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哮喘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中运用健康教育的效果。
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而后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差异。
结果: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0%,P<0.05;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100%,对照组为87.5%,P<0.05;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
结论:哮喘患者护理中运用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加快恢复速度,提升患者满意度。
标签:哮喘;健康教育;恢复效果
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喘息和咳嗽等症状,同时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健康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
在常规护理工作中主要以疾病为中心,缺乏对患者全方面知识的教育指导,因此无法让患者达到充分的治疗配合度,也更容易引发疾病的反复性。
健康教育则是围绕患者治疗所需要的饮食、活动、用药、疾病知识、注意事项等多方面知识对患者进行告知,让患者可以提升对疾病与治疗的认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80例哮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范围为18~76岁,平均年龄为(57.9±11.3)岁;病程范围为1~14年,平均时长为(7.6±3.8)岁;观察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为20~74岁,平均年龄为(54.6±10.2)岁;病程范围为1~17年,平均时长为(8.2±4.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和病程等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健康教育,具体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如下。
入院时要让患者对医院科室环境做充分的了解,了解病房病友和主管医护人员,尽快地适应治疗环境,能够充分自如地开展住院期间的日常生活,同时保持自身情绪的稳定,避免陌生感带来的孤独感或者紧张感。
同时告知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医疗技术的专业性,以及用成功案例的现身说法来提升患者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心理平稳状态,避免诱发哮喘的心理因素。
饮食上保持清淡,主要以流食和半流食为主,摄取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充分能量的易消化饮食,例如家禽、瘦肉、豆类等,同时要减少过敏性食物的摄取,例如辛辣、海鲜等食物。
在用药上,要告知患者用药用法、频次、剂量以及注意事项等详细情况,同时让
患者留意药物不良反应。
在治疗中,如果采用气雾剂吸入治疗,则需要让患者控制后吸气与药剂按压排出的同步节奏,吸入后要保持较长时间的屏气,在相关操作中要做好示范指导,同时吸入后前要做好洗脸漱口来避免病菌感染。
在活动锻炼上,要依据患者个人喜好和年龄、身体状态做针对性的指导,运动强度和频次要循序渐进,例如散步、太极拳或者其他室外活动等,但是室外活动要避免空气中污染物对呼吸道的刺激而引发哮喘,同时要将平喘药随时携带。
在出院指导上,要告知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哮喘诱发因素,保持环境干净,避免饲养宠物,同时做好药物配备,定时复诊[14]。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疗效、住院时长和护理满意度。
治疗疗效分为控制、有效和无效。
控制标准为哮喘症状消除,哮鸣音消除;有效标准为哮喘等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效标准为哮喘症状和哮鸣音等均没有改善,甚至严重化。
治疗有效率为控制与有效的人数总比。
护理满意度采用百分制调查表进行,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内为不满意,满意率为60分以上群体比例。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 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以P<0.05作为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情况
在治疗疗效上,观察组控制者17例,占比42.5%,有效者21例,占比52.5%,无效者为2例,占比5%,治疗有效率为95%;对照组控制者9例,占比22.5%,有效者23例,占比57.5%,无效者为8例,占比20%,治疗有效率为80%;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情况
在治疗满意度上,观察组非常满意者15例,占比37.5%,基本满意者21例,占比52.5%,不满意者为0例,占比0%,满意率为100%;对照组非常满意者5例,占比12.5%,基本满意者30例,占比75%,不满意者为5例,占比12.5%,满意率为87.5%;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3两组患者住院时长情况
在住院时长上,观察组(15.8±3.5)d明显少于对照组(27.9±5.2)d,两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健康教育中要依据患者的年龄、性格、家庭情况、病情等多方面针对性地开展。
在未成年患者中,更多的需要对监护人和照护人员做讲解告知,而对于患儿多进行心理安抚,避免患儿对治疗的恐惧,提升治疗的配合度,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而对于老年患者,在健康教育上需要通过面对面的针对性沟通,务必运用患者可以接受的宣传形式。
对于常规患者,可以通过口述,也可以通过发放健康宣教的书面材料让患者仔细阅读来提升治疗配合度,因此健康宣教的方式要依据患者具体情况开展。
在相关指导上,不要盲目地遵循治疗需要,更多的需要配合患者实际习惯和具体情况进行,让患者能够充分知晓治疗配合度的重要性,同时在相关指导上可以依据患者习惯做贴合性的改善,保证患者有更高的治疗依从性,减少对治疗的排斥。
其中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非常重要,要懂得从患者角度思考和阐述问题,让患者充分信任和认可护理人员,从而接受护理人员所开展的健康宣教内容。
参考文献
[1] 施黎敏,余桂萍,王褚梅.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J].健康研究,2014,06:3435.
[2] 何小娟.健康教育路径在老年哮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当代医学,2014,30:9798.
[3] 陶永清.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4,36:351352.
[4] 曾衡.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21:1617.。