,规定使用碳素墨水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23.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24.化学就在生活中,以下对生活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补铁酱油:酱油中含有铁单质
B.轮胎爆炸:温度升高,分子体积变大
C.食物腐败: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
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与O2能发生反应
25.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制冷剂 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盐酸除铁锈26.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可把混合气体通过()
A.炽热的炭层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石灰水D.水
27.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则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
A.1∶1B.1∶2C.3∶8D.3∶11
28.黔江水是桂平市城区的重要自来水水源之一,将黔江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 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29.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B.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铝元素D.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30.一定量的木炭和氧化铜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右图,其中纵坐标Y表示
A.碳的质量
B.氧化铜的质量
C.二氧化碳的质量
D.固体中铜元素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初中化学金刚石石墨和C60选择题
1.C
【解析】试题分析: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燃气为含碳气体,若通风不畅会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故答案选择C
考点:一氧化碳的性质
2.A
【解析】
【详解】
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的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不同,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但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似,不是同一种物质,金刚石是无色的,由于物理性质不同,所以用途有所不同。
故选A。
3.A
【详解】
A、遭遇森林火灾,应向逆风方向逃生,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B、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煤气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开窗通风,降低室内燃气的浓度,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久未开启的菜窖,二氧化碳的浓度比较高,不能供给呼吸,因此不能冒然进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煤炭不完全燃烧的产物是有毒的一氧化碳气体,冬天室内用煤炉取暖要严防煤气中毒,注意通风顺畅。
4.B
【解析】
【详解】
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滑腻感、稳定性,故选B。
5.C
【解析】
【分析】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详解】
A、液氧和氧气是同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不正确;
B、CO和CO2是化合物,不是单质,则不是同素异形体,故B不正确;
C、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
D、冰是固体的水,干冰是固体的二氧化碳,都是化合物,不是同素异形体,故D不正确。
故选C。
6.D
【解析】烟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害物质,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烟焦油、尼古丁等,其中一氧化碳有毒,它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体内组织器官严重缺氧而死亡。
故选D。
7.A
【解析】
【详解】
A.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液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B不正确;
C.金刚石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C不正确;
D.C7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D不正确。
故选A。
8.C
【解析】
A、二氧化碳能够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做气体肥料,是因为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能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说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D、由于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人在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地方会因窒息而死亡,因此人在进入这些地方前,先要进行灯火实验,并不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说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化学性质有: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能提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无毒,如果浓度过大也可造成窒息死亡。
9.A
【解析】
A、氧气与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B、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冰是固态的水,不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水银和银是不同种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D、水和双氧水均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故选A。
点睛:由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种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要符合以下两个条件: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
10.D
【解析】
A、冰和干冰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B、CO和CO2都是化合物,不是单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错误;
C、镁条和镁粉是同一种物质,不是同素异形体,错误;
D、氧气与臭氧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质,都是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正确。
故选D。
点睛:判断是否互为同素异形体的关键要把握两点:①同种元素形成,②不同单质,这是解决此类题的关键之所在。
11.B
【解析】
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项氧气和液氧表示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B项石墨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项水和双氧水为化合物;D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也为化合物。
故选B.
考点:基本概念
12.C
【详解】
碳素墨水、打印碳粉是由炭黑制成的,炭黑、石墨均为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低碳生活”中的“碳”是指二氧化碳。
故选C。
13.B
【解析】
【详解】
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故选:B。
【点睛】
掌握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4.D
【解析】A. 可燃性气体泄漏,不能使用电器,错误;B. 一氧化碳难溶解于水,错误;C. 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注意通风,错误;D. 电线着火应立即切断电源,再用水灭火,正确。
故选D。
15.D
【解析】
试题分析:A选项生成二氧化碳的量不应该从0点开始;B选项剩余固体的质量不能为0;C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质量不变;D选项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可知,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
16.D
【解析】
【详解】
A、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但是足球不是由C60构成的,错误;
B、C60这种物质由分子构成的,C60分子是由碳原子构成的,错误;
C、C60这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而不是化合物,错误;
D、C60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CO2,正确。
故选D。
17.D
【解析】
A、金刚石不是黑色固体,错误;
B、金刚石不导电,错误;
C、金刚石、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C60是由分子构成,错误;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含有碳元素,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
故选D。
18.B
【解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
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
故选B。
19.C
【解析】A、碳在空气中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错误;B、CO和C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由于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C. 水墨画可长时间保存不变色是因为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不活泼,正确;D、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错误。
故选C。
20.C
【解析】
二氧化碳是无毒的,但是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也会使人因缺氧而死,故选C。
21.B
【解析】
A、干冰升华要吸收大量的热,故可作制冷剂,正确;
B、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是空气污染物,错误;
C、明矾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可吸附一些微小的难溶与水的杂质,达到净水的目的,正确;
22.D
【解析】
试题分析: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粘土混合而成的,铅笔芯在纸上画过会留下黑色痕迹,是因为石墨质软,在纸上划过会留下深灰色的痕迹;B.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的单质,都由碳元素组成,都由碳原子构成,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C.煤气中毒是一氧化碳中毒,因为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在煤炉上放一壶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D.碳素墨水是用炭黑制成的,炭黑是碳的单质,而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受阳光照射或与其它物质接触都不易起变化,适合书写档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23.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24.C
【解析】
【详解】
A、补铁酱油中的铁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A选项说法错误;
B、轮胎爆炸,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选项说法错误;
C、食物腐败,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有害物质,故C选项说法正确;
D、用碳素笔写档案,碳素墨水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故D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点睛】
掌握碳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基本性质、加深对元素概念的理解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5.D
【解析】
必须经化学变化才能表现的性质叫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的性质叫物理性质.A.干冰作制冷剂 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都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是物理性质; D.稀盐酸除铁锈时,盐酸和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方程式6氯化铁和水;是化学性质。
选D
26.B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炭层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B.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一氧化碳不与石灰水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一氧化碳难溶于水,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7.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根据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得出参加反应的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生成物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写出它们之间的比即可正确解答。
碳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 + O2点燃
CO2
12 44
故参加反应的碳和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2:44=3:11,故选D
28.C
【解析】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沉降,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故A正确;B、不可采用投药杀菌消毒,故B错误;C、不能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通过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故C错误;D、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故D正确。
点睛∶明矾溶于水形成一种胶状物,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净水。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异味。
29.C
【解析】
A、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可见是结构中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B、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可见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金刚石硬度很大,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正确。
故选C。
30.D
【解析】通过分析C+2CuO 2Cu+CO2↑可知,
A、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不符合题意,故A 错误;
B、氧化铜作为反应物,质量逐渐减小,故B错误;
C、二氧化碳的质量应该从零开始不断增加,故C错误;
D、铜元素质量不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所以固体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正确。
点睛: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质量不断减少,生成物的质量不断增加,催化剂的质量保持不变;但是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质量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